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載譽

    在女性地位堪憂的印度,她不但獲得國葬,總統還在她遺體前雙膝下跪

    我們在選工作的時候,總會先問工作環境好不好、工資高不高之類的話,當然這是對自己生活品質負責的一種體現,無可厚非,但世界上還存在這樣一群人。

    她們不講自我物質,講自己能幫助多少人,以幫助他人為自己一生最幸福的事,馬其頓人特蕾莎修女就是當中的典型代表。她於1910年出生在今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家裡是小商品經銷商,雖不大富大貴,但衣食無憂不是問題。

    但她在12歲時,拋棄了“優越”的世俗物質生活,誓言造福天下蒼生,參加了天主教的兒童慈善會,成為了一名修士。並在18歲時主動請願去當時社會條件出了名髒亂差的印度工作。

    最初她是在印度加爾各答的聖瑪莉羅雷託修會中學教學地理,隨後又成為該校的校長,在這裡她清晰的明白了什麼叫貧富差距,印度的富人區和貧民區簡直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區別。

    這邊富人區的富豪們打著Golf球,喝著咖啡、茶葉,大口抽古巴大雪茄,可能是一牆之隔,另一邊餓的骨廋如柴的窮人,呻吟著爬行在街道,渴望行人施捨一個麵包或是一顆米粒。

    看到如此觸目驚心的場景,特蕾莎修女落下了“痛苦”的眼淚,她難以想象在上帝的光輝之一,怎麼還會這麼不公平,於是在1947年向當地的總主教辭去校長的工作,要用力所能及的力量拯救窮人,但沒有獲得批准。

    特蕾莎修女不甘心,此後四處奔走宣講,希望上司能夠支援自己,終於在1948年,獲得了教皇庇護十二世的注意,教皇很喜歡這位滿懷慈心的修女,當即准許她的行動,並給予了啟動資金和經營場所。

    有了教皇的肯定,特蕾莎修女在1950年10月正式掛牌成了仁愛傳教修女會,且為了能夠更好的融入印度社會,讓受助者不會因為陌生而懼怕,修女會摒棄了傳統的歐式修女裝,以印度女性傳統服裝白色莎麗為制服。

    此後特蕾莎修女依託修女會,穿梭在印度各大貧民窟,用無微不至的救助行動,去幫助印度街頭那些窮人、病人、孤兒,一時間白色莎麗成為印度窮人眼裡最美的風景線。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救助窮人的資金問題,特蕾莎修女還時常穿梭於歐美亞三大洲的各大主要經濟強國,透過聲淚俱下的演講贏得富人們對窮人的關注,然後主動為她的救助行為提供資金幫助。

    1979年因為她對窮人這鍥而不捨的愛,她榮獲了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獎感言是“這項榮譽,我個人不配領受,今天,我來接受這項獎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這個獎是對貧窮世界的承認。”

    事後她遵守了自己的獲獎感言,將所有獎金捐給了自己的修會,用於為窮人添一件衣、一口飯。與此同時透過她的努力,修女會不斷的壯大,截止她去世的1997年為9月,印度上下已有4000餘名修女,成為印度最大的慈善機構之一。

    且出於對她的尊重,印度特意為她舉行了最高規格的禮儀“國葬”,印度總統、總理在她的遺體前雙膝下跪,安靜的目送這位為了解決印度窮人問題,奮鬥一生的“奇女子”。

  • 2 # 秋天是金色的

    印度女性,有沒有地位高的,我想說,沒有。在印度,不管你條件多好,不管你多麼優秀,就算是明星,在婚姻中,男尊女卑是不變的。

    所以還是中國好,人人平等,人性化的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貿港有哪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