-
1 # 坤哥自媒體Vlog
-
2 # 皇家橡樹1972
《中導條約》簽署後被銷燬蘇聯SS20“少先隊員”中程核導彈(高個那個)和美國“潘興Ⅱ”中程核導彈,根據協議雙方可以各種保留5枚用於紀念品,美蘇也互贈送給對方一枚,這兩枚就是儲存在美國航空博物館的展品。
戰略核潛艇作為一種工業製成品確實有保持期,大概其是在40年左右的時間,在這個期間要進行技術升級和完善的技術保障,才能讓它保持戰備值班狀態和短時間就能發射,固體發動機的戰略核導彈的固體燃料裝在發動機內在恆溫恆溼的環境下可以儲存到與彈體一樣長的時間,而早年間液體發動機所使用液體燃料有腐蝕性,長久儲存在燃料箱內會有一點腐蝕作用,所以不宜在液體導彈的燃料箱內儲存,要在臨發射前的幾個小時才開始加註…但這樣臨時才能加註導致了核反擊速度太慢甚至會被敵方的核彈頭擊毀在發射井內,直到1980年代開始才研製出可在儲存箱內儲存5年以上的液體燃料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液體發動機的噴管,早年間的液體燃料都是發煙硝酸+偏二甲肼,這兩種燃料都有毒和腐蝕性,不宜長時間在導彈的燃料箱內長時間儲存,現在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腐蝕性和毒性都降低了一些,並且提高了製造儲存箱的材料,儲存時間得以加長。
洲際導彈退役後彈體部分(運載火箭)先要把易燃易爆的燃料拆除或者抽出去進行無害化處理,剩下的發動機部分有很多的貴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彈殼部分是航天級鋁鎂合金製成,也能回收重新冶煉再利用。
相對於火箭部分的技術保養彈頭部分要複雜了很多,主要是它的設計很複雜和所用核裝藥都有很強烈的劇毒和放射性,比如說:鈾235和鈽239在沒防護服保護下接觸就會受到輻射,但這兩個核材料和鋰化氘半衰期都很長,幾乎不需要對它們進行保養,但是核彈頭裡面還有很多電子器件和積體電路、高能炸藥…等引導和輔助核爆炸裝置,這些物件在核彈頭裡受到核材料的輻射比較容易老化,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好在核彈頭都是模組化設計的,很多都是接外掛,可以直接更換,甚至氫彈裡的氚氘混合的小氣瓶也能更換(氫彈次級爆炸後產生高溫高壓和高速中子,先點燃這個小瓶裡的氚氘混合氣體,再點燃鋰化氘才能形成核聚變反應)。
核反應堆燃燒棒裡的鈾235器件,它的濃度在35%(民用堆)~93%(軍用堆),要製成這樣的小圓柱體,永鈹青銅合金製成的外殼包裹,但中間要隔開。
至於說核彈頭退役之後的處理肯定要比處理它的運載火箭複雜的多,要在沒有人煙的大沙漠裡進行,先拆除高能炸藥、電雷管這樣的火工品,再拆除電子器件,電路板…最後拆除有放射性的核材料,由於U235和鈽239都是貴重金屬,是巨大財富,要對它們進行再處理,比如說:用於核潛艇或者核動力水面艦艇的反應裡。
現在的軍用核反應堆已經是全壽命堆設計了,也就是在服役期間不需要更換核燃料,與艦體壽命相同,但這要求核燃料的濃度很好,而退役後的核彈頭裡的鈾235符合這個標準,所以核彈頭退役之後的鈾235再經過複雜的處理變成了核反應堆燃燒棒的材料。
美軍“民兵Ⅲ”服役已經40多年了,美軍仍然對其精心維護保養。
