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三宮”又稱“後三宮”,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 “六院”其實是十二院。“三宮”東、西兩路各有六宮,“東路六宮”即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西路六宮 ”為:永壽宮、翊坤宮、 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啟祥宮) 。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築,故稱為“東六院”和“西六院”。

    民間說法:

    民間所謂的三宮

    民間所謂的三宮,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宮和東西兩宮,其實這是明清以後的體制,三宮最早乃是指皇帝、太后、皇后三宮,或者是指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為三宮。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宮。《禮記》言:"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周禮?天宮內宰》言:"王后帥六宮之人。"鄭玄注六宮曰:"正寢一, 燕寢五,合為六宮。"六宮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宮代指皇后,如同後世用中宮代指皇后一樣。隨著封建社會的建立,諸侯的消亡,三宮的含義有了變化。漢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稱為三宮,又稱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為三宮。唐代穆宗時又將兩太后與皇后合稱三宮。

    民間所謂的六院

    六院作六苑,皆以後妃所居宮院(苑)代指后妃。六宮的概念至唐代已非專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賀《貝宮夫人》中的“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牓照青山”,所言“六宮”皆指后妃,而不是專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稱后妃為三宮六院。

    三宮六院一詞是由故宮的建築而來。故宮內以乾清門為界,南為外朝,北為內廷,即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宮即中路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又稱“後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和永和宮;西路六宮: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鹹福宮和重華宮。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築,故稱為“六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宮六院”.

  • 2 # 止水如心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流傳著皇帝后宮裡“三宮六院”的說法,那麼是哪“三宮”、“六院”呢?

    三宮,指的是后妃居住的中宮和東、西兩宮,據考證,其實,民間一直說的三宮六院,這只是明、清以後的體制。

    最早的三宮,是指諸侯國的夫人所居住的處所。而天子的後、妃所居之地被稱為六宮。

    《禮記》裡載:"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周禮?天宮內宰》言:"王后帥六宮之人。"鄭玄注六宮曰:"正寢一, 燕寢五,合為六宮。"

    由此可見,六宮原先指的是皇后居住的處所,因此一般用六宮代指皇后,就像後來的小說、影視作品裡專門用“中宮”比作皇后是一樣的道理。

    隨著封建社會的建立,諸侯國的消亡,三宮的含義又有了一些演變。

    漢朝的時候,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稱為三宮,有時候又把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稱為三宮。

    唐代穆宗時又將兩宮太后與皇后合稱為三宮。後來,又有明確的說法,三宮指的是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

    至於說“六院”,原來稱為六苑,意思是用后妃所居住的宮院(苑)專門用來代指后妃。後來又有了六宮這個說法。到了唐朝的時候,已經變成專指皇宮裡的嬪妃了,把皇后從裡面剔除了出來。

    歷史上人們說的六院,具體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翊坤宮、景陽宮和永和宮;除了東院六宮,另外,還有西路六宮。它們分別是: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鹹福宮和重華宮。

    李賀有《貝宮夫人》詩:“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牓照青山”;白居易的《長恨歌》中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詩句。兩位大詩人詩句裡所說的“六宮”,指的都是後宮裡的嬪妃,而不是專指皇后。

    到了明朝以後,把後宮的后妃統稱為“三公六院”。

    除了“三宮六院”,還有七十二嬪妃的說法。其實,這都是說明後宮體系龐大,皇帝侍寢的女人人數眾多而已。歷朝歷代的後宮體系大致相同,但在數量上、名目上又都各不相同。其實,後宮何至於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呢?

    據考證,早在諸侯國時期,各國國君的妻妾就已經很多了。秦漢時期,延續了周朝時期的後宮制度,專門建立了后妃制,就是以皇帝為中心的一套制度。

    皇帝的母親,被稱皇太后;皇帝的祖母,被稱為太皇太后;正妻,也叫嫡妻,被稱為皇后。

    由於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因此,其實皇宮裡真正完備的后妃體制,及其等級劃分情況,實際執行於西漢時期。

    漢代的后妃爵列一共有八品:分別是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長使,8.少使。

    後來,從漢武帝、漢元帝開始,後宮三千嬪妃又擴至十四個等級。他們分別是:1.昭儀,2.婕妤,3.(女聖)娥,4.容華,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長使,11.少使,12.五官,13.順常,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等。東漢時又把這種複雜的體制稍微簡化了一些,六宮僅有皇后、貴人之稱,其下只設了美人、宮人、采女三等。

    三國、魏晉時期后妃體制又有了新的變化。自夫人以下,魏國把爵秩定為十二等。魏太祖在王后以下定為五等:夫人、昭儀、 婕妤、容華、美人。

    文帝時又增設了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的時候,又增設了淑妃、昭華、修儀(除去了順成)三等。兩晉的時候,又參照漢魏的後宮體制,在皇后下面,設了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同時又設了淑妃、淑媛、淑儀、修華、 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還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嬪以下。

    後來,這種後宮體制又出現了許多變化。因為每一個皇帝登基,都有選秀行動,故此,後宮人數越來越多,除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以外,還有許多普通宮女,她們沒有任何頭銜,有人甚至都從來沒有見到過皇帝長什麼樣。正如杜牧《阿房宮賦》裡說的那樣:“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由於後宮體系、人數的增多,隊伍無限擴大,後宮又出現了許多的女官,專門管理後宮。

    這裡只說一個例子。明太祖洪武五年,因為覺得唐朝以來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數太多,開銷太大,朱元璋把六局二十四司拆撤成六局一司。

    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總管六局事務。一司為:宮正,掌管戒令責罰。品級皆為正六品。宮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減少一百四十多人。

    總之,民間所說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每個朝代的後宮體系大同小異,但具體的設定其實並不相同。

    清朝時,又把這種後宮體制發揮到了極致。比如,貴妃又分為普通貴妃和皇貴妃兩個等級的分別。

  • 3 # 陳參

    三宮六院有兩種說法:

    第一,一般指後來妃居住的中宮,東宮和西宮,這是明清以後才劃分的。最早的三宮是諸侯夫人的居所,而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稱為六宮。《禮記》記載: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後來,三宮的含義有了變化,漢朝時,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稱為三宮,亦稱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為三宮。唐穆宗時又將兩太后與皇后合稱三宮。六院原稱六苑,指皇帝嬪妃居住的宮苑,《禮昏儀》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隨歷代皇帝的喜好而變化,清朝對皇帝娶老婆的基本數量有過規定:皇后一人,皇貴妃二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以下還有常在,答應等各級侍女。

    第二:故宮的建築中三宮六院,指的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兩宮之間的交泰殿。六院指的是三宮東,西兩個路的六個宮院,東路的延禧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西路的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鹹福宮,重華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肉蟹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