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馬PC
-
2 # 輕九輕十
內閣其實沒有當年明月說的那麼邪乎,他一開始不過是朱元璋為防止宰相專權(元朝的前鑑和胡唯庸案)廢除宰相以後,政務過多,縱容自己精力旺盛也吃不消的情況下成立的秘書機構,和現在代議制內閣不但差十萬八千里而且根本就是風牛馬不相及
內閣的成員起初是一些年歲很大混跡官場多年,能力和資質都很平庸,品級很低的官員……選他們的好處就是他們熟悉政事和政務,卻沒能力也沒威信所以根本不可能篡權,這可謂是朱元璋的小聰明
為什麼是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呢?因為他忽略了一點,就是他的子孫根本不想像他這樣吃苦受累為國務
於是提拔了一些有能力又有威信的官員當了內閣大臣,當然想朱棣這樣的雄主還是留了心眼的,設定了司禮監用太監製衡文官集團
他也沒想到的是他的子孫比他還懶……這下就不妙了,於是後來有明一代不是文官專權就是宦官亂政——因為宋朝以前宰相雖然可能專權,到底是國家幾千年積累的政治經驗,有其正規的執行規則……明朝宦官這樣內朝的內朝奇葩狀態透過勾心鬥角和文官集團鬥爭參與朝政,以及生在深宮裡長在婦人手未經過戰爭根本無法想朱元璋和朱棣那樣掌握國家權力機構的正常執行
所以明朝皇帝不是像萬曆,那樣怠政,就是像正德和嘉靖那樣透過胡攪蠻纏才能掌握權力,要麼像崇禎那樣著急死也沒用……而且還出了像張居正那樣控制了司禮監和內閣從權力上來說名副其實的真皇帝,形式上的代理皇帝——本想防止權臣,卻造就了一個大大的權臣的烏龍事件
而且明朝的文官集團由於沒了宰相的領銜,直接成了皇權的直屬部分,皇權的象徵意義和宰相的代理意義不分,皇家事兒也成了文官家事,於是大禮議認誰當爹,萬曆立誰為儲通通成了文官集團黨爭的話題,內閣成了權力鬥爭的工具……把皇帝折騰的精神崩潰
滿清接受了這些教訓,立儲,禮儀之類的統統是皇傢俬事不許百官討論,如果皇帝年幼也儘量用攝政王,而攝政王由議政王會議以及滿洲軍功集團制衡而很難篡權,而不是像明朝假設皇帝即使年幼也天縱英明,實際寄希望於所謂的內閣就是沒有皇帝也可以保證國家正常運轉的鬼話……僅將內閣作為一個擺設,到後來尚書房軍機處更接近於名副其實的秘書處……而宦官干政在清朝是根本沒有的事情
當然這也造成了清朝皇帝不得不真正的事無鉅細都有自己過問,逼的清朝皇帝不得不勤政
-
3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清朝是有內閣的,要不然那些內閣大學士是哪來的?只不過從雍正之後清朝內閣就只是個榮譽頭銜沒有實權了。
清朝內閣的主要官員定為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均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均為從一品;學士滿六人,漢四人,均為從二品。內閣大學士自定為正一品後,遂成為有清一代最高的官員,猶如歷代的宰相,地位極為尊崇。每一大學士均有殿閣頭銜,如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被尊稱為“中堂”。
清朝開國初,是八旗旗主與諸王貝勒形成議政王大臣(會議)共同掌權理政。
清軍入關之後統治面積劇增,滿洲原有的血緣紐帶組織而成的權力核心,隨著清朝統治區域的逐漸擴大,已不能適應新的統治形勢。為了處理日益繁多的政務,也必須效仿明制,設定內閣。但由於攝政王多爾袞反對,內閣無實權只是個辦事機構。
順治帝親政後不顧滿族貴族的反對重用漢官,復提內閣制。直至順治十五年(1658年)七月,“慕華制”的順治帝“斟酌往制”,使名義相符,“共襄化理”,命令“除去內三院秘書、弘文、國史名色”,銷燬三院舊印,仿明制,改稱內閣,滿文稱為多爾吉衙門。另設翰林院,滿文稱筆帖黑衙門。內閣大學士俱加殿閣銜,大學士為正五品,低於六部尚書(正二品),但大學士多以尚書入閣,所以實際上享受正二品。大學士品級之低,正說明清統治者還沒有把內閣置於總制均衡的地位,以防大學士權力過大。
