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謀世123

    一方面為搶劫錢財找個理由,一方面為防止漢人過多造反,另一方面,蠻夷只會燒殺搶掠,只會破壞,搞建設,很有挑戰性,

  • 2 # 士說新語

    後金天命七年廣寧之役後,明金之間開始進入對峙狀態。後金內部政局也比較亂,努爾哈赤為了穩定內部而疲於奔命,局面每況愈下,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多疑好殺的努爾哈赤開啟了一段對遼東漢民的血腥統治。

    努爾哈赤稱汗之後,一直以赫圖阿拉為統治中心,到了天命六年(1621),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之後又於天命十年(1625)三月,遷都瀋陽,逐步將統治重點放在了遼東。

    遷都意味著將八旗係數遷往遼東,這就涉及到數十萬女真軍民的安置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後金開始圈佔了三十萬頃田地和在相當多的地區實行“滿漢合居”政策。

    努爾哈赤雖然明面上表示“諸申、尼堪俱為汗國之人”,但八旗女真皆以征服者自居,任意掠奪漢民牲畜家禽,奴役漢民男女。為了安撫女真八旗自己人,勢必以犧牲漢民的利益為代價。

    在遼東被女真搶掠的漢民,自然開展了不屈不撓的反抗,他們配合明軍,從寧錦一線、海邊諸島以及北韓不斷打游擊戰,並且派遣大批間諜滲透到遼東對舊日官員士紳進行策反活動。

    努爾哈赤為了處理這些問題疲於奔命,再加上遷都之後遼東天災頻仍,這一切不利因素使得後金統治區內民情洶洶。頻繁的戰爭又加重了漢民勞役、兵役負擔,滿漢官吏的貪婪納賄,剛剛新生的後金政權吏治迅速崩壞。

    此前努爾哈赤實行的以分田為核心的“計丁授田諭在這種局面下很快成為一紙空文,漢民既沒有足夠的土地,又無起碼的時間保證務農(服勞役、兵役)而後金的地盤上商品經濟落後(糧食都不夠吃了),更加不能出來打工,生計失去了憑藉。

    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社現實,原先的制度明顯是不能夠處理得了的,因此努爾哈赤很頭疼,心情很鬱悶,很暴躁。而人以暴躁,就容易出昏招,幹出一些相當不理智的事情來。

    恰在此時,也就是天命六年七月,鎮江等地的漢民與明將毛文龍內外呼應,襲取鎮江、湯戰、險山等城堡,捕殺後金遊擊佟養真。努爾哈赤十分生氣,對自己統治下的漢民惱怒不已,遂立即發兵屠殺鎮江地方漢民,將俘獲12000餘人全部發配為努。

    到了天命八年(1623),來東海沿海地區人民與明朝通謀叛逃,為此,努爾哈赤強迫遷移那裡的民戶,屠殺復州漢民,擄掠奪子女牲畜分給八旗。對於其他地區的漢民,也集中於屯堡之中,加以監押。

    努爾哈赤雖然任用了部分漢官,但猜忌很深,他任用的漢官,只選擇那些十分仇恨明朝、能夠充當鎮壓漢民的爪牙為標準。統治越殘酷黑暗,人民的反抗越激烈,後金的統治地位也因此日益虛弱,努爾哈赤也開始氣急敗壞,“多疑過殺”也愈演愈烈。

    他下令強制漢官連同其親屬居於瀋陽和遼陽;嚴令漢兵、漢民不得私藏吳起;獎勵告密,對誣告“叛逃”者不予反坐;嚴懲逃人及容隱逃人者;取消漢民與滿人在律法上的平等地位;甚至把沒有糧食的貧民視為敵人,加以逮捕殺害,這也就是所謂的"殺窮鬼“。

    這種倒行逆施自然激起了遼東漢人的普遍地正義反抗,隨著反抗越來越多,到了天命十年(1625)十月,努爾哈赤變本加厲,竟然直接下達公開屠戮漢民,與後金敵對計程車紳們首當其衝,倖免於難的漢民一律被強制編為莊屯,分給八旗諸貝勒、大臣及各級將官為努。

    遼東“大屠殺”一直持續到天命十一年(1626)老努病死,皇太極在八旗諸貝勒擁戴下即汗位後才結束,倘若不是皇太極,或許這一系列對漢民的迫害還會持續下去。也正是因為皇太極成為了後金領導人,才使得這個野蠻的政權發生了蛻變,擁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 3 # 北洋海軍炮手

