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儒於成

      商朝末年,季歷繼位後,繼承其父遺道,推行仁義,使周部落更加強盛,各部落的諸侯紛紛前來歸順於他。商王文丁時,季歷被封為“牧師”。因位高權重遭很多人的妒忌,最終導致季歷被軟禁絕食而死,從此周與商之間就埋下仇恨的種子。季歷去世後,其子姬昌繼位。  商朝末期,商紂沉湎酒色,以酒為池,以肉為林,宮殿就像市場一樣熱鬧。對天下百姓大肆搜刮,把反對他的人幫在燒紅的銅柱子上烙死,周文王姬昌想為天下除害,但事業未竟身先死。  周文王97歲去世以後,已經八十多歲的大兒子姬發當了周部落的首領。姬發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在姜太公呂尚的指點協助下,選擇商紂東征的機會,開始了伐紂的戰爭。  姬發身披戰袍,高舉周的旗幟,馳騁在伐紂部隊的最前面。在孟津橫渡黃河的時候,突然狂風四起,天昏地暗,巨浪滔天。姬發站在船頭,右手高舉著軍旗,左手緊握黃鉞,雙目圓瞪,怒視前方,大聲說道:“我肩負著天下的重任,誰敢在此謀害我!”話音一落,四周變得風平浪靜。  各地討伐不義之君的隊伍紛紛前來,與姬發的軍隊會師。當四五萬人的伐紂大軍來到牧野的時候,姬發舉行了誓師大會。面對群情激昂計程車兵,姬發向天發誓,一定要討伐殘暴的商紂,推翻昏庸王朝的統治。  傳說這個時候,天上出現了彗星,彗星的帚柄正好指想殷都。戰爭打響了,突然間,太陽失去了光亮,接著,狂風驟雨。姬發率領的軍隊所向披靡;商紂臨時用奴隸組成的隊伍也紛紛反攻倒戈。  商紂的軍隊一敗塗地,在一片聲討吶喊聲中,商紂感到無路可走,最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姬發實現了父親的願望,建立了周朝,追封父親諡號為文王。  紂王野心很大,不斷的侵略弱小部落。當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時,有蘇部落就獻一美女妲己。帝辛本來就喜好喝酒,得到妲己後,對妲己言聽計從。整日都在沙丘花園中飲酒作樂,還發明酒池肉林。  使商朝的百姓民不聊生,漸漸的就有諸侯開始背叛他。而此時的姬昌推行仁義,士人紛紛投奔他。後有商臣對帝辛進讒說:“西伯積德行善,諸侯歸心,將不利於天子。”  於是帝辛把姬昌囚禁在羑里。周臣獻給帝辛大批財寶與美女,才赦免了姬昌。姬昌回國後積極籌備翦商計劃,廣羅人才,國力日漸強大,諸侯都說:“西伯當是受有上天之命的君主。”  此時的商帝辛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威脅,但是商軍正在進攻東夷,常年的對外征戰以及殘暴統治,已使商朝民怨四起。姬昌在未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史稱周武王,姬發遵循文王姬昌的遺業,韜光養晦、勵精圖治。  而紂王日益昏亂暴虐,周武王十一年,帝辛殺王叔比干,囚兄長箕子,大師疵、少師彊抱著他們的樂器去投奔周。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漸漸成熟,於是向所有的諸侯宣告說:“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討伐。”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發率領以周部落為主的聯盟軍討伐整日沉於美色,不顧國家安危的商王帝辛,即著名的武王伐紂,最終周武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武王伐紂的結果可謂大快人心。  