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洛生暢談

    前言

    首先,我認為題主丟擲的這個問題非常有意義,關於“易經”“周易”這兩個概念到底指什麼?到現在都是個糊塗帳!莫衷一是,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說法。

    具體回答之前,我想先試著捋一捋四本易學書籍

    一.正如你前文所言,易經最早有三本,《連山易》《歸藏易》《周易》。

    這個是有定論的。然後《連山易》《歸藏易》原本失傳了,這個幾乎也沒啥爭議,不過按南懷瑾老先生的說法,《連山易》《歸藏易》雖然原本失傳了,但其中的一些內容在醫藥、堪輿、道家等領域得到了傳承。

    二.西周的原本《周易》和後來的《易傳》

    西周的原本《周易》,內容包括64卦的卦象、卦名、卦辭、爻辭。周文王將伏羲八卦演繹成64卦,這一點沒多少爭議。但是原本《周易》中的386條爻辭是不是都是出自周文王,或者周公旦,或者其它人,這還是莫衷一是的。

    《易傳》

    《易傳》是戰國以來解釋原本週易的論文,是一部解經之作,是對原來周易的輔佐、解釋。

    《易傳》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上、下,《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等七種十篇構成,又稱“十翼”。

    《易傳》號稱將原來周易從巫術上升到哲學層面,這是《易傳》的偉大之處。

    但《易傳》的思想水份很大,在解經以外人為摻雜了很多思想糟粕。什麼“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簡直是屁話連篇,是幾千年封建尊卑思想,把人劃分為三六九等的始作俑者,罪魁禍首嘛,這話要對,那“人人平等”難道錯了???

    都2020年了,都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了,要還是把《易傳》的思想都將文化瑰寶,動不動國學,動不動老祖宗怎麼怎麼地,那還不如不看,直接扔一邊兒算了。

    關於周易和易經兩個名詞的爭議

    周易,易經這兩個名詞的內涵,現在根本就是混著叫的,就是南懷瑾先生,張其誠先生,劉大鈞先生等各自說法也不一樣,在不同場合叫法很可能也不一樣……

    我的結論和看法

    叫啥名字根本不重要,在現在的語境下,反正要麼是單獨指原本週易,要麼是指原本週易和易傳的合稱。總之翻過來倒過去還是這兩本書嘛,愛叫啥叫啥吧,名字而已嘛。

    處其實,不居其華。——《道德經》38章

  • 2 # 耕小易

    我們一般的觀念裡面,一講到《易經》就想到了八卦,一提到八卦好像就和玄學聯絡起來了,好像《易經》就等於玄學一樣,就是拿來占卜預測、占卦風水一類的江湖術士才去學的,這是一種不好的極端看法。而有的呢,又說《易經》是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把《易經》完全從理的方向將其推到另一個高度,走向另一個極端。不管是哪種看法,只要走極端的都必定不準確。

    之所以很多人把《易經》只當成一門理學來看的,都是因為歷來各家對《周易》的解讀最多,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從各種人文、哲學的方向去解讀,結果就導致現在大多數人都把《周易》和《易經》當成同一回事,以為《易經》就是《周易》。

    但嚴格來說,其實是不一樣的,《易經》的範圍更大一些。上古留下名字的《易經》有三部:《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連山易》則是神農時代的易經,《歸藏易》是黃帝時代的易經,《周易》則是周朝的易經,是時間上最晚的一本,但因此才能得以完整的儲存下來。

    《周易》簡單說來,其實就是周文王占卜推演出來的結果記錄,後來周公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爻辭作為註解。而前面的《連山》、《歸藏》,我估計也是當時神農氏與黃帝占卜結果的記錄。

    雖說《易經》只是占卜結果的記錄,但並不僅僅是占卜這麼簡單,因為它反映的是自然之象與自然規律,同時也參雜了人世間的一切道理。

    很多人講《易經》都被這一本《周易》框住了,有人說《連山易》與《歸藏易》易經失傳了,事實上,雖然沒見過本書的真容,但我們現在流傳的中醫學、堪輿學,還有道家的一套東西,都是從古代的巫術演化出來的,而這些,應就是《連山易》與《歸藏易》結合與發展而來的。

