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校食堂
-
2 # 一顆青杏仁
一、《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
這本書強烈推薦,會給你帶來非常多的啟發,也讓我開始對阿德勒心理開始感興趣。
每個人生而為人,無論是特別優秀,還是特別差勁,都是為了引起別人關注、成為“特別的存在”。因此,要讓自己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把對自我價值認可的權力拿到自己手上,不再尋求他人認可,而是自己從內心認可自己。
以後再配上案例細細解讀這本書。
二、《活出最樂觀的自己》-馬丁•塞利格曼
值得關注的點是這本書裡指出了為什麼女性得抑鬱症的機率要大於男性,因為兩性在遇到挫折時的反應不同,女性總是會追根究底,試圖找出為什麼,而男性則是藉助於轉移注意力。
三、《與真實的自我和解》-蒂姆·德斯蒙德
本書的作者雖然是美華人,卻是一位佛教徒,是釋一行禪師的徒弟。他在書中闡述了一個觀念叫做“自我同情”,和一些自我療愈的方法,指導性強,但讀起來沒有前兩本書那麼直擊心靈。
作者提到的一個讓我覺得醍醐灌頂的觀點是,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我們在肯定自己的價值時,把自己的好與不好建立在與他人比較的基礎上。
果然,人間最大的痛苦就是來自於“比較”。
四、《自卑與超越》-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書,也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
《自卑與超越》中說道,沒有人是絕對自信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只不過表現的形式不同。
書中提到,自卑情結是指一個人在意識到他要面對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是表現出的無所適從。當你遇到比自己好看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你會不會受到一瞬間的打擊,會吧?其實每個人都會。就像在只不過有的人會很快意識到,並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有的人陷在自卑感裡出不來而已。當你把自卑這件事當成不起眼的小事時,你更能接受,也更容易改變。
大家都可以讀讀本書,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觸與啟發。
5.《非暴力溝通》
顧名思義,這本書針對的是我們在溝通中常常面臨的“暴力”現象,例如冷戰、打壓等。
為什麼最親密的人要用最暴力的語言傷害彼此?
為什麼我們有的時候要用自責的方式來壓迫自己?
我們該怎樣正視並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讀了本書後,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回覆列表
其實讀書看年齡段的,不同的年紀看的書不一樣的,我就推薦給你幾本書
一 《平凡的世界》作家路遙的作品,每個人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在平凡的世界中做好自己,文章透過孫,田兩家十多年的生活經歷為你展示最普通的平凡人的生活
二 《三體》劉慈欣先生的作品,科幻小說但是有理有據,斬獲眾多獎項,開啟腦洞,盡情馳騁吧,三體世界
三 《邊城》沈從文先生的作品,他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作為短篇小說,透過淳樸的湘西風情,展示人性的美麗,愛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