總之,核導彈和核彈頭的儲存複雜,乃至退役後的處理程度超過了我們的想象,並且耗資巨大!需要國家體制才能維持和執行,這也是其他中小國家不能製造的核導彈的原因之一,技術複雜花錢太多,國力不允許呀。
-
3 # 空天遠望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 活動
不同型別的導彈,壽命不同。一般彈道導彈的壽命較長,通常在數十年。其次是各類常規導彈,如防空導彈等,它們的壽命一般在十餘年左右。
比如,俄羅斯的“白楊M”導彈的設計壽命只有15年,而美國的“民兵III”導彈,經過延壽,其壽命可以達到50年。
彈道導彈退役後最常見的用途就是改裝為航天發射用的運載火箭。
比如,美國把退役的SM-75“雷神”導彈去掉彈頭,改造為運載火箭的第一級發動機使用,後來陸陸續續發展出了20多個型號,形成了著名的“德爾塔”運載火箭家族。俄羅斯和烏克蘭把不再執行戰備任務的SS-18“撒旦”洲際導彈也改造成了運載火箭,取名為“第聶伯”。這個由世界上最大的導彈改造而成的火箭從它原來駐守的地下發射井中發射,創造過一箭發射37顆衛星的世界紀錄。
-
4 # 軍事百科鐵血鑄軍魂
沒錯,導彈有保質期啊,不光導彈有,子彈啥啥的都有。
其中:導彈中的電源經常是壽命中的短板,包括其中的電子元器件都是存在壽命的。
對於過期變質的導彈,由於各種電子部件效能下降或者喪失,密封件的密封效能失效——特別是紅旗2這樣使用高腐蝕燃料的,關鍵承力部件在高溫高壓下變形破損等等各種原因,打出去但是沒命中目標,其實算是運氣不錯的結果了。
導彈過期怎麼處理?這麼說吧
美國最大的彈藥銷燬基地: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等
現在俄羅斯最大的彈藥銷燬基地:敘利亞
我們的最大的彈藥銷燬就是:試射,練手
特別是《戰爭之王》這樣的武器出售,都是把各國快要過期的彈藥輸送出去,給內戰國家雙方輸送,誰都有同樣的武器,誰也打不過誰,持續的打下去才給這些軍售帶來財運,哎,真可悲。
贊同3
不願透露姓氏的於先森
揚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
關注
不請自來
首先導彈跟巧克力一樣有保質期
導彈的保質期稱之為“儲存期”是指在規定的儲存時間內,仍能以較高的機率達到設計時的戰術指標的時間成都
與普通商品一樣,導彈生產單位會對導彈的“儲存期”有相應的規定
比如
英國“長劍”低空導彈規定為5~10年
俄羅斯的S300、S400儲存期為10年,10年內部需檢測,第十年檢測可靠性為0.9 ,發射成功率為0.8
導彈是由不同材料、裝置等組合起來的武器系統,每個零件因材質不同保質期也不同,因此單一的資料不能說明導彈儲存期,對於使用者需對每個零件的儲存期有清楚的瞭解,這樣就可以在零件過期後進行更換進而延長導彈的儲存壽命
例如英國的海標槍導彈主要零部件:助推發動機、助推器分離爆炸螺栓、燃氣發生器的壽命為8年;導彈中後彈身、陀螺儀、引信、戰鬥部壽命為10年,導彈液壓系統、制導系統電源、減速度計、電氣系統等壽命是15年,不進行維護的話該導彈使用壽命只能是8年,但是按照保質期更換相應零件,該導彈服役超出10年是沒有問題的,在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的時候,英華人用1973年的導彈就擊落5架阿根廷戰機和一架直升機。
相比起英國的海標槍還是俄羅斯S300、S400比較貼心,在儲存過程中不用檢測!