    所有這些《易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傳承,內容繁雜,無所不包,從占卜預測到修道與醫術,從儒家到道家,從帝王到普通老百姓,都有《易經》的影子在裡面。甚至有人和周文王一樣,重新推演六十四卦,重新給六十四卦定了爻辭,比如漢朝的《京焦易》,就是焦贛重新推演之後,重新填了爻辭,京房此基礎上發揚光大,成為了一門獨樹一幟的易學體系。所以說到易經,如果就只知道《周易》的話,那就有點孤陋寡聞了。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很清楚《易經》與《周易》的區別了,易經並不完全等同於《周易》,而是包含了周易。所以如果從廣義的來理解,《易經》其實是一門探索天地之奧秘,參透萬物之規律的學問,而《周易》只是其中的一本經書而已。

  • 3 # 光音畫天

    易經是無字的符號。

    周文王註解易經給易經的爻詞及掛象名稱註解。便於人們理解其原理,所以改稱周易。

  • 4 # 局外人1980

    狹義上說,易經就是周易,是同一本書。

    廣義上說,《周易》包括兩部分,易經和易傳。易經講的是64卦每一卦的卦辭和爻辭。易傳講的是對每一卦或者是對整體易經的解釋和進一步的說明。

    簡單分析:

    孔子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孔子以後的2000多年,《易經》一直為群經之首。

    康有為說:“老子之學,只偷得半部《易經》。”

    黑格爾說:“《易經》代表了華人的智慧,就人類心靈所創造的圖形和形象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是一種崇高的事業。”

    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榮格說:“不列顛人類學會的會長問我,為什麼像中國這樣一個如此聰慧的民族卻沒有能發展出科學。我說,這肯定是一個錯覺。因為中國的確有一種‘科學’,其‘標準著作’就是《易經》,只不過這種科學的原理就如許許多多的中國其他東西一樣,與我們的科學原理完全不同。”

    榮格又說:“談到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頗多相同的地方。”

    馮友蘭說:“《易經》是宇宙代數學。”

    張岱年說:“《易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典籍。”

    【李守力感悟】:當代最尖端科技為電腦和基因,電腦的二進位制以及64位系統,生物基因64種氨基酸密碼竟與《易經》64卦暗合,這不是偶然的。孔子盛讚《易經》“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是名副其實的。《易經》是宇宙人生的密碼。

    二:《易經》的歷史與結構

    《繫辭下傳》: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周禮·太卜》:

    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桓譚《新論》曰:

    《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夏《易》繁而殷《易》簡。

    又曰:

    《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

    王充《論衡卷二十八·正說篇》:

    夫聖王起,河出圖,洛出書。伏羲王,《河圖》從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時,得《洛書》,書從洛水中出,《洪範》九章是也。故伏羲以卦治天下,禹案《洪範》以治洪水。古者烈山氏之王得河圖,夏後因之曰《連山》;〔歸藏〕氏之王得河圖,殷人因之曰《歸藏》;伏羲氏之王得河圖,周人曰《周易》。其經卦皆六十四,文王、周公因《彖》十八章究六爻。

    伏羲於6500年前畫八卦,並把八卦重疊為64卦,當時沒有文字,只有卦畫,卦名與卦畫一體,無卦辭,史稱先天卦。

    神農時期出現《連山易》64卦,以艮為首,有卦畫、卦名,無卦辭。

    黃帝時期出現《歸藏易》64卦,以坤為首,有卦畫、卦名,無卦辭。

    夏朝推行《連山易》,此時有了卦辭,多以神話語言,與《山海經》類似。六十甲子擇日吉凶成為《連山易》外別傳。《連山》八萬言。

    商朝在《連山易》基礎上推行《歸藏易》,此時有了卦辭,多以神話語言,與《山海經》類似。《歸藏》四千三百言。

    商末周初文王與周公在《連山》與《歸藏》基礎上推行《周易》,《周易》以《連山》《歸藏》64卦為基礎,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共計約5016字(卦畫作一字算;爻題作兩字)。

    東周春秋時期孔子根據《易象》註解《易經》,作《易傳》一萬五千字。《易傳》共有十篇,稱作“十翼”。有《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十篇。《易經》加《易傳》稱為《周易》,共有二萬餘字。

    自孔子之後以至於民國、當代,註解《易經》的大家名見於經傳者共有約8000人。

  • 5 # 問道華夏

    這樣理解是對的。《周易》與《易經》相當於支流與主流,如果說《易經》是長江、黃河,那麼《易經》就是汗水或渭水;也可以說《連山》《歸藏》《周易》是爺爺、兒子與孫子的關係。