    關於題目中兩個詞不瞭解,我只知道後金政權有一個殺無穀人的運動。

    其實這個殺無穀人對應的是遼東漢人的反抗運動,這要從早期的八旗制度說起。早期的八旗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公民兵制度,所有壯丁戰時為兵,平時為民從事經濟生產,戰時根據戰功分配戰利品以及社會地位的獲取;同時這個制度下還有大量的手藝人透過技術勞動為組織做貢獻進而獲得報酬。但是這個制度平穩執行的前提這個組織框架內的所有人都有穩定的經濟收益,這樣才能進行相應的軍事訓練以及準備相應的裝備。但是當時由於全球性的降溫導致遼東糧食減產,對於以種植業為主的滿洲來說更是嚴重的打擊,所以對於努爾哈齊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禍水南引,透過掠奪明朝來對內部進行穩定。而且曾經長期混跡於遼東的努爾哈齊對於明朝的廢柴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有底氣拿明朝當提款機用。

    但是努爾哈齊沒料到的是明朝比他認知的還要廢柴,所以薩爾滸大戰之後遼東戰略主動權易手,努爾哈齊席捲遼東,後金一夜之間從一個蕞爾小邦成了一個大國。但是對於這個龐大的國土如何治理?努爾哈齊的思維還是建立在原先的基礎上,即首先要保障自己人的經濟利益,如何保障呢?就是讓遼東漢人這個體制外的被征服這勞動,供養滿洲壯丁。同時,除了戰爭中的俘虜之外,努爾哈齊還透過各種方式抓捕漢人為農奴,發配到滿洲的農莊勞動。當然,手藝人還是依然被編入八旗從事技術勞動,由此可見手藝人走哪都吃香。

    同時八旗內部也有劇烈的內部矛盾,因為當時的滿洲還是貴族共治,努爾哈齊這個大汗並沒有絕對得話語權,各個滿洲貴族還有相當多的政治話語權。但是與此同時,八旗壯丁的生活並非很如意,因為這些壯丁在為大汗服役的同時,還要受頂上的貴族剝削,而且在分配戰利品的時候,他們也僅僅是吃口大汗貴族剩下的沒什麼油水的肉湯而已。這點後金的漢官看的很明白,戰爭帶來的豐富的戰利品僅僅是養肥了貴族而已,底層旗人的生活依然貧困。

    所以,出於內部穩定的角度考慮,清太祖努爾哈齊必須要把體制內的生存放在首位,並且透過塑造一個需要壓制的物件來加強內部的凝聚力。這樣,作為被征服者的遼東漢人自然就成了韭菜。所以這種方式必然會激起遼東漢人的反抗,小到投毒、打悶棍,大到逃亡到明朝的統治區。正因如此,努爾哈齊認為幹這些事的人都是無谷、不居於家的光棍,因此在全國範圍內捕殺無穀人,抓到無谷的光棍本人殺死,家眷為奴。這反而激起了遼東漢人更大的反抗,導致八旗子弟疲於奔命的鎮壓遼東漢人的反抗運動。

    這種現象一直到清太宗皇太極繼位之後才得以緩解並消失,因為皇太極繼位後調整了老爹的政策,對漢人採取懷柔的態度,不僅透過考試招募漢人當中的知識分子組建文官集團,還大量解放為奴的漢人,並將漢人中的壯丁編入八旗,併成為之後的八旗漢軍。皇太極為了讓漢人歸心,還給表現好的漢人分房子分田產說媳婦。

    所以,這時候遼東漢人停止了反抗,並逐漸認同這個新統治者,而且以遼東漢人為主的陳漢軍旗人還成了滿洲大汗的死忠,而且清朝皇帝也把他們當成滿洲家裡人。

    全文完

  • 4 # 華夏一老卒

    後金攻入遼瀋地區後,遼東漢人憤起反抗,遭到屠殺。陷開原“城中士卒盡被殺”,下鐵嶺“士卒盡殺之”,據史載:“聞十三站等處,殺遼人之不順者,又執少壯、奪妻子,是以嘯聚林莽山谷間。”後金佔領遼陽和廣寧之後,控制了漢人聚居地遼河東西廣大地域。女真族正式成為這裡的統治民族。努爾哈赤曾為反抗明朝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政策而起兵反明,在奪取遼東統治權後,又對遼東漢人實行了民族壓迫政策。

