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彩派軍事
-
2 # 乾坤和
效能很好。精度高,故障率低。因能容納8顆子彈,在北韓戰場上的我志願軍戰士形象的稱其為“八大粒”。巴頓將軍非常喜歡伽蘭德步槍,稱其是史上最完美的武器。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八發漏夾式彈匣,當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漏夾會伴隨著一聲清脆的“砰”被流暢地彈出槍外。
-
3 # 輕兵器愛好者
M1伽蘭德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備數量最多的半自動步槍。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北韓戰爭中的實戰表明,M1步槍是當時最優秀的半自動步槍之一。和迅速的設計體驗相反,M1步槍從設計到服役的時間相當漫長,1921年開始,在完成了初步設計後,為了滿足陸軍朝三暮四的需求,經歷了各種改進又改回還有更換髮射彈藥,最後如果不是設計師加蘭德早有先見之明的準備了.30 06口徑的設計方案,恐怕1936年工廠還在生產美國M1917步槍。結果開始之後又來了一次對導氣裝置的改進,直到1940年幾乎是每個美國士兵都擁有的M1型號。
起初的導氣系統是與眾不同的,你在槍管上見不到導氣孔,取而代之的是在槍口裝一個套筒式的槍口罩,當子彈擊發飛出槍膛時,火藥燃氣透過槍管端面與槍口罩之間的空隙進入活塞筒,推動活塞向後運動。這種導氣方式的導致了活塞筒與槍口罩連線不牢固,刺刀架不夠結實,甚至會讓準星移動影從而響精度。
加裝M7槍榴彈的加蘭德步槍
在複雜的太平洋島嶼,在廣闊的歐洲,無論是以意志自豪還是裝甲更勝一籌的日軍和德軍,他們的步兵在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都感到十分難受。每一個美軍士兵都為手中的步槍感到滿意和自豪,儘管稍顯沉重,但射速快精度高,都說明了這是一件足夠讓士兵們信賴的武器,而它又足夠的可靠耐用,以至於到了北韓戰場、更之後的越南戰爭,他都是最優秀的武器之一。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美軍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的確二戰最優秀的步槍,對付栓動式步槍有著絕對射速和火力壓制,相對於德國G41/43、蘇聯SVT半自動步槍有著更可靠的效能。而且擁有不錯彈道效能和射擊精度。
該型槍於1921年開始研製,並且之前就有了勃朗寧M1918自動步槍的設計基礎,而在此技術基礎上改進一款重量在4公斤、後坐力更小、精度更高、便於攜帶的步槍,而最終的產品就是M1加蘭德了,它於1937年開始列裝美國陸軍,將陸軍之前用的M1903春田式步槍換裝下來,有趣的是這些換裝下來的M1903春田式就給了海軍陸戰隊。所以看到用M1的是陸軍,用春田式的是海軍陸戰隊。
M1步槍供彈方式比較有特色,裝雙排8發子彈的鋼製漏彈夾由機匣上方壓入彈倉,最後一發子彈射擊完畢時,槍空倉掛機,彈夾會被退夾器自動彈出彈倉,會發出“叮”的聲響,提醒士兵重新裝子彈。至於有人擔心這個聲音也會提醒敵人,會被敵人抓住這個時機衝鋒什麼的,這個就是瞎擔心,戰場雙方距離至少有100距離,而戰場上槍聲、爆炸聲、人員的叫喊聲完全壓制住了那一小小的聲音,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同時用完,不是每個都在用步槍,衝鋒槍、重機槍構成的火力網足以壓制。
-
5 # 國平軍史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先期進攻南洋的日軍勢如破竹,將英美荷等西方軍隊徹底趕出了東南亞,當時,美軍槍械也是單發的M-1903春田步槍為主,輔以笨重的M-1917勃郎寧水冷式重機槍,因此與日軍在戰場上交鋒時,並不佔什麼火力優勢,雙方可謂旗鼓相當。
1942年開始,美軍開始裝備大換裝,步兵班配了8-9把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1把M-1A1衝鋒槍、1把裝上兩腳架當作輕機槍使用的勃郎寧M-1918A1/A2自動步槍,1把M-1903A4裝上瞄準鏡的精準射擊步槍。
