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吃貓的魚1128
-
2 # 歷史百貨鋪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說到戰國時期的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的問題,那麼就需要理一理他們是怎麼變換的。封建制下的新興地主主要指的是早期封建官僚,他們取代了原有的奴隸主成了封建社會的第一批貴族。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不破不立”的時期,春秋時期是周王朝宗法分封制分崩離析的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發現了分封制的弊端便開始改革變法尋求出路,封建官僚的萌芽時期就是從戰國開始的,他們逐步的取代以卿大夫,氏族為主的奴隸主成為新的貴族。
最初的封建官僚他們主要是在軍功授爵制度下誕生的,他們可能是原有的貴族,也有布衣出身的平民,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國家或者說對君主有功,總之能成為新的貴族一定是君王重新任命的。
封建官僚和分封制下的奴隸主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是君王直接任命的,並非世襲,而舊奴隸主是世襲的。分封制的弊端就在於以卿大夫為首的奴隸主土地私有自營,那麼當他們土地擴充套件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跳轉諸侯的能力,比如齊國的田氏代姜,以及三家分晉,都是因為卿大夫的勢力太大超過了諸侯的結果。
既然有了新的地主,那麼原有的奴隸主怎麼辦呢?按照商鞅變法中的說法是這樣的: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史記》原有的奴隸主如果有軍功的就按照軍功保留原有的爵位,如果沒有軍功的就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冊,按照軍功的大小明確爵位等級以及封賞。所以按照授爵制度原有的奴隸主依舊有機會保留爵位,前提就是要有軍功,沒有軍功的就不能享受爵位的待遇了。
-
3 # 南朝居士
這個問題問得有水平,可以展開來講。
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是什麼?從表面看,是“三家分晉”作為分界線。本質上講,是地主出現取代奴隸主,
很多人講,秦國能統一天下是因為商鞅變法,軍功授爵制,其實六國也都變法了,內容基本一致,都是軍功授爵制,取代了世卿世祿制,
為什麼七國都可以變法取代世卿世祿制?
軍功授爵制的基礎是土地私有制,地主作為新興力量出現,
而世卿世祿制的基礎是井田制、奴隸制,卿大夫就是奴隸主,土地的人口就是他的奴隸,他的私民,
所以韓非子說,春秋君主正常死亡的不到一半,其他都是非正常死亡,都是臣子弒君篡位,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季氏等。
春秋武將造反的很多,戰國幾乎沒有,原因也是如此,並不是道德有差距,
回到問題,新興地主大多都是失去封地的舊貴族、舊官僚、商人、功臣、武將,
而奴隸主,也就是世襲卿大夫,依然是貴族,但是並不一定掌握實權,是否有權力,得看他是否有功勳,是否有官職,他們不在有私人軍隊,不再有對抗君主的實力,從股東變成打工仔。
這也是貴族反對商鞅、吳起這些人變法的根本原因。
-
4 # 薩沙
戰國時期的新興地主和老地主是有區別的。
新興地主多是類似於秦國透過商鞅變法,透過戰功和其他功勞獲得土地的人。
這些人多是才能出色的平民,當然也有一部分的貴族。
相反,老地主多是原來就是奴隸主,逐步轉型而已。
實際上,奴隸制社會轉型到封建社會,就生產力來說是必然。
在周代中後期,奴隸主就開始發現了奴隸的很多問題。
第一,奴隸的生產積極性不足。
即便在皮鞭的抽打下,奴隸仍然沒有太高的生產積極性。
原因很簡單,奴隸只是被奴役的賤民,就算工作的再好,有好處的也是奴隸主。
相反,奴隸拼死拼活並沒有好處,反而可能因為過於勞累早死或者被其他奴隸排擠。
這種情況下,奴隸當然沒有工作積極性,導致農業生產的產量很低。
其實,大家想想建國後的大鍋飯就知道。
當時農村搞責任田,10畝的產量還不如 每家承包以後1畝的產量。
很多人給公家幹活就想方設法磨洋工,下工回到自己的小菜地就精耕細作,用盡心思。
道理也是一樣的。
這個問題,是全世界的通病。
所以,埃及法老在修建金字塔時,根本沒有使用奴隸,而都是花錢請的工人。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人的積極性,能夠將金字塔的質量保證的很好。
第二,奴隸士兵基本不能打仗。
其實商朝滅亡的牧野之戰就是好例子。
商紂王那麼多奴隸士兵,一瞬間就能倒戈攻打自己人。
對於奴隸士兵來說,他們只是用來送命的炮灰,仇恨自己的主人絕對多餘仇恨敵人。
所以,依靠奴隸作戰是極端不可靠的。
況且,奴隸也沒有私人財產或者家人需要保護,橫豎也就爛命一條,很不可靠。
所以春秋時代開始,聰明的奴隸主就逐步開始釋放奴隸,改為將農田出租給佃戶耕種,或者僱傭長工。