     第一,強令“剃髮”。努爾哈赤每攻佔一個漢人聚居的地方,就下令“剃髮”。後金汗襲破撫順,李永芳剃髮投降。努爾哈赤以“剃髮”作為漢人降順後金的標誌。但強令“剃髮”,改變漢族人民的民族習俗,侮辱漢族的民族尊嚴,必然引起了漢族人民不滿。如鎮江漢人不“剃髮”、拒降順,努爾哈赤派武爾古岱額附、李永芳福將率兵前往鎮壓。他們先宣佈“汗諭”,對拒絕“剃髮”投降的漢人進行威脅利誘,隨後驅騎揮刀,將拒不“剃髮”歸降的男人慘殺,並俘獲其妻子一千餘人。努爾哈赤將這些俘獲人口,分賞給官兵為奴。許多漢人寧肯自縊而死,也不願“剃髮”降順。據北韓史書記載:“開元城中最多節義之人,兵才及城,人爭縊死,屋無虛梁,木無空枝,至有一家全節,五、六歲兒亦有縊死者。”

     第二、奪取土地財產,滿族貴族、八旗官兵等,分佔田地,建立田莊。努爾哈赤汗諭:“計丁授田”,將許多所謂“無主之田”,按丁均分,每丁授糧田五日、棉田一日。大量漢民田地,被分而佔。努爾哈赤汗諭設立田莊。每男丁十三人,牛七頭,編為一莊。備禦以上,給莊田一所。而官將實佔田莊,“多至五十餘所”。努爾哈赤對遼東人民還不放心,令女真人與漢人在村屯同住,糧食同吃,牲口草料同喂,以加強對漢民的監視和控制。致使許多漢人田宅被強佔,糧食被掠奪,人身受凌辱,妻女遭姦汙,造成民族隔閡。他為防範漢人,又下令禁止漢人制造、買賣、攜帶和收藏弓箭、撒袋、腰刀等武器。他甚至連死心踏地降順後金的李永芳也不相信,懷疑李私通漢人。李永芳遭到後金汗的呵斥,其諸子也被大貝勒代善捆綁看禁。

     第三,大量遷民。努爾哈赤為對遼東漢民加強控制,防止叛逃,曾多次下令遷徒遼民。如二月初四努爾哈赤即強迫廣寧等九衛居渡過遼河,遷往遼東。錦州二衛的人口遷往遼陽,右屯衛遷往金州、復州,義州二衛遷往蓋州、威寧營,廣寧四衛遷往瀋陽,蒲河和奉集堡。除大規模地遷徒人口外,零星遷移,經常不斷。

    被遷地區的漢人,頭一天得到遷移汗令,第二天就被驅趕上路。西起大淩河東迄鴨綠江,南自金州北至蒲河,河西居民前往河東,城鎮居民遷往村屯,扶老攜幼,掃地出門,城郭空虛,田地拋荒,哭聲震野,背井離鄉。稍有眷戀者,即慘遭屠殺。僅大貝勒代善在義州一次就殺死三千人。被驅趕的移民,男子遭鞭撻,妻女遭凌辱,老弱填溝壑,童嬰棄路旁;白天忍飢餓趕路,寒夜露宿荒郊。他們被遷往陌生的村屯,無親無友,無房無糧。命大戶同大家合,小戶同小家合,“房合住,糧合吃,天合耕”。這既擾亂了遼民的安定生活,又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被遷居的漢人,或為“記丁授田”的民戶,或為“按丁編莊”的壯丁。無論是前者或後者,都被降作後金的農奴。

     第四,清查糧食。後金本來糧食就不足,大量遷民後出現糧荒。努爾哈赤為籌措糧食,除派伕役搬運明倉糧谷外,還派人清查遼民的糧食。他下令漢人要如實申報所有糧谷的數量,然後按人口定量。他不許漢人私賣糧食,要底價賣給汗的官衙。漢人缺糧食,向官倉購買,每升銀一兩。糧食極為短缺,如殺耀州喬姓,得糧十三石一升,分給駐據當地的蒙古男丁,每人只得半升。遼民因缺糧食,餓死的人很多。糧食不足始終是努爾哈赤最頭痛的問題之一。為解決糧食問題,天啟四年即天命九年(1624)正月,努爾哈赤再命普遍清查糧食。對漢人的糧食,逐村逐戶清查,全部進行登記,委派諸申看守。規定:凡每口有糧五升,或每口雖有糧三、四升但有牲畜的人,算作“有糧人”,每口有糧三、四升而並無牲畜的人,算作“無糧人”。努爾哈赤命將“無糧人”收為阿哈。不久,下令將各地查送的“無糧人”全部殺死。

