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支付寶基金實盤分享
-
2 # 晨哥不太穩
個人持有基金數量建議不要超過兩位數,資金不多的情況下,持有五個左右最好。
首先持有的基金你需要每天瞭解基金的資訊,市場的動向,不說每天基本每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想要穩賺不賠長期持有,只需關注行業龍頭即可。
另外散戶持有基金一般只需抱團熱門基金經理就不會出現大問題,而且基金需要不斷操作,逢低加倉,聞風而動,持有太多反而不利於處理。
最後一點,不要入手不懂的基金,什麼是不懂的基金,就是你都不知道該基金重倉哪些股票,甚至個股是否屬於行業龍頭,現在市場兩極分化嚴重,遇到垃圾股半年出不了手。
總之一句話,化繁為簡,緊跟行業龍頭,牛市風口,拿得住就能賺錢。
-
3 # 基金持久戰
我認為5-6只最合適!太多太分散沒必要,而且不好管理!買5-6只混合基金,拿個3-5年,大機率穩賺不賠!!
-
4 # 萌萌媽愛理財
可以精選幾隻,10以內吧。太多了費神。分散持有,包含幾個不錯的板塊。如醫療,科技,消費,金融。或者精選幾隻穩健的混合基。
-
5 # 理財迦
朋友們好,這個問題還是要因人,因資金量,因風險承受能力等而定。下面就從幾個要素和朋友們分析這個問題。
首先,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1,基金風險等級比較齊全。
2,組合投資,
可以考慮三類基金:低風險類的貨幣債券基金,中高風險類的指數類基金,高風險類的股票等基金。
小結:這個角度來看只有三隻就可以了,但還要注意資金比例的分配。
其次,從資金量的角度來分析:
1,基金的門檻低因此不需要太大的資金量就可以投資為組合投資打下了一個好基礎,而組合投資,可以更好的進一步分散風險。
2,A:如果資金量5萬以內,選擇三類基金,每一型別兩隻左右即可。
這樣6支基金更好的多重分散的風險,又相對節省精力。
B:如果資金量在5萬,10萬以上,甚至更多,選擇三類基金,每一個型別三隻,或者更多組合也可以,
這主要是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考慮。
小結:資金量對於基金的持有數量有一定影響。合理配置更最佳化。
再次,風險承受能力對這個問題有很大影響:
1,基金投資強者恆強。選對一支優秀的基金事半功倍。
2,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強,那麼可以適當的減少持有的數量,而集中資金,加大對優秀資金基金的配置。
小結:基金是由專家團隊管理,基金管理人對基金有很直接的影響。選擇一隻優秀的基金,
是非常重要的基金投資手則。
綜上所述:一個人持有幾隻基金比較合適肯定是要因人,因資金量,具體的基金等多種因素而定。
但是通常情況下,從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角度考慮,三隻比較適合小資金節省精力。
如果錢更多一些可以在三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同類分散風險。
如果經驗比較豐富,又買到了心儀的基金,能夠承受一些風險,適當的集中最佳化也是可行的,畢竟基金是由人來操控,強者恆強,是一個市場的實踐結論。
-
6 # 興業基金
現在很多人看到順眼的基金就想買,不知不覺手上就拿了幾十只基金,儘管買的基金不少,但收益還是不理想,那麼一個人到底該持有幾隻基金才比較合適呢?
