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顏如玉的進階之路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我深感到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每個孩子生而不同,卻都有著自控力和主動性。孩子的成長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這兩種能力可以和諧平衡的發展。作為家長應當根據孩子天生的個性,結合後天科學的方法,才能培養好符合兒童個性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分階段。

    0~1歲為自我認知形成階段

    在這個階段產生的行為,家長要給予理解和支援。比如孩子喜歡扔玩具,並不是調皮搗亂,而是在尋找自我的認同感。這個時候家長應當孩子去扔玩具的權利和自由。1~2歲的時候,孩子會逐漸的認識到我,並且可以認識出照片中的自己,以及映象中的自己,產生個體的概念。這個年齡的寶寶最感興趣的是認識自己和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我們可以多帶孩子玩“鏡中的我”的遊戲。

    2~3歲以後

    孩子慢慢的會把自我和他人比較,從而產生自我評價。這個階段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可以分角色扮演的方法去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寶寶成長到三至四歲

    寶寶開始要求家長按照自己的規則做,附近如果有其他人,甚至會要求其他人也遵守這個不知道是否正確的規則,不限地點和時間。 經過一段時間後,寶寶會逐漸從按照規則行事轉變為將規則內化。到五歲後,對於各類秩序和規則的瞭解已經到了一定程度,對於秩序關係的感受也變得更加明確和深入,也會產生自己認知中的秩序美感。

    所以,在孩子秩序敏感期的時候,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自由,對於他做的好的事情給予肯定的強化,對於他做的不好或有意搗亂的事情有對於採取弱化忽視的方法,從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整理能力。

    總之,孩子的早期自我管理培養對於人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為家長應當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 2 # 萌丫丫666

    首先,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

    其次,要從小事做起,比如說,規定好幾點學習,幾點看電視,幾點出去玩,要嚴格要求孩子,說話算數,言出必行。再比如說,拿什麼東西,用完後,必須放回原處。

    再次,要培養孩子有耐心,慢慢來,孩子的自控力,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控制不了自己,家長要慢慢引導,監督,獎罰分明。

  • 3 #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從小開始,年齡越小越好,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比如剛剛會走路的小孩子,摔倒是非常常見的,一般家長總是馬上跑過去扶起來,還要細心檢查摔著了哪裡沒有。其實小孩子摔跤,一般不會有什麼危險,父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扶最好,讓孩子自己起來,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

    第二,家長要懶。就是要求家長對孩子的事,儘可能讓孩子自己解決,絕對不能包辦代替,人們常說“懶媽媽養一個勤寶寶”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家長事事包辦,孩子只有依靠心理,怎麼會有自理能力。當然,家長的懶不是真的懶,而是不包辦代替,卻不可缺少事前的安排謀劃和事中的監管毒促,還有事後的檢查總結表揚鼓勵。

    第三,一定要從小事入手。小事成功的機率高,容易積累自信心,有了成功的經驗,再由小及大,逐步培養。還要有耐心,什麼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培養出來的。

  • 4 # 水清麼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的維度還是很多的,您那邊是怎麼定義的?是時間管理能力?健康管理能力?情緒管理能力?還是其他什麼的。最好有一個具體的內容,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去尋找方法。

    瑪利亞 蒙臺梭利,就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開創者,在《童年的秘密》裡面提到,孩子天生有秩序感,有尊嚴感,而且熱愛學習,有自控力,耐心方面也比大人強很多。

    他提出兒童本位,即從孩子的角度去看教育,而不是兒童需要成人的教育,這個是成人本位。並且伴隨著成人本位,會產生三個誤會,1、孩子太小,管理不了自己,需要大人幫忙才行。2、敏感期一旦過了就補不了了,所以一定要看緊一些。3、如果不嚴加管教,孩子就會變壞。

    她還講究實證精神,透過你的觀察去了解孩子,而不是你的臆想,比如“孩子是沒有責任感的”這個信念。你仔細觀察你的孩子,你會看到,其實如果是他的東西,並且有自主權的時候,他會收的好好的。比如他覺得珍貴的一個小玩具之類的。

    成人做事是非常有目的性的,比如拿杯子,就是能拿起來,不會摔壞為目的的。而孩子的任務是成長,透過一次次的訓練,失敗,積累經驗,靠的是天生的一種衝勁,而當這種衝勁沒有的時候,孩子就不再成長了,這個時候才是最要命的。

    具體怎麼做呢?