組成導彈的材料有金屬、橡膠、塑膠等,不同的材質在與外界環境接觸的情況下都會有不同的腐蝕現象比如焊點腐蝕。塑膠在臭氧、紫外線等條件下會加速老化,不同的加工工藝也也對腐蝕有不同的影響比如鍛造、削切、焊接等
那麼
導彈過了保質期會去哪裡呢
導彈一般除了材料壽命到期還有就是政治因素比如導彈削減協議等等
導彈到期一般會被銷燬或者將檢測後好使的零件拆掉替換到其他可以使用的導彈上面就像廢舊利用比如MK21的彈頭有些就用在民兵Ⅲ上面
有些導彈到期扔可以使用的也會用作運載火箭,比如SM75“雷神”就被當做運載火箭的第一級發動機,後來發展成德爾塔運載火箭家族
俄羅斯把SS18撒旦洲際彈道導彈改造成運載火箭並創造了一箭37星的世界紀錄
-
5 # 嘴強
任何產品,都有保質(有效)期。過期,作廢。
核彈,使用的燃料是放射(濃縮鈾等)性元素。雖然本身有衰變期,但非常緩慢,據說好幾萬年才減少幾克。所以,核燃料基本是不用保養維護。而核彈頭引信和定向輔助裝置等動力部件,是有其保質(有效)期的。而且,核彈頭大都是要導彈發射的,其引爆系統以及核燃料附近的盛裝系統都要經常維護保養。據說,這不僅非常麻煩,而且費用極其昂貴。氫彈,也是核武器的一種,而威力是原子彈的幾千倍,爆炸範圍根本無法估算。但是由於儲存方法的問題,有的國家都將氫彈銷燬,包括在二戰中嚐到了使用原子彈帶來的作戰效益、並已研製出氫彈的美國和俄羅斯,其中原因就是因為即便成功研製出來,也沒有能力和巨大成本維護並延長其保質期,所以乾脆就放棄。目前唯一擁有氫彈的國家,就是中國。美俄也知道中國不會使用核武器,也永遠不可能使用氫彈。因為,中國早已宣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一旦使用,會讓世界遭受巨大傷害,甚至毀滅地球,這也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氫彈可以保質100年以上,但核導彈不能,據說只有35年左右(這就是說,不僅二戰美國投在日本的那批“小男孩”原子彈,即使是上世紀七八年代製造的核彈,都在銷燬的時間之內了)。因為,核彈頭和氫彈所使用的材質和成分除核燃料鈾、鈽一樣以外,其他都是不同的。核彈裡面最多的成分就是金屬,而金屬時間長很容易氧化,保養維護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即使細心呵護也不能增加核彈使用壽命。
核彈,是當今世界威力最大的武器,也可以說是幾乎不用的武器。所以,即使有核國家一般都不會無限量地生產核彈(否則,過期銷燬起來也麻煩),只是擁有一定的核威懾數量,而關鍵是保證一定的(戰時)生產能力。因此,中國現在擁有的核彈相對於美俄數量較少,維護保養在經濟上不會產生大的負擔。
至於回收的問題
這個問題非常的複雜,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的~~但大致上來說,戰略核武器的維護可分為三個部分,即:引爆設施和器材、核裝料以及載體(發射裝置)。對於載體,維護時並不是重點,重點主要是前兩者。諸如引爆設施和器材(如構成它的各種電子裝置、線路、開關、閥門等)的靈敏度,核裝料是否有容器洩漏和輻射超標等等,所以確實是存在核彈頭“過期”的問題~~如果出現前者,如:電子裝置老化、靈敏度降低的情況,需要維修則維修,需要更換則更換(這都屬於“日常維護”的範疇)。如果是核裝料在儲存週期內出現問題,那就嚴重了!另外,目前世界上“擁核國家”的核彈,其核裝料一般又分為3種: 鈽、高濃鈾和氘氚混合物,每種裝料的處理方式又有不同。(按照儲存週期屆滿時的)處理方式分別如下:目前唯一徹底的銷燬方式只有在安全地區地下引爆,但這種處理方法只有前蘇聯採用過。由於目前大部分核彈頭是氫彈,其中的核裂變部分也是大部分採用鈽芯,使用濃縮鈾裝料的較少,鈽目前除了日本有一座實驗性核電站應用鈽以外,世界上沒有國家將其用於發電(因為用鈽發電必須用特殊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不僅成本高昂且危險性極大,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目前還沒有其他處理鈽的實用技術,被拆下來的鈽只能暫時封存。濃縮鈾的處理方法是回摻鈾238,降低其鈾235的濃度,製成可供輕水反應堆和重水反應堆使用的低濃鈾,用來發電或用於和動力船舶的動力。氘氚混合物目前也沒有實用的處理技術,也只能封存,核聚變反應堆畢竟還沒研製成功。至於核彈上的其它材料(包括貴重金屬)也不能隨便回收利用,因為已沾染了放射性,一般只能封存。
-
6 # 安拉的旨意123
戰略導彈儲存難點是推進劑,液體基本是發射時添注,也有特種液體燃料可以添注後儲存3-5年,但腐蝕都比較大,固體推進劑一般都是10年左右。核彈頭儲存時間較長,一般都有50年的服役壽命。彈頭制導裝置壽命不好說,淘汰週期根據國家實力而定,一般5年為一個週期
-
7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歡迎關注兔哥;戰略核導彈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核力量的根基,國之重器。我們都知道,凡是人工製造出來的東西都有一個保質期,現在保質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買瓶醬油也要看看保質期,買輛汽車也有一個報廢期,那麼戰略核導彈有沒有保質期呢?答案是肯定的,有!戰略核導彈也是一款武器,武器裝備都是一個保質期,這是自然發展客觀規律,就像是人的生老病死一樣,是自然現象,無法避免!戰略核導彈的保質期是多少呢?這可是一個高度保密的問題,很難知道,不過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權當軍迷愛好,個人觀點,請勿考證!
