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樂心
-
2 # 心理危機干預
暗示,作為一種心理療法,有科學的基礎和功效,對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療效。積極正確的暗示療法,透過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可以促進腦中有益激素的分泌,增強身體健康。而負性的心理暗示,則會使受暗示者產生心理障礙,嚴重的會出現幻聽、幻覺和幻嗅。對於病人來說,積極的心理暗示,會使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從而在身體機能上向有益於病情穩定和症狀消除的方向發展。而消極的心理暗示,則會破壞和干擾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狀態,以致體內各種器官功能紊亂,抗病能力大大降低。
在戀愛中可以採用言語暗示、表情暗示、手勢暗示、活動暗示、藝術暗示等等。
-
3 # 懂爾君
心理學的概念太過於專業性,為了讓大家更一目瞭然,舉個最淺顯常見的例子吧!
大部分人都是很怕鬼的,還有一部分女孩特別怕黑,其實他們也知道世間沒有鬼,他們自己也沒見過嘛,但是他們因為平時的耳濡目染,比如看鬼片或者聽別人講過關於鬼的故事,就變得害怕。
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透過心理暗示來完成的,在街角同時看見兩家飯館,一個飯館人滿為患另一個只有老闆無聊玩著手機,自然而然我們會選擇人多的,有人會說這是隨大溜,不錯,隨大溜就是心理暗示引發的實際行為。
關於心裡暗示的例子數不勝數,幾乎每一刻我們都“被心理暗示著”。就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也難逃心理暗示。
於是,有了催眠術、讀心術等等利用心裡暗示來完成的誘導性心裡課題。可以說心裡暗示正被應用到了各行各業的各種領域。
就單拿戀愛技巧來說,不管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來支一招,只要對方看見你不是噁心的要吐,基本能夠拿下。
因為碼字比較麻煩,我就單拿男追女來說明,但實際這種心裡暗示對男女雙方通用。
被問及怎樣追求一個女孩,很多人都會回答送花,送禮物,送讚美,如果不接受就死纏爛打。呵呵,女孩如果真的這麼好追就沒有現在網上這麼多所謂的戀愛大師了。
實際上,大多數女孩都比較反感這些死纏爛打的,就對比你自己,如果有一個自己看著不對眼的異性,天天圍著自己轉,堵自己家門的,你會喜歡嗎?恐怕不會吧!
所以在追女孩的時候加上心裡暗示,不僅能讓女孩主動獻身與你,還能節省更多的時間和步驟。
追女孩切忌暴露太多需求感,暗示她在追求你。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特別簡單了。你可以找個機會讓她幫你一個小忙,當然,必須是她能手到擒來的。這個時候你可以自然而然的請她吃頓飯,一定是要吃飯,因為一起吃飯能夠讓你們獨處的時間更長。
吃飯的時間不宜過長,並且你要主動提出散會,這樣的好處是暗示她你們之間的關係是由你來掌控,並且你是一個懂得把控節奏的紳士。
在送她回家的路上,你可以找個機會對她做一些無意識的身體接觸,如果她深情看了你一眼表明她心裡對你已經產生了好感,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加快進度,在她家門口親吻她一下之類的(在她家門口的原因是讓她更緊張,同時分泌的多巴胺也更加強烈)。如果她抗拒,證明之前的聊天你沒有把控到節奏,這時候返回上一步找準她的興趣話題繼續來過。如果她毫無表情也沒關係,因為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一般女孩對身體接觸的感覺是男孩的三倍以上,就算她沒沒有表示出任何反應,我們也給了她一個暗示,不抗拒就是預設和接受,她會對自己說,為什麼沒有抗拒呢?難道我對那個小子有感覺?
久而久之,她就會淪陷在你製造的心理暗示陷阱之中了!
當然,這種技巧不建議大家使用,因為會讓自己變得麻木,當你能夠輕鬆追到任何女孩的時候,是不會珍惜的,愛情也就變得不再完美!
