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一體

    應該是客氣謙虛一點這樣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山外有高山,水底有潛龍,是虎要臥倒,是龍要盤起,監獄裡的第一格言就是這兩句。

    所以只能下面這樣客觀的說,千萬不可斷定。

    老子道家無雙,天下能人居多!

    呵呵可否。

  • 2 # 大同那點事兒

    在我們中國文化裡,老子,有三種含義,第一種含義是指父親,爸爸。例如父子倆,人們會說老子如何,兒子如何。第二種含義是驕傲自大的人的自稱。毛澤東曾在《反對自由主義》一文裡說有些人,自以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這些人會將自己的右手大拇指正對著自己的臉,動輒老子如何如何。第三種含義就是指中國春秋時期的那位大哲學家、思想家老子,那麼,“老子天下第一”是誰下的結論呢?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爭鳴的程序,也是人才暴露的程序,各種思維門戶紛紛你方唱罷我上臺,其中儒家開山祖師孔夫子一直自以為是天下第一,由於他禮樂詩篇辭賦無所不精,不僅可以舉一反三,而且能做到觀器論道。何謂觀器論道,也就是隻需看到一件器物,就能將其出處,用處,原理等說出來,而且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東西,也就是隨意發揮,無師自通。他帶領他的弟子,周遊列國,推銷他的思維,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 合理這個聰明的巨人窮極無聊地在蒼茫的大地上領著弟子們到處求索時,合理孔子在弟子們面前得意洋洋真實感到自己是天下第一時,總算遇到了老子。

    我們今天如果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評價,也發現“老子天下第一”並非妄語:

    第一、老子的著作《道德經》在西方的影響遠遠大於孔子,《道德經》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如此說來,《道德經》豈不要排在《聖經》之後了嗎?要知道這是在西方,如果我們從中國的人口在世界的比重來看,《道德經》的影響之眾、之廣、之深仍為世界第一。

    第二、“天下第一”當然還是指老子所在的那個年代的“全國”,但老子的影響並沒有被時間所消磨,反而跟著韶光的流逝而愈見其牛。經過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能夠發現,有多少哲學家思維家的思維觀點都稍縱即逝,儘管儒家的影響一直佔有控制地位,但是,道家的思維愈來愈被注重,而且將老子神化為“太上老君”,而且以《道德經》的思維建立了僅有的中國宗教的,也只有這一例。儒家許多年來許多人都企圖建立儒教,可惜至今仍不成系統。

    第三、老子天下第一,根源於老子的思想天下第一,老子的思想主要指老子對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做出的貢獻,老子在論述天地道人的成因方面,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在辯證法方面,都是敢為天下之先,無人能企的。

    第四、老子天下第一,不是老子自己對自己的讚譽,而是人民對老子的讚譽,老子自己從來都非常謙虛,他在《道德經》中提倡學習“水”的優良品質,那就是“處下”、“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也正是不去爭,所以天下莫能與之爭。

  • 3 # 釣魚老童

    我說:老子天下第一,那誰是天下第二呢?老子除外,你就是天下第二,大家都是天下第二。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句話在現在他是貶義詞,一般都是稱那些目中無人,或高在上,自以自已了不起的人,那麼除了他,你不就是天下第二了嗎?大家不就是天下第二了嗎!我經常在旅遊景區看到”天下第一山”,而且到處都是,到其它景區又看到”天下第一山”,實際上這是對山河秀美的稱讚,別以為其它就是第二山了。人沒有什麼天下第一的,有,只是暫時的,社會的發展,事物的變化,總是互相轉換。說來說去,其實連天下第一都沒有。

  • 4 # 老衲侃春秋

    其實我也沒有答案,只是偶爾所想,發出了提問,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回答都很好,有見地。在這裡統一回復,大家辛苦了。感興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飄香什麼時候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