    1、秩序,把玩具分類擺放,家裡面物品的擺放也儘量要歸類。當他形成秩序感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會自己收拾玩具了。

    2、生活規律,讓孩子形成習慣,知道每天到什麼時候,要做什麼,這個對於時間和秩序感的形成非常有幫助。

    3、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小的衣櫃,讓他自己來收拾,整理。

    4、給孩子任務,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完成,你只要耐心的等待就可以。一定要讓孩子來做,他尋求你幫助的時候,不要代勞,嫌他慢,把事情都幫他做掉了,你這樣孩子就得不到相應的鍛鍊了。給予適當的引導,讓他多嘗試,不要著急。

    5、多用鼓勵的話與孩子溝通,少用誇獎人格的話跟孩子溝通。把“寶寶你真棒”,改成“寶寶透過你的仔細的觀察,完成了這個事情,寶寶你真的很努力”。

    6、如果有條件,孩子房間裡面的裝置,都以孩子的高度進行佈置。

    我們的目的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孩子是不是像小狗一樣聽不聽話,把握住這一點,就不會太焦慮了。

  • 5 # 擊著長空的鷹

    首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當你拿著手機刷屏、翹著二郎腿看電視、一覺睡到天大亮自然醒的時候,你有什麼理由強逼著小孩起早、看書、做作業?當你一天到晚想著在外胡混,夜不歸宿的時候,你有什麼理由去要求孩子要規律作息,自律學習?

    其次,要引導孩子養成目標設定的習慣。也就是說,讓孩子給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設定一定條件,讓他/她思考該怎麼做,是否需要幫助,什麼時候完成,使之逐步養成自我約束管理和思考的能力。有了這個習慣,他/她就可以在面對陌生或突發的事件的時候有正確的解決和管理的套路和能力。另外還可以使得孩子有自我激勵達成目標的效果。

    第三,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專長。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他/她的專注力和爆發力等將會超乎你的想象,要想讓孩子積極地進行自我管理,更多的時候是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他們沒有旁騖的時候,是你最放心的時候。

    第四,有正激勵,也要有負激勵。當他/她設定的目標不能完成的時候,大多數的時間父母還是以鼓勵為主,當孩子情緒很大無法溝通的時候,也要有一些小小的手段或懲戒讓他/她明白規則的存在。

    最後,讓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我們的中華文明有5000多年的歷史,有很多的自我管理的內容和規則值得我們學習一生,給孩子灌輸正向的傳統文化,讓他們懂得禮儀仁智信,溫良恭謙讓,掌握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和交往規則,本身對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有很大的提升效果。

  • 6 # 皛川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有個大前提。那就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小祖宗”培養,還是按照自己的下一代精心培養。

    因為,假如把自己的孩子從小當成“小祖宗”培養,勢必會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並且習以為常。

    這種環境下養大的孩子,骨子裡就養成了依賴心理。等長大了再談什麼自我管理,恐怕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和磨練。

    如果是按照自己下一代去精心培養,那就不一樣了。

    這就得從小立規矩。從孩子會玩玩具開始,就要教育他從哪拿的東西,還要放到哪裡。等一系列生活理念,就從小灌輸給孩子。

    小樹得剪,小人兒得管。從呀呀學語開始,就培養孩子的心理意識,動手能力,動腦能力。等長到一定年齡,對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早就形成了習慣而根深蒂固了。你說這樣的孩子還用培養他自我管理能力嗎?

    當然,教育孩子是個辛苦而操心的活兒。要不怎麼說: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呢?舍不捨得,是一回事,父母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不過,有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穫,這是真理。

  • 7 # 小仔教教

    2、第一,家長是否有自我管理的能力。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作為家長總是會要求自己的孩子這也會,那也會,結果自己啥也不會。榜樣力量,是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3、第二,幫助孩子自我反省自我認識。想讓孩子掌握自己命運,首先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自我分析,客觀的分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優點和缺點,從而不斷的完善自己。如:孩子做錯了事,要引導孩子認清錯誤在哪裡,今後如何改正。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及時鼓勵,鼓勵時要有具體事件和他自身結合起來,讓孩子知道自己哪方面好,哪方面不足。

    4、第三,培養孩子意志力。抗拒誘惑是種能力,也是人生具備最基本的能力,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如:當孩子學習特長時,想放棄時,家長應該幫孩子找到放棄的問題所在,讓孩子繼續堅持下去,長此以往,孩子意志力會有提升。

    5、第四,獨立意識的培養。首先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把孩子當一個獨立的人來看,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一些和孩子有關的家庭事務,要和孩子共同商定。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培養除獨立的意識。

    6、第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讓孩子自我管理的基本條件。很多家長害怕孩子累著,影響學習等藉口,幫孩子打理好一切事物。要給孩子提供獨立的鍛鍊機會,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做好引導和監督作用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圓月彎刀》有幾個版本?你最喜歡哪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