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文武君
    在《三國演義》中記載,舉義出山討伐黃巾軍,只聚集五百之眾,得販馬商人張世平、蘇雙二人贊助才的兵器和盔甲,但是來到劉焉報道,但是同為皇室宗親的劉焉,只認了劉備做侄兒,卻沒有給他任何兵馬,而這時卻有五萬的黃巾軍來戰,而劉備就被派往了,五百之眾與五萬之眾,劉焉心中肯定也沒有想劉備會勝,而你劉備自己說皇室宗親就是皇室宗親啊!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備憑藉五百人馬打破五萬黃巾軍之眾,這到底都是為什麼呢?

    劉備帶領五百兵馬前去迎戰黃巾軍,但是眼前的黃巾軍竟然有五萬之眾,想想你要是劉備計程車兵,你也會害怕,但是初出茅廬不怕虎的劉備、關羽、張飛二人不但沒有害怕,還主動挑釁大罵其叛賊,但是他們卻碰見傻傻的黃巾軍主帥程志遠和鄧茂,單挑起來,張飛直取鄧茂,前來幫忙的程志遠卻也被關羽斬殺,五萬之眾就這樣缺少了主將,傻傻的程志遠和鄧茂真是給了劉備一個開門紅啊。

    劉備首勝也得到了劉焉的信任,並且一下子給了劉備五千兵馬,就讓劉備一下子就有了資本,而劉備也是開始自己的表演,面對數萬黃巾軍圍困青州城,而劉備初戰青州,未能得勝,於是與之相距,第二天利用地形,自己引兵,關羽、張飛二人藏兵,夾擊,最終得勝,這就是劉備的第二勝。

    後來,幫助皇甫嵩、朱儁對抗張梁、張寶,這時的劉備也僅僅只剩一千五百人馬,但是卻為大勝張寶立下汗馬功勞,張寶當時有八九萬之眾,本來順勢的黃巾軍,戰將高升卻被張飛所斬,大傷士氣,可黃巾軍卻人數上多於漢軍,始終佔據人數上的優勢,這時劉備又派關羽、張飛二人左右藏兵夾之,第二天出戰的張寶被破了法術,慌亂之中的關羽、張飛出擊大勝張寶,三場對陣大勝三場,初出茅廬的劉備也是在黃巾軍的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難怪張飛總是念叨哥哥黃巾作亂中立下大功了,卻只得這安喜縣尉。

    而劉備之所以大勝,無疑因為以下幾點:

    一、劉備雖然初出茅廬,但是是出來自己創業的,所以自然會賣命,面臨多少的黃巾軍劉備等人也不會退縮,因為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二、黃巾軍皆是窮苦百姓,吃飽飯就行了,打仗是要死人的,誰會那麼賣命,碰到賣命的劉備等人,自然敵不過。

    三、劉備畢竟是讀過書的人,三勝中兩勝皆是左右夾之,這樣的打法比那些只知道拼殺的黃巾軍就厲害多了,因為伏兵夾之,會讓敵軍亂陣腳,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黃巾軍面對這樣的出擊,當然不敵啊。

    這就是區別,真正想著創業的永遠是最玩命的那個,你不想著努力,那你就只能失敗,劉備就是創業者應該學習的榜樣,出來混的就是要努力。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黃巾起義其實和劉備沒什麼太大關係,劉備雖然參與了平定黃巾起義,打了幾場小勝仗,並且因功被封為安喜縣尉,相當於現在縣級公安局長。

    黃巾起義是針對東漢政府的,起義軍在地方上直接攻打郡縣,劉備在當時都算不上地方官,原本地方上像劉備這樣的人是不能徵兵的,只是由於黃巾之亂,當時的漢靈帝為了盡最大力量打擊黃巾軍,允許各地方私人勢力征兵攻打黃巾軍,這個政策就直接導致了地方勢力擁兵自重,割據一方。

    黃巾起義之初,確實聲勢浩大,號稱幾十萬人,但由於起義前叛徒的告密,黃巾起義也被迫提前一個月進行,東漢政府由於得到告密,對黃巾起義進行了鎮壓,東漢政府鎮壓黃巾起義的主要將領是:盧植、皇甫嵩、朱儁。

    而平定黃巾起義的主要功勞也是盧植、皇甫嵩、朱儁率領的東漢政府軍,盧植率領北軍五校共約2萬餘人對付北方戰場,皇甫嵩、朱儁率領五校、三河(河內、河東、河南)騎兵及新招募計程車兵共約4萬餘人攻打南方戰場,後來曹操也加入南方戰場,至於劉備在哪?史書沒有明確記載。

    劉備在黃巾起義的那一年是23歲,在這之前,劉備得到中山富商張世平、蘇雙的錢財支援,而拉起一支隊伍,也許劉備只有三百人左右,但劉備的軍中有關羽和張飛兩人這樣的猛將,而劉備從小就有雄心壯志。

    劉備是盧植的學生,盧植當時在北方的冀州攻打黃巾軍的首領張角兄弟,而冀州離劉備的家鄉不遠,劉備很有可能是去投靠自已的老師盧植,一起攻打黃巾軍,劉備軍人雖少,但劉備、關羽、張飛領導的隊伍能打仗,並且劉備有些眼光,能夠發生險情前及時逃跑,因此很有可能在面對黃巾軍時打了幾場小勝仗。

