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少讀紅樓

    雖然紅樓夢未完,只存世前八十回,但根據各種線索,我們已經知道,寶玉和黛玉最終沒能在一起,黛玉淚盡而逝,寶玉最終與寶釵成婚,曲詞裡說寶玉“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正是寶玉寶釵婚後的情況。

    關於寶黛愛情的結局,前八十回裡,不止一處暗示,有的是透過他人之口交代,有的是在判詞曲詞裡透露。寶玉越是跟黛玉親近,最終兩人越是不能走到一起,這也是曹公一貫的寫作手法,這樣到最後,才更能引起共鳴,才成其為悲劇。

    黛玉雖然心繫寶玉,但因寄人籬下,對於自己的未來尚且不知,更不要說她與寶玉的未來,也因此,她常常傷春悲秋,時時落淚,逐漸養成了敏感多疑,尖酸刻薄的性格,這跟她的身世和處境有很大關係。

    實際上,除了別人拿黛玉和寶玉開玩笑,就連她自己,也無意中開過兩人的玩笑,但這個玩笑並不好笑,因為它暗伏了一個凶兆。

    原文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顧名思義,這一回說了兩件事,一件是寶釵和黛玉以心相交,兩人成了金蘭姐妹。一個就是黛玉病情加重,思及自身,作了一首充滿悲涼的風雨詞。這之後,寶玉來訪,於是黛玉便開了一個看似無心卻被脂硯齋重點作批的玩笑。

    原文:丫鬟報說:“寶二爺來了。”一語未完,只見寶玉頭上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黛玉不覺笑了:“那裡來的漁翁!”寶玉雨夜來訪,穿了一身北靜王送的斗笠蓑衣,黛玉看到寶玉的裝束,隨口說出他像漁翁的話來,這裡沒有脂批。

    接著,黛玉對寶玉的斗笠蓑衣產生了興趣,就問寶玉是哪裡來的,寶玉就說是北靜王送的,並問黛玉要不要,要的話,他可以再想辦法弄一套來,黛玉拒絕了,像上次她拒絕寶玉轉贈給她北靜王送的鶺鴒香串一樣。

    原文: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漁婆了。”及說了出來,方想起話未忖奪,與方才說寶玉的話相連,後悔不及,羞的臉飛紅,便伏在桌上嗽個不住。

    單讀這話沒什麼,呆傻的寶玉也不會留心這些,偏偏錦心繡口的黛玉,想到了她之前說寶玉像漁翁的話,這裡又說自己是漁婆,這不成了一對兒了嗎?雖是玩笑,但因為是自己親口說的,且她本身也有這個心病,因此心中就格外在意這些言語,沒想到如今自己開了自己的玩笑,所以才有些後悔,接著是臉紅。

    如果沒有脂批,我們對黛玉這個笑話的理解,也許僅限於此,但黛玉這個笑話之後,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脂批,隱約透露了寶黛愛情最終的結局。

    庚辰本脂批:妙極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說出夫妻來,卻又云“畫的”“扮的”,本是閒談,卻是暗隱不吉之兆。所謂“畫兒中愛寵”是也,誰曰不然?

    脂批這段話可謂點睛之筆,直接幫黛玉說出了心裡話,從黛玉口中說出她和寶玉是一對夫妻的話來,而這夫妻偏偏是畫上畫的,是戲上扮的,別有深意存焉。

    我們知道,畫上的是假的,永遠不會成為真的;而戲上扮的也是假的,早晚都有戲散的時候,也當不得真。其所指之意,不言自明,也就說,寶玉和黛玉不是真的夫妻,前八十回中我們看到的寶黛之間的一切,都只是假象,是畫上花的,是戲上扮的,兩人不會真的走到一起,所以脂批說“暗隱不吉之兆”。

    脂批又說“畫兒中愛寵”,這是什麼意思呢?很明顯,這是從寶玉眼中寫來,把黛玉比作“愛寵”。這句話有兩個出處,一個是《聊齋志異》:“忽鏡中人笑曰:‘影裡情郎,畫中愛寵’今之謂也。”一個是《西廂記》:【鬥鵪鶉】“雲斂晴空,冰輪乍湧;風掃殘紅,香階亂擁;離恨千端,閒愁萬種。夫人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他做了個影裡兒的情郎,我做了個畫兒裡的愛寵。”