有句話說的好,“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但個人的資金都是有限的,持有的基金數量太多,投資被分散了,收益和風險也會被均攤。投資者要明白,收益並不是直接和持有的基金數量掛鉤的。再者,持有基金數量越多,投資者在上面投入的時間也會隨之增長。
因此,建議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基金數量控制在十隻以內是比較合適的,另外,投資者在做組合時,不同投資風格的基金都可以考慮適當配置。
-
7 # 巎蓴驏345
建議不超過只,目前我控制的數量,個人真實經歷。過多後會分散注意力,導致剖析及動向掌握不全面。
如果擔心不夠全面的話,建議購買混合基。既可以有收益,也可以把風險最小化。
-
8 # zang林溪
如果你是基金小白,建議找10支優秀基金經理的基金,一支基金投1000元,然後在學習中篩選,把不適合的5支去掉,最後剩下5支基金長期持有,且不斷加倉,慢慢的你就會越來越成熟。
-
9 # 靈龍慧玉
擁有基金的個數和資金的多少有關係,我個人認為十萬以內擁有兩隻基金就挺好的,一百萬可以擁有六隻基金。不是滿倉,平時配置六層倉,大盤下調百分之五時就補一層倉。這樣的好處是資金集中,只要選好的標的,收益也會可觀,如果擁有基金太多,不同板塊,漲幅不一,最終收益也不理想。
我曾見過一個小白,一萬元錢買了二百多個基金,天天晚上等基金淨值也是個大工程,有的跌,有的漲,最終收益也不會好的。
選擇好的標的,集中火力,方能收穫財富。
-
10 # 股蟲6688
其實一個人最合適的就是15~20個基金左右。就像一隻足球隊一樣,要有守門員(純債基金),幾個後位(偏債混合基金),幾個中場核心(偏股混合基金),幾個前鋒(成長型基金),還有就是隊長(穩定性及好的優秀混合基金)。我資金比較多,大約有3~4個球隊。目前球隊全面贏利,贏利總和超過了500萬。如果你也想買個基金球隊可以關注我,看看我是怎麼樣管理基金球隊的。
-
11 # 星球u
老規矩,先上答案:不超過3只,要精不要多。
一般人賬戶上基金持有數量的限制,其實現實生活中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只要你能分析得明白,對自己的持倉基金有十足的把控,數量多少就不是問題。但是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上班族和非專業人士,不具備專業知識做分析和大把的時間做實時跟蹤,更多的人是利用午休時間看一眼基金淨值或者晚上回到家開啟手機看一眼基金淨值,那麼基金季報的十大重倉股是什麼,基金經理有沒有變動,基金的投資風格有沒有變化,基金淨值回撤是多大,現在國家出臺的產業政策對我持倉的基金影響是什麼,影響多大多深,是順風車還是逆風車等等,可以說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如數家珍的,如果能說出3樣以上你就是半個專家了,哈哈。
我們以前父輩或者爺爺輩,有好幾個兄弟姐妹,所有的資源基本上平分給每個孩子,最終每個孩子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經濟基礎好點的就供上學,沒有的家庭就不念書了,回家幹活,幫襯著家裡生計;現在呢,一家就1個娃(有的家裡養了2胎),家中的所有資源全部投資在TA一個人身上,還沒出生就開始胎教,出生後上興趣班、鋼琴班、舞蹈班、英語班等,吃的都是中西營養大餐,出行有私家車,不上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和其他同學家長沒有共同話題,形單影隻的,嚴重的不合群。兩代人之間的差距之大,天壤之別,一個生在第三世界,一個生在發達國家,他們的未來發展不用說,大家心知肚明的。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5000億美元,團隊只有25人,卻只重倉5只股票,我們小散戶一般的資金也不過百萬,您自己掂量掂量,每個人的安全邊際能力有多大,我想每次不超3只基金足矣,貪多嚼不爛。
以前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TA的短板,而不是長板;但是投資基金恰恰相反,取決於你的長板,能有多長、多深,你有多專業,你就有多大的收益。
綜上所述,基金持有數量最好不要超過3只,要精不要多。
-
12 # GF肥
建議4-5只,不要太多,多了會降低組合的風險收益比,而且還浪費你精力。可以選擇一隻消費雞,一隻醫療雞,一隻科技雞,一隻混合雞/偏股,一隻混合雞/股債混合。
選基金,看最近三年/五年的收益率以及夏普率,選擇合適自己風險承受能力風格的雞。
-
13 # RichardSu99
具體持有幾隻基金,視自己資金規模而定,如果資金較少(一般是小白),投資一隻基金也可以;如果閒置資金較多,同時持有三隻基金較好。