史料《尚書 牧誓》中,對這次大戰的經過曾作了簡單的描述,是迄今有關武王伐紂的最早文獻。書中敘述說,當天早晨,姬發早早就趕到商別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只見他左手拄著黃鉞,右手握著以白色旄牛尾為飾的旗,舉行誓師。  誓師完畢,各部落派兵參加會盟的戰車共有四千餘輛,全都列陣於牧野。討伐開始後,由於周武王討伐商王帝辛得民心所向,雖商王派出七十萬大軍前去抵抗,但帝辛的軍隊無心作戰,都盼著武王前來討伐商王,帝辛的軍隊都掉轉武器攻紂,成了姬發的內應。  最終周王幾乎不傷一兵一卒,就攻下了商國的都城。武王伐紂的結果使商王帝辛恐慌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臺,把他的寶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姬發用黃鉞砍下帝辛的人頭,掛在大白旗上。  用黑鉞砍下商王寵妾的頭,掛在小白旗上。武王勝利之後將所有諸侯重新分封。將牢中所有被商王關押的無罪之人全都釋放。命閎夭為比干之墓培土為冢。命宗祝祭享于軍中。然後撤兵回到西方。  姬發巡狩,記錄其政事,作《武成》篇。封諸侯,分賜殷的宗廟祭器,作《分殷之器物》篇。姬發追懷古代的聖王,因而嘉封神農的後代於焦,黃帝的後代於祝,帝堯的後代於薊,帝舜的後代於陳,大禹的後代於杞。  古代歷史上對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有說是因為周武王討伐商朝時有精密的討伐策略,有說歸功於以周部落為主的強大聯盟軍,也有說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是因為武王伐紂時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但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商朝的統治殘暴,民心渙散;商朝的將士無心戀戰。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之聯盟軍的兵力和攻打戰略:公元前1046年1月末,周武王親自率三百乘戰車,虎賁三千人,以及步兵數萬人,出兵東征。  周抵達孟津,與庸、盧、 微、髳等部族會合,聯軍總數達4.5萬餘人,相當於現在的六個師。聯軍冒雨北上,至百泉折而東行。趁商朝主力軍在東南之時,精銳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陷商都,佔領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權,讓殘餘的商人和附屬國群龍無首,然後各個擊破。  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之紂王無心迎戰的大軍:聯盟軍到達朝歌后,第一批緊急軍情剛傳到,聯軍大部隊就跟了過來,朝歌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商朝的軍隊都在東南,朝歌城內沒有足夠的精兵強將,又沒有戰車,單靠僅有的步兵,很難和衝擊力強大的戰車方陣相抗衡,更何況周軍士氣銳不可當。  帝辛驚聞周軍來襲,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然而商朝的軍士無心作戰,再加上前方周軍的強大沖擊大多都慌不擇路地往回跑,雖有後方忠心禁軍的阻攔,但也敵住人多,在人潮的衝擊下,這些禁軍也亂了陣腳。  奴隸們為了逃命,加上被後面人潮推動,於是倒戈相向,亂打一氣。強大的軍事聯盟,周密的作戰計劃,再加上當時的民心所向,使武王伐紂的勝利成為了必然。

