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顫動的丹田

    本來想真真切切的辦幾件利國利民利己的事情,

    結果紮紮實實幹了一堆損人不利己禍國殃民殃個人的糗事兒。

  • 2 # 浮生若夢sk

    被傳為穿越帝的王莽,實際上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王莽,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鄲大名縣), 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為漢朝皇帝劉家後代,篡奪皇位。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然而改革不僅沒有緩解社會矛盾,反而進一步促使社會矛盾激化。王莽以外戚而登皇位,改朝換代這段歷史,最為後人所詬病,罵他的理由無非是兩條:一個是假仁假義,沽名釣譽,另一個是狼子野心,陰謀篡位。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兩條是都站不住腳的。

    王莽假仁假義,沽名釣譽?實際上是沒有一個具體標準的,政治人物需要為自己塑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古往今來皆是如此。王莽畢竟是真的把自己家裡的錢和土地拿出來賑災了,也真的救濟了不少窮苦百姓,這如果非要說成是假仁假義,那不知道怎樣才是真的仁義?王莽禮賢下士,被人說成是結黨營私,但身在高位的人哪個不這麼做?別人禮賢下士就是禮賢下士,王莽禮賢下士就是假仁假義,這太過雙標了。至於生活簡樸的問題,如果說王莽人前吃素,背後大魚大肉,那誰也沒看到,也沒有記載,就算真的是這樣,也是小節,不能憑這一點就說王莽虛偽。

    狼子野心,陰謀篡位?實際上這是在用最後的結果倒推動機,很有問題。王莽當然最後卻是代漢自立了,但究竟他從什麼時候開始產生這個念頭,很難說,非要說他自從一開始入朝廷就有這樣的驚天大陰謀,確實說不過去。

    實際上,王莽能夠當皇帝,一方面是因為西漢末年外戚集團太過強大,另一方面是王莽自身的聰明才智,最主要的是,當時西漢後期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當時的統治階層腐化墮落,民間災荒不斷,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漢室當“更受命”之說早就暗流洶湧。此時一個道德上的完人——王莽出來接受漢朝禪讓,實際上是順應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基本思潮,被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群眾寄予了很大希望。

    但為什麼最後背了一個千古罵名呢?他改制失敗自然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新朝之後再度統一天下的是漢室宗親劉秀,打的旗號還是漢室正統,既然漢室儲存了下來,那麼中間漢室中斷的時間,自然是不符合天命的偽朝,建立這個偽朝的王莽自然也就成了亂臣賊子。

    理想主義者就像聖人一樣,擁有崇高的道德光輝,宏偉的思想藍圖,但是在現實中卻往往寸步難行,碰得頭破血流,王莽正是這樣一個人,他以道德、聲望和理想作為武器,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本來完全有機會大展宏圖,名垂青史,誰知道,成也蕭何敗蕭何,正是道德、聲望和理想害了他,使他不顧現實,一意孤行,最終死在了本來已經被他避免了的農民大起義之中。

    從王莽身上我們再一次驗證一條真理,那就是人間永遠也建不成天國,任何理想都必須要和現實緊密結合,才會有鮮活的生命。如果有人要把天國、天堂、理想世界不顧一切的落實,帶來的必定會是災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鴨一年能養幾次,一次大概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