戰略導彈的使用儲存;戰略導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搭載核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戰略核導彈由核彈頭、制導控制系統、推進火箭發動機、推進劑、彈體、電子裝置構成。根據推進劑的不同,分為固體推進劑和液體推進劑。根據部署方式分為陸基固定發射井部署、陸上車載機動部署和海基潛艇部署。戰略核導彈的儲存部署方式有兩種,一個是裸彈部署,所謂的裸彈就是核戰略導彈並沒有儲存保養的發射筒,而是直接採用的裸彈的形式部署,陸基發射井基本都是裸彈部署,例如,美國的“民兵III”陸基發射的戰略核導彈就採用了裸彈部署。但裸彈部署並不是讓核導彈處於風吹日曬的環境下,其發射井就等於是一個儲存保護筒,是恆溫的,好處是定期保養方便。另外一個就是發射筒儲存,陸上機動發射的戰略核導彈都是發射筒儲存,核潛艇也等於是發射筒儲存。
核導彈的儲存保養期限;有兩種形式。一個是戰略值班的核導彈,一個是儲備庫存的核導彈。核導彈並不是有多少就部署多少,美、俄都有七八千枚核彈彈,都部署上嗎?不是這樣的,有庫存的,這樣就有了兩個不同的保質期或者叫儲存期。不擔任戰略值班任務的核導彈,採用彈頭與火箭分離的儲存形式,液體火箭不加註燃料,各種儀器裝置按照設計年限更換,由於沒有戰備值班,它們的保質期都很長,取決於彈體的年限,不少於50年。戰略值班的核導彈,這是能夠隨時發射的核導彈,有兩個儲存保養方式,發射井,別看它多是裸彈部署,但它的保質期比發射筒的還長,以美國的“民兵lll”為例,1970年開始戰備部署,1978年後就不在生產了,而2019年還發射了“民兵lll”,算算到今年多少年了,快50年了,並且美國並不打算更換它。發射井裸彈部署的戰略核導彈都具有“發射井儲存功能”,需要更換的通常是一些電子裝置的元器件。這是它儲存期長的原因所在,而戰略核導彈火箭彈體都是特殊材料製造的,使用週期很長,50年以上,保養的好甚至更長。
發射筒儲存的核導彈;主要是陸基機動和潛艇上的核導彈,發射筒是密封的,裡或是真空,或是充氮保護,這類儲存的導彈有一個檢測期,這個是一個國家的機密,俄羅斯的戰略核導彈可以十年不用開箱,這不是說它十年後就過期了,而是十年需要檢測一下,然後對需要更換的元器件進行更換,在密封儲存起來,經過這樣的保養後,發射筒儲存的核導彈的有效使用期不低於30年以上。其實,俄羅斯的很多的戰略核導彈的年齡都比普京大了,照樣有效。保質期就是一個保險期,畢竟是戰略核導彈,國之重器,100年還可以用,把保質期定30年,這樣更把握,就是這個意思,二戰時的炮彈留到現在照樣有殺傷力,只要保養的好。
核導彈彈頭的保質期;核彈頭是核導彈的核心,要說核導彈的保質期就繞不過去核彈頭的保質期,這個彷彿好判斷,因為,氫彈的同位素氘、氚的變衰期並不長,約12.5年左右,但通常氫彈都不是純氘和純氚,而是氘化鋰6、氚化鋰,這樣的化合物穩定性非常好,這也是為了化學穩定採取的措施,而原子鈾的變衰期很慢,百八十年幾乎沒有變化,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核彈頭不用操心,主要是火箭、各種發動機、電子元器件需要更換保養。
戰略核導彈的儲存期很長,使用期則根據國力,平時保養的情況而定。做為一款戰略武器,完好率是最重要的。手頭寬鬆就20~30年換一次,手頭緊就先用著,平時注意保養,該換的別太小氣,這樣就可以用50年開外了。人家美國的“民兵lll”用最後的產品也有40年了,仍然保持100%的完好率,平時捨得花錢,就可以延長使用年限。核彈頭基本可以用上一兩百年不用更換,把引信、控制器件什麼的換換,核彈頭的更換通常是技術換裝,否則不用動,需要退役的會把核裝藥再利用,這可是真金白銀。其它的就好處理了,沒什麼危險,核汙染。
