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康熙王朝中,康熙在聽到噶爾丹犯邊的訊息後,感慨一座偉大的長城,居然擋不住一個小小的噶爾丹,於是率索額圖、明珠等一眾大臣巡視北長城一段,以便及時修築防禦。

    在此期間,康熙看到各屆進士在長城上的提詩,留意到其中有新進恩科進士張廷玉的名字,卻沒有提詩,於是叫了張廷玉前來詢問,張廷玉憑著記憶說出了他之前刻下的兩句詩:“萬里長城萬里空,百年英雄百世夢”

    長城上提詩雖多,也不乏詞藻華麗的內容,可是要麼是讚美長城之壯麗,要麼是歌功康熙之功德,只有張廷玉這兩句詩,雖然句意簡單,無過多修飾溢美之詞,但康熙卻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有見識,有骨氣”,不入凡品。

    之後康熙拒絕了索額圖的建議,下令“永不修長城,而以王道治天下”,並任命張廷玉以五品銜、戴單眼花翎,任懷柔縣令,併為其鋪設好未來的仕途,只要做出政績了,一年內升知府,再一年升藩司,再直接進入中央樞紐辦事。

    康熙憑兩句詩就破格提拔張廷玉,雖然是從六品文淵閣侍讀降到了九品懷柔縣令,等於是中央下放到地方,可是官職卻是提高到了五品,還賜予單眼花翎的殊榮。

    要知道清朝的花翎可不是隨便賜的,要嚴格地按層級佩戴:親王、郡王以下的帶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等親貴帶雙眼花翎,五品以上內大臣、參領等帶單眼花翎,而且都必須是上三旗的旗人才有資格佩戴,比黃馬褂要珍貴得多,康熙此舉,相當於正式承認張廷玉的“關係戶”身份,也難怪明珠聽到“賜張廷玉單眼花翎”後有如此驚訝的表情了。

    康熙是很忌諱公器私用的,他年輕時就很不滿鰲拜、明珠越級提拔自己的親信,到了其中年後,對官位的賜予也是比較吝嗇的,除非到萬不得已之境,比如蒙古小王子犯邊,臨時授予周培公軍權和便宜行事之權,後面戰事一定也立刻就收回來了,又如授予姚啟聖福建總督之職,全權負責臺灣事務,但也先後安排了明珠、索額圖去監視。

    可是在長城上康熙卻顯得十分大方,公然對張廷玉授予殊榮,並且要明珠看著他,擺明就是要明珠照顧好張廷玉,康熙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安排張廷玉日後順順當當地進入中央,成為自己的心腹大臣,也同時給明珠和索額圖提個醒。畢竟在當時,康熙身邊基本上沒有了漢人大臣,陳廷敬、周培公、魏東亭、李光地等接連離去,本來還想要提拔一個姚啟聖,但也因為他性格太直而作罷了。

    皇帝身邊不怕人少,就怕說真話的人少,在當時滿人之間爾虞我詐,說話的多辦事的少,基本上康熙定三藩、平臺灣靠的都是漢人,朝局都被明珠、索額圖這樣流於表面又善於黨爭的人把持著,康熙太害怕自己以後聽不到真話了,就像長城牆上那一片歌功頌德之詞,卻沒有人願意或敢於提及當時百姓的處境和外部的憂慮,這對一個有大智慧的帝王來說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所以張廷玉那兩句話才讓康熙額外看重,一個敢在眾人皆醉的環境下說出了“萬里長城不過空夢一場”的真話,又是新科進士,沒有被社會的染缸汙染,不入索額圖和明珠之黨,足可以用來制衡索、明兩黨,更巧的還是漢人,符合康熙滿漢一家的治國理念。

    這也就是康熙所說的,“以王道治天下”的治國理念,滿漢回藏蒙一家親的話,哪裡還有什麼三藩、臺灣、準噶爾這樣的民族對立情緒形成,也就不會重複秦朝之匈奴、明朝之後金這樣的覆轍了,自然也就不需要花費鉅額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來修一座“禦敵”的長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璣處理器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