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鐸聲有心
-
2 # 蕭看風雲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真實存在過應該是無疑議的。當然,因歷史的變遷,現在對具體的地點有爭議也是正常的。桃花源之所以留傳至今的原因並不見得是因為那裡風景如何美麗如畫,而是代表了人們對和平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沒有戰亂,大家和平相處,鄰里和諧,生活自給自足,與人友善,與外界沒有聯絡等等。因為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對慾望的無盡索求,對物質的瘋狂追求以至人性受到壓抑,甚至發生扭曲的事情司空見慣,所以人們對保持平淡之心,大家和諧友善的社會變得極為嚮往,而桃花源便成了這麼一個人們心目中似乎是虛構的存在,變得不真實一樣。其實,只要我們都相信人性是美好的,大家都以禮相待,和諧共處,堅守優良傳統,這樣的桃花源便自然能從理想變成現實存在的。
-
3 # 五步齋主
這個問題好!
我打算就兩個方面來解答:
一,從歷史方面看。作者陶淵明生於東晉(公元365一427年),享年62歲,字元亮,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生於貴族世家,八歲時其父去世,家境衰落,然不愁衣食。年輕時曾出仕數次,終不堪隨波逐流,於四十一歲棄官歸農,躬耕隱居。
《桃花源記》寫的是晉太元中(公元376一396年)之間的事,也即作者年輕時當代之事。武陵為郡名,在今湖南常德縣境內,離作者家鄉和出仕做小官的地方很近。
照此推理,作者雖沒親赴此桃花源,但對傳說中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
二,從文理上分析,當時現實中的桃花源躍然紙上,沒有半點神話鬼怪。"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至於後來漁人迷不復得路,這很正常,今人都會迷路,何況千年前的崇山密林之間!
僅此兩點看,我認為桃花源在當時確實真的存在過。
世上事信則有,不信則無。桃花源只是人們追求完美生活的象徵,也是人心思安求善的願望。願世人共同追求完美,保留和守護心中的完美而努力進取!
-
4 # 遠古的風
提到桃花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他借武陵漁人所見所聞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他心目中的桃花源一派安寧祥和、人人平等、生活幸福,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也一直被人們所猜測:陶淵明描繪的桃花源到底有沒有?它在哪裡?
現在,好多地方都喜歡打名人牌,什麼名人故里之類的,藉以擴大本地知名度,而以桃花源命名的地方,還真不少,如河北,湖北,江西,重慶,安徽,雲南,河南都有地方命名叫桃花源的風景區。其中湖南省常德桃花源風景區名聲較響,它位於湖南省常德市的桃源縣境內,桃源縣所在地,包括常德,古代屬於武陵郡,而桃源縣的名字,大概出現在北宋。這樣武陵、桃源這兩個名字被湖南省常德憑地域及名字上的先天優勢直接拿下。那麼陶淵明是否去過今天的常德市的桃源縣呢?
我們知道陶淵明喜歡自然,生性平淡,“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到過不少地方,《飲酒》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他能遠遊到東海邊,少說2000多公里,實屬不易,說他是位旅行家毫不為過。
陶淵明的家鄉在江西潯陽,今九江,而常德桃花源在九江西500公里左右,在古代,越向西越蠻荒落後,古人所說的煙障之地,在那個年代,除了大江大河,崇山俊嶺外,還要經過好多無人區,形形色色怪誕的部落,還有毒蟲猛獸、食物補充、語言不通、住宿安全等諸多因素的困撓,縱使他天生奇趣,要到達那裡也是不可思議的。因此筆者認為他不大可能到達那裡,他最後一次當彭澤縣令,也距家不過百十公里。應該說,他去過很多地方,他所寫的桃花源,有可能是他遊歷過的某個地方,或幾個地方的綜合,然後加了文字渲染。或者是聽別人誇張後的描述所記錄的一個地方。那麼他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呢?這和他的經歷有關,他少年時家道中落,生活困頓,不得已二十歲時,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但他又看不慣官場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同時自己又眷戀自然,終於不為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現實的黑暗和百姓的辛苦及自身的遭遇,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產生了巨大的反差,他便借文字描述了一個他理想中的幸福天地“桃花源”,表現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在他的那個年代,真正的桃花源基本是不存在的的,也只能是一種精神寄託而已。
話說回來,常德市桃源縣雖然在名字及史籍中佔據優勢,但桃花源風景區內的事物和《桃花源記》描述還是有一些出入的,也就是人們覺得它不太像。相反安徽黟縣“桃花源,雲南壩美桃花源則有很大相似性,壩美桃花源要坐小船穿過山洞才到裡面,裡面翠竹桃林、阡陌田疇、古老的吊腳樓和忙碌的農人,這分明就是現實版的世外桃源。這個只能說很像,但位置在雲南,又太遙遠,只能遺憾地與陶淵明的桃花源告別了。安徽黟縣“桃花源的所在地赤嶺村的地理環境與《桃花源記》中的描寫也很相似,並有陶氏後人已在此地悠閒自在生活了千年之久。現在探討陶淵明是否到過這些地方已不重要,也沒法說得更有權威性,就讓那些美好的傳說在各地繼續的流傳下去吧。
-
5 # 萬方談人生
桃花源,真實存在與否現在已無法考證。現在就連《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他的曾祖父是否是東晉大司馬陶侃,這件事一直也在爭個不休!
