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農35
-
2 # 金田寶哥
水稻什麼時候揚穗肥最好?
水稻的本田追肥分返青、分櫱、穗肥、粒肥、而這裡面用量比較大的就是分櫱和穗肥同時它們對產量的影響也比較大,眼下在東北地區正是有效分櫱末期,水稻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時期,咱們稻農啊馬上要追穗肥了,那麼什麼時候揚穗肥最好呢?時間如何確定那?下面我們具體聊一下。
-
3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穗肥基本上是水稻生育最後階段施用的肥料,具有保胎、促進灌漿、保證後四片功能葉的正常功能以及保持莖杆活性的功能,那麼什麼時候施用穗肥最好呢?
我個人認為我在水稻孕穗期之前或者剛剛進去孕穗期施用最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看下水稻的肥料效應規律,是n+2葉時候肥料效應達到最高峰,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種植水稻的葉片數量來確定穗肥施用時期,以黑龍江農墾普遍種植的11片葉為例,11-2=9,所以可以在8.5-9葉期施用穗肥。對於穗肥不建議施用過晚,可以根據葉齡施用也可以根據時間施用,一般在7月5日之前施用,施用過晚的話氮肥後移,易出現貪青、晚熟等負面情況。影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穗肥建議施用尿素和鉀肥,尿素用量在尿素總量的30%左右,鉀肥用量在鉀肥總量的40%左右,個人不建議在使用二銨或者複合肥來補充穗肥。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4 # 鄂東三農
問題:水稻什麼時候揚穗肥最好?
答案:由於地理、品種和種植時間等因素影響,具體施用抽穗揚花肥時間各異。在水稻抽穗揚花期採取葉面噴霧,能有效地提高產量。
在水稻孕穗拔節期間到揚花期間都是後期施肥的最佳時期。這時施肥方式主要採取根外施肥方法,即葉面噴肥。水稻生殖階段,施肥對提高產量是非常關鍵的。它可以促進穗大、粒多、籽粒飽滿。一般生產稻穀100千克,需吸收氮1.6~1.9千克,磷0.8~1.3千克,鉀1.8~3.8千克,三者比例為1:0.5:1.3。所以水稻後期施肥是對全期總需肥量的彌補。
在水稻孕期拔節中期開始,可以進行葉面噴肥。可用0.5%過磷酸鈣浸泡清液,0.2%氯化鉀溶液,0.1%硼肥,0.1%硫酸鋅和0.2%尿素混合葉面噴霧。還可用0.2~0.4%磷酸二氫鉀,加0.2%尿素,加0.1%硫酸鋅和0.1%硼肥,葉面噴霧。每週一次,連續3~4次,可以提高8%~25%的產量。在農村,農民總是偏重多施氮肥,這種方法不科學,會影響收穫期的推遲。
總之,水稻後期施肥很關鍵,要科學使用肥料,不能偏重氮肥,避免旺青,影響收穫,多施磷鉀肥和微肥,能有效地提高產量。
-
5 # 鄉村波比
水稻穗期是指水稻一生中從抽穗到結實成熟的生育時期。這個時期是決定水稻穗實粒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那麼什麼時候給水稻揚穗肥最好?