    理順《易》與《周易》的關係

    《易》是中華先民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千萬年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和綱領性文獻,蘊涵著樸素而深刻的自然辯證思想。對於易經的起源,通常的說法是三個階段,即“三古”、“三聖”。

    三古,《易經》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並非一時一人的智慧,三古即上古、中古和近古三個歷史時期。上古是指新石器時期,也就是伏羲女媧生活的時期,距今約5000——10000年;中古一般指夏商周時期,距今約2300年——4000年;近古是指東周時期,即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百家爭鳴,老子、孔子、墨子等生活的時期。

    三聖,指的是在《易經》的整理、創作和演繹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三位聖賢,即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夫子。而三位聖人,包括孔子在內,我們更應該理解為三個文化符號。

    上古聖人伏羲創造了“天書”。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傳說他創立了太極八卦,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源頭,給中華大地帶來了第一縷文明之光。伏羲時期沒有文字,因此他創立的八卦是一部無字天書,這就給後代先賢的演繹創造了無限可能。

    中古聖人文王姬昌與周公旦父子演繹成占卜的“人書”。是《周易》的主創作者。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說的就是文王被商紂王拘禁於國家監獄羑里,悉心演繹上古八卦和《連山易》《歸藏易》,終於演繹出新的64卦,並且對各卦進行了文字說明,即“卦辭”,此後他的兒子周公旦繼續鑽研,對個爻進行了文字說明,即爻辭。自此,天書被演化成“人書”,使得圖文兼得,象意互參,為後世的編輯成書奠定了基礎。

    近古聖人孔子把“人書”昇華成哲學書。孔子尊堯舜而崇湯武,因此一直想研究《周易》而不得,直至50歲左右,才始獲《周易》並潛心研究,對《周易》進行了全面而詳備的註疏釋義,撰寫了幾萬言的擴充套件解讀文字共十篇 ,後人稱之為十翼,即《易傳》,作為《周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周易》的挖掘、傳承和昇華,因此提到《周易》,其本身就含有《易傳》的成分;說到《易傳》,自然就想到《周易》,因為這一貢獻,孔子便成了承前啟後的近古聖人。可以說,若沒有孔子,《周易》這本天書可能還停留在占卜的地位,而不會上升為中國倫理哲學經典。當然,《易傳》是否為“述而不作”的孔子所作,在此不作探討。

    《連山易》傳為神農氏炎帝所作,他首次將伏羲八卦演繹為64卦,因炎帝有號連山氏,故取“山之出雲,連綿不絕”之意,並以象徵山的“艮”為首卦。

    《歸藏易》傳為軒轅黃帝所作,黃帝土德,所以他演繹的64卦以“坤”卦為首卦,坤卦象徵土地,大地是萬物之化育載體與歸宿,萬物生於地而歸藏於地。黃帝號歸藏,故名《歸藏易》。

    《周易》是周文王拘於羑里時所作,他演繹的64卦,以“乾”卦為首卦,意即天地初開而萬物始作,週而復始永無止境,故名《周易》。

    結語

    《易經》從“無字天書”昇華為古代研究宇宙萬物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的自然哲學典籍,其間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推演過程,最終成為中化文化的開山之作,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集體智慧。它以太極宇宙觀為指導,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依據,以象數理為推演方法,凝聚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文化價值不可估量,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並將伴隨著中國和世界的未來,持續而永恆地點亮著人們前行的心靈之燈,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智慧之源和巨大能量!

  • 6 # 風水財運與人生預測

    周易出自易經,而有所發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易經另外一種說法叫八卦。

    伏義氏創八卦,按天地定位,歸納山川林木水火雷電之本意,後世稱為先天八卦。由於年代久遠,只見八卦圖,不見文字相傳,所以有無字天書之說。至神農,黃帝得河圖,演八卦,稱歸藏易,連山易。

    到商末西伯侯,後人尊稱文王。得八卦之原理,以世間之事與天地之道相對映,創後天八卦。講時間,論方位,重人倫。乃重疊出八八六十四卦。此時有文字可記,乃寫卦辭,意義包含天地之間。未己,高齡而逝。文王之子周公旦認為易經為大道之源,乃率眾寫爻詞,詞意容納六合之內。

