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酉長夫人

    袁崇煥是明朝崇禎年間的一員猛將。他熟讀兵書,精於佈陣之道,從小關注邊疆戰事,希望將來能在邊疆為國盡忠效力。

    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親率13萬八旗勁旅進攻寧遠。袁崇煥率領3萬守軍據城死戰,數輪攻擊後,八旗勁旅傷亡慘重,許多兵將死於明軍炮火之下,連八旗統帥努爾哈赤本人也被紅衣大炮擊傷。

    努爾哈赤自以十三副鎧甲含恨起兵以來,戎馬生涯四十四載,大戰小戰無數,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未遭受過如此之敗。努爾哈赤深受重傷,很快便鬱悶而死,終年68歲。

    努爾哈赤死後,受命於危難之中的皇太極兩招就讓明朝致命,而且全是陰招,一招比一招狠。

    首先,他於公元1627年發兵進攻明朝的忠實盟友北韓,將北韓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兩年後,他又採納漢人謀士范文程的建議,用反間計使明朝失去了最後一根中流砥柱——曾讓女真雄鷹努爾哈赤折斷翅膀的袁崇煥。

    一位聰明的人利用他的敵人甚於一位愚蠢的人利用他的朋友。

    這個時候,有一個被金兵俘虜去的太監從金營逃了回來,向崇禎帝密告,說袁崇煥和皇太極已經訂下密約,要出賣北京。這個訊息簡直像晴天霹靂,把崇禎帝驚呆了。

    范文程的反間計其實並不高明,你想:

    如果皇太極和袁崇煥有裡應外合的陰謀,能輕易讓兩位看守俘虜的普通士兵知道嗎?

    即便是兩個看守知道了機密,能輕易在一起議論,並且讓兩個被俘的太監聽到嗎?

    皇太極的俘虜大營距離明朝邊境如此遙遠,兩個太監能那麼順利地回到崇禎帝身邊?

    問題是,范文程最瞭解自己以前的主子崇禎帝是一個猜疑心最重的人,他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

    反間計獲得成功,崇禎帝給袁崇煥羅織的罪名是圖謀不軌,通敵叛國,屬十惡之罪,刑罰是最為殘忍的凌遲。

    當時的北京菜市口萬頭攢動,據說吃到袁崇煥的肉,就能證明自己是真正的炎黃子孫,還能治膽怯的毛病。前來觀看凌遲並且買肉的百姓絡繹不絕,致使這位著名將領的肉價一再攀升,達到了一錢銀子一片。三天以後,只剩下骨架的袁崇煥在人們的唾棄中閉上了眼睛。

    奄奄一息中的袁崇煥不用過於哀傷,想一想中國那坎坷而血腥的歷史,真正的英雄何曾有過善終:變法的商鞅是被車裂的,小篆開筆人李斯是被腰斬的,書聖顏魯公是被縊死的,四歲讓梨的孔融是被斬首的,抗金的岳飛是被私下處死的,清白的于謙是被公開處斬的。

    要知道,毀謗往往會傷害最有能力最有德行的人,正如鳥雀喜歡啄食最甜的果實。他死後,他的屍骨被分別扔掉,他的胞弟、妻子被流放3000裡外,而他因為身後無子從此斷了血脈。

    岳飛死後20年便被趙構的兒子孝宗昭雪,于謙死後8年被明英宗的兒子憲宗平反,而袁崇煥卻是在被磔殺152年後由明朝的敵人——清帝乾隆公開平反。他可以瞑目了,歷史也終於實現了實質正義,儘管方式如此荒唐。

  • 2 # 仁者厚德載物

    袁崇煥是明朝頭號抗金名將、偉大的民族英雄,南明滿清民國新中國都為袁崇煥平反,當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更評價袁崇煥為明朝末年愛國領袖。

    公元1626年初,一生戰無不克攻無不勝的後金開國君主努爾哈赤統帥十三萬後金軍主力(號稱三十萬)氣勢洶洶地圍攻寧遠城,而袁崇煥的明軍只有一萬多人,努爾哈赤完全沒有把初出茅廬的袁崇煥放在眼裡,盛氣凌人地派人逼袁崇煥投降後金。