順治死後康熙八歲登基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滿族貴族中保守勢力執政廢內閣,排擠漢官。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清除鰲拜及其同黨後,於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承繼順治十五年(1658年)之制,“命改內三院為內閣,設立翰林院”。大學士兼殿閣銜,併兼尚書,學士兼侍郎。至此,清代內閣之制穩定。
雍正皇帝繼位後在朝中處於弱勢地位,內閣大學士與八爺、九爺等皇子呼應操縱朝堂。為打擊政敵加強皇帝權威,以“緊急處理西北軍務”為契機設立了“軍機處”,終於為封建專制主義皇權的進一步發展掃除了障礙。從此內閣大學士有名無權,軍機大臣有權無名。
-
4 # Bentley471
清代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來的第二個統一的王朝。1644年4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而死,明朝宣佈滅亡。由於李自成進京之後,濫殺無辜,連吳三桂的老婆都不放過,以致吳三桂開啟山海關之大門,迎接清兵入關,李自成不敵,被殺身亡。清朝入關之後,便沿襲明朝制度,設內閣和六部來輔佐政務。其實清代是有內閣的,只是形同虛設而已。理由如下。
其一、設內閣,削弱議政王和八旗旗主的權力。清兵入關之前,清朝皇帝的權力並不是很大,當時的實際權力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掌握,可以否決皇帝的提議。為什麼議政王會有這麼大的權力呢?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掌握兵權,按照努爾哈赤的制度設計,大汗(皇帝)掌握上兩旗兵權,其餘六旗則由幾大貝勒一起掌握,他們也就是議政王。雖然貝勒的軍事實力不如皇帝,但若是他們聯合起來的話,皇帝也會膽寒。所以清朝入關之後,便想方設法削弱他們的權力,而明朝的內閣制度無疑就是最好的借鑑。清代一直都有內閣,和珅,曾國藩,李鴻章等就是其中之官員,只是作為榮譽而存在。
其二、明朝內閣傾軋嚴重,清朝有所防備。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學界為此還一直爭論不休,例如學風空洞,流民嚴重,財政危機等,但內閣的傾軋一定是公認的。明朝初年,內閣的設定是為了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強化皇權,只是作為諮詢機構而存在,但後來權利卻越來越大,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時。嘉靖,萬曆等都為此大為頭疼,甚至以不上朝來對抗內閣,當然重用宦官也是表現之一。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這些內閣首輔,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皇帝壓力大!內閣裡面還有小集團,也就是所謂的“朋黨”,嘉靖朝的“爭國本”,萬曆朝的“大禮議”,都是其相互傾軋的高峰。明朝亡於黨爭,名副其實。清朝借鑑明朝滅亡的經驗教訓,對內閣也是有所防備的,後來便將其權力削弱,設南書房和軍機處。
總之,清代不是沒有內閣,而是內閣權力不大,不過內閣大學士的頭銜還是最高榮譽的象徵。例如,曾國藩就是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
-
5 # 雨小農和獺祭魚
這個提問本身是有問題的。
清代承襲了大多數明代的制度。
包括我們熟悉的內閣。
但是清初還有濃厚的族群色彩。
主要決策機構,實際上是議政王大臣會議。
內閣被置於一個僅僅用於上情下達釋出訊息和保管文件的機構。
不作為重要的決策機構出現。
所以有清一代,內閣的存在感很低很低。
相反,我們熟悉的南書房,軍機處,大家聽得多知道得也不少。
因為這兩個是後來的實權機構。
至於內閣,就只好淹沒在歷史長河了。
回覆列表
清朝是設立內閣的,只不過沒有明朝內閣的權利大。
明朝的皇帝,為了圖清閒,設立內閣處理國家日常事務,皇帝懶政。清朝時,皇帝都勤政,皇權都捏在手中,是不可能設立具有實權的內閣來分權的。
康熙朝時,內閣還好,雍正中後,設立軍機處,進一步分內閣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