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走在城市路上

    在職場上,不少人存在工作拖延症,並不是這些人真的很懶惰,而是有意識無意識地將工作“放一放”,沒有最後期限不會主動去做,結果導致工作任務遲遲沒有完成,甚至延誤了專案進度。對於克服做事拖拉的問題,我談幾點小建議,以供參考:

    1.做好工作計劃。將要做的事情提前安排好,能夠馬上做的就馬上做,做完一項打勾一項,很有成就感。不要將能輕易完成的工作積壓在手上,手上小事情積壓多了,也會變成大事情,給工作帶來被動。

    2.抓住工作重點。每天對繁雜的事務,要區分輕重緩急,堅持最緊急最重要事情先做的原則,抓住工作重點,不要被雞毛蒜皮的事佔用太多時間,導致整體工作效率下降。

    3.限定工作期限。在工作計劃表上,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設定一個工作時限,中間再設一個提醒時間,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工作。這樣做能夠增強工作緊迫感,“敦促”自己將工作完成。

    4.不拖別人後腿。增強團隊責任感,在與別人合作時,要牢固樹立“不拖別人後腿”的思想,學會在工作上尊重別人,尋求別人幫助、支援和監督,強迫自己向工作效率高的人看齊。

    5.學會獎懲自己。為自己定一個規矩,某項任務及時完成時,給自己的獎勵,任務拖後了想法辦懲罰自己,讓自己嚴格自律起來。

    說到底,工作拖延症的根源還是自律問題,大家明白職場是殘酷的,如果你認同拖延症不好,就努力去克服吧,沒有任何藉口!

  • 2 # 明月照真心

    比如一個人被診斷患有白血病,那麼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去醫院接受治療,遇到這種生死悠關的事情,你還會去拖拉嗎?當然不會吧。比如明天是提交畢業論文最後一天了,這個時候你還沒有寫好初稿,你會不會今天很努力完成呢?這通常被解釋成不見棺材不落淚,其實,很多時候不到必不得已我們很多人做事情都存在拖拉的毛病。比如今天太累了不想洗衣服,衛生也不想做,後天的報告拖到明天晚上做,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就要考量事情的輕重緩急,從而選擇好做事的時機。

  • 3 # 小南峰

    相信很多朋友都認為拖延是因為懶惰而造成的,實際上並非如此。很多拖延的人非但不懶惰,而且是勤快過度。相信大家都有拖延的體會。比如,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希望將事情寫得儘量完美。可是在反覆的琢磨中,就發現寫任務的難度艱鉅,心中開始打起了退堂鼓,久而久之任務就擱置在一邊,最終也沒有成功做完。拖延的悲劇也由此產生了。

    我們的大腦都習慣於首先完成簡單的任務。之所以會有這種傾向,是因為當某件任務迅速完成的時候,大腦中就會釋放出一種叫多巴胺的激素。這種激素會給人們帶來愉悅的感覺。在愉悅的優勢下,人們就會挑選更多簡單的事情,創造更多的愉悅感。

    可是一天的時間卻是有限的,每天也就只有1440分鐘而已。如果在短暫的時間中,那些閒雜瑣事佔據了大量時間,那麼重要的事情就無法及時完成。拖延也由此產生。

    那麼如何避免拖延的情況發生呢?在這裡我也給大家一些建議:

    原因一:時間感不一致。

    可是等到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再翻開本子一看,卻發現自己對這些電影的興趣並沒有那麼濃厚了。或許你的關注點又轉移到了看書或者健身等領域。

    再比如說,有很多人在今天沒有很好的完成任務,他們將希望寄託於明天能夠順利完成。可是到了明天以後,他們卻發現,明天依然有新任務在等著他們。或者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另外的事情上。於是之前的這些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終也沒有完成。

    這也意味著當下的時間和未來的時間所做的事情是不同的,我們無法把握未來,只能更好的利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應對措施:

    千萬不要將時間寄託於未來,如果你現在特別希望做某件事情,就立刻去做,把握好接下來的五分鐘。千萬不能猶豫含糊。

    當你在接下來五分鐘內開始去做的時候,你就會漸漸的投入到事情本身中,逐漸進入狀態。要時刻記住未來的時間,永遠和你期望中有所偏差,現在才是做事的最佳時機。

    原因二:事情本身使你感到艱鉅而痛苦。

    你之所以拖延,是因為你感覺即使努力了,也並不一定能成功。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你感覺無法勝任。所以你打心眼裡不願意去做,正是因為有畏難的情緒在其中。

    應對措施:

    可以嘗試透過手賬進行時間管理。那樣你可以將自己消耗的每一段時間記錄下來。嘗試將這些艱鉅的任務安排上日程。

    如果你心裡感到非常抗拒,那就每天安排稍微短一點的時間,固定做這些艱鉅的事情。比如每天抽出10分鐘、20分鐘、半小時。也許這樣,每天只能完成一丁點任務,但是也能使任務有所進展。

    你也可以在手賬本上寫上,不願意做這件事情的原因。當你將內心的苦惱寫下來的時候,實際上也經歷了傾訴的過程。這樣你就會發現對於任務的排斥感會減輕許多。

    原因三:孤軍奮戰、需要援助

    很多情況下,獨自完成某項任務,你無法獲得反饋,也無法獲得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困難,你很難堅持下去。

    而且長時間一個人堅持做某事,會感覺沒有氛圍。做事的效率明顯會減慢不少。

    應對措施:

    你可以尋找一個或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完成任務。比如你立志希望瘦身。你就可以尋找鄰居一起健身。或者參加健身社團。當你尋找一些朋友,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不但增強了彼此間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大家共同為某專案標而努力,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往往更有努力的動力。

    此外你還所以嘗試將自己的努力增加一些“獎勵機制”。比如你可以參加網上那些付押金打卡的活動。這樣如果你堅持買一定的天數,押金就會全額退還給你,還能收穫到沒堅持下去,小夥伴的額外押金。之前我就參加過微信小打卡的讀書活動,堅持21天,每次都能收入5元錢。堅持了幾個月以後,就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

    原因四:過度追求完美

    很多人之所以拖延,並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希望將事情做到儘量完美。然而預期的目標和實際的能力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由於他們做事情無法達到期望中完美的程度,之後在不斷打磨中持續拖延。

    應對措施:

    不要過多的追求完美,你需要做的只是努力開始去做。即使做得不好也沒關係,還可以修改和重頭開始。很多能力都是在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如果始終盯著一件任務,沒有及時得到反饋,也就無法獲得更大的進步。

    所以,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將事情完成,不要期望,一上來就做得有多好。能力是慢慢培養的。有所反饋,你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去完善。

  • 4 # 苝棣

    有的人自律做的好,無需別人督促就能夠自覺地主動把事情做好。有的人俗稱推著不走,打著倒退,缺乏自律自覺的意識,思想懶惰,行動遲緩,想得比做的多,做事總是推三阻四,拖拉磨蹭,好事多磨,因為反應慢,不主動出擊,人生失去了許多的機遇!

    拖拉磨蹭的習慣就是因為有一種得過且過的情結在作祟!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情結過於強烈,那就會無意識地去做一些超乎常人的舉動,甚至成為病態人格什麼是情結呢?情結是心理學裡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我們無意識,就是不被覺察到的心理中,挾有情感力量的觀念團,也就是我們心理結構中情緒、情感凝聚成的結。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說的戀母情結,就是指兒女對母親依戀、依賴的情感凝聚在一起形成的心理結構的一部分。  

    情結的特點就像馬蜂窩一樣,一旦被觸碰到,情緒、情感就會彌散開來,籠罩在我們的心頭。比如戀母情結,如果我們因為看到一篇關於母親的文章而觸動了這個情結之後,我們就會沉浸在對母親的想念、懷念之中。  

    情結並無好壞之分,但是如果情結過於強烈而且我們自己意識不到自己有這個情結,那麼我們就會在無意識中被情結驅使著去做一些超乎常人的舉動,甚至成為病態人格。自卑情結的表現——因為自卑,所以才要處處勝過別人,這樣才能抵消一下自卑的痛苦。  

    情結並不遙遠。當一個人的情緒反常時,也就是在別人看來無所謂的事情,而他卻大動情緒,那麼就可以說這件事觸動了他的情結。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不小心摔了一個杯子,有的家長就並不放在心上,而有的家長可能會把孩子暴打一頓,那麼後者可以說就是有“摔杯子”的情結。  

    情結也並不可怕。我們只要能夠發現自己有什麼情結,並且有意識地去控制它,就不會造成問題。還是以“摔杯子”情結為例,當你知道了你有這個情結時,如果有人摔了杯子,你可能恐懼的情緒一下子就起來了,如果此時你能告誡自己這是自己的情結,那你的情緒也就會平復下來。  

    至於如何發現情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發現自己或他人對某事的情緒與眾不同,那就有可能是自己或他人有那個情結。當然,請心理專家使用一些心理技術去探索情結就會更靠譜了。  

    如何改變拖拉磨蹭的習慣?就是需要改變心態,改變慵懶的情結,總之,當能夠控制了情結,心理就更加的健康;而若是被情結控制了,就會變得異常拖拉磨蹭。改變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那就是做的要比想的多,行動起來,就會快起來,開足馬力,勇往直前,必定會有一個別開生面的不同景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