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中心的飼養員

    蘇軾是方山子的老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與昔日的方山子判若兩人,在強烈的對比中,很白然地會勾起他對方山子的回憶,於是文章進人第三段。蘇軾在閘述方山子“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之後,著意刻畫方山子往日的英雄氣概。以反敘的手法,精擇了十九年前,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情如以證明:方山子精於騎射,武藝高強。一次遊獵西山時,“鵲起於前,使騎逐面射之,不獲”,此時,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神態何等豪縱,這是一個特寫鏡頭,以“不獲”對比得之,表現了方山子“氣蓋世”的英雄本色。而後,方山子又與蘇軾馬上論兵及古今成敗得失,且“自謂一世豪士”,氣宇軒昂,這是第二個特寫鏡頭,透過這兩個鏡頭,方山子那神形兼備,通真感人的形象便展露於出來,栩栩欲活,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報國利民的的英雄,竟然落得沉淪於窮鄉僻壤,終老於山谷林泉之中。朝政黑暗,世道不公,蘇軾與方山子的際遇同等,兩人同屬“不遇”,所以蘇軾文中透過這些例項的強烈對比,充分表現了對宋統治者的極端不滿和怨恨,雖未直言,但字裡行間飽含其意。

  • 2 # 使用者5120788102430

    蘇軾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經烏臺詩案的文字之獄,貶往黃州;陳慥也父死無祿,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隱於異鄉。元豐三年(1080年),陳慥聽說蘇軾被放逐而相迎於途中,以後過往頻繁。兩人情至深,故蘇軾於元豐四年(1081年)寫下了這篇散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討好型人格到底是討好別人還是討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