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伯史密斯

    答:在一年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有機會肉眼看到仙女座大星系,其中7、8、9月份最適合觀測,仙女星系距離地球254萬光年,是我們長期肉眼能看到的最遠天體之一。

    仙女星系

    仙女星系(M31)是本星系中最大的星系,與我們銀河系的關係就如一對姐妹,我們銀河系排第二,距離地球254萬光年,直徑22萬光年,視星等4.4,意味著在合適的時候我們能用肉眼看到。

    仙女星系在天球上位於赤經00h42m44.3s,赤緯+41°16′9″,在中國所有地方都有機會觀測到仙女星系,而每年秋季是中國的最佳觀測期,選在沒有光汙染且無雲的夜空,每天晚上19點~22點,就能肉眼看到仙女星系,肉眼可視面積是滿月的五分之一,呈雲霧狀。

    仙女星系是人類認識的首個銀河系外星系,在20世紀以前,天文學家以為銀河系就是宇宙的全部,並認為仙女星系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星雲;直到20世紀初,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哈勃,利用造父變星的辦法測量出仙女星系的距離遠遠超過了銀河系的範圍,才知道仙女星系是銀河系外的一個星系。

    尋找仙女星系

    一般我們用仙后座來尋找仙女星系比較快:

    (1)先找到北極星,我們可以用北斗七星來尋找北極星;

    (2)利用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連線,我們可以找到仙后座,仙后座呈W(或者倒W)形狀;

    (3)然後仙女星系就在仙后座的後邊,仙女星系並不是常規星星的點狀,而是呈雲霧狀。

    仙女星系是一個旋渦星系,視直徑比滿月大,但是仙女星系的外邊緣亮度很低,肉眼能看見的主要是仙女星系的核心區域,可視面積大約只有滿月的五分之一,要想看到更完整的仙女星系,我們需要藉助雙筒望遠鏡來進行觀測。

    仙女星系的未來

    根據天文觀測,仙女星系目前正在以120公里每秒的速度向我們銀河系靠近,由於萬有引力的吸引作用,未來接近速度會更快。

    預計在37.5億年後仙女星系將和銀河系發生碰撞並融合,融合過程長達數十億年的時間,其中會有約15%的恆星在碰撞中被丟擲去,其餘將融合為一個更大的星系。

  • 2 # aa祝你好運aa

    其實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每一顆星星也許就是一個星系。按理論仙女座離銀河系很遠,但在與其它星系相比也屬最近的星系,如角度好,應該可以看到,費個星系看起來就是一顆星星。

  • 3 # 專注太空新鮮事

    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星系了,也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在等個40億年仙女座星系會與銀河系相撞最後會變成一個很大的橢圓星系。且看下面分析

    本星系群

    我們知道銀河系,銀河系的衛星星系系統包括人馬座, 大麥哲倫星雲, 小麥哲倫星雲, 大犬座矮星系, 小熊座矮星系, 天龍座矮星系, 船底座矮星系, 六分儀座矮星系, 玉夫座矮星系, 天爐座矮星系, 獅子座I, 獅子座II以及杜鵑座矮星系。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系統包括橢圓星系M32 橢圓星系M110 矮橢球星系NGC 185 NGC 147。

    本星系群是一個典型的疏散星系團,沒有明顯的向中心聚集的趨勢。成員星系約50個。銀河系和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成員星系中最大的兩個

    小結:知道本星系群的構成是由:老大仙女座星系,老二銀河系,老三三角座星系,以及其它一些矮星系組成的天體系統。在宇宙天體中,本星系群和周圍的“鄰居”如室女座星系團、大熊座星系團,等100多個星系群與星系團一起構成的天體系統,覆蓋一塊直徑約為2億光年的區域的天體,統稱為室女座超星系團。02仙女座星系離銀河系多遠?