殘酷的奪島戰役開始以後,為了有效對付藏在地堡或洞穴內的日軍,美軍又裝備了1具M-2火陷噴射器、增加了1把M-1918A1/A2自動步槍,1具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等。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軍成了日軍在戰場上遇到最強勁的對手,戰役一旦打響,美軍往往艦炮洗地,炮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推動機開進,能將埋在地下的日軍推出地面。
在多次奪島戰役中,美軍轉敗為勝,艦炮的有力火力支援,是美軍的定海神針,戰後美海軍陸戰隊多次提到海軍艦炮的威力,將日軍隱藏的火炮、坦克等基本上打掉,輕重機槍火力點,也被艦炮大多摧毀。
事實上,太平洋奪島戰役最終勝利,美軍艦炮火力包括空中打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死於炮火和航空炸彈之下的日軍,要遠超死於美軍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之下的人數。
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採用8發漏夾供彈,火力當然在日軍裝備數量最多的九九式7.7毫米5發栓動步槍,以及三八式6.5毫米5發栓動步槍之上了,畢竟栓動和半自動之間,存在有一定的技術代差。
因此,在M-1加蘭得半自動和九九式、三八式栓動步槍的對話中,顯然M-1似猛男一般,可啪啪啪地射個不停;而九九式、三八式必須使勁地拉大栓,才好不容易射出一發子彈,最終PK結果,M-1完爆九九式和三八式。
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是二戰時期,美軍步兵班最基本的武器,全班配有8-9把,伴隨美國大兵征戰太平洋、北非、歐洲戰場,為美軍贏得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槍由於效能出色,動作可靠,射程遠,精度高,北韓戰爭依然是美陸軍主力槍械,一直服役到50年代末期,才被M-14自動步槍所取代,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終成一代名槍,豈是拉大栓的九九式和三八式步槍所能比擬的。
回覆列表
M1加蘭德步槍(也有譯作M1伽蘭德步槍),是第二世界大戰期間最為著名的一種半自動步槍之一。它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半自動步槍,也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量最大的單兵武器。不難看出,其效能讓美軍相當滿意。
1920年,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開始在美國著名槍械工廠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研製半自動步槍。1935年加蘭德研究的半自動步槍被美國軍方採納,次年定型為“美國.30口徑M1式步槍”,簡稱為M1步槍,一般加上設計師的姓氏而稱為“M1加蘭德步槍”,也稱伽蘭德步槍。
M1加蘭德步槍M1加蘭德步槍在二戰中經歷了各種高山地帶、熱帶叢林和乾燥沙漠等環境條件的考驗,可靠性好,射擊精度高。在歐洲前線,美國著名的“鐵血將軍”喬治·巴頓就是M1加蘭德步槍的超級“粉絲”。他不光把M1加蘭德步槍放在自己乘坐的吉普車旁邊,以備自衛之用,還在義大利戰場特意為一名擊斃了意軍高階指揮官的陣亡士兵追授勳章,而勳章就掛在這名士兵生前使用的M1加蘭德步槍上,巴頓還多次稱讚M1加蘭德步槍是自己所見過的“最完美武器”。
M1加蘭德步槍在1936年取代了M1903春田步槍成為美軍的制式裝備。其最有特色的還是它的8發彈夾。每當最後一發子彈射擊出去,M1加蘭德步槍的槍機會發出金屬碰撞“乒”的響聲,提示更換子彈夾。由於這一特性,在中國戰場上,這種半自動步槍被成為“大八粒”。
在反映二戰的藝術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著名電影《珍珠港》中,有美華人向日本飛機射擊的鏡頭,他們使用的就是這種步槍。M1加蘭德步槍的裝備體現了美軍一貫堅持的單兵武器火力壓制戰術。它的裝備使美軍成為二戰中自動武器普及率最高的軍隊,使火力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太平洋戰場上,兩支加蘭德輪流射擊往往能夠壓制日軍的一個步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