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影66030237
-
2 # 冰封騎士rt
搞分裂的一大基礎條件就是必須有強大的外部勢力扶持。不然的話,搞分裂就成不了氣候。印度幸運在比它強的不想或者沒空讓印度分裂,希望印度分裂的又沒能力支援印度的分裂勢力。中美英法俄都或多或少的希望看到一個統一且安定的印度,一個統一的印度作為大國平衡的籌碼比幾個分裂的小國有效的多。另外,題主舉出了一大堆矛盾,很多矛盾不是分裂了就能解決的,而是你死我活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作為一個整體打內戰比分裂出去打國際戰爭有效。而且因為矛盾最激烈的已經分裂完一波了。(巴基斯坦)
-
3 # 青年史學家
先說一下印度的現狀,正如問題所言,印度看上去並不像一個統一的國家。首先,每個邦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而且每個邦為了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立性,並不支援民眾去學統一的印度語,導致現在的印度有一半的人不會說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語,很多時候當兩個來自不同地區的人進行交流時,使用最多的是英語;其二,每個邦擁有較為獨立的司法權和財權,以至於從一個邦到另一個邦進行買賣之時要繳納稅款,邦與邦之間存在著貿易的壁壘;
但是印度的政治發展狀況遠比我們所擔憂的(分裂)穩定的多,印度的議會民主制度在維護國家統一方面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對印度歷史有大致瞭解的人都應該知道,印度半島歷史上很少存在統一的國家,要麼是小國之間的混戰;要麼是外族的入侵;但是當英國殖民者來到這片土地進行殖民之後,給印度帶來了非同一般的影響,雖然殖民帶給印度很多不好的影響,但是英國也給印度留下了豐厚的殖民遺產。
印度從上世紀四十年代獨立至今,已經走過了七十餘年的統一歷史,這在幾千年的印度分裂歷史上其實是不可思議的,由此可見英殖民者對印度改造的力量。
一方面英殖民者幫助印度建立了文官制度,教育制度、民主政治文化價值觀、政黨議會制度、經濟發展政策一系列制度性的東西,這種制度性的東西給印度社會的發展提供了秩序,儘管其中還存有很大的缺陷,但是這一系列制度深刻地影響著印度人民。另一方面英殖民者對印度社會進行了改造,印度知識精英分子的養成深受Continental啟蒙思想的影響,當這一批精英分子轉變為政客精英之後,能夠很好的推動印度民主制度的健全發展。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英殖民統治時期,給了印度人一種對於南亞大陸的“整體”意識,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正是這種整體意識抑制了分裂思想的過度氾濫。當然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意識,印度在獨立之後的野心就是承襲南亞所有印度統治過的地方,包括吞併錫金,侵略藏南,控制不丹,都是具體體現。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過印度的政治制度,如果說東亞創造了經濟的奇蹟的話,那麼南亞的印度則創造了政治奇蹟,多黨制的民主競選,以及民眾對於自身權利的維護意識不斷上升,表面上印度國內的動亂,實則循著一種秩序在穩步向前,可以說印度的民主政治正在朝著一個更加民主穩定的方向發展著。
-
4 # 使用者3628002639
我來說二句:1、印度建國以來,都是各方勢力拉攏爭取的物件,受到外部的壓力小,說白了不是印度有多強大,而是印度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印度是個大市場在經濟上有用,印度的地理位置在印度洋的突發部,在馬六甲海峽和中東油路波斯灣之間,對中日韓和東南亞國家能源和進出口貿易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威脅。同樣對歐洲和中東進出口貿易也有同樣的重要的威脅。這就決定了不是戰爭情況下,不會從內部分裂印度,印度號稱不結盟國家,各方面都希望利用印度牽制和威脅對手!這就決定了大國力量不會直接分裂印度。2、印度宗教雜亂,各路神仙太多,但主要是印度教,印度教產生的種姓制度儘管法律不承認,但在社會生活中印度人還是挺遵守的,印度教主要是修來世,也就是說這輩子吃苦受累做賤民,是命應該認,透過修行下輩子就不是賤民了。所以,經過印度教的洗腦印度人對現世比較安於現狀,但期待來世。所以,反抗意識不強。3、印度是個人口大國,但文盲率高,城市化低,大量人口還是農村,對外部世界瞭解不多,在加上媒體盲目自大的宣傳和殖民主義留下的英式民主,總覺的自己過的不錯,自然想法就少了。4、印度的發展還威脅不到大國的利益,也就是說不夠強大。但如果開始威脅了,估計印度就麻煩開始了!
回覆列表
印度政府其實是被高種姓階層控制的,低種姓人群被高種姓階層壓迫由來已久。可以說已經習慣了。只要能夠活著就不會想到去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