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力提升進修班
-
2 # 心智玩家
先看明白下面這張圖: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孔子那個時代之後,華人基本上不認識孔子了,孔子究竟教的是什麼,也沒人知道了。
而孔子教的就是教人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統】,《大學》就是一本教人【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科書。
所以,這裡的【致知】的【知】,不是【第一套心智系統】的【知】,而是【第二套心智系統】的【知】。
而格物也不是我們以往理解的研究事物的內在規律,而是拋棄我們意識中已有的認識、經驗、偏見、預期,這些都是物。
-
3 # 一蘊o
致知在格物,致知是說達到了解天地萬物的規律,並且從天之道,天人合一。格物是分析事物的過程,不沾染,並能抵擋往貪慾,誘惑。
為什麼這麼說呢?只有格擋物慾,才能不受外物支配,才能從側面去觀察體悟自然,從而達到知行合一。
-
4 # 狼煙一九三一
我不玩文字及其它遊戲,講點實際的,不錯“致知在格物”是《禮記大學》中的話。用過去的語言叫尋求事物的原理在於研究探討實物。用現在的話說是“實踐出真知”。
中國哲學來源於上古年代的幾千年流傳與繼承,在春秋戰國時代有了爆發式的井噴,各種哲學思想繁榮昌盛,呈獻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局面,是中外哲學史上少有的黃金時代,在發展過程中,百流歸海,小流派向大流派合攏,最後形成幾大流派,如以孔子為首的儒學,以老子了人首的道學,以商鞅為首的法學,以墨子為首的兼愛學識墨學……還有很多,但研究哲學真諦的是道儒兩大學派。道家以僕素的辨證唯物主義來解釋事物,而儒家則以經學致用來解釋事物,這兩家的矛盾是唯物與唯心。如果將兩者對立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漢朝時中國又引進了佛教,這樣中國哲學史上便出現了儒釋道三足鼎立局面。
時代發展到宋朝,朱熹對哲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平天下”的主張,他之前的程頤解釋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日窮其理而已矣。”朱熹在其《文集》中進一步禪述辨證說:“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理指仁,義,禮,智,信。他進一步說“猶然存心呼草木,器用之間,此何學問?如此而望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飯也!”因此他的反駁知前行後,知為先,他主張先對事物進行充分研究,尋找其中的共理,依循這個共理來指導和改造事物,這種思想,到王陽明時進一步提出致良知。用現在話說分析事物在於尋找事物發展的原理,這和現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相通的。是這個理論的萌芽!
-
5 # 毛彥民
物,即私慾和知。格物即格除,去除。格物即無知無我。格物是方法,致知是目的。致知即致良知,良知即慈愛天下的價值觀和實現這個價值的有效方法。簡單一句話,格物就是正心。心正了,才能得到良知。得到良知,才能完成慈愛天下,利國利民利社會利家的使命。
-
6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
“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想要知道關於物的知識,就需要去了解物的屬性和狀態(包括它所蘊含的資訊,它本身的結構,它與其他物的聯絡)。
“格”這個字,由“木”、“夊”、“口”組成。
“木”,本也;
“夊”,是“止”的倒形,“止”是腳掌,
“夊”則是腳掌反象;“口”,洞口;
“夊”、“口”則有人從外來到半穴居的門口的意思。
“格”因而有返本之意。
所謂“格物”,也就是認清事物本來的樣子。
並不是隨便拉個框架,找個抽屜、格子,把事物往裡一塞,就萬事大吉。
而是要格物以自然。
“知”,孔子說:只有理解了的,才算是學會了。不理解的,則是沒學會。這樣才是致知之道。
所以,理解事物的起點,就在於瞭解事物。
然而,瞭解了事物,瞭解了事物之間的聯絡,是不是就是了解了世界呢?
瞭解了世界,是不是就通達了宇宙之間的自然之理呢?
