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長坂坡”是趙雲在《三國演義》中最有名的事蹟。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那麼,趙雲的這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戲是真,還是假呢?歷史上,趙雲是否真的在亂軍之中七進七出,血染徵袍呢?
但是,不可否認,趙雲“衝陣扶危主”卻有其事,並非小說家所虛所妄。
《三國志•趙雲傳》記載則為:“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坂,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由此可見,趙雲“衝陣扶危主”雖是一樁鐵案,但隻字未提趙雲與曹軍的激戰,有點簡練,更是似乎有閃爍其辭之嫌。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在《三國志》這部書裡其他武將打拼,誓死救主的熱鬧情景吧!
典韋濮陽救曹操,《三國志•典韋傳》如是說:“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髮,矢至如雨,韋不視。”
潼關鏖戰馬超,許褚又是如何救主?翻閱其書而言曰:“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
再看曹洪滎陽舍騎救“曹哥”:“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
東吳悍將周泰宣城救孫權,書裡記載的也是驚心動魄:“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惟泰奮激,投身衛權,膽氣倍人,左右由泰並能就戰。”
不一而足,不一而足……看來惜墨如金的“史之良吏”陳壽,對百年三國裡的激戰場面也是不吝筆道,濃墨重彩。
從陳壽對蜀漢趙雲大戰長坂坡這一事蹟太過簡略的敘述,不難看出他“尊魏抑蜀”的立場。當然與他的父親因馬謖“坐被髠”有很大的關係。
要知道,趙雲自追隨劉備以來,一直擔任“主騎”,也就是警衛隊長的職務。面對突如其來的曹軍的追殺,趙雲單騎救主難度可想而知。
據《三國志•曹仁傳》記載:“督虎豹騎從南皮……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錙重,收其散卒。”
想想看,虎豹騎追逐如電,曾輕鬆碾壓西涼馬超鐵騎,乃是曹操精銳中的精銳。長坂追擊中,劉備倉皇而逃,狼狽不堪。
虎豹騎連劉備的兩個女兒都不放過,更何況是阿斗和及其生母甘夫人!繳獲價值不是更大?要是沒有趙雲的血染徵袍,能順利脫困?
幾十年後,劉禪在追憶此事的時候也是百感交集:“朕以幼衝,涉險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於是諡號趙雲為順平侯。
我們真是不難想象出,趙雲大戰長坂坡的驚濤駭浪。不管單騎救主有無驚險,但趙雲的神勇,那樣血性,那樣忠誠,才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說,趙雲單騎救主是真,血染徵袍未必不是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漢水之戰中趙雲救張著,也足以印證!
“大戰長坂坡”是趙雲在《三國演義》中最有名的事蹟。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那麼,趙雲的這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戲是真,還是假呢?歷史上,趙雲是否真的在亂軍之中七進七出,血染徵袍呢?
但是,不可否認,趙雲“衝陣扶危主”卻有其事,並非小說家所虛所妄。
《三國志•趙雲傳》記載則為:“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坂,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由此可見,趙雲“衝陣扶危主”雖是一樁鐵案,但隻字未提趙雲與曹軍的激戰,有點簡練,更是似乎有閃爍其辭之嫌。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在《三國志》這部書裡其他武將打拼,誓死救主的熱鬧情景吧!
典韋濮陽救曹操,《三國志•典韋傳》如是說:“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髮,矢至如雨,韋不視。”
潼關鏖戰馬超,許褚又是如何救主?翻閱其書而言曰:“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
再看曹洪滎陽舍騎救“曹哥”:“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
東吳悍將周泰宣城救孫權,書裡記載的也是驚心動魄:“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惟泰奮激,投身衛權,膽氣倍人,左右由泰並能就戰。”
不一而足,不一而足……看來惜墨如金的“史之良吏”陳壽,對百年三國裡的激戰場面也是不吝筆道,濃墨重彩。
從陳壽對蜀漢趙雲大戰長坂坡這一事蹟太過簡略的敘述,不難看出他“尊魏抑蜀”的立場。當然與他的父親因馬謖“坐被髠”有很大的關係。
要知道,趙雲自追隨劉備以來,一直擔任“主騎”,也就是警衛隊長的職務。面對突如其來的曹軍的追殺,趙雲單騎救主難度可想而知。
據《三國志•曹仁傳》記載:“督虎豹騎從南皮……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錙重,收其散卒。”
想想看,虎豹騎追逐如電,曾輕鬆碾壓西涼馬超鐵騎,乃是曹操精銳中的精銳。長坂追擊中,劉備倉皇而逃,狼狽不堪。
虎豹騎連劉備的兩個女兒都不放過,更何況是阿斗和及其生母甘夫人!繳獲價值不是更大?要是沒有趙雲的血染徵袍,能順利脫困?
幾十年後,劉禪在追憶此事的時候也是百感交集:“朕以幼衝,涉險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於是諡號趙雲為順平侯。
我們真是不難想象出,趙雲大戰長坂坡的驚濤駭浪。不管單騎救主有無驚險,但趙雲的神勇,那樣血性,那樣忠誠,才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說,趙雲單騎救主是真,血染徵袍未必不是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漢水之戰中趙雲救張著,也足以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