-
8 # 軍武吐槽君
導彈屬於長期貯存一次性使用的作戰武器,它的絕大部分壽命週期都是屬於貯存狀態,因此其壽命週期用專業的名詞叫做貯存期。導彈的貯存期是從起出廠之日開始算起,在規定的保養、維護條件下,仍然具備相當可靠性的一個週期。和常見的民用產品不同,導彈的貯存期並不能完全的看做是保質期,因為民用產品並沒有規定在保質期內必須確保多高的合格率,而導彈作為軍用品,其必須保證在貯存期內任何時間段都可以隨時拉出去進行發射!比如某一批次導彈的貯存期為10年,那麼在這10年內必須保證有80%或者90%以上的導彈能夠做到正常發射!(貯存在戰備倉庫內的伊朗彈道導彈)
作為戰略導彈而言,其屬於攜帶了核彈頭的彈道導彈,其貯存期壽命主要由幾個較容易出現故障的關鍵零部件決定,分別是火箭發動機壽命、燃料壽命、核彈頭壽命。這些零部件的壽命主要是由其所使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藝決定的,以我們最好奇的核彈頭而言,由於核材料的衰變週期通常都是以萬億年計算,因此它是的壽命幾乎可以算是無限的,而核彈頭上所使用的金屬、塑膠等機械和電子零部件以及常規的TNT引爆炸藥的氧化過期才最終決定了核彈頭的壽命。(核彈頭的結構組成)
根據相關統計五常國家中核彈頭的平均貯存期壽命約在15年到25年左右,而美國由於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精湛的加工工藝,核彈頭的平均壽命能達到28年之久,其民兵3洲際導彈上所攜帶的W87核彈頭壽命甚至可以達到35年之久!這也成為民兵3導彈自1978年底停止生產,如今卻仍在服役的最大原因!(民兵3洲際導彈的日常維護保養)
而對於戰略彈道導彈的貯存期壽命,美國曾經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就一直在開展相關試驗室測試,針對導彈所屬的機械、電器、液壓、光學等各種零部件,提高實驗室貯存環境的相關要素,模擬出導彈幾年乃至幾十年不同時段的真實貯存環境。相關測試結果表明,美國第一代北極星A1戰略潛射導彈的在室內環境溫度43°以下,溼度60%的條件下貯藏4年,效能和可靠性基本可以保持不變,而在10年過後,其可靠性將會下降一半。美國的第二代大力神陸基戰略導彈在保持80%以上的可靠率時可以在發射井條件下貯藏長達25年之久!(貯存在地下防空洞內的俄羅斯戰略導彈)
那麼導彈過了貯存期該怎麼處理?由於導彈特別是戰略洲際彈道導彈的製造和採購成本非常昂貴,大部分單價都在千萬元以上,因此為了避免浪費,大部分導彈在臨近貯存期期限之前會選擇在演習訓練中進行實彈發射,以此作為自己生命週期的終結。在蘇聯解體之後,由於大量洲際導彈提前退役,俄羅斯和烏克蘭也曾經將著名的R36M戰略導彈改造成第聶伯河火箭用於衛星發射,也算是洲際導彈軍轉民的一個範例了。
(第聶伯河火箭曾經創造了一箭37星世界的紀錄)
其他沒有被髮射掉的導彈則會進行全方位檢查,如果導彈狀態仍舊良好,那麼在經過延壽處理後,該導彈還會繼續服役五到十年。如果導彈的狀態已經十分不穩定,那麼在拆除了其中的火工品(炸藥、雷管)、電子部件(導彈導航和控制系統)、結構部件(殼體)會進行分門別類的銷燬回收或者整體式的爆破處理。關於戰略導彈的壽命以及退役處理大概就是這些了。(暴力拆解戰略導彈)
-
9 # 逸美軒居士
核武器分原子彈和氫彈,氫彈又分中子彈、電磁脈衝彈等分類,保質期一般在3到11年不等。美華人的技術比較先進一點,保質期在8年左右,俄羅斯技術則落後很多,保質期在4年以內。
