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運動與健康

    尿蛋白是指在進行身體尿液檢查時,在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質(24h尿蛋白定量為<150mg),普通的檢查方法是不能發現尿液中蛋白質的存在,一般檢查結果為陰性。但超出此範圍,則表現為陽性,稱為尿蛋白。尿蛋白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的,常出現在過多食用高蛋白質飲食後,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後,精神過度緊張,長時間受冷等都可能在體檢時發現尿蛋白的出現,但這種情況一般是暫時的,不會持續過長時間。另一種則是病理性的,通常在腎小球或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出現,比如各期腎炎,腎病等;或腎臟發生細菌性感染,例如患有腎結核、敗血症等會出現尿蛋白;或患有各種非感染性疾病,比如腎結石、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等也會出現尿蛋白偏高。這種情況下,尿蛋白的持續時間往往較長,同時表示腎臟功能可能出現問題,或發生病變。

    那麼尿蛋白偏高究竟有什麼危害呢?首先大量尿蛋白流失會加重腎小管對蛋白質重新吸收的負荷,大量丟失蛋白質和重吸收需要大量的能量,這會造成腎小管細胞的缺氧,氧自由基生成,進一步加重了腎小管細胞的損傷。同時尿蛋白會造成腎小球系膜細胞,腎小管間質等的損害,加重腎病患者的病情。其次,長期尿蛋白會導致低蛋白血癥,影響人體的生長髮育。另外尿蛋白中還含有免疫球蛋白和一些微量元素,大量丟失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導致微量元素缺乏。同時,還會使病人患有高脂血症,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2 # 趙大夫說健康

    人體內有各種各樣的蛋白,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洩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腎臟可以過濾一部分蛋白,一些有用的蛋白被濾過以後又可以在腎臟一個叫做近端腎小管的位置重吸收回體內。最終成人尿液中僅有少量蛋白,總的尿蛋白排洩量應該少於150mg/天。

    如果多次檢查尿蛋白排洩率較高就應該警惕持續性蛋白尿。持續性蛋白尿常常提示腎小球通透性增加,從而使得在正常情況下不能濾過的大分子(如,白蛋白等)濾過到尿液中。

    蛋白尿有4種基本型別:

    ●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球性蛋白尿是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對大分子物質(如,白蛋白)濾過增加所致。這種尿蛋白提示可能存在腎小球疾病,包括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球腎炎相關的蛋白尿,體位性或運動性蛋白尿。

    ●腎小管性蛋白尿:低分子量蛋白質(如,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輕鏈、視黃醇結合蛋白和白蛋白斷裂後產生的多肽)分子量一般低於25,000道爾頓。這些較小的蛋白質可以從腎小球濾過,然後絕大多數在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各種腎小管間質疾病或甚至一些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所致的近端腎小管重吸收障礙,可以導致這些較小的蛋白質排洩增加。

    ●溢位性蛋白尿:當某一種特殊蛋白大量產生時(例如:多發性骨髓瘤中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濾過負荷增加到超過正常近端腎小管重吸收能力的水平,此時這種低分子量蛋白排洩會增加。

    ●腎後性蛋白尿:尿道炎症可以引起尿蛋白排洩量增加,排洩的蛋白常常是非白蛋白(常是IgA或IgG),量很少。同時,還經常伴有白細胞尿。腎結石或者尿道腫瘤患者也可能出現少量蛋白尿。

    此外,需要注意早期腎臟病可能表現為微量的蛋白尿,特別是微量白蛋白尿量增加。正常白蛋白排洩速率小於20mg/d(15μg/min);健康青年成人白蛋白排洩率大約是4-7mg/d(3-5μg/min),且隨年齡和體重的增加而增加。

  • 3 # 小復先生

    各種身體功能的自我感覺很正常,但體檢表顯示尿蛋白高,這是一個困擾許多朋友的問題。

    蛋白尿可發生在腎小球和腎小管病變時,如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不同階段的腎動脈硬化。蛋白尿也可發生在各種細菌感染中,如腎盂腎炎、腎結核以及敗血症等。非傳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休克、溶血性貧血、白血病、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會有蛋白尿。

    此外,食用高蛋白食物後,生理性蛋白尿也很常見。短暫的蛋白尿可能發生在精神激動、懷孕、劇烈運動以及長期寒冷暴露等之後,但蛋白尿的定性測定一般不超標。

    通常來講,持續性蛋白尿通常代表腎臟病變。尿蛋白的量反映了病變的程度,可以據此進行臨床觀察。然而,有必要特別指出,當腎小球病變達到晚期時,由於大量的腎單位廢物,蛋白質過濾減少,而尿蛋白檢查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減少。

  • 4 # 醫聯媒體

    尿蛋白也稱蛋白尿,是指正常尿液中含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當尿常規檢測尿蛋白定性實驗陽性,尿蛋白定量超過了150mg/24h時,就說明尿液中的蛋白升高了,即被診斷為蛋白尿。蛋白尿越高,說明腎臟的濾過功能就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標準。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尿液裡幾乎不含有蛋白的,而導致尿液中蛋白含量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種。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尿蛋白。

