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齜牙小豬豬

    這很難界定:

    德國擁有一支規模龐大、技術水平很高的軍隊。 俄華人技術很差,但用人多勢眾來加以彌補。

    英國有一支技術含量很高、但人數不多的軍隊。 法國軍隊技術水平很高,規模屬於中等。

    奧地利、土耳其、義大利的軍隊規模中等,技術水平低。 我會選擇法國,因為他們能在二戰初期面臨失敗的情況下組織反攻,並堅守陣地,直到最後發起勝利攻勢。他們的攻擊性也很強,損失了很多人,但他們是在為自己的國土而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要害全在於保持實力平衡。在一場均衡的大規模屠殺之中,沒有人能夠佔到優勢!有趣的是,美國有一支很不起眼的軍隊,不得不從歐洲人那裡重新學得一切,因為他們最後一次像樣的戰爭已經過去了40多年了。

  • 2 # 憤怒野虎

    實話說,美國、日本最“善戰”。1.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到1916年~1917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已經打得筋疲力盡,民怨沸騰,沙俄國內出現布林什維克叛亂現象。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民眾已經出現反戰跡象。2.英法兩國殖民地龐大,相應戰爭資源比德奧國較優。美國對雙方都賣軍火,撈取戰爭橫財。待雙方財富枯渴時,參與協約國一方,把同盟國擊敗,再瓜分同盟國的利益。可畏精明。3.日本只是對中國戰場上,參與對德國在中國山東守軍方面作戰。日本想趁歐美列強無閒東顧,獨霸中國。在一戰結束後,就逼迫中國的北洋政府簽字,轉讓中國山東利益予日本,這隨後引發中國的“五四”運動。4.俄國十月革命後,日本組織干涉軍,進入蘇俄亞洲部分,獵取了薩哈林島(庫頁島)南部地區,並派兵進入中國東北部分進行“駐軍”。透過事實可知,一戰時,美國、日本兩國為本國利益,可畏精明盡算。

  • 3 # Osttruppen

    毫無疑問是德華人

    德華人是同盟國的主力軍。他們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在東線與沙俄軍隊和蘇俄軍隊作戰,在南線配合奧地利軍隊與塞爾維亞軍隊作戰,甚至一些軍官來到了東方,指揮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作戰。德國士兵訓練有素,將領們才能出眾,也不難解釋為什麼國力佔據劣勢的同盟國卻能在1914-1915年掌控著戰爭的主動權。

    “不可否認,德國軍隊在世界大戰中的表現好的令人難以置信;德國士兵自始至終都表現出高度的英雄主義精神和軍事技能。一些德國將軍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有獨創性、主動、大膽、殘忍、英勇、適度的謹慎——有多種途徑能打贏戰役。” ——彼得哈特《大戰》

    德國的徵召制度是義務兵制,這個系統無處不體現著普魯士化的標誌。按照規定60%年滿20歲的年輕人會被徵召入伍,在接受兩年(炮兵和騎兵是三年)的嚴格訓練之後退伍。然而他們在27歲之前必須每年參加預備役部隊的訓練和軍事演習。此後他們將成為預備役軍人(Landwehr)直到39歲,這段時間他們還是要保持這一定的訓練。在45歲之前,他們則被稱之為預備役國民軍(Landsturm)。之後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人,無需再為國家繼續貢獻力量。 德國的軍事演習近乎是無休止的,參謀部總在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保持著預備役軍隊的作戰能力 ,儘量縮小他們和常備軍的差距。德軍在國內擁有大量的訓練場可供他們使用,指揮官可以在這裡調整自己部隊的散兵陣型,軍事演習中不僅要模擬陌生的作戰環境,還要有夜戰訓練。大量的實彈射擊訓練之後,甚至還要進行刺刀的肉搏戰術,以測試士兵在訓練場上能達到的極限作戰能力。火炮和士兵甚至會協同作戰演習,德軍的火炮是要在步兵衝鋒前準備,在步兵貼近敵方戰線前轟炸。這種戰術需要士兵具備極高的心理素質,當然在平日裡和德軍內部的鍛鍊是密不可分的,而其他的參戰國都不具備這種水平和訓練基地。

    “德軍確實是一支敬業的部隊,德華人在用嚴謹的態度來對待戰爭。” ——彼得哈特《大戰》

    在整個世界大戰之中,除了在最後一次的皇帝攻勢中德華人佔到了微弱的兵力優勢,其他時間裡面德華人都是兵力劣勢,即使在1917年遭受了重大損失,他們依然在1918年發進攻,並推到了距離巴黎25km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一刻心墜落在紅塵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