    孔子出,至五十歲才知易經之重要,乃刻苦鑽研,其門人對孔子平日學易之重點記錄以成書。至此周易乃大成。後經歷代高人參悟,加入納甲為隱用,預測的神奇更上一層。民間盲派用易也多,靠易經吃口飯而成專業。

    由於類世聖人的創造與發展,易經的神秘與實用逐步完善。據說秦始皇下令焚書,而不毀易經,可見易經非比尋常。而華人以龍的傳人自居,可能最早在易經中找到答案,因為乾卦就是拿龍來比喻人的。

  • 7 # 陳靖6640

    這說的好玩,好像都穿越回三七千年,見證目睹了伏曦、軒轅,文王周公,孔丘的行行色色音容笑貌一樣。在沒有文字的氏族部落時代無非草昧野蠻文明而已,泛神圖騰巫術迷信戰與祭是其文明的典型特徵,留傳下來大多不可考的神話傳說而已。磚家及磚粉們居然挖掘出上帝之書,真理大百科,科學預測大全……要求:同學們,任何問題困惑,找x卦x爻辭去,它會給你指點迷津!諸位,在生產力極其低下國家初萌文字未有的時代,發展到龜裂卜蓍草筮再因文字初成完善到64卦辭386爻辭,已經不簡單了。但還是蓍草之筮,算命而已!

  • 8 # 蘆山竹老土

    對易經與周易的區別,本人見解如下:一·時間上,易經己經歷有八十個六十年迴圈的四千八百年。到二幹八百年前才有文王作的周易,二幹五百年前孔子作的十翼。二,內容上:易經只有八卦的粗分類。周易把八卦細化為六十四卦。三,形質上,易經屬於簡易範疇,以爻和位斷卦。周易屬於不易的範圍,斷卦擴充套件為上,下卦參與斷之等各種手段。四,排列上,:易經以二進位數排序,數字與卦象一致,統一,從0到7來命名為坤艮坎巽震離兌乾之序。周易以卦的表現特點來定序,去掉了最核心的數字表達,成為了另一翻景象,其目的為實用之。五,簡單的易經無有可責之處,周易發展壯大,難免有不足之處,或走向另徑,體數龐大,魚目混珠,使人難以分清是與非。此回答純為個人見解,只供參考,如言有所失期待大度對之。我的目的是探易之真容,謝謝。

  • 9 # 山澗一清泉

    中華文化的人文始祖相傳是伏羲,因為他作了“伏羲八卦”,這是易學的源頭,後世幾千年各家都有解說。有說是天地密碼是上一代文明被迫離開地球后遺留下來的;有說是伏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演戲出來的。但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伏羲八卦作為中華文化初始是用來預測天象,以告訴人們什麼時候該種地了。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易傳、易經的區別

    《周禮》裡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皆有六十四卦,也就是說歷史上確有這三本書,因為《周禮》是周公旦寫的,他如果要抬高《周易》的地位,應該把另外兩本列為禁書。下面具體說一說!

    連山易。歷來學界說法皆不統一,有說是傳說中的天皇氏所作,有說是伏羲所作,又有說是神農氏所作。但可以確定的是《連山易》是夏朝的主流治國思想,是以艮卦開始,夏朝滅亡後該書一直在其後裔封國“越國”流傳(勾踐就是其後裔),越國這個國家一直存活了2000多年到漢朝,叫東甌國後被漢武帝納入直接統治才宣告滅亡。傳此後連山易在漢朝失傳!

    歸藏易。相傳為黃帝所作,以坤卦為首。後世商湯建立商朝後以之作為治國思想,商朝滅亡後在其後裔封國春秋時期的“宋國”流傳,繼承殷商文化,後被齊國所滅。歸藏易相傳失傳於魏晉時期。

    周易。流行的說法是,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監獄中周文王將伏羲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並且作了卦辭,他兒子周公旦(周公)在他的基礎上又作了爻辭,以乾卦為首。

