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島主說事
-
2 # 稀星天外
德軍又不是美軍可以輕輕鬆鬆拿出成千架運輸機,就算有機場的起降能力,空中指揮排程也有問題。拿德國當時的主要運輸機Ju-52來說,單架運能2噸都不到,也就是18名傘兵。用它來運援軍,要多少架?另外,運進去的人要吃喝補給啊!當時,包圍圈裡已經有22萬多人,每天最低需求是600噸(食品,藥品,彈藥,油料)。戈林那個肥豬實際做到多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多一天大概420噸,大多數時候每天只有200-300噸。為此還損失了大量的運輸機和飛行員,最後連後方航校教官也拉來飛了。這個完全是殺雞取卵啊!包圍圈裡已有人員的補給沒法滿足,就算運援兵不佔用額外的空運力量,補給缺口也會越來越大。最後結果就是把援軍也打進去了。記得曼施坦因在他的回憶錄《最後的勝利》裡面說了,當時他能做的最好的就是把很多在外休假,戰傷康復的軍官給飛了進去。
-
3 # 戰略論
有記載的斯大林格勒包圍圈裡的德軍第6集團軍司令部向頓河集團軍群司令部發出空運增援部隊的請求電報是在1943年1月份,此時第6集團軍已經在包圍圈中堅守了一個月出點頭,由於空中補給的不足,缺乏彈藥和燃料以及食物,該集團軍的態勢開始出現嚴重的惡化。
根據第6集團軍的報告,蘇軍已經對其防線達成了縱深突破,德軍只能勉強防守,預備隊早已用光,也沒有多餘兵力再組建預備隊。彈藥只夠三天,糧食幾近斷絕,重武器已經無法機動,而阻擋蘇軍的坦克必須依靠這些重武器,這意味著德軍無法縮短自己的防線,因為放棄重武器無異於加速防線的崩潰。總得來看,此時第6集團軍的正式抵抗已經堅持不了幾天了,即將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這是該集團軍即將覆滅的前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保盧斯向曼施坦因請求立即派數個全副武裝的營進入合圍圈,他表示或許還有望繼續實施抵抗。這個請求保盧斯曾多次提出,但是都被曼施坦因拒絕了,理由很簡單,自從第4裝甲集團軍的解圍行動停止後,已經再沒有理由向合圍圈內輸送部隊或者補充人員了,這相當於送更多的“人頭”給斯大林。因為即便給保盧斯這幾個營換取幾天的堅守時間,曼施坦因也沒有兵力在這幾天內重新恢復解圍行動,而且最重要的是就是這幾個營的兵力曼施坦因也拿不出來,頓河集團軍群所有能騰出來的兵力都投入了救援行動中,沒有一絲的預備隊了。
雖然沒有向斯大林格勒包圍圈投入更多的作戰部隊,但是此前原本屬於第6集團軍的那些在後方休假的人員在得到集團軍被合圍的訊息後,紛紛趕回前線並要求將其攻入包圍圈內以和他們的集團軍同進退。曼施坦因最終同意了將這些人運入包圍圈,這些人最終和第6集團軍一起覆滅了。
-
4 # 王春來342
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蘇軍透過代號“天王星”和“木星”的兩次行動,把佔領斯大林格勒部分城區的德軍第六集團軍27萬人與外圍的德軍隔開距離250公里。
在蘇軍紮緊口袋前,保盧斯率領的第六集團軍是有突圍的可能,當時希特勒對於第六集團軍撤出斯大林格勒並無異議。但是,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向希特勒打了保票,戈林說,既是蘇軍完全封鎖了陸路交通,德國空軍完全可以透過空運保證第六集團軍的物資供應,希特勒採納了戈林的建議,命令保盧斯率領的第六集團軍死守斯大林格勒。