    仙女座和仙女座星系是不一樣的,不要搞混了。仙女座星系(M31),又稱仙女座大星雲,距地球約220萬光年,和銀河系同為本星系群的主要成員。它的直徑達16萬光年,質量不小於3.1*10^11(^表示乘方運算)個太陽質量,含有2億顆以上的恆星,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一個。

    仙女座星系的視面積其實有滿月的好幾倍,不過亮度只有4.8等,由於光滲作用,看上去比月亮小得多,只是一個模糊地光斑。

  • 4 # 火星一號

    在宇宙中,仙女座星系算是一個離銀河系比較近的河外星系,它距離我們大約254萬光年。對於人類而言,這個距離遙不可及。254萬光年相當於2400億億公里,秒速為192公里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飛完這段距離需要將近40億年。

    那麼,我們能用肉眼看到這個銀河系的近鄰嗎?

    由於仙女座星系本身足夠明亮,包含的恆星數量高達1萬億顆,它的實際亮度是太陽的340億倍,銀河系的1.7倍,這使得我們在遙遠的地球上也能用肉眼直接看到這個河外星系。並且由於仙女座星系的尺寸非常大,它的直徑估計可達22萬光年,所以仙女座星系看起來並不是亮點,它的視直徑可達滿月的6倍。

    不過,254萬光年的距離還是太遙遠了,只有在大氣和光汙染很少的遠郊,才能用肉眼看到仙女座星系。而且我們也看不到仙女座星系的旋臂結構,只有中心明亮的部分才能被看到,呈現為雲霧狀。即便在口徑為150毫米的天文望遠鏡中,仙女座星系看起來也只是一團泛黃的光斑。

    除了仙女座星系之外,在北半球,還有一個河外星系也是肉眼可見的,那就是三角座星系。這個星系離銀河系更遠,距離達到300萬光年。它的尺寸也更小,直徑約為6萬光年。三角座星系被認為是仙女座星系的一個衛星星系。由於三角座星系更遠更小更暗,只有在觀測條件極佳的情況下,才能直接透過肉眼看到它。

    由於宇宙膨脹,大多星系的光譜都會出現紅移。而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是少數光譜表現出藍移的星系,這意味著它們正在靠近銀河系,前者的速度為110公里/秒,後者的速度為45公里/秒。

    因此,仙女座星系在未來將會不可避免地撞上銀河系,時間預計是在38億年後。在引力的作用下,本星系群中最大的兩個星系將會合併為一個橢圓星系——“銀仙系”。

    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還各自擁有數十個衛星星系,它們最終也會被銀仙系吸收,本星系群中的五十多個星系將會合並在一起。不過,對於星系中的大部分天體來說,這種星系碰撞不是什麼災難性的事情,只有極少數的恆星之間會發生直接碰撞,而大部分恆星都會相安無事,因為恆星之間的空間非常廣闊。

  • 5 # 科學新視野

    仙女座星系梅西耶星表編號為M31,在天文學家梅西耶發現的幾個世紀裡,科學家一直認為仙女座星系是銀河系裡的一片星雲,因此過去我們稱M31又為仙女座大星雲,直到哈勃利用造父變星的光變週期估算這片遙遠的星雲時,才發現它並不在銀河系內,宇宙島的概念才因此提出來。

    M31是一個標準的螺旋星系,距離地球有250萬光年,除去銀河系的大小麥哲倫伴星系,就是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最近了。此外,這個星系還被認為是本星系群最大的星系,直徑有20萬光年,質量為我們銀河系的2倍。

    仙女座星系在適度黑暗的天空環境下很容易用肉眼看見的,比如僻靜的農村,城市的郊區,以及其他受光汙染影響較弱,天氣晴朗,沒有烏雲的地方夜晚。

    根據現有的觀測資料,科學家模擬估計,在大約40億年後,我們的銀河系將和這個龐然大物碰撞,屆時的太陽因為空曠的星際空間並不會收到多大的影響。

  • 6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仙女座星系離銀河系多遠?晚上用肉眼能看見嗎?