    這裡只說“畫中愛寵”,不說“影裡情郎”,似乎正暗示了黛玉早逝,而寶玉日日思念的結局,也正應了“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這句話。

    我們看,黛玉的一個玩笑,在脂硯齋眼中,成了暗伏寶黛愛情悲劇的一條線,兩人雖看似親密無間,兩小無猜,卻成不了夫妻,反過來,寶玉和寶釵雖看上去生分,最後卻成了夫妻,而這正是脂批曾批出的寶玉黛玉的關係是“近中遠”,寶玉寶釵的關係是“遠中近”。

    綜上,黛玉看似隨口的一個笑話,看似隨口說出的漁翁漁婆四個字,經脂硯齋一點評,卻透露這麼多深意,不能不令人驚異。而即便沒有脂批,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個笑話推斷出,寶黛之間越是親密無間,越是有這種夫妻的玩笑,最終越是不可能走到一起。

  • 2 # 任大地

    黛玉說寶玉帶的斗笠象漁翁,披的蓑衣象漁婆,說話嘮嘮叨叨問寒問暖,但在黛玉心中情存感激寶玉何長不是,情在心中升容在畫中來,這種情意義繞情纏思,。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層有這麼一句話,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後寶玉金榜有名離家出走,踏著茫茫白雪走向有鐘聲的地方,面對皚皚白雪心中在無雜念,展斷情緣走向太虛幻境,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玉帶林中掛黛玉也,金釵雪裡埋寶釵也,玉帶難忘,金釵難尋,。

  • 3 # 紫蝶于飛

    這不過是作者和自己妻子之間的一個生活片段。作者是隱匿之人,生活圈子很窄。因此除了隱寫一些歷史真相外就是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進小說裡。例如將秦鍾喚作鯨兄,其實就是一口叫作鯨音的大鐘,原來在萬壽寺後移至大鐘寺。書中也提到萬福萬壽以及萬兒等字樣。萬壽寺應是作者被圈禁的地方。萬壽寺裡的文物也有被作者巧妙地寫進書裡。如裝玫瑰露的兩個小瓶、似西沿海子的圖畫、金髮的外國女孩等等。

  • 4 # 邊城老黑

    這個傍晚,黛玉正在等薛寶釵來跟自己交心談心,可是,太陽還沒落就下起淅淅瀝瀝的雨,當時的景況十分悲悽。於是,黛玉提筆作了一首《秋窗風雨夕》。黛玉的詩才剛寫好,寶玉頭戴大箬笠、身披蓑衣,已來到了。

    黛玉與寶玉說了幾句,先是說寶玉是“漁翁”,後又說自己是“漁婆”。

    原文:黛玉不覺笑了:“那裡來的漁翁!”

    原文: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漁婆了。”

    黛玉在後說的與之前說寶玉的兩句相連起來,一個漁翁,一個漁婆,那就是一對老夫妻。

    黛玉的話說出口後,他回過神一想,後悔不及,羞得臉飛紅。

    黛玉後悔什麼呢?批語:〔庚辰雙行夾批:妙極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說出夫妻來,卻又云“畫的”“扮的”,本是閒談,卻是暗隱不吉之兆。所謂“畫兒中愛寵”是也,誰曰不然?〕

    批語“卻是暗隱不吉之兆”一句之意,既暗隱寶黛夫妻關係不能長久,還暗隱寶玉將來出家當和尚敲木魚,而且,出家時間不短,敲木魚敲成一個漁翁。第七十回,寶玉還弄個大魚風箏,隱意也是一樣。

    寶玉和黛玉就是夫妻,這一點用不著質疑。黛玉一個冰清玉潔少女,作者給取個蕭湘妃子的別號,還將他比作湘妃,不可能是腦子搭錯筋。寶玉和黛玉不僅是夫妻,還有幸生了一子,可惜兒子已妖亡(“杏子陰假鳳泣虛凰”隱寫此事)。

    黛玉的話說完,便羞紅了臉。黛玉不是因自己說出與寶玉是夫妻之事而羞,而是因發現自己說出之言沒經過大腦而羞紅了臉。

    蓑衣的事又扯到北靜王,大家不妨細思一下,石兄對自己穿著的描寫,我倒覺得很有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都是疾風傳,為什麼疾風傳我愛羅是A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