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聊以自娛2

    賀若弼(544年-607年),複姓賀若,字輔伯,河南洛陽人,鮮卑族。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今陝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賀若敦因口出怨言,為北周晉王、當朝大冢宰(北周官名)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臨死前,曾囑咐賀若弼說:“我平生志向就是平定江南,現在這個願望無法實現了,你應該繼承我的志向。還有,我是因為多說話而死的,你一定要引以為戒啊”!說完,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並再次告誡他慎言小心,謹防禍從口出。這就是典故“錐舌戒子”的來歷。

    《隋書•賀若弼列傳》說:“弼少慷慨。有大志,驍勇便弓馬,解屬文,博涉書記,有重名於當世”。北周齊王宇文憲聽說賀若弼後,對他十分器重,讓他充當書記官。不久,封當亭縣公,升小內史。周武帝宇文邕當政時,對太子(宇文贇)要求十分嚴格,太子由於德行不端,害怕父皇知情後責罰,經常矯情掩飾,所以,太子的過失周武帝一點也不知道。上柱國烏丸軌曾對賀若弼說:“太子必定擔不起這個重任”。賀若弼深以為然,勸烏丸軌告之武帝。烏丸軌便藉機對武帝說:“太子不是當帝王的材料 ,我也曾和賀若弼討論過”。武帝忙召問賀若弼,賀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已不可動搖,且牢記父親臨終遺言,恐禍及其身,於是回答說:“皇太子每天都在進步,沒有發現有什麼缺點”。武帝聽後默然不語。事後,烏丸軌指責賀若弼出賣了自己。賀若弼卻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所以不敢輕議也”。果然,後來太子宇文贇繼位,烏丸軌被誅殺,賀若弼卻免受其禍。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賀若弼隨上柱國、行軍元帥韋孝寬攻陳淮南(今淮河以南地區),克壽陽(今安徽壽縣)等數十城,使長江以北土地皆入於北周。其中賀若弼的計謀居多,於是拜為壽州(今安徽省壽縣)刺史,後改封襄邑縣公。 次年,柱國大將軍、大司馬楊堅(即後來的隋文帝)為北周大丞相,總攬朝政,眾心不服。相州總管尉遲迥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起兵造反。楊堅怕賀若弼隨之生變,急忙派親信長孫平取而代之。

    隋開皇元年(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稱帝,國號隋,是為隋文帝。楊堅稱帝后,就有打算吞併江南、統一中國之志,楊堅查問誰可以勝任鎮守江淮的重任,尚書左僕射(宰相)高熲推薦說:“朝臣之內,文武才幹,沒有比得上賀若弼的”。隋文帝楊堅任命賀若弼為吳州(今揚州一帶)總管,鎮守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委託他制訂平定陳朝的計劃,經略一方,為作滅陳準備。賀若弼欣然從命,路過壽州時,他贈給壽州總管源雄一首詩,這樣寫到:“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麒麟上,無我二人名”。賀若弼逗留了幾天。就赴廣陵(今江蘇省揚州)任所,整軍經武。

    隋開皇七年(587年),楊堅多次商討滅陳之策,高熲、楊素、光州刺史高勱、虢州刺史崔仲方等爭獻平江南之策。賀若弼獻上自己的取陳十策,獲得了文帝稱讚,贈賜寶刀,以示殊榮。在攻打陳朝前,賀若弼賣掉了軍中老馬,大量購買陳朝的船隻,藏匿起來,又將破舊船隻五六十艘,停泊在小河裡,陳朝人誤認為隋軍沒有多少戰船。賀若弼多次將換防士兵集於廣陵,大張旗幟,營幕遍野,還使士卒沿江射獵,人馬喧噪,藉以迷惑陳軍,多次演習後,陳軍習以為常,由此戒備鬆懈,並沒有在意。

    隋開皇八年(588年)初冬,楊堅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設淮南行臺省,以晉王楊廣為行臺尚書令,主管滅陳之事宜。命晉王楊廣、秦王楊俊、越國公楊素併為行軍元帥,高熲為晉王元帥長史,右僕射王韶為司馬。集中水陸大軍51萬多人,統由楊廣節度,東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橫亙數千裡。隋軍自長江上游至下游分兵8路圍攻陳軍,賀若弼為行軍總管,率軍出廣陵,雲集在長江北岸。陳軍軍備鬆懈、毫無察覺。