後來的事實證明,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向希特勒做出的保證,完全是吹牛的大話,27萬人的第六集團軍每天需要700噸的物資,可戈林使盡全力,德國空軍1天只能給第六集團軍提供300噸物資,這點物資對於27萬人的第六集團軍簡直不夠塞牙縫的。
就這樣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陷入絕境,保盧斯根據第六集團軍的處境,幾次向希特勒提出請求,讓第六集團軍突圍,但都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絕,為了堅定保盧斯率領第六集團軍死守斯大林格勒的信心,希特勒臨陣授予保盧斯陸軍元帥軍銜。
作為保盧斯頂頭上司的頓河軍群司令曼施坦因,對於第六集團軍的處境,希特勒讓第六集團軍死守斯大林格勒不許突圍的決定,以及德國空軍的空運能力,瞭如指掌,(在這裡德國空軍的空運能力是主要因素),第六集團軍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派出援兵也只是給蘇軍多加一道菜,根本扭轉不了戰局,保盧斯請求空運援兵的請求被曼施坦因拒絕,也在情理之中。
-
5 # 成都地產逍遙君
曼施坦因在原文中給出的理由是——集團軍群已經沒有多餘的後備部隊了,此外自從第4裝甲集團軍的解圍行動停止之後,已經沒有理由再向合圍權內輸送部隊或補給人員。
而事實上,保盧斯1月12日夜間再次送來空運人員補給請求時,別說是人了,連物資都非常困難了,因為當天中斷了空中補給,空軍對防禦作戰的支援也被迫停止。保盧斯白天的報告中宣稱,即使現在開始能夠透過空運獲得充足物資補給,也已經於事無補了,堅持抵抗的時間更多依敵人的攻擊強度而定。
同一天,皮託姆尼克機場也丟失了,而在合圍圈內就只剩下一個古姆拉克機場可以使用。
到了晚上,保盧斯又報告,如果立即派遣幾個全副武裝的營進入合圍圈內,或許還有望繼續實施抵抗,他也多次提出空運實現兵員補給。但曼施坦因心裡很清楚,正如他所言,連第4裝甲集團軍都沒能成功,那麼更沒必要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送了。
-
6 # 戰情解碼
斯大林格勒戰役本是希特勒的一步錯棋,希特勒過分執念,妄圖將斯大林格勒從地球上抹掉,而曼施坦因早在開戰前就對希特勒的部署持反對意見。曼施坦因認為,希特勒的計劃會讓德軍兵力變得過於分散,戰線也會被拉長,而且斯大林格勒並不是什麼戰略要地,佔領斯大林格勒也不過是政治意義上的象徵。朱可夫同樣清楚德軍這一要害,他抓住這一點,在斯大林格勒層層防禦從而死死拖住德軍,使其無法大規模合圍蘇軍,於是德軍的閃電戰也就沒了用武之地。雙方在戰場上僵持不下,戰略要地反覆易手,最終德軍陷入苦戰,而這也加劇了德軍補給線的負擔。
身為前線將領的保盧斯對希特勒言聽計從,“認真”執行著希特勒的每道命令,但希特勒的佈置讓德軍的兵力變得過於分散,根本無法對蘇軍形成有效的打擊,第6集團軍的形勢越發不容樂觀。待到戰機已失,保盧斯請求撤退之時,希特勒的固執讓保盧斯喪失了最後的機會,最終幾十萬德軍被蘇軍包了餃子。
直至第六集團軍被合圍,敗局已定,希特勒才不情願地下令撤退,然而突圍最好的時機已經喪失,而保盧斯也直到被希特勒授予元帥軍銜才看清這場戰鬥的錯誤本質。元帥是不可以投降的,只能戰死,可是戰死又有什麼意義呢,也只不過多了一個陪葬品而已。最終這位一直以來對元首言聽計從的將軍選擇了抗命,投降了蘇軍。
回顧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堅守的日子,他曾向曼施坦因請求空運援兵以解燃眉之急,但直到他投降,曼施坦因也沒有答應他的請求。那麼曼施坦因為何見死不救呢?