回覆列表
用非專業人士可以看得懂的話來說,心理暗示分“強暗示”和“弱暗示”。強暗示有可能會影響一些重大選擇,而若暗示則對人的正常認知和行為沒太大影響。“強暗示”其實就是你們通常理解的“暗示”,即,我給你一堆資訊,然後你能感受到這些資訊(知道自己看見、聽見、觸控到、聞到、嚐到什麼了),並用自己的邏輯來組織資訊,很可能會得到一個觀點或一個看法。換句話說,這種暗示的效果,你自己可以意識得到,或者說,它會出現在你的意識中。比如說,隔壁老王有個怪癖,總喜歡穿著內褲出現在我家衣櫃裡,每次都把我妻子嚇得不敢說話。我一直很討厭他。可有一次我在外出差,我兒子出車禍,我妻子一個電話就把老王叫去輸血。我很感動。很多人其實還是很可愛的。你大概意識到了什麼,對吧?“弱暗示”則是說,我給你展示的資訊,你意識不到,但這個資訊會進入你的潛意識,有可能會對你產生一些影響。
人的五官每天接受很多很多資訊,但最終反映到我們的意識和想法中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為我們的意識資源是非常非常有限的,需要分配給重要的事情。因此,資訊是否能被意識到,這取決於資訊的顯著程度,和你的注意力分配。比如你在看電視的時候,也許餘光會看得到有個小強爬來爬去,但因為你的注意力全在電視節目上,所以就沒有意識到小強,但小強的影象會進入你的潛意識中(很有可能過一會兒就忘記了)。可如果你正在家裡向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物種宣戰,拿著噴霧劑四處亂轉,可能這時候電視裡說啥你根本沒意識到,你眼裡只有那隻小強。但假如同時,你的老婆在一旁大喊大叫(強度高的資訊),說你找什麼小強啊先給我修電腦,那你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心理學家做實驗的時候,會用一些小技巧來製造弱暗示,影響一些選擇偏好。比較常用的就是題主提到的這種,在電影中插入一些肉眼無法觀察到、但確實存在的資訊,比如每秒插入一貞畫面。這種影響雖然存在,但影響幅度非常小。我印象中,有一個例子是,在電影中不斷插入“看完電影去買爆米花”這句話(可以想象成一種植入廣告),結果被植入廣告組只比普通電影觀眾多買了一點點爆米花而已。而且,很多類似手法的弱暗示,根本沒法做到統計學顯著,因此類似的實驗常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1. 弱暗示太弱了,無法影響確定的偏好(比如說,我是一個很頑固的“看完電影了還買什麼爆米花”的人,你的暗示太弱了根本沒法影響我);2. 資訊留存在潛意識中的時間長短有限,一定時間過後也會被忘卻;3. 弱暗示也極易受到其他資訊干擾,如邊上美女的香水味促使我回想到一名使用同款香水的女性朋友。
因此,弱暗示要想達到顯著效果,需要一些前提:1. 你所暗示的東西,不能與被暗示的人的意識差別過大。比如,暗示別人去殺人,對於一個守法公民來說,就非常難。你可以暗示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在電影裡放了好多句一幀的畫面寫著“朱莉嘴好大”,然後之後再問“安吉麗娜朱莉和茱莉亞羅伯茨誰的嘴更大?”這樣子。像這種無關價值觀,不會對現實造成影響,甚至有人都沒聽說過的東西,比較好做到弱暗示。2. 你所暗示的東西,最好馬上能影響到選擇偏好。3. 嚴格控制暗示環境,儘量遮蔽掉其他資訊干擾(話說,既然如此,為啥不直接播放一部洗腦宣傳片呢……)如你所見,這很難的。大多數能做成的弱暗示,基本上也都是在心理學實驗室中,且,雖然統計學顯著,但影響幅度有限。比如本來大家都是中立的,影響過後,55%的人覺得安吉麗娜朱莉的嘴更大一些。So what....不過,各國政府還是禁止了在電影中使用弱暗示植入廣告。主要還是因為,被影響到的人有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影響到了。一方面侵犯了一定知情權,涉及欺詐,另一方面,從道德上講爭議也很大。p.s.: 再舉一個強暗示的例子:看過本題後,請問安吉麗娜朱莉和茱莉亞羅伯茨,誰的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