“桃花源”現象應該是存在的,也許是人類潛意識的一種追求但陶淵明所描寫的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現象應該是存在的。比如前些時候就看到一篇文章,說是初解放時,太行山區與世隔絕的一些小山村,裡面的人剛見到解放軍時,甚至還以為是在清朝呢。
道德經中說的“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老子所處的時代“小國寡民”這種原型也應該是存在的,因為當時人口比現在也少得多。
“桃花源”也許是人類潛意識的追求吧,記得我看過一篇匈牙利小說《金人》,㑅者是約卡伊·莫爾,這本書的主人公獲得了一大筆意外之財,但最終選擇了一個小島,過著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 “香格里拉”不就來源於,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失去的地平線》,描繪的一個群山峻嶺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里拉”。
武陵,是現在的湖南常德桃源縣,這裡是個山區,“與世隔絕”且“風景優美”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武陵”在現在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位於湖南省的西北部,與重慶湖北都相隔不遠,是個山區,由於在長江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山高林密,風景優美。當地生活著漢族、土家族、回族、維吾爾族、滿族、侗族、壯族、瑤族。可見本來就與世隔絕,在古代由於交通不方便,更是如此。
陶淵明簡介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
其曾祖為東晉大司馬陶侃。寫有《歸去來兮詞》《桃花源記》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田園詩人。
回覆列表
存在,存在於所有文學家心裡。
陶淵明生活的東晉年代,貧富差距極大的年代。
有多貧富差距大呢?
富豪們富得流油,刷鍋水用糖,燒火用蠟,鋪路用錦,而百姓呢?被徭役稅收壓得喘不過氣,想考公務員,門都沒有。
“崇與貴戚王愷、 羊琢之徒以奢靡相尚。愷以飴澳釜,崇以蠟代薪。愷作紫絲 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崇塗屋以椒,愷 用赤石脂。崇、愷爭豪如此。
而當官的都不當官,去寫字畫畫,喝酒清談去了。以至於現在還沒有人寫的字能超過東晉的某位。
面對如此黑暗的世界,陶淵明作為一個有著美好社會理想的人,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世界。
文人手無縛雞之力,他接受不了怎麼辦?平定天下嗎?不可能。但意淫是可以的。
文學就是虛擬的解決現實生活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桃花源就是這樣。陶淵明希望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沒有戰亂,沒有剝削,人人都安居樂業的社會里。這也是文人追尋現實和理想的交叉,調節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
此外,還有網友分析,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喝多了誤入墓地產生的幻覺,或者是他瀕死的夢境再現。
“屋舍儼然”在古代,活人住的是不整齊的,而死人住的墳地(亂墳崗除外)一般都是規劃齊整。
“初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墓園的構造便是通道窄,墓地寬,所以桃花源應該是一個類似墓園的存在。
桃花源為何桃木眾多,桃花繁盛,因為辟邪啊,哪裡需要辟邪?墓地或者陰間。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為啥這麼閉塞的村莊時尚品味和外面一樣?唯一的可能就是後人把服裝燒給他們了。都是一家壽衣店的。
其實這也解釋的通,因為宗教裡不就會設定一個彼岸的天堂麼,這裡有一個彼岸的桃花源也沒什麼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