這種情況下,反而農業產量更高。
對於國家作戰來說,因為一旦國家作戰失敗,敵人勝利後可能搶走這些自由人民的土地、財產甚至妻女,他們也必須參戰保護自己。
所以,原有的奴隸主幾乎都轉變為封建地主,這歷史的必然。
不過奴隸並沒有那麼容易消失的。
直到滿清時期,其實奴隸也是存在的。
滿清的終身僕人,同奴隸也差不多,他們的子女也是奴僕,而且可以隨便被主人打罵懲罰,只是不能隨便處死罷了。
-
5 # 江水趣談
春秋時代,奴隸制的生產方式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
由於鐵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荒地開墾日益增多,私田急劇增加,建立在“千耦其耘”的集體勞動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日益顯露出來,出現了“公田不治”的現象。隨著土地私有的發展,“田裡不鬻”的格局被打破。
上自天子,下至大夫,大大小小的奴隸主貴族之間爭奪土地的鬥爭層出不窮。與此相適應,階級關係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一部分奴隸主轉化成封建地主;獲得小塊土地私有權的奴隸和平民轉化成個體農民。封建依附關係與租佃關係由此產生並發展起來。而奴隸制的生產關係則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各種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針對腐朽奴隸主貴族統治的奴隸起義與平民暴動此起彼伏,大夫與對諸侯國君的鬥爭愈演愈烈。新興地主階級向奴隸主貴族展開了奪權鬥爭,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相繼出現。
被稱為“戰國七雄”的各國國君,為了避免在尖銳複雜的階級搏鬥中遭到宗族殘滅、社稷瓦解的厄運,紛紛變法圖強,進行政治與經濟改革。著名的有魏國的李悝變法、趙國的公連仲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南韓的申不害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燕國的樂毅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等,前後八九十年間,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其中尤以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併為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春秋戰國之際的變法運動,是舊的奴隸制度所積累的各種社會矛盾集結的產物,實質上是一場摧枯拉朽的封建化運動。
各國變法的結果,使奴隸主貴族普遍遭到沉重打擊,奴隸制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基本被廢除,由奴隸制引發出來的各種社會矛盾得到化解,生產力獲得解放,社會經濟和文化得到發展,中國歷史邁入蓬勃發展的封建時代。
封建生產方式是封建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矛盾的統一,生產力與封建生產關係的矛盾仍然是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由此引發出來的農民階級與地方階級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貫穿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
每當這些矛盾集結、社會危機到來之時,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君、有識之士,迫於農民造反的壓力,為避免統治的覆亡,往往會推行一些針對時弊的改革,從不斷完善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入手,企圖緩和矛盾,克服危機。
回覆列表
戰國時期的新興地主一般是官吏,軍人。比如商鞅,白起之流。像范蠡一類的商人再有錢也無法成為大地主,因為土地是君主的,買來的土地不受保護。
中國從來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奴隸社會,所有領地上的人都是領主的奴僕,沒有諸侯國的臣子不是天子的臣民的說法。西方也沒有東方的官僚封建體系,西方的奴隸社會是建立在奴隸買賣的基礎之上,是對契約的認可,有深厚的歷史社會背景。東西方有根本的區別。
西方現代的公司僱員,也是傳承契約人的關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形形色色公司單位人員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也有根本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