    仙女星系就是我們常說的仙女座大星雲,梅西耶天體中編號為M31,夏秋季節天文同好必須的觀測目標之一,當然種花家也不例外,曾經還在一次M31觀測中不小心被風吹感冒了!

    M31是北半球能看到的兩個河外天體之一,距離地球約254萬光年。另一個則是距離約295萬光年的三角座星系(M33),兩者在極品天氣條件下,在北半球隱約可見!

    M31視星等:3.44

    M33視星等:5.72

    可能很多朋友對這個星等理解上有些不一樣,因為一顆3.44等的恆星抬頭即可見,為什麼視星等高達3.44等仙女星系需要在極品天氣的條件下還隱約可見?其實這是因為M31是一個漩渦星系,測向以一個角度對著銀河方向,在地球上視角看來它是一團紡錘形的彌散光斑,而肉眼對這樣的目標非常不敏感,因此識別起來是有些吃力的!

    M31星系直徑:22萬光年

    M31距離地球:254萬光年

    簡單三角函式即可知道,它的視直徑高達:4.96°

    夜空中明晃晃的月亮,多麼明顯的目標,但它的視角只有0.5°左右,仙女星系的視直徑是滿月視直徑的10倍!

    上圖紅圈處就是M31,但因為仙女星系的彌散型分佈,使得我們在夜空中目視M31時,需要找一個極少光汙染和天空通透的區域來觀測!

    上圖是北半球另一個理論上目視可見的M33,這是一個幾乎正對這銀河方向旋渦星系,它的直徑比仙女星系和銀河系要小一些,大約只有6萬年光年,本星系群中排行老三!

    地球上看M33的視直徑:1.16°

    這個角度仍然是滿月視直徑的2倍以上,而M31距離M33只有75萬光年,假如在仙女星系上看M33,那麼其視直徑將高達4.6度,當然這比地球上看仙女星系視直徑要小一些,但由於兩者角度關係,仙女星系上看M33仍然非常震撼!

    上圖是本星系群中能肉眼能看到的幾個天體,大小麥哲倫星系只能在南半球看到,北半球能看到的是仙女星系和三角座星系,請注意紅圈內的幾個天體的相對位置!

    M33(三角座星系)距離M31(仙女星系)儘管高達75萬光年,但天文學家認為M33是M31的為星系,未來在數十億年內可能將於M31發生合併,當然這個過程可能像銀河系吞併人馬座橢球星系那麼慘烈,如上示意圖。但比較好玩的是仙女星系M31正在以110千米/秒的速度靠近銀河系,大約在40億年後與銀河系接觸,在未來60-70億年後,本星系最大的三個成員將完成史無前例的壯舉,合併為一個橢圓星系!

    未來地球上的天空中將不會再有銀河以及仙女星系與三角座星系,整個天空被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所佔據,當然人類能不能堅持到那個時候還真是一個問題,但至少無法在地球上看到這些事件的發生,因為在未來23億年後地核冷卻,大氣層被剝離,環境惡化,地球可能火星化!三十億年後紅巨星會將地球燒烤到1300度,在四十幾億年後,太陽會變成白矮星,地球凍成冰棒,所以希望人類將在另一個宜居星球上笑看風雲!

  • 7 # 宇宙觀察

    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銀河系只有短短的254萬光年,是除了麥哲倫星系外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

    仙女座星系作為一個和銀河系極度類似的螺旋星系其內擁有近一萬億顆恆星,這使得它的視星等達到了3.4,而6等以下的天體都能被人類用肉眼直接看到,因此在夏天的晚上我們是能看到仙女座星系的,前提是觀測點沒有任何光汙染。

    仙女座星系在上個世紀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叫仙女座星系,而是叫仙女座星雲,因為當時的天文學裝置並不先進所以導致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是宇宙中唯一的大星系。

    這一錯誤直到上個世紀初才被埃德溫.哈勃所糾正過來,當時的他透過測定仙女座星雲內造父變星的距離得出了“仙女座星雲其實是和銀河系一樣擁有大量恆星的大星系”這個結論,並確定了宇宙中存在大量類似的天體系統,因此後人也將埃德溫.哈勃尊稱為星系天文學之父。