  • 2 # 穿插游擊隊

    「武王伐紂」是一個華人很熟悉的歷史典故。該典故的基本情節是這樣的:

    “商紂王腐敗殘暴,耗盡國力對外征伐,同時修築豪華宮殿,對百姓徵收繁重的賦稅,還施用酷刑殘害人民。於是周武王聯合其他諸侯,共行天罰,與商軍在牧野決戰。商軍痛恨紂王,陣前倒戈,周軍兵不血刃滅了商朝。”①

    這個帶有強烈道德說教色彩的故事,主要取材於《史記》。但甲骨文及先秦史籍所記載的商周鼎革,並不是這種面貌。

    一、商、周衝突已久

    《史記·殷本紀》裡記錄了一個傳說:商朝國君武乙,曾褻瀆周人信奉的天神。後來,武乙在黃河與渭水之間打獵,被天雷給劈死了。黃河與渭水之間,是周人統治的核心地區,武乙被雷劈死在這裡,意味著他受到周人所奉天神的懲罰。

    傳說之中的情節未必是史實,但傳說的存在仍可以傳遞出某些資訊。在日本學者白川靜看來,周人有一種“對天的信仰”,武乙在周地被雷劈死的傳說,“可視為其宗教糾紛的表現”,透露出周人和商人之間曾因宗教問題發生過激烈的衝突②。先秦史學者許倬雲則認為,在這個傳說裡,武乙跑到周人的地盤上打獵,“多少有以兵威鎮懾周人”的用意,他被雷劈死的結局太過古怪,有可能是為了掩蓋他的真正死因③。

    不管真實情形如何,“武乙在周地被天雷劈死”這個傳說,至少可以說明商、周之間早已存在矛盾。

    另據古本《竹書紀年》,商君武乙統治期間,周王季歷在位。他率領周人,不斷對外開疆拓土。先是奉商的命令,去征討西北的鬼方,歸來後得到了商君武乙的賞賜,“賜地三十里、玉十轂、馬八疋”。之後又率軍征討戎狄,因功被信任商君文丁(武乙之子)封為“牧師”,也就是諸侯之長。文丁七年,季歷率軍“伐始呼之戎”,勝利而歸;文丁十一年,又率軍“伐翳徒之戎”,俘虜了敵方的三名重要官員。周人的不斷擴張,讓商人倍感威脅。商君文丁遂設法囚禁了季歷,然後又殺死了他。

    季歷死後,長子姬昌即位,也就是後世通稱的周文王。姬昌繼續擴張周的勢力,且在商君帝乙二年,發動過一次意在復仇的伐商戰爭。帝乙選擇與姬昌聯姻作為安撫手段,化解了這場衝突。帝乙死後,紂王即位,封姬昌為“西伯”,即西部諸侯首領。再後來,姬昌觸怒商王,一度被囚禁在了羑里。脫離囚禁回國後,姬昌繼續維持對商的表面臣服,同時積極擴張,先後滅了密、黎、邘、崇等諸侯。④

    二、「替天行道」不如「解決饑荒」可信

    按照《史記》的描述,周武王率軍伐紂是在替天行道。

    為凸顯“天道在周”,太史公記錄下了“孟津觀兵”這樣一個故事。其基本情節是:周武王與各路諸侯率軍在孟津相聚,其他諸侯都說“紂可伐矣”,是時候討伐商紂了,周武王卻迴應說天命未到,“未可也”。直至兩年後,商紂殺害比干、囚禁箕子等一系列惡行傳來,周武王才遍告諸侯,說“殷有重罪”,已到了不能不討伐的地步,繼而打出了“共行天罰”的旗號。

    這段故事,在事理上有許多不可理喻之處。一者,“孟津觀兵”本就是為了伐紂,即便只是“軍事演習”,也仍形同對商的一種武力挑釁。二者,周及諸侯之軍群集孟津並不是一件易事,且不論局勢瞬息萬變,此刻的盟友一年後、兩年後未必還是盟友,單就人力物力的消耗而言,也不會是一個小數目。周武王率性擅自解散聯軍,既等於放任敵人充分備戰,也等於無故消耗盟友國力,幾與“烽火戲諸侯”不相上下。鑑於“孟津觀兵”一事在《史記》之前不見於典籍,事理邏輯又如此不同,其真實性可以說相當可疑。

    如果替天行道、共行天罰之說不成立,武王伐紂的真實原因又是什麼?