    隋開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長江下游隋軍乘陳歡度新年之際,分路渡江。賀若弼軍提前發起進攻,渡江時,賀若弼酹酒對天發誓:“弼親承廟略,遠振國威,伐罪弔民,除兇翦暴,上天長江,鑑其若此。如便福善禍淫,大軍利涉;如事有乖違,得葬江魚腹中,死且不恨”。賀若弼揮軍渡過長江,陳軍猝不及防,慌潰而逃。正月初六,賀若弼軍乘勢攻佔江南重鎮京口(今江蘇省鎮江),擒京口刺史黃恪,俘敵6000餘人,並給予優待,予以釋放。賀若弼軍令嚴明,秋毫無犯,凡拿民間一物者,立斬不赦。對於俘虜則給予優待,發給錢糧予以釋放。所以,賀若弼軍隊所到之處,降者甚眾。

    隨後賀若弼派一部軍隊駐守曲阿(今江蘇丹陽),以防三吳(今江蘇太湖以東、以南和浙江紹興等地)的陳軍增援。自己親率主力西進,從左翼攻陳都建康(今南京);隋軍另一路韓擒虎軍也於正月初七攻佔姑熟(蘇州、常熟),沿江東進。陳軍皋文奏部軍敗退建康。賀若弼、韓擒虎兩軍從北、南兩面齊頭並進,鉗擊直奔建康。陳軍沿江諸軍望風而逃。

    隋開皇九年(589年)正月十七日,隋軍已對建康形成包圍態勢。賀若弼軍進據鐘山(今南京紫金山),駐紮在山南白土岡(今南京城東)東。陳軍在建康附近尚有精兵10餘萬人。陳後主(叔寶)既不懂軍事,又不採納部將的建議,面對隋軍大舉壓境,很長時間作不出應戰決策。並拒絕了驃騎將軍蕭摩訶、鎮東大將軍任忠的備戰建議。正月二十,陳叔寶突然命陳軍出戰。中領軍魯廣達列陣白土岡,岡北由任忠、將軍田瑞、護軍將軍樊毅、忠武將軍孔範及蕭摩訶等部依次列陣,南北亙20裡,首尾進退互不照應(沒有相互聯絡)。

    北軍賀若弼率輕騎登山偵察敵陣,與所部總管楊牙、員明等商議:集中8000甲士列陣以待,誘敵深入。陳將田瑞果然上鉤,首先率部進擊,被賀若弼軍擊退。陳將魯廣達等軍緊隨其後、大舉進攻。賀若弼軍假裝不敵,一“敗”再“敗”。後退四次。陳軍窮追不捨。賀若弼下令在兩邊山頭施放煙火,虛張聲勢,賀若弼則進一步觀敵情,乘陳軍驕惰懈怠之機、演繹“曹劌論戰”的故事,猛攻陳軍薄弱部隊的孔範軍。賀若弼督厲將士,殊死決戰,孔範部一觸即潰。陳其他各部受其影響,亦發生混亂,導致全線潰退,互相踐踏,死5000人。俘獲了陳軍大將蕭摩訶,賀若弼令左右推出斬首,見蕭摩訶神色自若,於是下令免其罪,並以禮相待。

    賀若弼軍乘勝追擊,一直攻到樂遊苑(建康城東,今玄武湖南側)。陳將魯廣達率領餘兵困獸猶鬥、苦戰不息,直殺到日薄西山,身邊只有僅有的幾個人時,才面對宮闕慟哭再拜,解甲就擒,賀若弼於是從北掖門入城。

    與此同時,南軍韓擒虎已經掃平南面之敵,早已率五百騎兵從朱雀門先期攻入城內,並俘獲陳後主,佔據了府庫。賀若弼令將陳後主帶來一見,陳後主惶恐流汗,股慄再拜。賀若弼對陳後主說:“小國之君,見到大國公卿,應該下拜,這是禮節,但你歸附後還能做一個歸命侯,不用害怕”。賀若弼怨恨自己沒有先抓獲陳叔寶,讓韓擒虎搶了頭功。就與韓擒虎爭功相罵,甚至挺劍而出,準備相博。被眾將勸止了。

