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秋硯
-
2 # ww3721王建文
時代流朝滾滾向前,不是個人能左右局勢變化 ,也不偉人就能說變就變。似巨浪濤天衝擊波來了,有人能乘風破浪勇敢向前成就大業江山,有些人被具浪吞噬了。
從五代到宋統一中國時,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等等唐朝滅亡後分割自立國家,都在梁,唐,晉,漢,周政權更迭同期中,在中原割據政權保留下來。都軍力強盛,但卻無力控制整個中原本土,形成各個割據政權,他們內部也常常發生實力派叛變奪權,戰亂不斷,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生活,都要求有強人統治者能夠統一中原。
更有北方遼國,在被石敬瑭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建立後晉國,又被契丹軍南下所滅。契丹遂在開封改號為遼。中原大地被遊牧民族不斷侵食。更要求組成一個強大國家,對抗遼軍南下侵擾。從951年郭威撐控後漢,分裂建立後周政權,便形成各國都要統一潮流,柴榮病死後,控制後周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必然要沿續後周統一潮流,繼續進行統一戰爭。
江南十國不管最強吳國,先變為南唐,先後攻滅閩國 楚國,但還是最後被北周國兼併。
在楚地有南唐,吳越,清源軍,蜀地有前蜀,後蜀。但都無法直接抗擊北方遼國。晉國在攻滅燕國後梁河北之地後成為後唐,統一北方。而割據夏州一帶的定難軍,兼併歸義軍,河西軍的割據政權也瘋狂擴張,建立西夏。
北漢是沙佗人在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唐明宗)部下為軍卒的大將劉知遠建立的,他兩次救護石敬瑭脫難,石敬瑭留他在身邊成牙門都校,他很有智慧,幫助石敬瑭謀劃假借契丹軍事力量,消滅後唐在開封稱帝,為報答契丹的幫助,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遼王為父建立後晉朝,王朝建立後,劉知遠以智謀成為後晉權貴,日趨大權。在944年在契丹耶律德光率軍南下,劉知運作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在忻口大破契丹軍,成太原王,北平王,又朔州陰武合的破契丹軍稱霸河東,成就事業。
在947年契丹人又大舉南下進犯後晉,少帝奉表投降。晉朝滅亡。
劉知遠率軍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政權。在他領導保衛地方,抗擊遼的民眾,使契丹北撤退出,劉知遠又進入率軍南下開封建都,在契丹軍進入中原到處掠奪財物,殺害無辜百姓。劉知遠卻拿宮中所有財富賞賜將土,深得軍民人心,把耶律德光趕出北方,只有蕭幹守衛汴京,劉知遠又令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進而圖天下。舉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拿下洛陽和汴京,保衛了北方穩定中原。但部下杜重威叛變作亂,又戰爭一年在招降杜重威軍勢割據,中原再次平定。
950年劉知遠死後,弟弟劉崇即位,撐權樞密使的郭威,於鄴都起兵反漢。北漢隱帝兵敗被殺。郭威立劉知遠養子劉贇,但過完年後,郭威就稱帝改國號周,史稱後周,郭威殺了劉贇。佔河東十二州地方。北漢皇劉崇勾結遼人,進攻後周,郭威但是先打敗於晉州,又打敗於高平,接班後周柴榮,乘勝進軍圍困國都太原月餘。劉崇去世,其子劉承鈞即立,又是奉遼帝為父帝,但國勢日下,地瘠民貧國力微弱。趙光義在979年率軍親征北漢,宋軍先打潰遼國援軍,而猛攻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被迫投降。北漢滅亡
中原人民反抗異族侵略,是歷史主流,順流者昌,逆流者亡,英雄偉人順應歷史抗擊侵略的大潮流,趙光義順勢統一中原,收附江南南唐錢越,滅了北漢。這是順歷史潮流,很快能滅了北漢,也懲罰投降賣國者北漢統治者,做了中原人共同心願的事情。
-
3 # 靈石蘊
三個原因
趙光義繼位不正,需要一場大勝維護皇權
976年,北宋皇宮的燭影斧聲,太祖趙匡胤死的蹊蹺,其弟趙光義繼任為北宋第二任皇帝。作為繼任者,趙光義壓力很大,一來漢人的習俗是嫡子繼承製,趙匡胤死,繼位的應該是趙德芳或者是趙德昭,可偏偏是作為弟弟的趙光義,難免讓人浮想連連,尤其朝堂多是趙匡胤部將
這個時候,趙光義迫切需要一場大勝,去夯實自己繼位基礎,告訴那些別有用心者——我行
北漢經後周北宋征伐,自身已風雨飄零
北漢多次征伐後周,可惜實力不行,每次都被後周柴榮擊敗,反圍困自身首都太原,雖然經過遼國救援避免滅國,但是國力日漸衰落,後來又被宋太祖趙匡胤連續征伐,北漢已經是強弩之末。到了趙匡義時期,北漢三萬餘戶人口養兵三萬餘人,相當於一戶養一兵,極度困難,都不得不乞食於大遼
而當時的北宋,擁有滅國百戰之兵幾十萬,敵弱我強之下,北漢正好屬於最後軟柿子好捏,趙光義不傻,發兵滅北漢已經成必然
分久必和,天下已經到了統一時刻
從唐末戰亂到五代十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軍閥割據,中原大地已經有了統一契機。978年,南方漳泉、吳越之地先後依附北宋,北宋已經完成了南方一統,中原版圖只餘下北漢以及大遼。而這個時候,北宋兵鋒正利,完成統一大業正當時
趙光義畢竟是趙匡義之下第二人,戰略眼光不差,也意識到了大一統就在眼前。綜合考慮,979年,趙光義徵求老將意見,兵分三路:一路圍攻太原,一路在戰略要地石嶺關阻擊遼國援軍,一路自身統領牽制幽州遼軍,正式開始了滅北漢之戰
979年,北漢滅亡
-
4 # 宋安之
趙光義不只是御駕親征北漢了,還一鼓作氣御駕親征了遼國,最後被打的騎著驢車狼狽而逃。
至於趙光義為什麼要這樣呢?