火箭則分液體火箭和固體火箭。液體火箭空置時保質期10到28年,但如果加註燃料進入戰備值班,有效期則只有一年,加註一次後就報費,不能重複加註燃料。固體火箭保質期一般在3到10年。
從以上可以看出,俄羅斯在蘇俄時期的核武器雖多,但經歷了這麼長時間以後,由於無力更新,實際上都已報廢成髒彈了。據估計俄現在可擔負戰備值班的核彈也就30件左右。
-
10 # 戰情解碼
這個問題得分開來說,一般早期的戰略核導彈使用壽命是8到10年,這是因為冷戰早期美蘇的軍備競賽導致戰略導彈的製造和更新非常快,導彈裡的戰鬥部沒幾年就要更換到新的核導彈裡,所以早期戰略核導彈的使用壽命是非常短的。不過也有例外,比如中國的東風5型液體燃料核導彈,由於國力所限,東風5型需要長期承擔戰略威懾值班。因此其儲存時間跨度很長,應該有三十年之久。這樣的話,我們只需要對導彈易損壞的零部件進行跟換,定時進行大檢修就可以了。
核武器戰鬥部的維護既複雜也簡單。鈽和鈾的半衰期很長,核戰鬥部的核心部件非常穩定,但是為核彈點火的炸藥卻較容易損壞,所以要定期更新。另一方面,容器的材料、控制部件的使用壽命則根據各國情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世界戰略局勢基本穩定,美國的核武器庫更新得非常緩慢。而俄羅斯由於常規力量不足,需要大力發展核威懾力量,所以各種新型載具層出不窮。不過俄羅斯一向雷聲大、雨點小,到底有多少核彈頭裝備了新型載具就是俄羅斯的國家機密了。
美國的民兵三核導彈已經有20多年沒有跟新了,然而就在最近,美國發布了民兵3系列核導彈的更新計劃。由於美華人的設計和維護環節做得特別好,他們無論是研發新的核彈頭載具還是對民兵3核導彈進行延壽都是可以很好的完成。
那麼過期的核彈頭怎麼處理呢?各個核大國都建有核裝藥拆解中心,對於過期的核裝藥(主要是鈾和鈽的同位素)進行拆解,再回收重新利用。要知道,放射性同位素都是價值連城的好東西,一個國家的濃縮鈾和鈽的儲備量可以反應一個國家的核實力。舉一個例子,日本雖然沒有核武器,卻儲備了大量的鈽,這意味著日本可以快速進行核武裝,這值得世界的警惕。雖然核技術有著汙染環境、造價昂貴等諸多問題,但是在極端條件下核能卻有著其他能源不可取代的重大優勢。比方說,載人登陸火星,除了核能發電,恐怕也沒有別的替代方案。甚至在未來,沒有核能的幫助,人類也不可能飛離太陽系。
-
11 # 科羅廖夫
戰略核導彈要求的保質期非常長,這是因為戰略核導彈比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等普通導彈更加特殊。普通導彈技術不算複雜,價格不高,在日常訓練中使用非常頻繁,所以一般不需要擁有很長的保質期。
而戰略核導彈往往是保質期最長的導彈,主要原因是洲際彈道導彈技術非常複雜,製造難度高,價格極為高昂;加上戰略核導彈性質非常特殊,日常訓練中極少進行實際發射打擊演習,消耗量非常低。要知道,即使是目前定期抽檢發射戰略導彈最頻繁的國家——財大氣粗的——美國,一年也打不了幾枚戰略導彈,去年美國陸基、海基戰略導彈的年發射總數只有8枚,其餘核大國測試戰略導彈的次數則更少,加起來還不及美國自己的年發射次數。所以,洲際彈道導彈要求擁有很長的保質期,以確保它能夠穩定度過數十年的服役戰備期。
以美國目前唯一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為例,目前正在服役的400餘枚“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都是在1970~1975年期間服役部署的,目前最老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快要服役50年了,已經是一位十足的“老兵”。