    面對威風八面手握重兵的後金開國君主努爾哈赤的逼降,袁崇煥臨危不懼,他大義凜然地說:“奴兵稱三十萬虛也,約有十三萬,吾修治寧遠,決守以死,豈肯降耳!”《東華錄》。

    寧遠大戰,袁崇煥指揮一萬多明軍以少勝多大破努爾哈赤的十三萬後金軍主力,擊斃一萬七千多後金軍(是役也,奴賊糜爛失亡者實計一萬七千餘人)《徐光啟集》。

    努爾哈赤也被袁崇煥的火炮打傷,(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並及黃龍幕,傷一禆王,北騎以皮革裹屍,號哭奔去)《石匱書後集》。 寧遠大戰讓努爾哈赤遭遇44年戰爭生涯唯一一次慘敗,七個月以後死去。

    努爾哈赤在寧遠大戰以後曾經說“自二十五歲起兵以來,戰無不捷,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清高祖實錄》。

    公元1627年夏季的寧錦大戰,袁崇煥指揮明軍大勝皇太極、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與濟爾哈朗、德格類、阿濟格、嶽託等帶領的七旗十萬後金軍主力,重傷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等貝勒,擊斃努爾哈赤的侄子覺羅拜山以及巴希、額真博博圖等後金軍將領,擊斃幾千後金軍,皇太極狼狽撤退。

    公元1629年年底的北京保衛戰,由於崇禎帝對袁崇煥的“皇太極有西向窺視中原”的多次提醒無動於衷,並拒絕袁崇煥的關寧軍協防薊州及改革薊州軍隊的建議,甚至逮捕協防薊州的關寧軍將領,導致皇太極帶領十萬後金軍主力繞道蒙古突破長城。

    公元1629年12月11日,皇太極帶領十萬後金軍主力突破長城喜峰口,攻佔遵化,十萬明軍投降後金,後金軍長驅直入進逼北京。

    對明朝赤膽忠心的袁崇煥立即帶領關寧鐵騎千里迢迢勤王,在12月24日搶在後金軍之前到達薊州阻擊皇太極,但皇太極不敢與袁崇煥決戰,繞開薊州進攻北京。

    副總兵周文鬱擔心關寧軍去北京城與後金軍決戰會引起皇帝與北京軍民猜忌,提醒袁崇煥“大兵宜趨敵,不宜入都”。

    對崇禎帝忠心耿耿的袁崇煥卻不顧自己安危,大義凜然地說:“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濟事,雖死無憾!”《邊事小記》。

    12月30日,袁崇煥帶領九千關寧鐵騎來到北京城下與皇太極的十萬後金軍主力進行決戰。

    但中了皇太極與漢奸范文程高鴻中鮑承先一夥反間計的崇禎帝卻拒絕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進城休整,北京城的明軍甚至用弓箭石頭殺害關寧軍士兵。

    在缺衣少食天寒地凍露宿城外的艱苦條件下,袁崇煥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在全身盔甲被後金軍箭射如刺蝟命懸一線的情況下浴血奮戰,大勝莽古爾泰、多爾袞、阿巴泰、阿濟格、多鐸、豪格、恩格德爾等左翼四旗的幾萬後金軍主力及兩千蒙古騎兵,阿巴泰、阿濟格、恩格德爾三部後金軍主力都被擊潰,幾千後金軍慌不擇路踩破冰面淹死在運河中。 袁崇煥又派五百火炮手對皇太極的大營四面轟擊,後金軍傷亡慘重,皇太極狼狽撤退。

    北京保衛戰形勢一片大好,如果等後來的孫承宗馬世龍邱禾嘉秦良玉金日觀黃龍張春茅元儀等明朝名將帶領的四十多萬勤王大軍雲集北京,與袁崇煥滿桂等明軍主力內外夾擊,全部殲滅皇太極的十萬後金軍主力指日可待。

