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軒堡主
-
2 # 鄭在投基
1,72法則。太好用了,比如年化收益率8%,9年就翻一翻。用72除以8得到9這個數字。年化收益率12%,6年就翻一翻;
2,115法則,年化5%,需要23年才可以翻兩翻。就是收益300%。
115法則:你的資產變成三倍需要多久?
72法則是計算翻番的時間,而115法則是計算1變成3的時間,也就是變成3倍的時間。
計算方法還是一樣,用115/x 就是本金變成3倍要的年份。
比如收益是10%,那1000元變成3000元的時間就是115/10=11.5年。
比如收益是15%,那1000元變成3000元的時間就是115/15=7.7年。
注意:72、115法則都是估算,對於年增長率很大或很小的複利,誤差就比較大了。
-
3 # 那順哥
昨天我做了個夢,好像是在一個車上,火車之類的,也像是公車,我跟父母在一起,那時候的父母很年輕,我是穿越回去的,所以很著急的想跟父母說這些年應該怎麼理財賺錢,我跟他們說要攢錢,然後再2006年的時候買股票,6300的時候一定要出去,然後在此儘可能的買房,可以去北面偏遠的地方買,都會很值錢,著急說,想說很多......但發現其實又沒說什麼
我在想如果能記住一個雙色球號碼或者開啟手機能看到已經發生的中獎資訊,或許會更好一些,不然或許沒有什麼實質的效果......
理財,首先要攢錢,但是有些人是攢不下來錢的,入不敷出的日子,那時候也想買房,但確實沒有錢買,我記得90年代的時候父親也炒股來著,好像賺錢了,又好像最後還是賠錢了,終歸是沒掙到什麼錢......
買房子也是一樣,07年的時候有一次機會可以買房,但是因為資訊的鼻塞和理財意識的固化,只想全款買房,結果看來看去只能去河北省買......放棄了...... 所以你問我理財有什麼好辦法,我覺得積極主動的獲取資訊很重要,再有就是量力而行,看著別人掙錢別太眼紅,如果非要摻和也控制比例,別被勝利衝昏了頭
-
4 # 益邦說財經
關於理財,我來回答:
說到實用,與個人及家庭分不開,懂得進行家庭的收入管理,投資理財。對家庭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給有需要或改進個人及家庭理財需求的讀者一點建議及看法,
家庭收入比較理想的分配方式是分為4份,總稱為4321理財定律:
定律一、40%用於房貸和理財投資
其中每月房貸還款數不宜超總收入1/3,例如,家庭月收入為10000元,月供數額的上限最好為3333元,一旦超過這個標準,家庭資產比例結構發生變化,面對突發狀況(疾病、失業、有孩子等等)的應變能力會有所下降,生活品質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其餘比例資金可用於股票型基金投資。
定律二、30%家庭生活開支
發工資前先做好下個月的花銷預算 也就是說,先把儲蓄的錢扣除,剩下的才是你能花的錢,做好預算的同時也要抑制不理性消費,把消費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定律三、20%銀行存款
以備家庭偶爾的重要大筆開支,例如購置大額產品及人情世故開支等,
定律四、10%保險
雙10定律是一個關於家庭保險投資的比例設定,指的是保險額度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總保費支出應占家庭年收入10%為宜。起到家庭重大傷病的經濟防範,不然一旦不幸發生,家庭馬上陷入經濟危機。
——END——
-
5 # 溯源歸一
理財,一個全民老少皆宜的話題,相對應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妙招和心得。但是歸納起來主要集中的本金安全、良好的理財習慣,長期堅持,合理預期,遠離高收益陷阱等等。今天,咱詳細的梳理一下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理財小知識。
1、要分清理財和投資的區別
很多人將理財和投資畫等號,實際上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1)投資追求的是投入於產出比,比如我們分析上市公司,經常用到ROE,其本質我們是在分析企業賺錢的能力,而理財側重於財富的穩定增長。
(2)投資的為了在最短時間內,讓有限的資源產生最大的回報,而理財則是合理的安排未來的現金流。比如投資股票是為了賺錢,而養老保險擇時規劃自己未來現金持續流入,兩者的目的不同。換言之,投資側重於增值,而理財側重於保值。
總結:這點一定要分清楚,不要錯將投資當成理財,從而錯位資產配置,預期與實際出現較大偏差,達不到理財的初衷。
2、掌握收支—養成記賬習慣
記賬習慣的培養是理財的第一步,要較為準確的知曉自己的每一筆開支,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我沒有收入8000+,為什麼這快過年了,賬戶上幾乎沒有存款呢”這樣尷尬的事情。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平時沒有記賬的習慣。
人總是安於舒適,如上例中每月8000+,在國內80%的城市是可以生活的較為舒適,沒有緊巴巴的感覺,也沒有多寬裕的感覺,於是就形成很自然的花錢習慣,換言之其消費和收入潛意識的相等了。
養成記賬習慣,間隔一段時間檢查分析,時刻提醒自己應該儲蓄,同時也能知曉自己在那些方面需要節制。長期堅持,記賬就會成為一種樂趣,一種習慣,相信我,不要認為這是小事。我沒有記賬習慣之前,沒有花費7000多(6年前),現在我每月只需要3000元。
3、遠離高收益陷阱,用常識思維判斷是否符合常理