    易傳。因為周易只有卦爻辭,難以理解,孔子遂作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對周易進行解釋,稱之為“易傳”。相當於給周易插上了翅膀,便於後人理解!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拋開失傳的“連山易”和“歸藏易”,那麼我們可以梳理出易學的發展脈絡:伏羲八卦——周易——易傳。於是到了漢朝之時,把三者歸納在一起,成了一本書,那就是我們市面上都可以買到的《易經》。書裡既有伏羲的先天八卦,也有周文王的後天八卦和他父子作的卦爻辭,也有孔子分別對他們思想的通俗解釋。可以這麼說,孔子之所以被後人稱為聖人,不僅僅是因為他創立了儒家學說,還因為他解釋了周易,以微言大義的方式編撰了史書《春秋》,以及重新編撰了《詩經》。

    總的說《易經》是遠古文明的產物,是一本將我們民族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融為一體的哲學書,故而稱其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是諸子百家學說的總源頭,也是華夏文化的根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的人一般只要到了一定的層次,多多少少都會接觸《易經》,因為只要你真正沉下心來學習中華文化,這本書是繞不過去的!

  • 10 # 陸仁璋

    你在問題中對《周易》和《易經》已經有一定的瞭解了,《周易》是《易經》的一個版本,而準確來說這兩者在即今天就是一回事。

    為什麼只有《周易》傳世

    自伏羲畫卦,到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再到周公系爻辭,到了孔子的時代,《易經》有《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等多種版本。我們知道,孔子一生做的主要一件事就是刪述《六經》,其中孔子晚年最喜歡的就是《周易》。

    王陽明認為孔子刪述《六經》是不得已的行為,因為天下文風日盛,像《周易》的版本太多,是易道的混亂,所以,孔子取文王和周公的《周易》,以此作為《易經》的正宗,並在《周易》的各卦繫上《象辭》《彖辭》《繫辭》和《文言》,由於孔子對《周易》的解讀很深刻,文采又非常好,於是天下中《易經》的種種雜說都被捨棄。後世傳下來的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周易》。

    《易經》是辯證法哲學書嗎?

    準確來說,《易經》並不是辯證法哲學書,它只是和辯證法有一定相通的地方,有一種說法是黑格爾在創立辯證法時曾經受到《易經》的啟發,但是即使這種說法是真的,也並不代表《易經》就和辯證法是一回事。

    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是兩個體系,《易經》的哲學是一種樸素的唯物哲學,因為,《易經》是根據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天地日月風雷山澤(八卦,日月也同時代表水火),確定一定的卦,再由卦的組合象徵天地間更復雜的現象。

    比如雲雷象徵屯卦,屯卦就是一種春天萬物初生時的草昧現象。再比如,用風火卦代表家庭。與此類似,易經六十四卦有的象徵自然現象,有的象徵人類生活中的事物。

    黑格爾曾評論過《易經》,他說:“那些圖形的意義是極抽象的範疇,是最純粹的理智規定,但是,這種純粹思想的意識並不深入,只停留在最淺薄的思想裡面,這些具體事物沒有概念化,也沒有思辨的思考,而只是從通常的掛念裡取出來,按照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

    所以,《易經》的對自然現象的象徵方法,與西方的思辨哲學不是一回事,西方的思辨哲學的基礎是邏輯學。而邏輯學最主要的是研究思維的規律。

  • 11 # 寶樹光茂

    《易經》也許不是獨指《周易》。

    易經應泛指古代一切含《易》之經書。但周易中的易理能智慧解讀,亦可稱為《易經》。

    也許《周易》被儒家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而稱為《易經》。

  • 12 # 朱八戒CC

    《周易》和《易經》原本不是同一本書,《周易》是巜易經》和《易傳》組合而成。

    6500年前,伏羲一劃開天地,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畫出八卦。沒有文字,只有結繩記事,畫卦尋理,以卦治天下。64卦只有卦畫卦名於一體,卻無卦辭,史稱天卦。這就是《易經》形成的源頭,開啟了中華大地第一縷文明之光。

    神農時期的《連山易》64卦,以艮為首,同樣有卦畫卦名無卦辭-。黃帝時期的《歸藏易》64卦,以坤為首,有卦畫卦名,無卦辭。

    夏朝推行《連山易》,此時有卦辭,卻是以神話語言出現。商朝是在《連山易》的基礎上推行《歸藏易》。

    周文王從伏羲的畫卦到《連山易》《歸藏易》,進行全面的總結和整理並加以完善,在此基礎上創造出《周易》。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共計大約5100多字。

    《周易》: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周易》出自《易經》而有所發展,文王得八卦之原理,以世間之事與天地之道相對映。《連山易》《歸藏易》都以失傳,我們現在所看到易學發展的脈絡也就是伏羲八卦——周易——易傳。