往大的說這自然是繼續宋朝的統一事業了,往小的說,就是想向大家證明,他不比哥哥宋太祖趙匡胤差。
事實證明趙光義真不如他哥趙匡胤。
首先趙光義是以弟弟身份繼位,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兩個兒子都已成年,偏偏是他這個晉王繼位,很是名不正言不順,甚至趙光義都有著篡位嫌疑,這也是一樁迷案。
正因為如此所以趙光義需要成績來證明自己,來坐穩皇位。當然趙光義也是文官出身,對於自己的武將哥哥,多少有些不服氣,這也是一方面原因。
像趙光義繼位以後,採取高壓政策使割據兩浙的吳越錢氏直接是獻地而降,到了攻打北漢,可以說是宋太宗繼位以後的第一次大的軍事行動,自然要御駕親征了。
趙光義御駕親征北漢以後,自然是成功,然後不久又想一鼓作氣的北伐收回燕雲十六州,估計這才是趙光義御駕親征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北伐收回燕雲十六州,實現大一統,證明自己成為皇帝是對的。
當然趙光義想的挺好的,最後是輸得一塌糊塗,終宋一朝,燕雲十六州再也沒有被收回來過。
-
5 # 微史春秋
宋太宗滅北漢,是執行宋代統一的既定方針,並且宋太宗也急切需要一場輝煌壯舉來擺脫兄長宋太祖的陰影,坐穩皇帝寶座。
一、滅北漢是宋初實現統一方針的關鍵一步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成功登上帝位,他在繼承後周世宗皇位的同時,也繼承了後周世宗的的政治遺志,致力於謀求國家的統一大業。
最終宋太祖趙匡胤制定了“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他也按照這一方略先後平定了南方諸國。
最後只剩下北方的北漢和被遼國佔據的幽雲十六州。
宋太宗繼位後,親征北漢,正是執行既定的統一方略,完成北宋期待的統一大業。
而且宋太宗滅北漢之後,緊接著乘勢進攻遼國,意圖收復幽雲十六州,這也是統一方略的一部分。
二、宋太宗希望用一份偉大功勳鞏固皇位,拜託兄長的陰影宋太宗是透過“燭影斧聲”繼承了兄長宋太祖的帝位,這種方式充滿了非議。至少他的侄子和弟弟都是潛在的能威脅到他的人物。
宋太祖平荊湖、滅後蜀、並南漢、滅南唐,單論武功之卓著,是古之帝王中出類拔萃的。
宋太宗不想活在兄長的陰影裡。
宋太宗迫切需要一份功績來擺脫他在軍事上不如兄長的事實,也需要這樣一份功績來顯示自己繼位是天命所歸。
他迫切地需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或者說他迫切地需要超越兄長以證明自己繼位是正確的。
最終,在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二月,宋太宗趙光義率軍親征,滅掉北漢。
這份戰功結束了自唐末以來近九十年藩鎮割據混戰的局面,在形式上一統全國,足以讓他跑去太廟向宋太祖炫耀一番了。
但滅北漢後,宋太宗並沒有滿足,他不顧眾人的反對,決定借滅北漢之威,北伐契丹,收復幽雲十六州。
這是當時所有中原百姓的夢想,如能成功,這將是名垂千古的宏偉功績,將充分證明他的繼位是無比正確的。
可惜北伐失敗,他落得乘驢車南逃的下場。
第二次北伐仍舊失敗,最終他放棄了收復幽雲十六州,北宋的國策變成了“守內虛外”,北宋喪失了銳意進取的開拓之心。
回覆列表
趙光義登基後,打破常規,立即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展現了新皇新氣象和成就一番事業的良好願望。國家要統一,新皇帝要建功立業,兩者相契合,"御駕親征滅北漢"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此時的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已經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南方的後蜀、南唐、南漢已經消滅,剩下的勢力已不構成重大挑戰。