改革開放以來,民眾的財富與日俱增,中產崛起,於是很多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打著各種旗號,掛羊頭賣狗肉,忽悠老百姓理財。這些現象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高收益,通常8%年化回報是底線,更誇張有18%的無風險收益,並且承諾按月返返。例現在年暴雷跑路的一大批P2P平臺。
咱們只需要用常識想想就知道是否靠譜。當前銀行的中長期貸款基準利率為4.85%,就算銀行有一定上浮,假設上浮30%即6.305%,你給你承諾10%收益,那是不是抵押房屋貸款然後投資不就是無風險套利嗎?如果可行,全國人民都不用上班,大家都玩這樣的資金遊戲豈不美哉。
4、不要用槓桿,要慢慢變富
如果要想讓一個人暴富,你就讓他用槓桿,如果想讓一個人一夜破產,也請他使用槓桿。槓桿是一把雙刃劍,正確的使用的確能產生一夜暴富的結果,但是那是倖存者偏差,大部分使用槓桿都是血本無虧。例如一代股聖傑西利佛莫爾,與其說它的自殺是因為破產和投機,不如說是使用槓桿帶來的賭性導致其投機思維深入骨髓,三起三落的交易人生,每次成也槓桿,敗也槓桿。
實質上理財是用時間換取收益,這個收益長期看一定和整個社會的無風險收益接近,階段性有所偏離,但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99次正確的決策只需要一次失誤就一切歸零,問題的還可能背上承重的債務。
5、理財產品長短結合,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性
在理財中,要長期品種和短期品種想結合。通常理財產品期限越長,回報越高,期限越短,其收益相對偏低,長短結合從而到達平和風險和收益適中。
任何人都會有急需資金的時間,那在理財時要考慮流動性,因為很多理財產品如果提前贖回的話,其收益會大打折扣。例如五年期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活期計息,而就以基準利率2.75%來算,活期僅僅0.35%,足足相差了近8倍。所以在理財中一定要考慮其期限的配置。
6、適當參與線上線下的各種活動
當前整個經濟處於中高速增長區間,各行各業不管線上還是線下的獲客成本逐漸走高,各個行業和理財機構也會此起彼伏的促銷和優惠打折,這時可以參與的。例如支付寶2013年接入貨幣型基金,其收益一度高達6%之上,這是平臺的促銷補貼,有比如,金東金融中的民營銀行為了攬儲,推出的高達5.88%收益5年期智慧存款等等,這些的確是實實在在的優惠和收益,理財時是可以適當參與。
總之:理財要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結合,同時結合自身的現金流要求,長短配置,長期堅持,一定會得到意外的驚喜。最後強調一點,一定要堅持,不要為短期的波動的所困擾。
-
6 # 幸福人生12131
1、關於收益率
假如你有100萬,收益100%後資產達到200萬,如果接下來虧損50%,則資產回到100萬,顯然虧損50%比賺取100%要容易得多。
2、關於漲跌停
假如你有100萬,第一天漲停板後資產達到110萬,然後第二天跌停,則資產剩餘99萬;反之第一天跌停,第二天漲停,資產還是99萬元。
3、關於波動性
假如你有100萬,第一年賺40%,第二年虧20%,第三年賺40%,第四年虧20%,第五年賺40%,第六年虧20%,資產剩餘140.5萬元,六年年化收益率僅為5.83%,甚至低於五年期憑證式國債票面利率。
4、關於每天1%
假如你有100萬,每天不需要漲停板,只需要掙1%就離場,那麼以每年250個交易日計算,一年下來你的資產可以達到1203.2萬,兩年後你就可以坐擁1.45億。
5、關於10年10倍
假如你有100萬,希望十年後達到1000萬,二十年達到1億元,三十年達到10億元,那麼你需要做到年化收益率25.89%。
6、關於補倉
如果你在某隻股票10元的時候買入1萬元,現在跌到5元再買1萬元,持有成本可以降到6.67元,而不是你想象中的7.50元。
7、關於持有成本
如果你有100萬元,投資某股票盈利10%,當你做賣出決定的時候可以試著留下10萬元市值的股票,那麼你的持有成本將降為零,接下來你就可以毫無壓力的長期持有了。如果你極度看好公司的發展,也可以留下20萬市值的股票,你會發現你的盈利從10%提升到了100%,不要得意因為此時股票如果下跌超過了50%,你還是有可能虧損。
8、關於資產組合
有無風險資產A(每年5%)和風險資產B(每年-20%至40%),如果你有100萬,你可以投資80萬無風險資產A和20萬風險資產B,那麼你全年最差的收益可能就是零,而最佳收益可能是12%,這就是應用於保本基金技術的雛形。
9、關於賭場贏利
分析了澳門賭客1000個數據,發現勝負的概率為53%與47%,其中贏錢離場的人平均贏利34%,而輸錢離場的人平均虧損時72%,賭場並不需要做局贏利,保證公平依靠人性的弱點就可以持續贏利。股市亦如此。
10、關於正態分佈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物都呈現正態分佈,比如天才和蠢蛋的比例很少,多數的庸庸碌碌的福斯,也比如社會財富的分配,富人和窮人也呈現正態分佈,人類的身高、體重等等太多的事物都呈現正態分佈。無論牛熊市,所有股票的漲跌幅和大盤相比也會呈現正態分佈,能沅超越指數上漲的股票最終只是少數。當你想取得超額的時候,一定是你某項因素或是某項能力也同樣達到了正太分佈的那偏正的極小區域。如果你沒有這樣能力,該怎麼辦吶?當然了,命好是投資的核心競爭力,但不要忘記,命運好壞也會是正態分佈的。
人生就是個複利的過程,最後能得到什麼,取決於之前積累了什麼。努力做個+∞的人。
-
7 # 小林話財經
了解理財小知識應該從名詞入手,下面我彙編了一些理財小知識:
1、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指什麼呢?年化收益率是指在投資理財時,1年的實際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會隨國家政策調控產生變動。
3、保本比例即產品到期時,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本金保障比率。還不是很明白?且看下面的例子。比如,某銀行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說明書中詳細寫明產品的保本比例80%,意味著到期時本金可能虧損20%。所以要注意,在選購理財產品時要看清收益型別、保本比例,不要一味地聽從銷售人員對收益的宣傳。
5、複利複利計息是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來計算下一次的利息。比如您在一家平臺投入8000元,年利率為5%,一年下來就是8400元;第二年,就是8820元。穩賺理財助手提醒注意的是,複利計息的產品,需要長期堅持投資才能享受到複利帶來的豐厚收益。
6、風控體系目前,國家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風控是每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非常重要的環節。平臺需要有屬於自己標準的風控體系,須對融資方進行初審、面審、考察等一系列的評定和稽核,通過稽核的專業度可以判斷風控團隊的專業性。
理財小知識二: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裡。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P2P網貸、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
我們平時也可以養成一些理財的好習慣,譬如:
1、節儉少打一次車,少做一次美容,吃飯少點一個菜,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去投資,讓錢生錢。富人錢生錢,窮人債養債。節省錢、尊重錢是很多富人的習慣。李嘉誠生活的節儉是盡人皆知的。我們常常說富人越有錢越扣,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而沒有錢的人往往窮大方。
2、記賬每天記賬,不行的話三天記一次也可以。記賬會讓你清楚每一筆開銷去了哪裡,也有利於養成計劃花錢的習慣。
-
8 # 唐國詳道局思想
1.孩子的教育基金
很多家庭在有了寶寶後經濟的支出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花在寶寶身上的費用甚至改變了我們以往的支出結構。面對並不小的開支和並不十分寬裕的家庭來說,似乎沒有多餘的錢可以作為給孩子的教育基金。但我認為教育基金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恰恰又是非常重要的。
2.父母的養老金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大,身體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堪憂,也就無法再獲得勞動收入了。如果父母已經退休了,只領取最低額的基礎養老金,那麼還是建議孩子們為父母,積攢一些養老錢。
3.家庭備用資金
這裡主要指日常生活開支,根據家庭人口及贍養狀況,3-6個月或者12個月都行,這部分放在餘額寶、理財通這樣的貨幣基金裡最合適,隨時可取,利息比銀行定期還要高。
4.保險
保險是重要的兜底措施,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因疾病和意外對家庭的影響。優先保大人,尤其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其次是小孩。消費型保險優先考慮,比如那種幾百元保幾十萬的醫療險和意外險價效比就很好。年度保費支出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以免造成多大的負擔。
5.制定投資理財規劃
當保險買好了,備用金留足了。這時候剩下的錢才適合拿出來做投資理財。由於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一樣,預期收益和風險承受能力也不一樣,理財計劃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回覆列表
首先,要確保正常生活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進行理財!
最保守的理財就是存銀行了,存銀行最保險,風險係數相對最低,但是收益相應的也低!
第二種是買基金,基金有很多,就看所選擇的基金收益高低了,基本上會比存銀行高點
第三種是買債券,債券有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企業)債券,收益比基金稍高點,風險也高點
第四種是買股票,“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炒股的七賠二平一賺錢!我就炒股,前期賠了不少,今年賺回來了點,還沒有回本呢!當然了,高風險高回報,只要功夫高,滿地撿鈔票!最後再提醒一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