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賢燕堂
-
2 # 戰漢玉龍
對於全國各地高古玉器的鑑定,由於玉器的出土地點不同,它所具備的特徵也不同,所以鑑定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所以鑑定時,必須綜合考慮古玉的各種特性,決不能因為某一件器物自己以前沒見過,抑或是國家館藏沒有,就一棍子打死。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因素:
1、玉質的質地如何?它決定玉器鈣化、沁色、裂縫的輕重程度;也決定每一個年代用玉所具備的地域特性。
2、幹坑還是溼坑?它決定玉器灰皮、包漿、腐蝕程度的大小。
3、當地的土壤特性、酸鹼度?它不但影響玉器的鈣化、沁色,還會影響玉器的包漿、品相。
4、玉器所在坑內的環境如何?玉器的鈣化、沁色主要取決於它所處的環境。
5、是皇家工藝與地方工藝?或是主人身份高低?
6、是葬器與觀賞器?
5、6兩點決定玉器的器型及加工工藝的精美、精細程度及玉器數量的多少。
當然,決定玉器特性的因素還有很多。這就更要求我們要具有科學、全面、辨正、嚴謹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件高古玉器,決不能草率鑑之,否則我們會錯過很多珍貴的東西。這在玉器鑑定史上,包括很多專家在內,不乏很多例項。
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1、斷新老:器物的鈣化、沁色過渡應自然,並且深入肌理,沁色變化豐富多彩。(短時間作假,絕對不會如此,沁色只會淺淺地附在表面或是順著玉裂沁到縫隙裡,顏色單一無變化.)只要是宋代以前的玉器,幾乎都會出現鈣化,受沁現象(根據玉器擺放的位置,有例外)。
2、看包漿:古玉除了被腐蝕外,都會有包漿,玉表面發出很柔潤的一種光澤.最重要的是,打孔及砣工中的包漿應該與外面的包漿一致,並且渾然一體。有的還會有區域性的氧化突起同時存在。
3、聞氣味:出土玉器,放到嘴邊輕輕呼氣或是用溫開水浸泡一會,放到鼻子上聞,會聞到一股濃濃的土香,並且這種氣味每次實驗,生坑的玉器都會存在。反之,會有一股刺鼻的酸味或是臭哄哄的異味。
4、盤玩時,有鈣化的地方會慢慢變回玉的本性,根據鈣化的輕重,時間有長有短;玉器裡的土沁色會逐漸變淺,但不會完全消失;白質的玉器會出現很淡的紅褐色;盤玩中,生坑狀態時表面看不見的沁色,會逐漸顯現出來(比如黑沁色)。完全變化後,玉器會變得通透,潤澤
5、把玉器放進80°C左右的溫水中,鈣化的,會從裂縫中連續不斷的冒出細小的氣泡。(因為鈣化後,改變了內部分子結構,變的疏鬆會吸水)沒有鈣化部分不會出現此現象。
6、放進水中或是沾上水,用水捏搓會感覺到有一種粘粘的感覺。並且每次都會如此,直到盤玩通透。放到水中浸泡,玉表會析出一層粘粘的物質,即所謂的出漿.
7、盤玩中的器物,見到汗液或是水後會有一層灰皮出現。(出灰現象)具體還要根據坑口環境的乾溼,酸鹼度,坑內物質等對玉器鋟蝕的程度而定.
8、用PH值試紙測試,基本會成中性,極少出現弱鹼性。(具體還要根據當地土壤酸鹼度決定)
9、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紋,這是由於玉器長期在地下,受地熱、地溼等影響,張裂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玉九裂”。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個明顯的特性。
10、出土玉器都有陰陽面,因為受地溼、地溫、礦物質等的影響,陽面變化較陰面變化小,也就是鈣化、沁色、腐蝕等比陰面差。
11、看反光,因為古玉是手工加工而成,由於用力不均,加工面會有很多細小的面組成,會凹凸不平,所以迎光看時,會有不同的反光。
12、看刀工:刀工文飾必須符合時代特徵。古玉加工工藝是用砣具加工而成,由於用力不均,砣痕會出現中間粗、兩端細,中間深、兩端淺,跎溝深度高低不同等現象,並且砣工邊緣很少出現崩口現象。砣線拐彎時,會出現掃把狀(或稱羽毛狀),這是因為砣具加工彎線時,無法連續,需要一砣一砣接起來,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有的玉器看不見這種現象,那是由於經砣子初加工後,又重複打磨的原因.
以上各點,不能孤立的把某一條作為鑑定的標準,必須同時具備五點以上,方能斷定為高古玉。
-
3 # 家有寶物藝術品鑑定
看圖片形制有點意思。應該是獸首玉劍。我個人感覺有可能是真的。但圖片看不清楚,一般高古玉都是有一定形制、工藝、紋飾特徵,還有玉石本身的氧化特徵、沁色特徵等等。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徵。只要掌握這些特徵區分真偽就比較簡單了。我建議你再找青島典藏拍賣的古玉鑑定老師看看吧,他是博物館古玉研究員對古玉研究比較資深。
回覆列表
新仿。捲雲紋轉角處不夠流暢,證明是轉速極快工具加工而成。大家所說的工藝流暢,並沒有解讀出原理。即,用低碳鋼作為工具,普通沙作為解玉沙,再加上慢速加工。這三種條件會造成每一次磨削線條,使線條磨削量極少(劃傷)然後多次磨削組成深溝,就造成了真品線工特徵。多次極淺磨削使線條完全有修整條件,進而達到工藝流暢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