投資一隻基金的情形:剛剛作基金投資的小白,可用資金規模較少,建議只買一隻基金即可。作為風險厭惡者,即所謂的投機者,在閒置資金較少,無法透過持有多隻基金分散風險時,可以透過定投一隻基金來分散風險。可以直接在購買基金的軟體上直接設定定投,在持有一年的情況下,可以設定每半個月投一次,合理設定每次投資的數額。基金投資一定要做長期,至少持有三個月以上收益較好。也可以自己逢跌的時候買進,買跌不買漲 ,不必設定定期。
如果閒置資金較多,可以透過多樣化投資分散風險,建議持有三隻基金最優。如果持有太少,無法達到有效分散風險的目的;如果持有太多,會導致資金過度分散,每隻基金無法進行定投,單支基金無法做到分散風險。在持有三隻基金的情況下,三隻基金的相關性一定要差,比如一隻是貨幣型基金,一隻是混合型基金,一隻是偏股型基金;也可以在同一種類型下,一隻是白酒,一隻是銀行,一隻是半導體。相關性差的情況下,不至於普跌。就算大盤走弱,也不會每隻基金都跌的很嚴重。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上建議不作為投資收益保證。
-
14 # AO郭小一
一個混合基大藍籌,追求平穩,
一個醫療,利潤,空間大。
一個網路科技股,激進一點,升值無底線,風險大。
一個化工基,該行業壟斷企業多,利潤高
階段性短,適合短期。
-
15 # 養基怡情
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只需要一隻基就夠了。不要總想著你能拿住年度冠軍基,把能賺的錢都賺了。
保持一顆平常心,用自己的閒置資金獲得額外的穩定收益。在市場上漲時,賺超額的收益,在市場下行時,比市場更小的回撤。
有人適合債基,有人適合混合基,有人喜歡指數型基金,每個投資人的投資理念是不是和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一致是最關鍵的。
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找到適合自己投資理念的基金經理,買入一隻基金並長期持有,剩下的就交給時間。
18年的時候,個人覺得消費板塊不錯,醫療健康應該有長期的行情,於是長期定投了金牛獎基金經理蕭楠的易方達大健康混合。
19年下旬的時候,發現醫療醫藥板塊做的最好的是中歐基金的葛蘭,於是就只買了中歐醫療創新股票。
20年的時候性子有點野,看上了科技半導體,3月追高了銀河創新成長,7月追高了寶盈人工智慧和滬港深醫療健康,資金分散並沒有平攤過多的風險,反而造成資金不集中。
雖然整體收益跑盈滬深300,但我個人依然認為,資金量少於100萬以內,一隻優秀的混合基金就夠了。100萬以上,可以考慮五支以內的混合基,但其實,一隻也是夠的。
-
16 # 變富請慢一點
正常情況下我覺得5支左右就足夠了,如果資金量很大,可維持在8支上下,太多了很難照料的過來,而且各個板塊有漲有跌很容易把漲幅給抵消了。
比如近一年如果買了白酒醫藥,同時又買了科技和銀行地產的,收益肯定不如只買白酒和醫藥,分散是做到了,可收益卻很難上去。
當下應該都知道,公募基金抱團已經是明牌了,凡是消費類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必定包含茅臺和五糧y,已經有超過1400支基金配置了茅臺股,買三支消費基金和一支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這種情況不只是出現在消費板塊身上,在科技醫藥銀行等等其它板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有人說看好所有板塊,見到什麼基金都想買點,那還不如直接去買滬深300和中證500基金,這800支股票包含了A股市場各個行業的領頭羊,而且手續費還很低。
有很多優秀的混合型基金也都做到了均衡配置,上攻時有力,行情不好的時候也比較抗跌,配置一到三支,也相當於做到了,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
新的一年裡希望每個朋友都能有個好收益。
-
17 # 錢錢投資筆記
別急,先做個小調查:買基金這麼久,您現在持有了多少隻基金呢?A.1~3只B.4~6只C.7~9只D.9~20只E.20只以上
一、為什麼要做這個小調查呢?因為2021年以來,牛市第三行情出現,很多新基金接二連三地發,很多人就瘋狂地去買。
結果,買基金買成了“購物狂”,把自己的基金庫變成了平“購物車”。
雖然我們都聽說為了分散風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可大家知道嗎,基金本來就是至少購買二十隻不同的股票,本來就是已經分散了風險,買的多,有時只不過是買了重倉股幾乎相同的不同基金罷了。
比如: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與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重倉股都是一樣的,但養雞人看到兩隻股都是收益率很高的股、看到都是葛蘭女神管理的基金,就兩隻都買了。
其實,這就是一隻基金,只不過是不同的申贖收費方式。
又比如:有些人一口氣同時,買了興全滬深300增強A、前海開源滬深300指數與天弘滬深300ETF聯接A,甚至也同時定投這三隻雞。
噢,我的天啊。
我一看,臉都懵了!