    在眾多星系普遍紅移的情況下,仙女座星系是為數不多呈現藍移的星系

    在天文學中紅移代表著被觀測天體或者天體系統正在遠離地球,藍移代表著被觀測天體正在靠近地球,所以仙女座星系藍移背後反應出的事實就是“仙女早晚會撞上我們”

    作為本星系群內質量最大的星系,仙女座目前正在以110km/s的速度靠近我們,預計在37.5億年後會發生碰撞融合,但這種碰撞融合更多的是非物理層面的,想象中的“恆星大碰撞”是不可能發生的。

    之所以說“恆星大碰撞”不可能發生,是因為宇宙中恆星之間的距離普遍都有數光年之遙,比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就遠在4.22光年之外,而4.22光年的距離幾乎是太陽直徑的3000萬倍,如果將太陽和比鄰星同比例縮小成硬幣的話,它們的距離會變成700公里。

    除了恆星之間的距離驚人外,當月球運動到遠地點時與地球的距離還能毫無壓力的塞下太陽系其他所有行星。

    由此可見宇宙是十分空曠的,縱然是星系碰撞融合這種事也不會讓兩個星系內的恆星撞到一起,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最後只會在引力作用下變成一個新的星系。

  • 8 # 翁海峰1

    在17世紀,人們陸續發現了一些朦朧的物體。它們被稱為“星雲”。其中一些星雲是氣態的,而另一些星雲被認為是由許多多恆星組成的,比如銀河系。當時,法國天文學家梅西耶根據他的觀察編制了梅西耶星表,記錄了當時觀測到的許多渦旋形狀的未知物體,包括仙女座星雲M31。 然後,從1885年開始,人們逐漸在仙女座大星雲中發現了許多新星,推斷仙女座大星雲不是通常被動地反射光的塵埃氣體雲,而是由許多恆星組成的天體。系統。那麼,地球離仙女座星雲有多遠?或者這些螺旋狀星雲在銀河系內部還是外部?那麼,仙女座星雲是在銀河系還是更遙遠的恆星群中的問題?世界被分成兩個陣營,並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20世紀早期,美國兩大天文學家柯提斯和薛普利就進行了一場爭辯。薛普利覺得仙女座星雲是銀河系外部的天體,柯提斯則覺得仙女座星雲是銀河系以外的天體。當時,柯提斯人研究了仙女座星雲中爆炸的超新星,發現它們的亮度非常暗。結論是仙女座星雲離地球很遠。此外,他還測量了仙女座星雲與我們的距離,證明它遠遠大於銀河系的直徑。 直到1924年,關於仙女座星雲命運的爭論才最終平息。 那年,哈勃號在仙女座星雲邊緣使用了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找到了被稱為“天空統治者”的頭蓋骨。仙女座星雲的精確距離是由光週期與頭狀變星的光變化週期的對應關係決定的。仙女座星雲被計算為離地球約90萬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只有大約10萬光年。可以得出結論,仙女座星雲確實在銀河系之外,這是一個巨大的、獨立的銀河星系,就像銀河系一樣。 當然,仙女座星雲的名稱也應該改為仙女座星系。隨後,哈勃觀測到河外的其他星系,並於1926年發表了河外星系的形態分類,稱為哈勃分類或哈勃序列。 哈勃的發現結束了天文學家關於螺旋狀星雲是一個特寫天體還是銀河系以外的天體系統的爭議,這決定了宇宙島的假設。 宇宙島是從布魯諾有限宇宙論開始時就存在的一種對於宇宙的假說,他覺得如果把宇宙比作陸地星系便是浩大陸地中的一個個島嶼,而除了咱們生存的銀河系這個島嶼外,宇宙中還有許許多多像銀河系一樣的島嶼。現在我們知道有許多這樣的島嶼。它們是銀河系外的星系。銀河外星系,簡稱星系,是一個由數十億到數千億顆恆星、星雲和銀河系外的星際物質組成的天體系統。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10億個河外星系,探測距離達到360億光年。最著名的河外星系之一是仙女座星系、獵犬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和處女座河外星系等。其中,大麥哲倫系統距我們16萬光年,小麥哲倫系統距我們19萬光年。它們是銀河系的附屬星系,只能在南半球看到。

