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省錢DIY
-
2 # 直爽的小白菜
有一句話叫狗不嫌家貧,何況人呢?誰不說俺家鄉美,我贊讚我的家鄉遼河水!水美,山美,花美,食更美,保證你來了不想離開!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
-
3 # 越女事務所
就要離開家鄉了,聊聊這座城市。
很多人看名字,以為我來自吳越水鄉,這是誤會,其實我的家在北方。
只是離開多年,很多記憶已經陌生,這次表弟結婚,回來住了幾天,見到了一些細節。
隨便說說。
一.
我老家是座工業城市,名氣不小,有一個知名的大企業,曾經是全國領先的。
建國初年,家鄉為國家建設付出不少,是那種掏心窩子、不藏私的輸出。
有人讀過《小姨多鶴》麼?那本書裡的主人公,設定的老家,就是我的家鄉。建國初期,國家為了加速工業建設,把很多工人、技術,從我們這裡轉移到了一些礦產資源豐富的南方城市。
多鶴一家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跨越大半個中國,去了安徽的一座城市。
這應該不是作者的杜撰,前幾年我在江城打車,司機雖然是當地土生土長,但口音卻明顯和我老家很像。
聊了一下,他父母是年輕時隨一整個工廠,從我們這裡調到那裡的的,當時服從國家調配,全廠人員搬遷。
所以雖然生長在江城,但身邊都是老家人,幾十年也鄉音難改。
...
是的,我家鄉確實繁榮過,但沒什麼好誇的,因為現在它正在衰敗中,這幾乎沒有爭議。
近幾年有不少文藝作品,出現過我的家鄉、或類似的城市,像《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呀、《鋼的琴》呀...
還有前兩年熱播的一部偶像劇叫作《翻譯官》,我大學時讀過原著,描寫女主角的家鄉時,永遠是灰色的、黯淡的、是鋼鐵帶著鏽、天空中濃煙滾滾的陰沉感。
嗯,這些作品描述的都蠻真實,一讀就知道,是我家沒錯。
就是這種又暗又冷的色調。
二.
家鄉是隨著大趨勢一點點弱下來的,到底為什麼XX經濟會弱下來?搜尋網上的關鍵詞,可以找到幾百萬個答案。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一些細節。
請忽略看不清臉的摩托大叔...
這張照片是我曾經住過七八年的老社群,佔地很廣,是一個老工廠的職工住宅區,名字叫作X簡易。
嗯,確實很簡易,幾乎算是貧民區了。市政府大概在09年的時候開始拆遷這裡,準備重新規劃地塊,大幹一場。
然而快十年過去了,這一大片低矮的小樓房,仍然矗立在這裡,牆皮、門窗都拆沒了,黑洞洞、怪滲人的。
拆不動,就是因為沒錢了。
09年的時候,全國大放水,家鄉也不例外,全市都在拆拆建建,建高樓、修馬路、鋪大橋...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我媽媽也因那場大放水得了一點小利,那幾年她做了點裝修材料的小買賣,一直慘淡經營,但只09年一年,就賺了十幾萬。
然而情況很快急轉直下。
前面提到的大企業早已年年虧損,又沒有新的經濟支撐、人口不斷流出,建的樓又遠遠多於需要...
我的家鄉在那一次迴光返照之後,比以前更萎靡了。
遠觀這片拆到一半的住宅區,車經過的是一座大橋,和拆遷同時建起來的。
這座大橋建的很氣派,結果現在一邊連著殘破的回遷樓小區、一邊連著拆不掉的鬼樓。
順便說說我家這個回遷樓,是2013年入住的,然而也不知是沒錢建了、還是無心建了。
交出來的樓是半成品,一樓入戶、還有各樓層的管道間,都是近於毛坯。
很恐怖吧,一個嶄新的居民社群,內部卻是這個樣子...
我覺得這個回遷小區,很能代表家鄉的現狀、曾經面子裡子都很輝煌,現在卻連最基本的居住尊嚴,都無法給到自己的人民。
Ps.
寫到這裡,感覺我對家鄉太沒有感情了...只注意到了頹靡的地方,要反省...
你對老家有什麼回憶麼,好與不好、甜與苦,分享一下給我如何?
=
-
4 # 賭神之城
我是湖南永州東安縣的,不管什麼時候我都會愛我的家鄉,家鄉的溫暖是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無法理解,不管你是在五星級酒店還是豪華別墅,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話語有點酸,但我想說你現在可能會覺得呢當你老了的那一天你會發現,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舒服。
回覆列表
我覺得家鄉就像港灣,雖然不大,但是願意永遠在那裡。
那裡載著自己滿滿的回憶,酸甜苦辣,我喜歡那裡,那裡有我愛吃的美食,那裡有我摯愛的親人。
故土難離,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吧。家的味道總是好的,即使外面再好,輾轉回來,也抵不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