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
2 # 御前帶刀侍衛
知事,是日本的都道府縣行政區的首長,此名稱源自中國古代的知府、知縣,當時又稱“知某州事”和“知某縣事”,因此被簡稱為“知事” 職務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縣長,或是臺灣的縣長。不過中國是地級市下管轄縣,地級市市長地位比所以縣長高;但是日本是縣下轄市,因此縣知事的地位比市長高。例如,大阪府下轄有大阪市,並設有市長,因此“大阪府知事”與“大阪市市長”是完全不同,“大阪府知事”是“大阪市市長”的上級,兩者不可混淆。
-
3 # 歷史研究課
知事,是日本南韓都道府縣行政區的首長,此名稱源自中國古代的知府知縣,當時又稱“知某州事”和“知某縣事”,因此被簡稱為“知事”。
日本也稱長的,日本、南韓是縣、府下轄市,知事地位比市長高。
如大阪府下轄大阪市,東京都知事下轄東京市。
-
4 # 雄哥14505
從中日文化交流說起
古代日本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自隋唐開始,他們派出許多人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宇才流入日本,他們才把語言用文字記錄。漸漸地,他們借用漢宇的音與形和他們發音符號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文字,即他們文字中夾帶許多漢字⋯⋯
為什麼要先講文字的歷史呢?是為了回答他們稱縣長為縣知事、而不帶“長”字。
我們知道:“知”字在古代還有一種意思,即“主管”,如知府、知縣,就主管一府或一縣的長官。到了民國初期還稱一縣長官為縣知事,就是主管一縣的行政事務。
這麼一回顧,就清楚了。日本在學習應用中國文化中,就把主管一地方的行政長官,叫知事。而且一直延用至今。
-
5 # 長島男爵
古代日本並沒有所謂「知事」,命題本身就是錯的,知事恰恰相反是現代日本才開始用的,而不是古代。
古代日本長期流行的是分封制,地方領袖就是小號的國王,稱之為「藩主」。
明治維新之後廢藩置縣,才借鑑唐宋「知府事」「知縣事」,將縣府行政長官稱之為知事。
從唐朝開始即有以其他官職兼“知府事”或“權知府事”的做法,但“知府事”還不是正式的官職名稱,而且管轄範圍與後來的州府可能有很大差別。
到了宋代,在府、州、軍、監設立地方長官,府的地方長官為知府事,
明朝大致恢復宋制,而且正式把官職名改為知府。
清朝沿襲明制,沒有大的變化,為從四品,
同理,知州、知縣也是知州事、知縣事,但是也統稱知州、知縣,並沒有某某州府縣知事的說法。
古代為什麼不叫某某長?因為古代官名更有藝術性,更好聽,更有文化,而不是現在,叫某某長,古代也有叫某某長的,很少。
比如,秦漢以後,管理萬戶以上的縣稱為縣令,萬戶以下稱縣ǒ長,北齊規定,概稱縣令,於是縣ǒ長名就被廢了,後稱縣令,宋明清稱知縣。
再看看古代地方行政長官的稱呼,先看郡縣兩級制
秦朝開始郡縣制,郡相當於省,稱郡守,
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改稱太守。後世只有北周稱郡守,其餘均以太守為正式官名,郡守為習稱。
西漢郡縣兩級制,後漢武帝設定十三州,作為監察區,為刺史,但並非行政區,後來東漢演變成行政區,為州郡縣三級制,州長官為刺史、州牧。
唐朝叫“道”(藩屬國還這樣叫,某某道)、宋朝叫“路”、元明清叫“省”。
隋唐時代,出兵征戰經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為“某某道”,該方面軍主將稱“某某道行軍大總管”。後來“道”成了監察區。長官名稱有巡察、按察、黜陟、巡撫、安撫、存撫等使,
此時的“道”是監察區,宋朝的“路”跟唐朝的“道”一樣,是監察區,而非行政區,逐漸演變成行政區。
宋朝的“路”的長官為安撫使、轉運使、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使等平級機構。
長官為承宣佈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
後來派巡撫巡視地方,監察區轉行政區,成為高於三司使的長官,省州縣三級。清朝跟明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