宋太宗首先安定了國內政治,積蓄錢糧,為最後的統一做好準備。太平興國三年,割據福建的陳洪進獻出了漳泉二州,早已歸附的錢俶也獻上了吳越國所有的人口及土地,北宋在南方完成了統一。
一、北漢雖弱,卻是個硬骨頭北漢是由後漢皇室所建,與取代後漢的後周及其北宋一開始就勢如水火。雖然國力貧弱,但兵士悍勇,作戰時抱著必死的信念,因此,在割據勢力中軍力不容小視。其首府太原自唐始就是重鎮,經過歷代修葺,城池堅固,加之黃河、汾河、太行山相拱衛,易守難攻。
北漢還與遼國維持著特殊關係,遼國將其視為與中原政權的戰略前沿,加以支援,宋太祖數次討伐,都沒能成功。
963年,北宋平定荊湖,安國節度使王全斌奉命進攻北漢,奪取樂平。次年正月,迫降了北漢遼州刺史杜延韜,北漢向遼國求救,遼帝耶律璟發騎兵6萬擊退了北宋軍隊。
968年,北宋平定後蜀,恰逢北漢國主劉繼鈞去世,國內發生爭位內亂,宋太祖認為有機可乘,派遣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勳率軍攻打北漢,一度兵臨太原城下,但隨著遼國援軍的到來而退兵,遼北漢聯軍反攻晉、絳二州。
969年,宋太祖御駕親征,迅速打到太原城下,圍攻了三個月,甚至決汾河水灌城,但北漢據城死守,遼國又派出了新的援軍,趙匡胤審時度勢,撤圍而去,但他並不是空手而歸,而是將北漢境內的居民內遷,堅壁清野,又斷絕北漢的商路,使其國困民窮,日益衰落。
975年,北宋平定南唐,趙匡胤可以騰出手來,解決北漢問題了,可惜戰爭部署剛剛完成就突然去世了。
趙匡胤在統一全國的程序中,奉行的是先南後北的政策,期間,也不放棄打擊北漢的機會,但他對遼國的實力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對北漢實行逐步蠶食、消弱的政策,只待瓜熟蒂落。
二、御駕親征,統一大勢所趨割據的政權只剩下北方的北漢,太平興國四年正月,準備充分的宋軍,大舉北伐。
宋太宗總結了以往與北漢作戰的經驗,一旦遼軍援救攻城宋軍就將陷於被動,因此戰役部署分為兩部分,一路以潘美為主將圍攻太原,另一路則重兵阻援。
阻援軍由郭進阻擊北面增援的遼軍,孟玄莆阻擊從東面增援的遼軍,趙光義親率主力一部攻打北漢其他地區,牽制、預防幽州之敵西援或南下。
郭進帶兵迅速佔據石嶺關,在白馬嶺阻澗為險,嚴陣以待。
北漢的連連向遼求援,遼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率兵援救北漢。在白馬嶺,匆匆趕來的遼軍遇到了宋軍的阻攔,兩軍隔澗對峙。
耶律沙打算等待後續部隊,但監軍敵烈卻輕視宋軍,搶先渡澗進攻。郭進乘其半渡,突然出擊,斬殺敵烈等五員大將,殲萬餘人,遼軍餘眾倉皇逃竄,雖被北院大王耶律斜軫救回,但短期內已無力再戰。
太原城,宋軍四面進攻,北漢則拼死的防守,並屢屢派人向遼求援,但使者多被捉住,並在太原城下殺掉。
遼國援軍敗回,宋太宗再無顧忌,他親臨太原,鼓舞士氣,以數十萬大軍,日夜圍攻。城內孤立無援,守軍軍心動搖,北漢皇帝出城投降。
結語:可以說,這次攻滅北漢的戰役,趙光義是指揮得當的。他堵死了遼國的外援之路,從而保障了攻城任務的順利完成。
但緊接著,趙光義就犯了大錯,在大戰後官兵疲憊之際,執意攻打幽州,寄希望畢其功於一役,趙光義為什麼如此急功近利?是因為他急於證明自己是天選之君,也為了證明自己繼承皇位的正當性,還有就是成就功業之心。
趙光義非常崇拜唐太宗,以小太宗自居,唐太宗文治武功無以倫比。而天下就快太平了,宋太宗也幾乎沒打過仗,他又非常自負,自認兵法韜略在胸,當然要一展抱負,御駕親征,攻滅北漢也就是過程中的一部分。
北漢統治者不得民心,加之北宋的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對北漢軍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結束分裂,國家統一,也是人心所向,宋太宗順應了這一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