    1.體位性蛋白尿,這種情況比較特殊,它可以說是時有時無。患者清晨的尿液一般表現正常,沒有尿蛋白。但起床開始活動後尿液的蛋白含量便會逐漸升高,久立或者較長時間的步行也會出現尿蛋白情況。但平躺著一段時間後,尿蛋白又開始逐漸的減少。這種體位性蛋白尿多見於清瘦型的青少年。

    2.病理性尿蛋白,病理性尿蛋白不比體位性尿蛋白那樣反反覆覆,它是持續存在的。所以這種情況更加恐怖,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較高,尿常規檢測常並有血尿,白細胞尿和管型尿。並還會伴有嚴重的腎臟病。

    3.功能性蛋白尿,通常發生在青壯年,一般是由於精神壓力大,感冒發燒,劇烈運動後等原因導致。當人體出現功能性尿蛋白時,不必過度緊張,因為功能性尿蛋白一般是暫時性的,這種情況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只要及時調整好自身的心理、生理原因,蛋白尿便會隨即消失,尿液蛋白含量恢復正常。

    我們應該依據蛋白尿的情況,並綜合各項的檢測檢查的結果來診斷,根據不同的病因予以相對應的治療。平時要多注意避免食用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定時體檢,如發現尿蛋白應及時採取相對應的治療,注意儘可能避免服用會對腎臟造成損害的藥物,如果真的要食用的話就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指導專家:吳際,副主任醫師,開封市中心醫院腎內科。

    擅長各種腎小球及腎小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高血壓腎損害及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一體化治療。

  • 5 # 糖尿病聯盟

    正常來說,尿中蛋白含量不超過0.1g/24h,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多達0.15g/24h以上時,稱蛋白尿。

    出現蛋白尿常見於腎部疾病,像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腎結石、腎腫瘤等等,也可見於泌尿系統感染、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腎病等疾病,這些疾病造成的蛋白尿一般是長期存在的狀態。尿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診斷指標,並且蛋白的多少和腎臟的損傷有直接的關係,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要求積極的降低蛋白尿,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其對腎臟的繼續損傷。但是糖尿病腎病治療的關鍵是增加對殘存腎單位的供血、供氧,促進受損腎單位的新陳代謝,防止微血栓的形成,而不是僅僅控制尿中蛋白量。

    除了疾病可以造成蛋白尿以外,像妊娠、異物混入尿液、劇烈運動後、精神緊張、長時間站立等原因也可以引起蛋白尿。不過這些蛋白尿大多是短時間存在的,去除誘因後也可以消失。

    對於發現有蛋白尿的情況,要及時明確造成蛋白尿的原因,根據病情予以處理,不可以延誤病情,造成臟器損傷嚴重。

  • 6 # 糖尿病養生大講糖

    尿內出現蛋白稱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可以測出即為蛋白尿。蛋白尿是腎臟病的常見表現,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現蛋白尿。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長期高血糖作用下,很容易引起糖尿病腎病的出現,這是就會出現尿蛋白。

    但是,也有突然出現的症狀,比如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就會被檢測出來。

    一般尿蛋白都是由於腎出現問題,建議定期去醫院做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7 # 盧志遠大夫

    尿內出現蛋白稱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可以測出即為蛋白尿。蛋白尿是腎臟病的常見表現。

    而幾乎所有型別的腎病都有蛋白尿的症狀,蛋白尿更是加速腎功能衰竭的“催化劑”,因此如何儘可能保持蛋白尿處於較低水平,一直以來都是腎病治療的重點。但對蛋白尿的治療,似乎並沒有想象的容易。

    蛋白尿為何如此難消除?可能跟這幾個原因有關:1、診斷錯誤

    腎病的臨床表現大多相似,需要完善相關檢查,或者做腎穿刺才能明確病理型別,不然很難診斷準確與治療。但是很多患者在某些醫院沒診斷清楚就用藥,療效自然不佳。為了尋求更好的治療,不停的輾轉醫院,未診斷清楚又接著治療,一直迴圈,蛋白尿還是存在。

    2、藥物治療不規範

    多數患者降尿蛋白都會用到激素,要發揮最大的藥效,要遵循“首劑足量,緩慢減量,長期維持”的使用原則,但是不少患者擔心副作用,往往用藥都不是很規範。

    3、濫用藥物

    降蛋白尿除了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以外,還會用到很多中成藥,但是不少患者治病心切,盲目用藥,不注意使用量,導致身體對藥物產生抗體,或是亂用偏方加重病情。

    4、病情嚴重

    當患者的腎臟的組織損傷較重時,藥物不能完全控制腎臟病的進展,尿蛋白也難以消除。

    5、併發症存在

    當腎臟存在感染(尤其是不易覺察的尿路感染)、腎靜脈血栓、腎性高血壓等等併發症時,藥物的治療效果也會降低,導致尿蛋白不能轉陰。

  • 8 # 小荷醫典

    尿裡有蛋白是什麼問題?

    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是正常現象,並沒有什麼問題。隨機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過80mg/L,尿蛋白增多由各種原發性或繼發性腎臟病所致。

    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質(多指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mg),蛋白質定性檢查時,呈陰性反應。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0mg則稱為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在改變飲食習慣及生活狀態後,生理性蛋白尿即可轉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多由各種原發性或繼發性腎臟病所致,醫生會根據患者臨床表現,結合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明確診斷方向,給予合適的治療。

    本內容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檢驗科 副主任技師 王啟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得一敗塗地什麼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