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踏月歸來晚風清
是絕望!丘吉爾建議法軍要敢於狠揍德國鬼子,不要怕德國裝甲部隊,因為德國坦克雖然厲害,但裡面的人總得出來吃飯撒尿,你們可以一槍撩倒一個!怕啥?!
-
3 # 你不理財我不理你
這節課我們講過,法國沒有抵抗直接投降了,在誇獎中國時被引為反面典型,不投降抵抗是中國對二戰最大的貢獻,當時講述瞭如果中國不抵抗,二戰結果和世界將會改變。
1940年5月7日,英、法聯軍試圖救援岌岌可危的挪威,但以失敗而告終,挪威淪陷了。作為綏靖政策的代表人物張伯倫,面對人們的譴責,以及要其下臺的呼聲越來越高,極力為自己的政策爭辯。說實話,他不願意就這麼“恥辱”的下臺。
三天後,德軍分三路進攻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戰役打響。當天晚上,無力挽回局面的張伯倫,向國王遞交了辭呈,正式推薦丘吉爾繼任英國首相,灰溜溜地走下了歷史舞臺。至此,加速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綏靖政策,就此終結。
正是從這一刻起,英華人在國家存亡之際丟下綏靖主義幻想,拿起武器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戰爭中。然而,新組建的丘吉爾內閣首先遇到的大難題,就是張伯倫綏靖政策帶來的惡果。此時,德軍已經突破阿登山區,正在向法國腹地快速推進。
戰役進入第5天,德軍A集團軍群已突破馬斯河,其前鋒直指英吉利海峽,不僅在比利時作戰的英、法聯軍主力有被包抄的危險,而且駐守馬其諾防線的法軍,也將腹背受敵。驚慌失措的法國總理雷諾,給丘吉爾打電話:“我們被打敗了”。
德軍的凌厲攻勢讓丘吉爾大為震驚,但他更擔心士氣全無的法華人,能否有信心堅持下去?為了守住歐洲的最後一塊陸地,他決定第二天親自前往法國,有必要在這個時候給法華人帶去一些信心。讓他失望的是,法華人的臉上佈滿了憂鬱。
在聽取戰局介紹後,丘吉爾詢問道:“戰略預備隊在何處?”法軍總司令甘末林回答:“一個也沒有”。這樣的結果,完全出乎丘吉爾的預料,在他看來,長達800多公里的邊境防線,竟然沒有一支強大的機動力量,法國的國防意識太薄弱了。
丘吉爾沒有就糟糕的戰局遷怒於法華人,因為相對於法軍來說,英軍的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原來,自宣戰以來,8個月的時間英軍只派10個師的兵力,而且沒有一支坦克師。說得難聽點,丘吉爾似乎“沒有臉”,去指責法軍的無能。
丘吉爾努力了,無法轉變戰局。德軍入侵法國勢如破竹,打得英、法聯軍徹底轉了向。為了減緩德軍的進攻,丘吉爾主張反攻,打擊德軍的側翼,但法軍總司令甘末林認為毫無希望,“聯軍在數量上佔劣勢,裝備上佔劣勢,方法上佔劣勢”。儼然就是士氣全無的表現。
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總司令都認為必敗無疑,這場仗基本就沒有扭轉的可能。雷諾決定對內閣進行改組,委任83歲高齡的貝當元帥為副總理,73歲的魏剛為法軍總司令。但丘吉爾對戰局的走向,卻越來越沒有信心。
首先,為了給法軍打氣,丘吉爾在保證英國本土防禦的前提下,調派了10個戰鬥機中隊支援法軍,但英國空軍從英吉利海峽飛過來,留空的時間只有20分鐘,再加上德軍88毫米高射炮的阻擊,損失十分慘重,制空權始終掌握在德軍手裡。
其次,新上任的法軍總司令魏剛,召集盟軍高階將領制定反攻計劃,各國各抒己見,一直未形成統一的方案。等到所謂的“魏剛計劃”傳達給前線部隊時,已是3天以後的事情。危急時刻的拖延行為,就是“找死”的節奏,聯軍陷入了重圍。
更要命的是,盟軍最高統帥部在統一指揮方面,幾乎完全失靈,英國遠征軍就曾一連4天沒有接到任何上級的命令。換句話說,正是盟軍高層的低效率、束手無策,使得戰場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德軍手裡。這樣“麻木”的指揮系統,焉能不敗。
看不下去的丘吉爾,同意了英國遠征軍從敦刻爾克港撤退的請求,他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為增強英國本土防禦多積蓄些力量。說白了,法國無藥可救,英國不再有什麼幻想,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未來的戰爭中,英華人自己救自己了。
他隨即要求在法國的英軍,在敦刻爾克周圍建立防線,並執行“發電機計劃”,開始有序地撤離聯軍。不過,這個時候丘吉爾應該“感謝”德國元首,其“停止進攻”的命令,讓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在距離敦刻爾克16公里處停了下來。
英、法聯軍利用這難得的機會,一面收攏被打散的部隊,一面動用國內各類船隻來往於英吉利海峽,接應聯軍撤往英國。等到德國元首“醒過悶”命令進攻時,已有33.5萬人聯軍官兵被救了出來,英國上下對此歡呼雀躍,認為是一場勝利。
但冷靜的丘吉爾糾正道:“自古以來,沒有一場勝利是靠撤退獲得的”。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