水稻穗肥施用時間:水稻穗肥其實是在水稻穗期使用,而且要科學合理的施好穗肥和粒肥,只有這樣才能使水稻獲得高質、優產、高效益。水稻穗肥具體來說是在抽穗前的幼穗分化期使用。適時的追一定的速效氮肥,鞏固前期有效分櫱,減少並且防止穎花退化,促進稻穗發育。而追施穗肥時間也因各地區稻田肥力、氣象條件、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
大部分追肥時間是一枝埂分化到穎花分化期比較適宜,即在抽穗前15~17天,或者水稻幼穗長到2毫米左右時進行。具體追肥參考以每畝追肥硫酸銨5.8公斤,在追肥前先灌水4釐米左右的深度,堵好下水口,並向田裡均勻撒施,如果遇到連續陰天而且生長或於旺盛的稻田可以不追穗肥。
追施穗肥注意事項:在穗肥施肥不當,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而且還會造成空秕率高,導致產量下降。所以穗肥應該根據品種、氣候、土壤和水稻長勢綜合考慮,一般是早熟的品種的話可以不追施,如果是中晚熟的雜交水稻,那麼在早施分櫱肥的基礎上還要進行追施穗肥,特別是肥力低的稻田,更應該要施穗肥。
-
6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目前水稻多進入拔節及孕穗期了,農戶也要普遍及時進行追肥了。追施好穗肥,不僅能有效增加畝穗數,而且能夠促進穗粒數增加,並避免植株葉片出現早衰,增加葉片光合作用,可以有效促進灌漿,增加粒重,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等。因此要準確把握好穗肥追施時間。
所謂穗肥,即拔節後幼穗分化期間進行的追肥。水稻幼穗分化過程共分為8個時期,從水稻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一般為30天左右,為促進大穗及增加穎花數,穗肥通常以穗分化過程的中期進行追施最好,即一般抽穗前20-15天左右,過早不利穎花增加,過晚影響開花受精。其中抽穗前20天左右的追肥,因水稻幼穗處於雌雄蕊形成期,一般對其發育及增加穎花數效果最好,對田間密度大,葉色濃綠,或長勢較好,氮肥偏多,葉片暗綠披散田塊穗肥要遲施或少施,但最遲一般宜在水稻大肚明顯時,即抽穗前15天左右進行追施,對田間密度不大,葉片褪綠髮黃,或葉片嫩綠田塊可以適當早施或重視,即可以水稻曬田拔節後進行追施,但一般宜在抽穗前25天左右為宜。穗肥根據水稻需肥規律,通常以畝用尿素10-20斤搭配8-15斤氯化鉀,或硫酸鉀等肥料進行追施較好。不宜過多,防止後期貪青遲熟或倒伏等,影響產量。
總之,水稻穗肥追施應結合田間水稻長勢,土壤肥力及肥力種類等科學追施最好。 -
7 # 科學興農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水稻的生長時期。
按照水稻的生長時期的生長特點分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時期,而孕穗期也就處於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齊頭並進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水稻各個部位都在不斷的生長,根莖葉進入生長的後期,而水稻的幼穗開始進入生長階段,幼穗生長的好壞直接影響後期水稻穗的品質。可以說這一階段的水稻營養需求最高,最旺盛。所以管理也最關鍵。
水稻孕穗期的需肥特點這一階段的水稻養分需求十分大,幾乎上能夠達到水稻一生養分需求的50%左右,氮、磷、鉀每種元素的吸收都非常大,尤其以鉀肥的吸收最為多。所以這段時間如果能夠合理施肥的話,能夠促進水稻穗的生長髮育,後期產量才能夠有保障,稻田缺肥管理不當就會出現穗小、稻粒輕的問題,自然也會導致水稻產量不理想的問題。
水稻孕穗期如何施肥?因為水稻的肥效反應時間比較慢,所以建議種植戶在使用水稻孕穗肥的時候時間要適中,過早過晚都不好。過早容易徒長,無效水稻分櫱增多。過晚容易造成水稻貪青,容易倒伏。最好是在水稻抽穗前兩週左右開始使用水稻孕穗肥。此時水稻結節開始伸長,幼穗開始分化。此時進行施肥效果最為理想。
施肥的時候要把水稻田的肥力情況,以及水稻的生長情況考慮進去,不可盲目求多。一般地裡比較肥沃的地塊可以少施肥,地力差的,水稻生長狀況不好的就需要適當的多施肥。另外還需要考慮天氣問題,因為陰雨天施肥容易造成肥料浪費,最好是在晴天進行施肥。一般可以使用氮肥10公斤左右每畝,氯化鉀8公斤左右每畝。
回覆列表
實際生產中,隨著栽培技術水平逐年提高,水稻穗肥的施用,也被廣大種植戶認可。很明顯我們施穗肥的目的,就是為了增產,多打糧。因為合理的施用穗肥能夠增加穎花花數和防治其退化。為適時安全抽穗增加穗粒數,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打好基礎。那麼針對問題,我想呢首先我們還是要先了解一下相關問題。
一,什麼是長穗期?