對於這些“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來說,它們不僅需要“老兵不死”,還需要“不能凋零”,原因是目前它們的繼承者——GBSD(“民兵4”)洲際彈道導彈還沒有出生。按照現有計劃,“民兵4”洲際彈道導彈要到2029年~2036年才開始部署服役,屆時最年輕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都已經要61歲了。
為了能夠讓這些“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連續站崗半個以上世紀,美國一直絞盡腦汁地對這些洲際彈道導彈進行延壽改造,時刻監控它們的狀況。透過及時更換到期零部件,美國還是基本能夠確保這批“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能再戰10多年了。
在採用諸多預防和彌補措施後,洲際彈道導彈的保質期已經非常長了,但是無論如何,最終它們仍難以避免總體壽命到期,此時的洲際彈道導彈又該怎麼辦呢?
這些到期的洲際彈道導彈有些會被直接銷燬,有些則會成為其他在役導彈的“零件供應者”,還有一些退役洲際彈道導彈的去處非常特殊——改裝成為運載火箭,用於發射衛星。
例如美國就曾經把“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改造成為“米諾陶”運載火箭。蘇聯解體後退役的SS-18“撒旦”洲際導彈被“廢物利用”,改裝成為“第聶伯”運載火箭;潛射的R-29RM導彈也被改造成為Shtil"運載火箭;SS-25“白楊”洲際彈道導彈被改裝成“起飛一號”運載火箭。
回覆列表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核導彈作為現如今各個有核國家手中,最為主要的戰略威懾力量,因此各個有和國家或多或少都會裝備一批核導彈,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其實核導彈也是有保質期的。
事實上導彈的保質期在軍隊當中的專業名詞叫做貯存期,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導彈的出廠日期開始計算,在規定的保養、維護條件下,仍然具備符合標準的可靠性,算是一個貯存週期,事實上和普通用品不同的是導彈作為軍用品,貯存期的長短並不是完全依據時間來計算,
主要參考的還是在規定時間內的合格率,比如說一批導彈的貯存期有20年,那在這20年裡,就必須要保證有80%甚至是90%的導彈能夠正常發射!就比如目前美國陸軍所裝備的唯一一款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民兵3核導彈,目前在美軍當中有超過400枚正在服役,但是這批導彈卻是在1970年到1975年之間生產的,至今已經快服役了50年,而且由於目前維護保養的狀態都不錯,還能夠繼續在美軍中服役,甚至於根據美軍的計劃,等到2029年美軍下一代洲際導彈民兵4部署之後,再分批次退役民兵3。
至於中國的東風導彈的貯存期,一般是在10~15年左右,超過這個時間段之後,根據導彈的狀態進行適當的延長或者是淘汰,當然了,絕大多數還是會選擇將去直接淘汰,造新的彈道導彈,畢竟現如今的中國又不是沒有錢,沒有技術,造新的導彈完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