      天啟三年(1624年)正月,努爾哈赤下九次 汗諭,清查所謂“無谷之人”,並諭令八旗官兵“應將無谷之人視為仇敵”,“捕之送來”,最後於正月二十七日令:“殺了從各處查出送來之無谷之尼堪”。天啟四年(1625年)十月初三日,努爾哈赤指責漢民“窩藏奸細,接受札付,叛逃不絕”,命令八旗貝勒和總兵官以下備禦以上官將,帶領士卒對村莊的漢人, “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馬斬殺”。

    滿文老檔》(上)第八函 太祖皇帝天命九年正月至天命十年十一月

    第六十冊 天命九年(1624年)正月

    “初五日,遺書前往量糧之諸大臣曰:‘奉汗諭:赴英額、赫徹穆、穆奇、瑪爾墩、扎庫穆撫順、鐵嶺諸路之五牛錄額真,著爾等不得與五牛錄之人分離,共同查核五牛錄之漢人。凡一口有諸申斗六、七鬥者,準其居住。一口有五斗者,或所去之人有牲畜者,經核計若可以生活,則準其居住之。計之不敷者,則計入無糧之人數內。並將無糧之男丁數,人口數,造冊奏汗,以聽汗令。’”第六十一冊天命九年正月至六月“二十七日,選派人員前往各處,殺無糧之漢人。”

    第六十六冊 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至十月

    初四日,齊瑪納、蘇納哈來報:塔拜阿哥獲男丁四百人、戶人九百口。阿拜阿哥、巴布泰阿哥獲男丁二百人,戶人六百口。(原注:所謂獲男丁及戶人者,乃擄自東部沿海之部。)

    汗曰:“我等常泰養漢人而漢人卻置辦棍棒不止。著總兵官以下,備禦以上,各往其屯。去後,分別屯中之漢人。常言道:豹子好辨,人心難測。為恐爾等聽信奸巧之言,當以中正之心察辨之。凡以彼方所遣奸細之言,煽惑本地鄉民者,皆屬非我保舉之官,或原為明官、今已革職之書生,大臣等人。此等之人皆另行甄別正法(原注:正法即殺之。”)

    諸貝勒曰:“眾漢官,著爾等各帶近親前來,遠親勿帶,以免其妄領財貨使爾等臉面無光。”八旗大臣分路前往,下於各屯堡殺之。

    據史學家推算,1600年遼東都司本土的土著漢族人口不會低於378萬,而且自16世紀末開始明朝朝政腐敗外加上關內連年天災大批關內漢族紛紛移民當時氣候地理條件都不錯的遼東都司謀生,甚至遼東都司以北的奴爾幹都司都出現了大批的蠻子城(漢族城鎮),這一點可以參見《奴爾幹都司及其衛所研究》,從中可以推算出1616年之前遼東的漢族人口不會少於400萬。

    這400萬人估計除了幾十萬人成為包衣外全部遇害。

    滿清在遼東的暴行不過是一次預演,是全中國悲劇的縮影..................

  • 5 # 論史

    《明季北略·卷二·遼陽陷》:遼有金、復、海、蓋四州,金、復多山,海、蓋瀕水,乃驅四州之民近海,盡殺之。此天命初年事也。次年殺窮鬼。又一年殺富民。如此三年,而遼民靡有遺者。

    這段史料來源於計六奇在康熙二年與一位遼東人閔表的對話,他的回憶透過計六奇的記載附於《遼陽陷》這篇正文之後,儘管其回憶已歷30餘年,回憶內容比較籠統,但是的確能反應明清鼎革之際的史實,而這篇回憶指向的正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天命年間因為舉措失當而引起遼東漢人反抗,進行殘酷統治的史實。

    遼東漢人對後金統治的反抗還得從後金於天啟元年(後金天命六年,1621)後金佔領遼陽、瀋陽說起。在佔領遼、沈後,努爾哈赤接連三項錯誤政策導致了遼東漢人極大的憤恨,反金聲浪日益高漲:

    一、努爾哈赤縱容部屬對遼民大加屠殺,掠奪財物,並逼迫遼民剃髮。

    當時,後金軍進佔遼陽後,努爾哈赤就按籍查閱遼人,其令人坐守遼陽城西門,逐一盤查行人,凡覺可疑,一律殺戮。

    《兩朝從信錄·卷六》:復殺遼人狀貌可疑者,一頭目坐於西門,點而殺之。

    不僅如此,他還下令搜刮民財,規定富室每人留下9件衣服,中等人家留下5件衣服,下等人家留下3件衣服,其他財物一律交出,所交財物全部集中於遼陽東教場,分配給蒙古貴族,又縱容其部搶奪淫掠,從史料上看其剃髮政策已經全面鋪開,可以說後金對遼、沈地區的征服充滿了血腥。

