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思進
-
2 # 實用軟體愛分享
購買力平價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
目的是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購買力平價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在對外貿易平衡的情況下,兩國之間的匯率將會趨向於靠攏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分為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前者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之間的均衡匯率等於本國與外國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間的比率;後者指不同國家的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相對變化,是匯率變動的決定因素。
購買力平價匯率用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
現行的貨幣匯率對於比較各華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產生誤導。例如,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對於美元貶值一半,那麼以美元為單位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減半。
可是,這並不表明墨西哥人變窮了。如果以比索為單位的收入和價格水平保持不變,而且進口貨物在對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重要(因為這樣進口貨物的價格將會翻倍)。
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縮寫PPP),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使我們能夠在經濟學上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購買力平價計算單位為國際元(international dollar,縮寫:Intl.$)或稱作“國際貨幣單位”(international currency unit,縮寫:ICU)。
購買力平價是以美元為基礎,即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為參考基數;故1國際元在個別國家的購買力等於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因此很多情況下,購買力平價直接使用US$計價。
測量購買力平價最簡單例子就是由《經濟學人》雜誌所創的巨無霸指數。該指標將各國的麥當勞分店的巨無霸銷售價格進行了比較:如果一個巨無霸在美國的價格是4美元,而在英國是3英鎊,那麼美元與英鎊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3英鎊=4美元。假如在這個例子中美元和英鎊的匯率是1:1,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以後的真實匯率將會向購買力平價匯率靠攏。
世界各國忙於摸索新冠疫情對策並準備重啟經濟活動之際,世界銀行在5月19日悄然釋出了最新的國際比較專案(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ICP)報告。作為世界最大的統計專案之一,ICP每六年修訂一次的購買力平價是各國國內生產總值進行比較的基礎係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最新發布的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全球第一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的驗證!
不過,經濟學界也有對此理論的批評之聲,如假定所有國家的價格商品價的相等是錯誤的。不同國家的人對於同一種商品的估價是不同的。例如一種在甲國是奢侈品的商品,在另一個國家乙國可能是普通的日常用品。而購買力平價不考慮這種情況。
匯率表示你的本國貨幣此刻在另一個國家的購買力,而購買力平價匯率跟你能在另一國購買多少東西無關。
另外,購買力平價背後的機制,單一價格法則並非完全有效。運輸成本和貿易管制會產生額外成本,造成跨國市場間的物價差異,切斷匯率以及物價間的聯絡造成,造成貿易障礙。
順便談一下,經濟全球化1.0至今,使得金融資本主義擴張的速度加快和力度加大,使得社會變成富人的天堂,底層的飯堂,中產的惡夢……環球同此涼熱,全世界都一樣,金融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1.0危害了全世界(其實香港的主要問題也就在這兒),特別在中美博弈+大瘟疫使得危機大爆發,全球正在反思近年來這些經濟學理論之中……
點到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