    北京保衛戰其實是崇禎時期人才濟濟的最鼎盛時期,既是一次巨大危機,更是一舉打垮甚至消滅皇太極後金軍主力的千載難逢的良機。崇禎帝手下不僅名將如雲,連賦閒在家的抗金名將袁可立都上疏為崇禎帝出謀劃策。

    北京保衛戰時明朝的後勤與財政也高枕無憂,有財政專家戶部尚書畢自嚴嘔心瀝血為崇禎帝開源節流,畢自嚴後來甚至解決了四十多萬勤王大軍的後勤糧食問題,畢自嚴累得頭都腫大無比。

    可惜這樣的大好局面都被崇禎帝與抗金名將滿桂兩個人對民族英雄袁崇煥的陷害而毀於一旦。

    在袁崇煥帶領關寧鐵騎連續取得廣渠門大捷左安門大捷的同時,滿桂侯世祿等帶領的明軍卻在順義之戰德勝門之戰連續被後金軍打得慘敗 。滿桂也被北京城上明軍的大炮誤傷。

    狼心狗肺的崇禎帝不讓連續大勝後金的袁崇煥軍進京休整,卻讓連續慘敗後金的滿桂軍進城休整。

    不久,崇禎帝召見滿桂袁崇煥祖大壽等將領,善於表功討好的滿桂解開衣服讓崇禎帝看自己身上的傷,崇禎帝對連續打了敗仗的滿桂表示深深地讚歎,卻對連續大勝後金的袁崇煥祖大壽冷若冰霜。 滿桂趁機誣陷是袁崇煥軍的箭炮打傷了自己。讓中了皇太極一夥反間計的崇禎帝火上澆油,決定逮捕袁崇煥。

    十二月初一日,崇禎帝又一次召見滿桂袁崇煥祖大壽等人,崇禎帝用好酒好肉招待敗軍之將滿桂,卻把大勝後金的袁崇煥逮捕下獄,崇禎帝的是非不分顛倒黑白讓祖大壽等袁崇煥部下目瞪口呆。 主帥袁崇煥立下北京保衛戰勝利的大功卻被崇禎帝逮捕下獄,讓關寧軍悲憤不已。 而北京城的明軍繼續用炮石攻擊與後金軍浴血奮戰的關寧軍,祖大壽何可綱等關寧軍將領只好帶領悲憤的關寧軍士兵離開北京返回遼東。

    而滿桂軍計程車兵卻在北京城中騷擾老百姓,滿桂卻聽之任之,副將申甫的部下有很多北京市民,滿桂軍欺負甚至殺害他們。御史彈劾滿桂軍的胡作非為,崇禎帝也不追究。

    崇禎帝不但不追究滿桂,反而給滿桂加官進爵,賜滿桂尚方寶劍,加封滿桂為武經略,統領所有明朝勤王部隊。

    但滿桂最終也是自食其果,崇禎帝與他手下的太監們拼命催滿桂出城與後金軍決戰。

    滿桂說:“敵兵強大,我們援兵不多,不可輕易出去打。”

    平心而論,滿桂固守待援的戰略是正確的,因為滿桂軍沒有袁崇煥關寧鐵騎打敗後金的野戰戰鬥力。

    可滿桂架不住崇禎帝與太監們這些催命鬼的逼迫,只好與孫祖壽黑雲龍等抗金名將出城與皇太極的後金軍主力決戰。

    公元1630年1月28日,滿桂帶領幾萬明軍主力在永定門外安營紮寨,等待後金軍主力來決戰。

    第二天早晨,皇太極的後金軍騎兵從四面八方圍攻滿桂軍,滿桂剛愎自用不聽足智多謀的孫祖壽的建議,結果孫祖壽只好與滿桂各自防守,滿桂軍抵擋不住後金軍,孫祖壽殺出重圍救援滿桂中箭犧牲。36歲的抗金名將滿桂英勇戰死,黑雲龍等明軍名將被俘,幾萬明軍全軍覆沒。