    孔子五十歲學易,從此發不可收拾,並對《周易》進行全面的註釋,以便後人能更好地讀懂和理解。

    孔子作易傳十餘篇,大約一萬五千字。《易經》加《易傳》稱為《周易》,共兩萬多字。《易經》講的是64卦,《易傳》是對每一卦的註釋和說明。孔子說:“易與天地難,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蘊涵著樸素而深刻的自然辯證思想。

    《易經》人更三聖,時歷三古。從“無字天書”昇華為古代研究宇宙萬物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的自然哲學經典,經歷了幾千年漫長的演變過程,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開山之作,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基和靈魂。

    《易經》思想文化溶入在每一個華人的血液裡,成為了真正的文化基因,代代相傳。

    《易經》幾千年的歷史,也留下了許多不解的迷團。《周易》是不是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監獄中所作,“周”到底是周文王的周,還是週而復始的周,這些學術觀點一直在探討和爭論。其實許多早有歷史性的結論,沒有必要去質疑和辯論。

  • 13 # 周慶和

    周易,指易學術數著作。其核心內容包括太極、陰陽、河圖洛書、六十四卦,以及天干地支五行之類的易學核心內容,其代表作為納甲周易。其分支學術有道學、儒學、中醫、風水、氣功、納甲、命理術數、奇門遁甲等等,浩如煙海的易學著作。

    易經,則是單指文王六十四卦爻辭和象辭、繫辭、孔子十翼之類的配套著作。

  • 14 # 車敬輝

    易經雜談

    易經是研究宇宙中,萬事萬物動靜變化之學。易,就是變;經,文也,就是研究變化的文章。變,必要先動,只有動了,才能變化呀。故:斷卦,以動為天機,不動,待日時年月衝合為契機。卦爻變化了,就不可能是原來的那個樣子了。如果沒有受到損害(如:刑沖剋害),有的也許是挪動了一下位置,不會受到傷害。有損害之變,可能就會有損,事情就不好辦了,也可能有阻力了等等。所以,變就有好有壞,變好,古人稱吉,變壞,就是兇了。悔吝之類,後悔,可惜也。細品,研究易經,的確也是個很有趣味的一件事。有沒有趣味,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就看我們在生活實踐中預測的卦,應驗不應驗了。如果不能應驗,再有趣味,也沒有必要浪費精力,傷害身體去研究它吧?但,我在實踐研究中,也確實很準,那麼,即準確又是很有趣,這易經是誰發明創造出來的呢?

    書載相傳,易經是我們華人,我們的祖先一個叫“伏羲氏”的人發明創造出來的。但,不是發現,是發明。他是怎麼發明創造的呢?諸多易經書所載,伏羲上觀天文,下看地理,中查(取)人事,以平衡宇宙觀的思維,總結髮現了,世間萬物,都有正反兩面性,黒白晝夜分,人有男女,物有公母,天有冷熱,這些現象,相互依存,於是,伏羲把這些現象,進行歸納總結,以動態的,Sunny的,雄性的等等都定為“陽”,以靜態的,陰暗的,雌性的等等,都定為“陰”,故:陰陽學說就創立起來了。他透過觀察,發現任何物種,都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現象,陰陽交配,這些啟蒙的人與動物的生態關係,聯想到了整個宇宙大觀世界,構想了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存在方式。

    生生不息,但,各種生命生存時間有限,每個人,每一種物體,都有他的生旺休囚死這些現象。伏羲又研究,發生這些自然的規律現象,怎麼能測算出來生命規律呢?於是,伏羲想到了,陰陽的生成,在於“動”,陰陽的消失也在於“動”。為了書寫的方便,伏羲用簡單的一橫,記作陽的符號,一橫中間斷裂記作陰的符號。在根據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用陰陽符號相互重疊,圭吊記時,日時變動,以定八方,又以,八方定位,乾父坤母等,按四時八節,寒來暑往,物候氣象等特性,規定:金木水火土,四時八節旺衰,決定勝負成敗的依據,測算萬物吉凶禍福,生老病死。