並不是這樣的。
格物是起點,自然之道才是終點自然之道,有三重。
第一重,便是格物致知,體察天地萬物;
第二重,是體察天地萬物變易之道,通達時變;第三重,也是最高的道,是體察自然至靜之道。
早期翻譯成格致學的現代科學,就是關於格物致知的學問,他們的自下而上所擬合出來的解釋模型和原理體系,適用範圍只能是物。
它們只能研究有,不能研究無。因為格物的工具,尺度上比格物的物件還要大,那麼就無法再格物致知了。
也就是說,中國文化中的格物致知,西方文化中的物理學,都無法自下而上的通達天下之始,和萬物之母。
他們都是研究萬物層次道理的淺顯學問。
窮物並不能得道,再說了,物也不可被窮盡。
形而上的道易思維,在伏羲時代,演化出象數的思維,河圖洛書,便是對天道執行的符號標識,這是最初的格物。它展示了天道執行何者為正,何者為合適。
到了黃帝的時代,文字發明了,華夏人用象形文字這樣的自然語言去擬合自然的生活,這是人文時代的格物。同樣,正確的格物方式,就是展現事物以及它的執行,何者為正,何者為合適。
而正確的“格物”的前提條件,就是理解掌握道易思維。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達誠意,達誠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齊家,以道齊家者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這才是《禮記·大學》中: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段話的意思。
對於華人來說,求知是聞道、明道、行道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知識是中立的工具,君子不能被工具所侷限,君子更應進一步探究知識背後的自然之道,因為,離道敗德,小知越多,敗亡越近,唯有尊道貴德,才能使事物長久。
格物無用?從河圖洛書到易經、道德經、論語、陰符經、素書,華夏的思想文化從來都是經世致用的。
道德經說,以無觀無得其妙,以有觀有得其徼。
格物,從實處著手,向實處理解,就是觀有。
觀物之邊界,瞭解它所蘊含的資訊,瞭解它的結構,瞭解它和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絡。
在儒家看來,這就是向道而行其中的一步。
格物而後致知,最終是為了成為以正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大丈夫。
需要注意的是,格物不能為物所役使,因為格物不是目的 。
所以,論語說“君子不器”,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
尊道貴德,合道而行,使個人子嗣綿延,家族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才是華夏思想文化的大道。
在道的宇宙觀的指導下,從實處著手,向實處理解,最終合道而行,方能得到真正的通達。
回覆列表
“格物”的意思就是探究世上一切事物,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致知”是指,一旦你認識了萬事萬物的根本道理,你就能瞭解萬事萬物,就能做一切事情。如果你再沒有什麼可學的了,你也就再沒什麼可做的了。如果你根本不懂事物的規律,那麼,無論你做什麼,都不會成功。
萬事萬物,因為不知才會疑惑,因為疑惑才會心有所礙。如果能認清天下萬事萬物的原理,心中就會豁然開朗,再也沒有任何困惑。這就叫做“格物”,這就叫做“致知”。一旦達到了心無所礙的境界,無論做什麼,都能駕輕就熟,應付自如了。
正因為此,諸藝之實踐,其目的正是為了掃除你心中的迷惑和障礙。起初,當你一無所知時,心中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疑問。然後,當你開始學習時,你的心中開始逐漸有所知,而正是這些“知”,束縛了你的思想。於是,一切事情都變得難做了。
當你完全忘掉了所學的一切,實踐也就消失了。這時,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你都能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你既不會拘泥你所學的一切,也不會背離你所學的一切。所以,不要刻意地為了學習而學習,而要順應天性自然地去學習。這樣,才能領悟兵法的真髄。
勤修苦練,學習各種各樣的劍招、架勢、眼法,探究一切劍法知識,這就是“格物”的意思。然後,當你熟識了劍法的一切招式和知識後,就要忘掉所學的一切,摒棄所有經驗,到達心中無物的境界。這就是“致知”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