    《左傳·僖公十九年》中,記錄了一個很重要的史實:

    “昔周飢,克殷而年豐。”

    民國曆史學者張蔭麟,據此在其《中國史綱》一書中推測認為,牧野之戰很可能是一場“周人掠奪糧食、競爭生存之戰”。⑤

    考古發現證實,商末氣候惡化,確曾發生過乾旱。比如,殷墟文化二至四期已發掘的墓葬和水井,呈不斷加深的傾向,這說明地下水位在持續下降⑥。在甲骨文中的卜辭裡,也能見到:自商君文丁開始,商人祭祀用的牲畜,最多隻有“三牢”或“五牢”;在此之前,商人一次祭祀所使用的牲畜,往往會有數十乃至數百頭。牲畜的減少,或許正與氣候乾旱水草退化有關。古本《竹書紀年》裡的“洹水一日三絕”,《國語》裡的“河竭而商亡”等記錄,似也與上述氣候變化相吻合。

    長期研究西北歷史環境的學者王暉與黃春長認為,乾旱迫使商人向東南發展,也迫使周人不得不一再向水資源較充足的地方遷徙。資源短缺帶來的競爭,最後引發了商周之間的牧野決戰:

    “周人克商的牧野大戰發生在大旱之年,其直接導火索是為了解決因旱災發生饑荒的生存危機,是周人為了尋找生存出路而作出的舉動。”⑦

    “解決饑荒”之說,雖不是百分百的定論,但它有史料和考古佐證,也符合事理邏輯,顯然要比用道德說教構築起來的“共行天罰”之說更為可信。

    三、兵不血刃只是幻象

    為了凸顯“天道在周”,《史記·周本紀》裡還記錄了一則“商軍倒戈”的故事,說聯軍來到牧野時,商軍全都沒有戰鬥的慾望,反希望周武王趕緊入城滅了商紂。這些人“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紛紛調轉兵器的方向,去給滅商聯軍帶路。

    “周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王既誓,以虎賁戎車馳商師,商師大崩。”

    周人與商人競爭交惡,已有至少四代人的歷史。商人不會對周人掉以輕心,周人也不會幻想商人會擁戴周武王。相較之下,《尚書·武成》說牧野之戰“血流浮杵”,《春秋文耀》說“牧野之戰鬼哭”,這些與《史記》大相徑庭的記載,顯然要更合情理。

    先秦知識界否認牧野之戰“血流浮杵”,大約始於孟子。因為渲染武王伐紂兵不血刃,有助於佐證孟子一派“仁者無敵”的政治理念⑨。

    其實,孟子否定牧野之戰血流漂杵的理由,可謂簡單粗暴。他在《盡信書不如無書》篇裡說,完全相信《尚書》,那就還不如沒有《尚書》,對《尚書.武成》篇裡的記載,我只信其中的兩三塊竹簡。最不信的,就是裡面說牧野之戰血流漂杵:

    “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的用意是好的。他想要用“仁人無敵”這樣的說辭,來誘使自己所處時代的君王們,都來做仁者,不要做暴君。但他的論證卻毫無邏輯可言——“仁人無敵”是一個需要被證明是否成立的結論,並不能直接拿來做論據,進而否定牧野之戰的血流漂杵。孟子玩了一種典型的迴圈論證:“牧野之戰周武王兵不血刃”證明了“仁人無敵”;“仁人無敵”證明了“牧野之戰血流漂杵是不可能的”。

    鑑於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太多仁者被殘暴者擊敗的案例(當然,這並不是說紂王是仁者),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裡,尖銳批評過孟子的上述論斷。他直言,“孟子理想中的仁義之師,本為歷史上不能發生之事實”。較之道德說教構築的兵不血刃幻象,梁啟超更願意相信《逸周書》裡所記載的“武王殘暴之狀”。

    因為後者更合事理邏輯,在歷史上更常發生。

    註釋

    ①《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20頁。

    ②(日)白川靜:《西周史略》,三秦出版社1992年,第15頁。

    ④白光琦:《先秦年代續探》,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60頁。

    ⑤張萌麟:《中國史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6頁。

    ⑥李鵬為:《武王伐紂的歷史情境復原》,《大眾考古》2016年第9期。

    ⑦王暉、黃春長:《商末黃河中游氣候環境的變化與社會變遷》,《史學月刊》2002年第1期。

    ⑨蘇德榮:《武王伐紂研究》,中國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1-72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色五葉草》243話有哪些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