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德漢碩
-
2 # 假語勿言
——農曆年的閏月定在那一個月份,它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決定那一個月為閏月是以二十四節氣相關聯的。
——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已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曆吸收了干支歷的節氣成份,作為曆法的補充,並透過“置閏法”的調整,使其符合迴歸年,形成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也就成了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十四節氣是個統稱,其實它是有分別的,這其中十二個稱為節,另十二個稱之謂氣。二十四節氣在陽曆年中,它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月都會分到一個節和一個氣。上半個月的(如立春、驚蟄、清明稱為節。)下半個月的(如雨水、春分、穀雨稱之為氣。)但二十四節氣對陰曆的月份就不可能這麼有規律性了,從一個月圓夜到下一個月圓夜有時候是三十天,有時候只有二十九天了,特殊的時候會出現二十八天。這一情況下要形成陰陽合曆,就要透過“置閏法”來調整了。那麼到底該閏那個月呢?這裡面就是二十四節氣起作用了。也就是陰曆的某一個月裡面只有了一個節,或者是一個氣,那就把這一個月定之為閏月。譬如說:今年是閏四月;閏四月的十四日便是(芒種)節,下一個(夏至)的氣,己是到了五月初一了。所以正四月後面的一個月,只佔到了一個節或氣了,這個月就變成閏月了,這便是閏月的來歷。
農曆中陰曆閏月,閏哪月是不可隨便的,是有講究有特點的,閏月無中氣,這就是閏月的最大最明顯的特點。即閏月裡只有節而無氣,正常陰曆月份是有一節一氣的,有節無氣那月就是閏。如今年閏四月,閏月裡只見有芒種節,而不見有夏至氣。所以這就是閏月。閏月是隨節氣而定的,推算排到無中氣哪月就定為閏月。
中國的農曆是陽陰合曆。有的人把農曆理解成僅僅是陰曆是不對的。有的人將陽曆視為外國的,與中國無關而排擠陽曆公曆,也是不對的。曆法總圍繞著太陽月亮而展開。中國特重陰陽,並把太陽定為陽,月亮定為陰。以太陽執行特點而制定的歷法叫陽曆,以月亮執行特點而制定的歷法叫陰曆。中國從夏朝起,就創造了陰陽曆,使用了陰陽合曆,中國的陽曆,是直接反映在二十四節氣的使用上。因為曆法日是計整不計餘的,也因為太陽月亮的執行週期不是日的整數而有餘,而使曆法不得不閏。閏是曆法之需,閏以正時,時以作事,閏不得不用於曆法中。
陽曆有閏日閏年,陰曆有閏月,為何要設閏?太陽一個迴歸年用時365天5小時48分46秒,曆法日要計整,取365天一年,剩下的積四年而補回一日,稱為閏日,有閏日的這一年叫閏年,閏年即有366天,設以4整際之年為閏年,今年2020能以4整除,所以陽曆今年有366天是閏日閏年。2月有29天。現行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從陽曆改造而來的,也是陽曆之一種。月亮圓缺一週期用時29天12時44分3秒,曆法日計整,取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一年十二月是354或355天,與陽曆年365,366天差十多天,陰陽曆要配合而用,就要以短就長來補足,於是就採用閏月來補足年日差,經計算,陰曆19年設7個閏月後,陰陽曆日差達到最大近似重合相等,有差也僅有一天。所以陰曆之閏月,是基本採用19年7閏之法。至於閏哪月,就要參考節氣而定。因為節氣歷月夏長冬短,所以閏月在夏最多,冬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