    滅陳以後,賀若弼更加貴盛,地位、名望都很高,其兄賀若隆為武都郡公,弟賀若東為萬榮郡公,併為刺史、列將。賀若弼家有珍玩數不勝數,婢妾曳綺羅者數百,人們都認為他已經夠榮耀了。賀若弼還不滿足,自以為功名在群臣之上,認為可以做宰相。後來楊素為右僕射(宰相),賀若弼還是將軍,心甚不平,經常發牢騷。隋文帝責問他:“我以高熲、楊素為宰相,你卻說他們指揮吃飯,是什麼意思”?賀若弼回答說:“高熲,是我的老朋友,楊素,是我的表兄弟(一說妻兄弟),我知道他們的為人,所以才這麼說的”。公卿大臣說賀若弼怨憤朝廷,應當處死。隋文帝猶豫幾天,念其功勞,免他一死,只將他削職為民。過了一年多,又恢復了他的爵位,從此不再重用他了。

    開皇十九年(599年),隋文帝於仁壽宮賜宴王公,席間詔賀若弼為五言詩,詩中詞意憤怨,隋文帝看後很生氣,但沒治他罪。這時,正好有突厥使者來朝拜,誇說他們箭法如何厲害,隋文帝就讓他們射箭。突厥使者一發即中,隋文帝說:“除了賀若弼沒有人能和他們比”。於是,命賀若弼引弓射箭,果然也是一發即中靶心。

    楊廣為太子時,曾經問賀若弼:“你和楊素、韓擒、史萬歲他們三人,俱稱良將,誰更優秀一些”?賀若弼說:“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是鬥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楊廣又說:“那誰是大將”?賀若弼回答說:“這個就看殿下的選擇了”!言下之意,只有他賀若弼才可以。楊廣從此疏遠了他。

    隋大業三年(607年)七月,賀若弼隨煬帝北巡至榆林。楊廣命人制一可容納數千人的大帳蓬,以招待突厥啟民可汗及其部眾。賀若弼認為這太過奢侈,與高熲、宇文弼等人私下議論,被人告發。楊廣認為他們這是在誹謗朝政,於二十九日(公元607年8月27日)將賀若弼與高熲、宇文弼等人一起誅殺了,賀若弼時年只有六十四歲。其妻、子判為官家奴婢,其他人則充邊屯田。唉,賀若弼勞苦功高,本可以安享晚年,誰知他不懂得明哲保身,信口開河,胡亂說話。害了自己,連累了全家,看來,“錐舌戒子”並沒有管住賀若弼的嘴,只好步他老爹後塵去了,賀若弼的結局壞就壞在自己的嘴上!

  • 2 # 中孚鑑

    賀若弼,字輔伯,他出生於將門,因此賀若弼後來也是一代名將。隋文帝楊堅登基為帝、建立隋朝,之後隋文帝就想平定江南陳朝,他也多次商議滅陳的計策,賀若弼在當時向隋文帝獻出滅陳十策,深受隋文帝的欣賞。

    後隋文帝派兵滅陳,賀若弼立下大功,隋文帝以賀若弼之功,賜他御坐、封為上柱國、爵位宋國公。

    那賀若弼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隋朝滅陳後,因為賀若弼有大功,因此隋文帝對他封賞頗多,他也得以在當時地位顯赫,然而賀若弼位高權重後,卻不知收斂,反而持功而驕。

    賀若弼覺得他的功勞大過別人的,所以他常常就把自己以宰相自居。而後楊素、高熲的官職高於他時,他心裡就非常的不滿。

    賀若弼心裡不滿若不被人知道還好,但他還偏偏把心中的不滿表現出來,最終賀若弼被罷免官職。然而賀若弼遭到罷官後,尚不自省,怨氣反而更甚,於是賀若弼又被隋文帝打入大獄。