這不是三隻跟蹤相同指數(滬深300)的指數基金嗎?只不過是不同的基金經理打理。
(注意:ETF也屬於指數基金,全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這在我的《教你從0開始學會基金投資系列》已經詳細說明,不懂的可以回去看看。)
指數基金分為兩種:完全複製型與增強型。前者收益率與標的指數儘量相合,而後者收益率追求比標的指數高一點。
其實,在我看了很多指數基金後,很多指數基金的收益率趨勢與標的指數一樣,但收益率要比標的指數第一些。
所以,買寬基指數基金,買一個基金就可以了——
上證50指數:易方達上證50A(白馬股代表)
滬深300指數:景順長城滬深300增強(大盤藍籌股代表)
創業板指數:易方達創業板ETF(中小盤股代表)
而另一方面,基金多,容易導致人的記憶力分散,不好控制怎麼加倉、減倉、平倉。
二、那麼,一個人到底適合買多少隻基金?①資金少的,三隻即可。
如果擁有的閒置資金(至少兩三年內用不著)少於十萬,只需要投資三隻基金即可:前鋒+中場+後衛。
前鋒(激進式):博取高收益的基金,這類基金一般是行業基金,而在2020年註冊制以來,2021年最容易爆發的行業當屬大科技,比如新能源、半導體等。
代表基金:嘉實新興產業股票(歸凱)
分析:這隻基金去年的收益率雖然比不上廣發高階製造,但勝在比廣發高階穩定,風險控制能力更強。
中場(穩健型):博取較高收益,但比前鋒基金更加穩健。這類基金一般是混合型基金,投資靈活,可投資任何行業,可投資股票、債券、銀行存款等等,而且不像股票有比例限制。
代表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張坤)
分析:公募基金一哥張坤,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一千億RMB,投資風格穩健,且投資範圍為大盤藍籌股與優質港股,比如茅臺與騰訊等。
後衛(保守型):守住資金的底盤,在底盤上博取更高收益。這類基金一般是債券型或者股債混合偏債型基金,收益率最高可超過50%。
代表基金:易方達安心回報債券(張清華)
分析:不管是近三個月、六個月,還是近一二三五年,又或者是近年來,收益率排在優秀行列,都遠超同類平均與國債指數,而且最重要的是其賺錢能力還行,回撤小,風險低。
②資金多的,3—6只基金即可
基金組合還是前鋒+中場+後衛,只不過其比例在牛市時前鋒中場多一些,熊市時中場後衛多一些。
(有些穩健型中場基金其控制回撤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前鋒:嘉實新興產業股票、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
中場:易方達藍籌精選、景順長城新興成長
後衛:廣發穩健增長、易方達安心回報債券
關於比例:牛市中,442或者532;熊市中244或者235。
三、總結基金貴精不貴多。
精在配置思路清晰,精在優秀基金經理,精在長期持有好基。
優秀基金經理:張坤、曲揚、劉彥春等
長期持有好基:兩年以上
總而言之,資金少的3只管飽,老司機多金的六隻足以。
最後祝大家新春快樂!牛年發發發!
-
18 # 捲毛好煩
3到4只就行了。
一隻混合偏股基,長期持有,定投為主。
我個人推薦老董的興全,老朱的天惠。從業時間長,經歷牛熊,基金有規模。
還有2到3只可以追一下最近的熱門板塊,博一下收益。
基金跟股市不一樣,股市你要每天盯著,基金基本上不需要,而且經常操作的人都沒好下場。基金沒法讓你暴富,你可以和你的基金一起成長,你慢慢了解慢慢投。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持有基金數量,與每個人的策略相關。
如果做長線的,持有三到五隻基金比較合適,最好是混合基金。
如果做波段的,則持有的基金數量可以多一點,但重倉也只能三到五隻,並且倉位隨時切換,倉位靈活變通,高低切換,各板塊之間乾坤大挪移,追求利潤最大化,但也不宜超過八隻,持有六到八隻就夠了。
市場那麼多基金,機會大把,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賺到。基金並不需要多,而需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