    黃巾軍其實就是快要活不下去的農民,在張角的組織下起來造反,黃巾軍剛剛起義時聲勢雖浩大,自184年2月開始起義,到當年11月,黃巾起義主力軍就被東漢政府軍剿滅,之後有一些零星的小叛亂,但規模不大。

    劉備雖然帶了三百人參軍,可主力戰場根本就不是劉備打的,有東漢政府軍頂著,有盧植、皇甫嵩、朱儁等名將指揮,哪有劉備什麼事?東漢政府軍在對陣黃巾軍時,人數始終處於劣勢,東漢政府軍以六萬多兵力大敗近20萬黃巾軍,可見東漢政府軍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劉備能夠在黃巾軍起義中活下來,綜合起來有以下原因:

    1、劉備這支隊伍能打,關羽和張飛能夠成為日後的萬人敵,與他們前期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是有關係的,關羽和張飛勇猛能打,在面對小股黃巾農民軍時,別看三百人,還是有些優勢的。

    2、黃巾起義軍的主力又不是針對劉備的,平定黃巾起義的主要將領是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位,和劉備沒有太大關係。

    3、劉備有眼光,從他日後善於逃亡和能及時發現險情來看,劉備擅長這個,一發現危險,劉備立馬帶著他的人馬開溜,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這就是劉備的能力。

    4、劉備參與的平定黃巾起義,基本也是給東漢政府軍打打下手,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劉備積累了些功勞,還因此被封為安喜縣尉。

  • 3 # 伏桀

    -

    實際上題主說的三百部曲還是往高了說的,真正劉備核心戰力,不會超過三十人,這是隨他真正起事的核心。其他人,只不過是他臨時招攬來的,在劉備當安喜縣尉的時候,就分批解散回家了。

    -

    由於歷史文獻不足,從劉備涿郡起事,到徐州(斷代到這裡理由後面說)為止,這段時間劉備的事蹟記載得非常少,也不奇怪,畢竟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癟三,誰會在乎他?但從結果,旁人評價,以及程序來看,統歸各種線索,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劉備依靠著自己出類拔萃的戰績,打出了自己的名聲。

    -

    之所以以徐州斷代,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陶謙之死讓徐州,此時足以證明劉備的實力和人望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

    其次曹操陣營的賈詡,荀彧,郭嘉,程昱等等智力超群的人物提到劉備的時候,用的都是“雄才”以及類比的詞語。而對關張的評價只是“萬人敵”。由此不難看出,當時劉備儘管依舊“一貧如洗”,但是軍事能力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甚至於到了被認為會與曹操一爭天下,讓曹營諸人敬畏的存在。

    這種評價,縱觀整個三國時期,沒有第二個人被當世的人普遍如此評價過。如果我們不認可劉備的軍事才能,那就必須判斷這些名人都是傻子,或者都別有用心要捧殺劉備,但是這樣的判斷,合理嗎?

    -

    最後說說劉備為什麼會活下來,無怪乎三個方面,但由於這涉及到本人小說核心設定,所以只能提其中比較明確的一點。那就是至少,劉備的戰術素養和戰鬥敏銳度極高。劉備前期的戰鬥,不管是丹陽戰,青州戰,還是北海戰,都是以弱勝強。這還是三國志有記載的。

    而以東漢末年的軍功分封,像劉備這樣的出身,如果不是打出了出類拔萃的戰績,根本連一個縣尉的小官都沒資格,而劉備數次任官,又數次辭官,等於不斷從零開始打“新手村”,還能不斷從不同人手上得到官位,便足以看出劉備當時戰名有多盛。

    -

    很多人對於劉備的批評,或者說誤解,實際上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毛批三國的確是吹得太噁心了,而羅貫中基於自己的需要,刻意(也或許壓根兒就沒深究)削弱了劉備的戰爭屬性。使得讀者反感,故意想顛覆批判劉備,顯得自己有不同於大眾的思想,這是其一。

    其二同樣也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把劉備的身世,處事方式,幾乎都是按著演義設定去套,自然用到歷史上,就會出現前後設定不同,吃書的情況。這樣除了“虛偽”,你根本找不出其他的解釋。

    -

    就拿劉備發家這一點來說,上面我說了,劉備是靠實力打出來的名氣,而且他從未把“皇室之後”掛在嘴邊。更重要的是,這個狗屁的中山靖王之後的名頭,根本一點實際價值都沒有,那時候獻帝還在,劉氏子孫多了去了,對於劉備早期發家,連半點兒加成效果都不存在。

    但一般人不懂啊,總覺得皇室之後多麼nb,可以扯虎皮拉大旗,再加上先入為主認定劉備手無縛雞之力,那更是覺得劉備除了玩陰謀手段之外,壓根兒就沒有出頭的可能。

    但問題還是那句話,這種觀點,把三國同期其他nb人物都看成了傻子嗎?人人都看不出劉備虛偽?人人都被劉備裝模作樣唬得團團轉?說得過去嗎?

    -

    所以這裡說句題外話,小說家,如果不具備對歷史的尊重,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禍害先人。這是每一個歷史小說家應該有的底線。劉備是《三國演義》被扭曲羞辱得最厲害的人,沒有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納濾膜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