    魏忠賢閹黨餘黨溫體仁高捷王永光等趁機對民族英雄袁崇煥落井下石。 而袁崇煥的老師東林黨領袖孫承宗卻對袁崇煥含冤下獄袖手旁觀,他利用袁崇煥寫信召回祖大壽何可綱等關寧鐵騎以後,就不再關心袁崇煥,自己忙於統帥四十多萬明朝勤王大軍,收復皇太極後金軍主力已經撤退的永平四鎮的遵永大捷。 東林黨只有大臣成基命為袁崇煥求情。

    明朝抗擊後金歷史表面上非常複雜,其實只要把握東林黨閹黨的主線就可以一目瞭然。

    抗金名將熊廷弼是東林黨,被魏忠賢閹黨陷害而被殺,而被後金打得慘敗丟掉廣寧等四十多座城池的王化貞是閹黨。

    抗金名將袁可立沈有容等是東林黨,而魏忠賢的乾兒子抗金名將毛文龍是閹黨,結果袁可立沈有容被魏忠賢毛文龍排擠出海上戰線,導致海上戰線壓制後金的大好局面前功盡棄。

    東林黨的孫承宗被魏忠賢閹黨排擠出朝廷與抗金前線,東林黨的袁崇煥孫元化寧錦大捷以後也被魏忠賢閹黨排擠出朝廷與抗金前線。

    東林黨的袁崇煥又斬殺了企圖勾結皇太極夾攻明朝並兩次血洗山東登萊的閹黨毛文龍。

    閹黨的內閣大臣溫體仁與高捷王永光等為了替閹黨毛文龍報仇,對含冤下獄的東林黨袁崇煥落井下石痛下殺手。

    而東林黨除了成基命等以外,包括孫承宗等德高望重的東林黨大臣都對袁崇煥含冤下獄袖手旁觀,最終導致崇禎帝自毀長城把民族英雄袁崇煥千刀萬剮傳首九邊。

    公元1630年9月22日,問心無愧赤膽忠心的民族英雄袁崇煥在面對3543刀千刀萬剮的凌遲酷刑之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對冤殺他的崇禎帝與吃他肉喝他血的北京老百姓沒有一點抱怨,仍然關心他抗擊後金守衛遼東的一生事業,寫下了蕩氣迴腸的千古絕唱絕命詩:

    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 3 # 昨日之我非我

    袁崇煥在明朝歷時10個月審理,欺君,資敵,擅殺毛文龍,與後金私自議和,縱敵入寇,消極避戰,條條都是死罪。袁崇煥被憤怒的老百姓分而食之!

    滿清時,為了詆譭明朝,為滿清竊國找到法理依據,編造所謂的反間計,崇禎冤殺忠臣的戲碼,以混淆歷史,愚弄漢人。袁崇煥女兒嫁給皇太極長子豪格為敏妃乃滿族皇室姻親,袁崇煥子孫世代皆為滿清高官且袁氏族人皆封官授爵。

    現在,滿族後人及包衣奴為了維護滿清的替代明朝的正統性,也是拿袁案作文章,欺瞞天下,為袁崇煥翻案。

  • 4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養寇自重玩脫了而已,要說袁崇煥賣國那不太可能,後金自己都養不活自己,那什麼籠絡袁崇煥這種級別的官員,要知道當時的袁崇煥可謂是要什麼崇禎就給什麼,不能滿足也得變著法子滿足,但是要說袁崇煥民族英雄那也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

    話說人家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遼東這地方就靠寇吃寇了,養寇自重這事也不是袁崇煥的首創,這是多少年的老傳統了,沒有了寇,這些人去哪裡要錢要糧啊,就是因為建州女真作亂,遼東才得以問朝廷要錢要糧,朝廷還只能捏著鼻子儘量供給。

    袁崇煥之死並不冤枉,敵人繞過他的防區打到首都城下,並在京城周遭造成大量殺戮劫掠,袁崇煥作為負責人肯定是要負責的,更何況袁崇煥一下獄,他的部下就自己跑了,朝廷號令怎麼樣他們也不聽,這情況簡直是太惡劣了,這就是割據軍閥了。

    當然袁崇煥之死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他的死還牽扯進了黨爭,但是袁崇煥死的不是很冤枉,當然死法確實慘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卉新苗為什麼從基部腐爛,是什麼原因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