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一世界
-
2 # 吉誠
《孟子》是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怎樣孟子的學說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荀子曾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失佚了。這四篇民間傳說是孟子參悟了五行和易經的要義,不可洩漏天機,因而被隱藏起來,具體情況,已不得而知。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了。
值得一提的是孟子是一位深諳易道的易學家。對《易經》和五行學說有獨到的見解。關於這一點,清末大儒杭辛齋早有揭示。杭氏認為:懂得易學並不在於口道乾坤坎離,關鍵在於心法天道德義:“孟子繼孔子之後,七篇之首,即揭明仁義大旨,而歸體於性善及經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及繼善成性之嫡系也。安見孟子之不知《易》哉!”
竹書、帛書《五行》的出現,“使宋儒追慕崇尚的思孟一派儒學的流傳線索重新凸顯了出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認為:思孟學派這種將數術引入儒門的努力,高揚‘人道’主義旗幟的表現,是企圖把儒家的道德條目加以自然哲學和生命哲學化的明證。其理論勇氣是巨大的,對華人思維方式影響也是深遠的,甚至可以說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程序影響都是深刻的。自此,易學真正走上了醫國、醫人、醫病的光輝歷程。孟子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隱含著終始交替的意蘊。由此看來,應是思孟學派開“五德始終說”之先河。
-
3 # 雲淡風清29
<孟子>一書,據傳是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出生的時候,孔子已經死去一百多年。孟子視孔子為超人。故求學於子思門人,具體的老師是誰不知。
孟子是儒家忠實的繼承者。主張仁政。他提出君王要善待臣民,同時喊出了具有民主思想意識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口號。
當時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與儒家有同等地位的楊朱學派,墨家學派,也在努力擴大自己的影響。用孟子的話說:“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則歸於墨……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三家學派各有自己的信眾。為了宣揚自己的主張讓儒家學派發揚光大,進而輔政治國。孟子和弟子們遂編成<孟子>一書。以求廣為流播。
<孟子>後來同<論語><大學><中庸>一起被並稱為四書。成為儒家經典,也是歷朝開科取士後的必讀書籍。
<孟子>一書體現了早期儒學,匡正時弊,幫助君王治國糾偏,重視民生的積極思想。但是後來儒家學說一統江湖之後,便逐漸成為了統治者的工具。被統治者摘需利用,強調忠君愛國,維護帝王權威,民本思想逐漸淡化,反成為禁錮思想的利器。
孟子提出的民重,君輕思想,在專制的歷朝歷代從未真正得到推行。迂腐,虛偽食古不化成為後來儒家的通病。因此在二十世紀初,爆發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了嚴厲清算。儒家學說差一點從中華文化中被全面清除。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與重視。
-
4 # 趙日金141
沈括《夢溪筆談》有篇“《王聖美嘲諷達官》。說的是一個小縣令王聖美,還沒什麼名氣時,去拜見一位大官,恰逢大官正與客人們談論《孟子》,沒顧及王聖美。王聖美暗笑他們的談論。過了好長時間,大官突然問王聖美:你讀過《孟子》嗎?王聖美回:天生最愛讀《孟子》,可就是讀不懂。大官問:怎麼讀不懂?王聖美回:從開頭就不懂。大官問:怎麼會從頭就不懂了呢,說說?王聖美回:孟子見粱惠王,就不懂了。大官很吃驚:這句話有什麼深奧難懂的呢?王聖美回:既然說孟子不見諸候,為什麼去見粱惠王呢?大官愕然無對。
-
5 # 暖洋洋大叔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一貫以孔子的正統繼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貢獻也是無與倫比的。他不僅授徒講學,培養出了樂正子、公孫丑、萬章等優秀的學生,還與弟子一起著書立說,著《孟子》七篇,留給後世。
一般觀點認為,《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該書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而“仁義”則是孟子道德論的核心思想。
雖然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稱為亞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直到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才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更被升格為儒家經典。到了南宋時,朱熹又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此,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孟子》當做家傳戶誦的書,而它又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
6 # 儒家哲學
基本上那個時候的諸子百家,都是“述而不作”的態度,所以《孟子》一書並不是孟子本人所寫,大多是記載你言論,或者由其弟子,或者後世學子整理編纂而成。孔子半年之後,他的學生一部分去做了官,一部分則繼續講學。而孟子不是弟子的學生,而是孔子學生的弟子,受孔子思想影響很大。當時儒家勢微,《孟子》一書中說道:“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所以孟子發出“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以一己之力,拒楊墨。為後來儒家思想的發展,以及被漢代統治者確立為正統思想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影響之大,僅次於孔子,所以史稱“亞聖”。
回覆列表
《孟子》一書是儒家的“四書”之一,也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為重要的材料。而關於《孟子》一書的撰者,卻有不同的看法。
孟子最為敬重的人是孔子,或者說孟子十分崇拜孔子,他的一生出處進退也大致與孔子相似。孟子曾經遊歷諸侯,但他的“王道政治”主張也同樣無法推行。在政治上沒有前途的情況下,孟子只好仿效孔子,回到家鄉從事教育。
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所以東漢趙岐的《孟子題辭》說:“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第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
“民為貴”書影然而,唐朝的韓愈卻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說:“孟軻之書,非軻自著。軻既沒,其徒萬章、公孫丑相與記軻言所言焉耳。”(《韓昌黎集》卷十四《答張籍書》)
以後,宋代的晁公武,清朝的周廣業、崔述等人也認為《孟子》一書非孟子本人自著,理由是孟子所見諸侯皆稱諡、每章冠以“孟子曰”、七篇之中於孟子門人多以子稱之。
而宋代的朱熹、清朝的閻若璩則認為:《孟子》七篇的文章風格基本一致,其中只記錄了孟子的言語和行動,沒有像《論語》那樣因成書於門人而記錄了孔子的音容笑貌。因此,《孟子》應為孟子本人自著,而萬章、公孫丑可能參與其事,並在孟子死後進行了序次編訂。這樣的解釋是有一定道理的。
今本《孟子》如《史記》所說有7篇,但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窮通篇》中卻說有11篇,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也說“《孟子》11篇”,趙岐遂以為《孟子》11篇有真偽之分。
除了現存的7篇外,“又有外書四篇:《性善辨》《文說》《孝經》《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與‘內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仿而託也”。
由於趙岐沒有作註解,《孟子》“外書”四篇後世人多棄而不用,最終便亡佚了。
今存《孟子》有《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等7篇,每篇又分上、下篇,共14篇。記載了孟子的政治活動,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學說,是我們研究孟子的寶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