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昭儀(?—?),漢元帝妃嬪,漢哀帝祖母也。父親為河內溫人,早逝,母親改嫁為魏郡鄭翁妻,生男鄭惲。傅昭儀年輕時為上官太后(上官皇后)的才人。漢元帝為太子時,傅氏成為妾待。漢元帝即位,立傅氏為婕妤,甚有寵。傅婕妤為人有材略,善於為人處事,下至宮人左右,飲酒酹地,皆祝延之。傅氏生一男一女,女為平都公主,男為定陶恭王劉康。劉康有材藝,很受父親漢元帝的寵愛。漢元帝寵愛傅婕妤,而馮婕妤也被寵幸,生中山孝王。漢元帝想給兩位婕妤特殊的地位。於是漢元帝以二人皆有子為王而自己尚在,兩位婕妤又不能稱稱太后,乃更號曰昭儀。賜以印綬,昭儀的地位在婕妤之上。
漢元帝逝世後,傅昭儀隨王歸國,稱定陶太后。十年之後,劉康逝世,其子劉欣為王。劉欣生母曰丁姬。傅太后親自撫養劉欣。等到劉欣長大時,漢成帝無後嗣。當中山孝王劉興尚在。元延四年,劉興及劉欣皆入朝朝見天子。傅太后多以珍寶賂遺昭儀趙合德及帝舅票騎將軍王根,暗地為劉欣求得皇位繼承權。趙昭儀和王根見上無子,為了長遠打算,兩人為定陶王劉欣多加美譽。漢成帝也很器重劉欣。第二年,立定陶王劉欣為太子。
月餘,漢成帝立楚孝王孫劉景為定陶王,奉定陶恭王劉康的後嗣。太子劉欣議欲謝,少傅閻崇以為:“《春秋》不以父命廢王父命,為人後之禮不得顧私親,不當謝。”太傅趙玄以為當謝,太子從之。詔問所以謝狀,尚書劾奏趙玄,左遷少府,以光祿勳師丹為太傅。下詔傅太后與太子母丁姬自居定陶國邸,下有司議皇太子得與傅太后、丁姬相見不,有司秦議不得相見。
不久,成帝母后王政君欲令傅太后、丁姬十日一至太子家,漢成帝說:“太子丞正統,當共養陛下,不得復顧私親。”王太后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養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於是令傅太后得至太子家。丁姬以不安養太子,獨不得見面。
傅昭儀(?—?),漢元帝妃嬪,漢哀帝祖母也。父親為河內溫人,早逝,母親改嫁為魏郡鄭翁妻,生男鄭惲。傅昭儀年輕時為上官太后(上官皇后)的才人。漢元帝為太子時,傅氏成為妾待。漢元帝即位,立傅氏為婕妤,甚有寵。傅婕妤為人有材略,善於為人處事,下至宮人左右,飲酒酹地,皆祝延之。傅氏生一男一女,女為平都公主,男為定陶恭王劉康。劉康有材藝,很受父親漢元帝的寵愛。漢元帝寵愛傅婕妤,而馮婕妤也被寵幸,生中山孝王。漢元帝想給兩位婕妤特殊的地位。於是漢元帝以二人皆有子為王而自己尚在,兩位婕妤又不能稱稱太后,乃更號曰昭儀。賜以印綬,昭儀的地位在婕妤之上。
漢元帝逝世後,傅昭儀隨王歸國,稱定陶太后。十年之後,劉康逝世,其子劉欣為王。劉欣生母曰丁姬。傅太后親自撫養劉欣。等到劉欣長大時,漢成帝無後嗣。當中山孝王劉興尚在。元延四年,劉興及劉欣皆入朝朝見天子。傅太后多以珍寶賂遺昭儀趙合德及帝舅票騎將軍王根,暗地為劉欣求得皇位繼承權。趙昭儀和王根見上無子,為了長遠打算,兩人為定陶王劉欣多加美譽。漢成帝也很器重劉欣。第二年,立定陶王劉欣為太子。
月餘,漢成帝立楚孝王孫劉景為定陶王,奉定陶恭王劉康的後嗣。太子劉欣議欲謝,少傅閻崇以為:“《春秋》不以父命廢王父命,為人後之禮不得顧私親,不當謝。”太傅趙玄以為當謝,太子從之。詔問所以謝狀,尚書劾奏趙玄,左遷少府,以光祿勳師丹為太傅。下詔傅太后與太子母丁姬自居定陶國邸,下有司議皇太子得與傅太后、丁姬相見不,有司秦議不得相見。
不久,成帝母后王政君欲令傅太后、丁姬十日一至太子家,漢成帝說:“太子丞正統,當共養陛下,不得復顧私親。”王太后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養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於是令傅太后得至太子家。丁姬以不安養太子,獨不得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