所謂長穗期,就是水稻植株營養生長週期結束後進入生殖生長週期。幼穗分化到抽穗這一時間為長穗期。長穗期生長點由分化葉片到分化穗子,節間開始伸長,葉鞘與葉耳連結處由扁到圓,全株最後3個功能葉片依次抽出,葉片面積增加至最大值,田間開始封壟。長穗期整個幼穗分化程序依次為,第一基原苞分化,一二次枝梗分化,穎花分化,減數分裂,花莢充實完成階段至出穗。
二,長穗期應該把握好哪些田間管理?
長穗期隨著田間生長量的加大,葉片面積達到最大峰值,此時植株健壯態勢明顯,下部根系生長量也隨之向地下擴充套件。並從土壤中吸收整個生育期所需50~60的養分。根深葉健,光合效率高,空間養分積累多產出量大。地下,地上雙重養分物質除一部分用做新器官生長外,一部分儲存在葉鞘和節間,待抽穗後再運往籽粒。
由此可見,長穗期不但是決定穗粒數,也是決定結實率和千粒重的時期。所以我們要抓好此階段的田間管理。根據穗期的生長量大,變化快等特點,處理好個體和群體間,環境和水稻間物質生產和分配的多種矛盾,使其協調發展,以達到稈壯,穗大,粒多,結實率高,飽滿度好,防止貪青晚熟,倒伏,病蟲冷害。特別要注意減數分裂其管理。以此促進粒數,結實率和粒重的提高,有利於稻穀高產。
三,什麼時候揚穗肥?
什麼時候揚穗肥,怎麼揚?我想每位稻農朋友都有自己的 一套實踐經驗。下面就問題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水稻穗肥該什麼時候揚?
水稻穗肥,一般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兩種。實際生產中我們主要是施用保花肥,促花肥很少施用,主要是我寒地稻作區域早熟粳稻系重疊生長型別,營養生長末期和生殖生長初期重疊生長,加之返青分櫱肥施用的較晚且量大,施肥後肥效大多都反應在生育轉換期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重疊期。)所以此階段揚穗肥,會增加無效分櫱,使葉片含氮量過高,披垂,群體與個體關係間空間小,通風透光性差,易感紋枯病。
因此,一般不施用促花肥,而施用保花肥。
那麼,促花肥真的就不能施了嗎?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促花肥的施用,實際生產中,在適時適量早施返青分櫱肥的情況下,是可以施用調節促花肥。
什麼時間施算是早施呢?
早施分櫱肥,實際生產中應用以下幾種方式。
1.插前施用,
2.,插一塊揚一塊,
3.插後覆水揚肥,
每公頃用量,150斤尿素或150斤專用返青分櫱肥,含量不低於35%。
這樣二次分櫱肥就可以提前施用,促進秧苗及早分櫱。這樣也就能夠在此階段施用促花肥。促花肥的施用,可以根據田間長勢,及田間生長量來確定促花肥是否施用。
什麼時間施用保花穗肥是最佳時期呢?
一般在抽穗前20 天以後施用穗肥,基本上以度過重疊期可安全施用,穗肥的施用時期判斷,以倒二葉長出一半左右時施用,也就是穎花分裂期,使穎花分化期和減數分裂其見到肥效,以防止穎退化,擴大穎殼容積。
關鍵點:施肥時要做到三看,一看拔節黃,葉色未退綠不施,二看底葉是否枯萎,如果枯萎,說明根部受損,應先撤水曬田壯根,然後在施肥,三看有無病害,如有病害了,可先用藥防治,再施穗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