    二、“計丁授田”利益分配不公,引起大量遼東漢民的不滿。

    “計丁授田”制度是為了將滿族奴隸主、士兵和人民遷徙到遼瀋地區的措施,模仿明遼東軍屯制度,將遼東五衛的二十萬晌(一響土地五畝)和遼南四衛十萬晌的“無主之地”,重新分配給八旗軍耕種,解決八旗軍馬匹、軍資、器械問題。

    但這就衍生出了新的問題,“計丁授田”制度下的所謂的“無主之地”,很多原本是有主的,而這些土地原本的主人則是遼東的漢族地主階級,這就嚴重損害遼東漢族地主階級的利益,這個政策將這部分人推向了對立面。而且,由於土地被大量分配給了八旗軍士,數量巨大的遼東自耕農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成為“計丁授田”之下的民戶,成了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封建農奴,所受的人身控制嚴重,引起了廣大遼東漢民的不滿。

    第三、女真人和漢人合戶同住政策,激化民族矛盾。

    努爾哈赤對於遼瀋地區的漢民很不放心,令女真人和遼東漢民同吃、同住、同耕,“諸申人、漢人同住一屯,同食其糧,同用草料餵養牲畜”,加強對遼東漢民的監視,並且還令漢民每人每月給糧四鬥,雖然努爾哈赤令女真人不得傷害漢人云雲,但實際上,大批女真人以征服者的姿態漢族農戶家中,就等同於驅虎狼入羊群,掠奪、壓迫時有發生,兩個民族直接對抗而一發不可收拾。

    當遼東百姓在屠殺和壓迫之下,逃亡、反抗暴動就烽火燎原的開展起來,東山礦徒拒不剃髮,誓死不降,有剃髮者殺死,“有剃髮至者殺之”。附圖。

    又有繆氏兄弟五人捐萬金支援抗金,結交遼南豪傑抗爭。附圖。

    從《滿文老檔》上看各地遼民針對女真人開始投毒、截殺,這些行動防不勝防,甚至威脅到了努爾哈赤本人的生命,努爾哈赤到海州巡查,剛坐下吃飯,就有8個漢民水井投毒,顯然是針對努爾哈赤的。附圖。

    漢民不斷的激烈反抗,但顯然努爾哈赤不認為自己的政策有什麼失誤,遂對遼東漢民的抗暴鬥爭進行了血腥鎮壓,如復州就無法忍受後金的暴政,舉城暴動,努爾哈赤派次子代善和十子德格類率兵2萬前往鎮壓,“大貝勒率兵二萬前往,甄別復州之民,大行殺戮”,復州城男子除了病弱者和兒童在全部被殺。除此之外後金還派兵鎮壓託蘭山、長山島、岫巖、鎮江等地的暴動。

    努爾哈赤為了切斷漢民之間的鄉土關係,努爾哈赤還大量遷民,光遼西被迫遷徙的漢民錦州一帶人口就有13784人,右屯衛一帶遷民26802人,遼民安土重遷,努爾哈赤派兵以燒燬房屋等方式強行搬遷。這無疑使遼東包括地主階級各階層的生活更加赤貧,反金斗爭反而更加激烈。

    除此之外,努爾哈赤為了籌措糧食(生產力被破壞,此時後金髮生糧荒),同時也有透過存放糧食的量來檢驗漢民是否忠於自己還是準備出逃,又對糧食進行全面清查,規定每口有糧6至7鬥者,或每口雖有糧5鬥但有牲畜之人,定為“有穀人”,否則則為“無穀人”。附圖。

    努爾哈赤先將“無穀人”貶為奴僕,不久便下令全部殺死,“選派人員前往各處,殺無糧之漢人”,這倒很像《明季北略》“殺窮鬼”的說法。

    所以,從努爾哈赤天命六年開始遼東陷入了一個惡性的死迴圈,努爾哈赤政策不當—漢民激烈反抗、逃亡—努爾哈赤鎮壓—漢民反抗、逃亡更加激烈,等到皇太極繼位遼東成了一個人間地獄。

    《滿文老檔》天聰元年六月二十三日:時國中大飢,其一金斗糧值銀八兩,民中有食人肉者。

    由此可見,努爾哈赤的屠殺政策嚴重破壞了遼東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連皇太極都說:“昔遼東之民,既降復叛,我曾殺之,良用自悔”,這無疑努爾哈赤一生之中最大的汙點。

    引用文獻:《滿文老檔》、《清太宗實錄》、《明季北略》、《兩朝從信錄》、《山中聞見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蘭蔻持妝和Mac,哪款粉底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