    古傳有三易,曰連山,有歸藏,都失傳了,但,現只存有周文王主編的周易流傳於世。據說,歸藏是古人用來主佔喪葬事的,古人對死亡是非常重視的,人死了,就要歸隱避藏起來;連山是測人事吉凶禍福的,因古時候,自然界形成的地球,年年容易發大洪水,人們為了逃命,都往山上跑,人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水,於是就進行佔測,故稱連山易。而周易呢?周易是西伯侯周文王姬昌推演編寫出來的。文王是個西伯侯,當時朝政肯定很亂,紂王懼怕文王奪走他的江山,就把文王囚禁在牢獄(可惜,歷史教科書,把這些重要歷史事件都抹掉了,周易這部名著,一字未提),

    文王在獄中,當然最注重自己的生命,最關心國家江山社稷,故,周易卦辭,爻辭,都很晦澀難懂,解卦都是吉凶悔吝之類術語,沒有很確且的某某日時等,會發生什麼事。也可能那時,還沒有天干地支的運用吧?所以,周易預測,所佔的都是些大事,社會動向與方向問題,國家與國際等重要問題,所以,學了周易,不能預測民間平民百姓家事與日常瑣事。這也是,官家推崇的周易理論科學,不迷信,而怒斥民間佔測不科學等。

    好了,還有一段不寫了,不知能否透過,別又白費辛苦!

  • 15 # 日月易天明

    現已無嚴格區別。

    先秦時,《周易》簡稱為《易》,尚未稱為《易經》。孔子及門徒曾做《十翼》(即《易傳》)對《周易》進行解釋,成為儒家經典,始有孔門弟子的《易經》之名。漢初所言《易經》通常特指原文,後漢儒加入《十翼》,合稱為《易經》。自漢儒加入《十翼》後通常的《周易》也包括原文和《十翼》兩部分。

    另外,有人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書合成三易,認為他們有聯絡。但考慮《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內容無法考究,漢儒生硬將它們聯絡在一起沒有意義,而且有賣弄博學的嫌疑。

  • 16 # 安平泰2020

    《周禮》中提到的“周易”是“三易之法”之一,另外,“連山”、“歸藏”也是“易之法”,這個“周易”和現代通行的《周易》不同,“周易”肯定不包括《易傳》,因為那時還沒有所謂的《易傳》,“連山”、“歸藏”、“周易”都不是《易傳》解釋的物件,所以,“連山”、“歸藏”、“周易”都不能稱為《易經》,也不屬於《易經》。

    現代通行的《周易》是由《易》和《易傳》合編在一起的文集。《易傳》是專門解釋《易》的八篇文章,包括《說卦傳》、《彖》、《大象》、《小象》、《文言》、《繫辭》、《序卦傳》、《雜卦傳》。“傳”是解釋“經”的,有了《易傳》對《易》的解釋,《易》也就被稱為《易經》了,《易》包括卦象圖案和卦名、爻題、卦辭、爻辭等文字部分。只有《易》可以稱為《易經》,而《易傳》、《周易》都不能稱為《易經》,也不屬於《易經》。

  • 17 # 君易軒

    博大精深的是易學;

    按正統的時間順序來說,易學包括了河圖、先天八卦、連山易,歸藏易,天干地支,洛書,陰陽五行,後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易經,易傳,易經易傳合而為周易,中醫學,命理學,風水堪輿學,太極圖,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以及過程中後世的註解、翻譯和衍生出來的各種文章等等;

    易經應該能算得上是中國的第一本書了,說是大道之源也不為過;

    連山易和歸藏易是因為當時文字不發達,記錄的載體又有限,應該是在演變為易經的過程中被同化掉了,就像繭化蝶,你能說繭失傳了嗎!

    我們現在稱為漢人,秦人失傳了嗎!

  • 18 # 使用者Zah7180

    周易與易經產生於不同的年代,二者還區別在於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不同。

    易經有伏羲得河圖,夏有因之曰《蓮山》。列山氏得洛書,周人因曰《周易》。

    周易的後天八卦和易經的先天八卦皆為八卦的範疇,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區別於八個卦各自管轄所佔的方位不同,代表的稱謂不同等等。

  • 19 # 嶽志奇607

    易即變,經即文,易經為變的經文。周即園,易即變,周易即萬事萬物在這個園圈,規律之內變化。所以個人認為周易比易經更準確了萬事萬物的變化是有自然規律的。並不是易經包括周易,也不是周文王發現了後天八卦而取名周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尼失聯的波音客機已墜毀!曾急速下降1萬英尺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