或許因為曼施坦因看不慣保盧斯地嘴臉,畢竟保盧斯這種沒有主見,只知道服從元首以示忠心地將領任誰都會心生不滿。事實上這只是我們地臆測,曼施坦因的決定是源自他對戰局的正確判斷。除了斯大林格勒外,德軍在各戰場上的兵員都吃緊,根本已無援兵可派,而且此時此刻抽出兵力去挽回一場毫無結果的戰爭,那隻會讓整個戰局對德軍更加不利。更何況,當時空軍的運輸能力十分有限,德國空軍甚至給被包圍的第六集團軍運送給養都困難,又哪來的能力向包圍圈內空運援兵。援兵運少了不起作用,而運多了又沒有那個能力,曼施坦因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否決了保盧斯的請求。
曼斯坦因沒有做錯,在蘇軍的嚴密包圍下,空運援兵的結局也不過是讓更多人去送死。在這場戰爭中,德軍大勢已去,面對無法扭轉的戰局,空運援兵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回覆列表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為何曼施坦因拒絕了保盧斯空運援兵的請求?因為曼施坦因如果能空運援兵,前期德軍早就嘗試過了,此時保盧斯提出這個要求,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
一方面,曼施坦因到斯大林格勒戰場,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本身,1942年上半年,曼施坦因在南線克里米亞獲得大勝,希特勒又把他的第11集團軍拆得七零八落,讓他到列寧格勒戰場去救火,實際上,希特勒的目的也是想曼施坦因在北線去增援莫德爾,期望在勒熱夫再打出一線希望,因為希特勒心中始終對莫斯科情有獨衷。
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11月19日,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秘密制定的“天王星行動”在斯大林格勒戰場打響,而緊隨其後的是在勒熱夫方向展開的“火星行動”,這就是蘇德戰爭中著名的“雙星行動”,雖然朱可夫因“火星行動”受到一些質疑,但“天王星行動”卻非常成功。
在權衡斯大林格勒和勒熱夫兩個戰場得失時,希特勒採取了兩個解救辦法,一個是命令莫德爾採取靈活機動防禦的方式,牽制蘇軍中線主力南下增援“天王星行動”,並將統帥部掌管的裝甲預備隊緊急增援莫德爾第9集團軍;而另一面,命令曼施坦因組建頓河集團軍群,前去解救保盧斯第6集團軍,同時掩護A、B兩個集團軍群之間的通道不被蘇軍切斷。
但是,德軍的命令來得太晚,11月20日曼施坦因受命組建頓河叢集,到12月上旬才展開進攻,這半個月的時間裡,他不僅要與南線各救援部隊協調,包括羅馬尼亞、匈牙利幾個僕從軍,還要在如何解救保盧斯和防禦A、B兩個集團軍群通道的問題上畫重點。所以,他採取的捨近求遠,以北線48裝甲軍打助攻,以南線57裝甲軍打主攻,結果被蘇軍識破前功盡棄。
從這個方面講,希特勒希望曼施坦因在斯大林格勒戰場再創輝煌,可既無重兵給他,又不提供裝甲助力,相反,希特勒將大量裝甲師預備隊給了中線莫德爾,曼施坦因等於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另一方面,保盧斯要曼施坦因空運援兵為時過晚。保盧斯第6集團軍被圍他肯定是有責任的,不僅在於他對戰場判斷失誤,還在於他太不機動靈活了。既然攻不進就應該選擇撤退出來,可他又礙於希特勒不準撤退不準投降的命令,既不突圍又不想魚死網破。
“天王星行動”展開後,本來曼施坦因救援時,保盧斯有突圍的可能,只要他稍稍向外機動三十公里,就可以與曼施坦因的救援部隊匯合,但他卻以缺乏燃油和部隊缺乏補給為由拒絕了。到1943年1月初,眼看包圍圈越來越小,保盧斯才想到讓曼施坦因往包圍圈空投物資和援兵,可此時,曼施坦因已經沒有心思再往斯大林格勒戰場使勁了,因為更大的麻煩在南邊,如果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被切斷退路,那他的頓河集團軍群也會被蘇軍包了餃子,相比包圍圈中的保盧斯第6集團軍,哪個輕哪個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從這個層面看出,保盧斯先是固執己見不願意服從曼施坦因的指揮,後又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增援部隊上,而曼施坦因透過前期努力,已經看出了沒有希望,所以乾脆中途退出了救援行動,任第6集團軍自生自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