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彼岸長安
-
2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曹丕接受孫權稱臣而不趁此機會興兵南下,消滅吳蜀之中的一家,一向被認為是極大的失策,但曹丕卻也有其理由。
一方面他稱帝不久,面對的問題紛繁複雜,如青徐之兵鳴鼓擅去,陳群、王朗等心腹也有懷念漢朝之言,曹丕急需建立群臣對自己而非曹操的忠誠,這時孫權上表稱臣極大地提升曹丕的威信,他自然求之不得。
另一方面,曹丕對孫權也並非放任不管,他準備接受孫權稱藩後再行削藩,就像前一年削除青徐豪霸藏霸的兵權一樣,將孫權的勢力逐步收歸自己手上。
孫權在漢朝的官職長期不過是討虜將軍、會稽太守,地位不高,曹操為了促成孫權偷襲關羽,給孫權加官晉爵為驃騎將軍、南昌侯。
曹丕為顯示對投誠之人的寬待,不顧劉曄的勸阻,封孫權為魏之吳王,加大將軍號,賜予九錫,孫權也具有了設定吳國宗廟和臣僚機構的權力。
當然同時在名分上也受制於魏,畢竟成為魏的藩屬之後再叛會很不好看。另外,曹丕也要求孫權將著意培養為接班人的長子孫登送到洛陽當質子,作為削藩的第一步。
孫權自然不願意送質,但此時夷陵之戰開打不久,孫權不敢與曹丕翻臉,百般討好使者之一的浩周,以孫登年幼,請求延期入質為由,儘量拖延。
浩周原為隨於禁援救樊城的七軍之護軍,與于禁一起被關羽擒獲,後來東吳奪取荊州浩周又成為吳軍的俘虜,不過孫權對他頗為優待,還將他放回北方,浩周對孫權頗為感激。
此次出使又被孫權的賭咒發誓打動,回去也為孫權開脫,令曹丕對此事有所放緩。魏黃初三年(222),夷陵之戰即將決出勝負,孫權為了穩住曹丕,請求延遲到當年十二月送孫登到洛陽,不久陸遜果然大破劉備,孫權立即換了一副說辭,直接拒絕送質。
至此,曹魏對孫權的冊封成了一場鬧劇。孫權利用曹丕急需威望懾服內部的心態,透過在態度上俯首稱臣,在一年內穩住曹丕,得以全力與劉備交戰。
孫權打贏夷陵之戰後,對曹丕不再恭順,曹丕發現其稱臣完全是騙局之後,於黃初三年九月發動三路伐吳之役。
孫權渡過了最大的危機,不再示弱,當年十月即建年號黃武,將曹丕之年號黃初、劉備之年號章武各取一字,以示兼併曹劉之雄心,其身份雖然仍為魏之吳王,但不復奉魏之正朔,向世人公開表明他己經開始了稱帝的準備。
-
3 # 平安讀歷史
曹丕這個人打算的實在是太精明瞭,他接受孫權稱臣,事實上是將計就計,他想的非常好,讓吳國和蜀國打得兩敗俱傷,然後他率軍南下滅掉吳國,蜀國,最終一統天下。從這一方面看,魏國不用費太大的精力,就可以以微弱的代價最終成功一統天下,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曹丕接受吳國的稱臣,這一個做法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不過在接受吳國稱臣的情況下,應該趕快率軍出擊,這才是上上之策。因為接受吳國的稱臣,可以給孫權一個假象,讓他和劉備進行死磕,而不會進行聯合。而在劉備和孫權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出兵這個時候是最好的,雖然損失可能大一些,但是不可預料的因素卻會少一些,還是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當時曹丕的重要謀士劉曄就勸過他趕快出兵,否則的話機會恐怕就會喪失。劉曄是經歷過多場戰爭的,他對局勢把控的非常的不錯,在他看來寄望於最後兩敗俱傷是不可預料的事情,風險很大,還不如現在趕快出兵。但是曹丕打算的太精明瞭,他認為在最後出殯損失最小才是最合理的選擇,以至於最終良機措施。而到了最後孫權勝利,這樣曹丕的機會就沒有了,最後冒險出兵損失更加巨大。
話說那一次曹丕機會真的很大,如果把握好了的話,真的能夠南下滅掉自己的心腹大患吳國蜀國,提前實現一統天下。可惜曹丕這個人還是有點志大才疏,最終損失了白白到手的好機會。
回覆列表
不是曹丕不想,是曹丕沒那本事。
1,曹丕在位期間打的仗基本都是以打輸或者打平告終,最終能痛痛快快的基本上是沒有,他父親曹操雄才大略比他牛逼多了都沒有幹倒孫權,他是痴人說夢。
2,三國時代奠基者曹操,劉備已經垂垂老矣,孫權是三國創業時代唯一精力實力僅存的一方勢力帶頭大哥,水平手段那更是曹丕難以望其項背的。
3,孫權投降也是權宜之計,劉備已經打破了三家的戰略平衡,駐紮在夷陵猇亭,兩年作戰吳國有滅國的危險,所以權宜之計是對曹丕稱臣換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