  • 9 # 兔斯基聊科學

    如果在晴朗沒有月亮的夜晚,我們會在天空的東北方向看到一個像是紡錘狀的亮斑,這就是仙女座星系。它是我們用肉眼能夠看到的最遙遠的天體之一。

    圖示: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一樣都是一個由數千億顆恆星組成的龐大星系。仙女座星系的直徑大約有22萬光年,其中的恆星數量大約有10000億顆恆星。而相比之下銀河系的直徑大約只有10萬光年到18萬光年,恆星數量大約是1500億到4000億顆。因此仙女座星系要比銀河系大很多。

    圖示: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星系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有254萬光年。它是除了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之外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除了這三個星系之外,我們在地球上能夠用肉眼看到的星系還有三角座星系,它距離地球大約有300萬光年。

    圖示:30億到40億年後的地球夜空

    據科學家觀測發現,仙女座星系正在慢慢的靠近銀河系。因此,在未來的地球天空上它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亮。大約在30億年到40億年後,仙女座星系就會和銀河系相遇,那時候我們在地球上就會看到一個非常壯觀的銀河-仙女星系。

  • 10 # 太空科學站

    在20世紀以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天文學界對於宇宙天體系統的基本情況都還很不瞭解

    儘管他們已經明白了太陽是位於銀河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但他們並不清楚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和銀河系一樣由眾多恆星構成的天體系統,因此如今我們稱之為“仙女座大星系”的天體系統在20世紀以前一直被認為是“仙女座星雲”,這一錯誤直到20世紀初才被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所糾正。

    當時的哈勃採用週期光源校正辦法分析了仙女座“星雲”,結果發現了位於其中的一顆“造父變星”,而這顆星星很顯然並不在銀河系範圍內,因此哈勃才敢確定仙女座“星雲”其實是一個和銀河系一樣擁有眾多恆星的大星系,而種大星系在宇宙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基於以上發現,年輕的埃德溫.哈勃開創了名為“星系天文學”的新分支,而他本身也成為了星系天文學之父,某種意義上這就是為什麼NASA會用哈勃的名字命名太空望遠鏡的原因。

    如今天文學界測定的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銀河系254萬光年,視星等為3.6的它完全可以在少量光汙染的情況下被人類直接用眼睛看到,但不借助天文望遠鏡的話,大部分時間只能看到一個若隱若現的光斑。

    其實相比仙女座星系的距離,人們對仙女座和銀河系於37.5億年後的“碰撞融合”顯然更有興趣

    歷史上第一個意識到仙女座和銀河系碰撞不可避免的人還是埃德溫.哈勃,起因是他在分析大批星系光譜時發現絕大部分星系都在紅移(遠離地球),而仙女座星系卻在藍移(靠近地球),所以說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埃德溫.哈勃就知道了仙女座與銀河系在幾十億年後會有一次“親密接觸”,而現代天文學家則把“親密接觸”的時間確定到了37.5億年後。

    然而“親密接觸”並非像普通人想的一樣,事實上它其實並不是“星球大碰撞”而是“星球大穿插”,因為不論是在仙女座星系還是銀河系,恆星與恆星之間以及行星與行星之間的距離都是非常廣闊的,這種廣闊足以讓擁有數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互相穿過而不產生任何物理碰撞。

    因此37.5億年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會互相穿過彼此,然後在引力作用下開始拉扯並最終穩定下來成為一個新的大星系,這個過程可能又需要數億年才能完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莫里斯、加索爾和哈雷爾發揮一直不穩定,塔克也一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