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柔美的風飄悠的雲
-
2 # 塗雅
雖然能仿紹幾首小詩,但本人並不懂詩,所以弄不清。不過也可能是他忽略了,也可能是和他父親不和,或許詩中根本不用提到。
-
3 # 吳山野士
我不讀現代詩,所以對余光中知之甚少。網路上查了一下。余光中的父親早年在馬來西亞辦華語學校,歸國後在永春縣任教育局局長、安溪縣縣長、福建省農民協會執委,南京華僑教育總會執委等職。時逢戰亂,東渡臺灣。對家鄉有深厚感情。在臺灣發起臺北永春縣同鄉會連任理事長。余光中受父親影響對家鄉也有深厚感情。寫下《鄉愁》。曾被國家領導人引用,因此頗有名氣。
《鄉愁》[臺灣]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先生的藝術手法妙到爐火純青
余光中的《鄉愁》寫到我,新娘,母親,大陸,為何唯獨家中的主要成員一一父親呢?"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我在外頭,新娘在裡頭……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首先,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母系情結,母親代表家的一切,新娘也是要的母親的人。其次,父親雖然是家中的主心骨,是家的重要組成,並不是家的全部。有母親在就有家在,有父親在家裡就有山,就有家的頂梁。
再次,小詩雖表達家的情懷,但並不是對個人家的情懷,而是對社會大家(國家,祖國)的情懷。何以為證呢,後面的"大陸”就是實證,詩由此從對小家,上升到對大家的昇華。
”小時,長大,後來,現在",是《鄉愁》的一條時間主線,也是條明面線。另外還有條暗藏的情感線,就是我,新娘,母親,大陸(祖國)。此時此處的大陸,也是作者心中的母親,由此前後連慣一體,不寫父親是詩人有意而為。
並非是漏掉親情中最重要的一環,而這重要的點睛之筆,留給高於一切的祖國,是詩歌的情感昇華到新高度。至於為什麼不把"大陸",直接寫成祖國或故國呢?如再寫成故鄉或母親,不僅與之前有重複,而且使兩條主線有斷頭之嫌。
改成這樣就可和諧連線,沒有任何破碎之處。大家都知道,久居臺港澳的人,常把大陸比作祖國,就是現在我們也常說祖國大陸。再說先生常住海外異國,此處不寫大陸,難道直接中國嗎,文字責難不是一般的責任,先生之苦真得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