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鬱松寒

    把農民工不放在眼裡,不論是誰,哪怕你是多麼當紅的明星,還是高居廟堂的肉食者,都是低素質,或者說叫沒有素質!

    這並非激憤之詞。曾幾何時,“農民”這一稱呼成為歧視的代名詞。在中國這個農業大國,即便是城裡人,上溯不出三四代,都是農民出身。鄙視農民,輕了說是素質低,重了說就是數典忘祖!

    農民工,這一伴隨著工業化與城市化而衍生出來的特殊群體,懷揣著未來幸福生活的夢想,拿著微不足道的收入,幹著城裡人不願乾的髒、苦、累活。他們為了城市的建設與繁榮默默奉獻著,客觀上已經與所在的城市融為一體。每逢春節,由於農民工的大量返鄉過節,導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環衛工人緊缺,城市環境衛生成為頭疼問題就是明證。

    按理說,有付出就應當有回報,農民工理當被城市、城裡人接納。然而,現實總是那麼殘酷。曾讀到一則報道說,一農民工在公交車上給一帶孩子的城裡婦女讓座,當孩子去坐時,該婦女瞪了孩子一眼說“髒”!這件事固然屬於極端,但諸如此類的“白眼”並不鮮見,那英議論刀郎的話就是這種傲慢與偏見的真實流露。

    好在,這些年來,城市日益注重對農民工的關懷,在戶籍、子女入學等方面都敞開了大門。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也更應注重農民工的精神生活,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藝術,不是個別人、城裡人的專享,農民工也理應共享現代文明之光!從這種意義上說,那英的責詞,不是刀郎的恥,恰恰是刀郎的自豪與驕傲!

    真想給那英一句忠告:大俗即大雅,雅俗可共賞。真正的藝術,從來都不僅僅有象牙塔中的“陽春白雪”,還有更多草根受眾的“下里巴人”;真正的藝術家,從來都是心懷善念,德藝雙馨,眼睛向下,守正致遠。

    最後,也提醒那英一句:不要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勞動創造藝術!早在2011年的春晚,旭日陽剛組合的一曲《春天裡》曾讓華人幾度落淚。我覺得,農民工兄弟並不比你那英唱得差,他們發自靈魂深處撥人心絃的心聲,至今猶響耳畔,一直“留在春天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鷹拿下三連勝,特雷楊連暴三場,替補55分,他們能衝總決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