    當時很多的大臣認為賀若弼心中的怨恨太重,因此就建議隋文帝處死賀若弼,但隋文帝覺得賀若弼雖有怨恨,但他終是有大功的,所以就免賀若弼死罪,被貶為民。

    後來賀若弼脾氣改了一些,同時隋文帝也念其有功於大隋朝,所以就恢復了賀若弼的爵位,但只是給他很高的待遇,卻沒有重要賀若弼。

    因為賀若弼的性格和心中的怨氣,所以隋文帝后期就不在不重用賀若弼,同樣在隋煬帝楊廣登基後,還是不重用賀若弼。

    隋煬帝楊廣生活極度奢侈、大修宮殿、勞民傷財。有一次楊廣命人制一個可以容下數千人的大帳篷,用來接待突厥可汗和他的部下。

    而賀若弼認為楊廣此舉是很奢侈的,所以賀若弼就和高熲等人私下議論,結果被人告發說他們壞話。隋煬帝楊廣本來就對賀若弼、高熲有所猜忌,於是隋煬帝就以他們誹謗朝政的罪名,處死賀若弼和高熲等人。

  • 3 # 夢嘗君

    (先說一聲抱歉,剛剛看明到)

    先說一下賀若弼的最終結局:賀若弼於公元607年被隋煬帝楊廣以誹謗朝廷的罪名誅殺,享年64歲。接下來我詳細講述一下一代名將賀若粥跌宕起伏的一生。

    賀若弼(bì),屬於鮮卑族人,出生於現在河南省洛陽市,賀若弼是將門之後,年少的時候就胸有大志,身上散發著少數民族特有的豪邁氣概,精於騎馬射箭,善於讀書,很早在當地就有很大的名聲。聽說賀若弼的聲望,北周齊王宇文憲封賀若弼為當亭縣公,不久升任小內吏。用現在的話說,賀若弼是典型的“官二代”,雖然也有他自己不懈努力的成分,但是總體而言,賀若弼的早期生活較為舒適,仕途較為順暢,沒有經歷過較大的挫折,這也導致賀若弼並沒有養成隱忍的性格,反而有點張揚。過於順利的仕途生活,略顯張揚的性格,為賀若弼的最終結局埋下了伏筆

    公元581年,楊堅登基稱帝,取代周朝建立隋朝,史稱隋文帝,委任賀若粥為吳州總管,叮囑賀若粥好好經營,為剿滅陳朝做準備。公元588年,隋文帝楊堅集中51.8萬大軍準備攻打陳朝,而賀若粥也藉此打出了一場漂亮的“滿天過海”之戰(賀若粥將大而新的戰船隱藏在暗處,將又小又破的小船擺在明處,多次布疑兵,使得陳朝無法斷定主攻方向。),賀若粥根據戰局變化,擅作主張,提前發動滅陳之戰,為隋朝消滅陳朝立下了赫赫戰功。雖然在滅陳之戰中賀若粥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晉王楊廣認為賀若粥違反軍令,擅自提前發起決戰,應該執行軍法。隨後隋文帝楊堅召見賀若弼,對他很是讚賞封,賀若弼為宋國公,食邑三千戶,拜右領軍大將軍,不久後又加封右武候大將軍。賀若粥雖然得到了楊堅的極力支援,但是也同楊廣結下了樑子。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剿滅陳朝的赫赫戰功給賀若粥帶來了無盡的榮耀與地位,但是死神也已經不知不覺地向他走進,過於閃耀的光環讓皇帝也感到了害怕,隋文帝楊堅於公元592年被罷官,目中無人、志得意滿狂妄自大慢慢地將賀若粥推進了死亡的深淵。賀若弼被罷官以後多次公開表達自己對朝廷“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不滿,引起朝廷的極大不滿,礙於他的不朽功勳,隋文帝楊廣多次原諒他的言行,並未治罪,但是賀若粥並未加以收斂。公元607年,賀若粥連同高熲、宇文弼私下議論國事,隋煬帝楊廣最終將賀若粥誅殺,至此一代名將賀若粥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大仙送福利出意外,仙友蘋果12被騙走,大仙緊急迴應獲得水友點贊,如何評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