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短閱讀之家
-
2 # 時空浮島
朝歌
首先來說朝歌是一個地名,當時商湯的首都的名稱。朝歌為中國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時期衛國國都、楚漢戰爭時項羽所封十八諸侯中殷王首都,三朝古都。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同時還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併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學術界看法比較一致。紂王的內城即宮城遺址在當地至今仍然稱為紂王宮。紂王宮左有宗廟,右有社稷壇,是殷紂王祭祖和祭天的地方,今淇縣西壇村就是因村裡有紂王的社稷壇而得名。至今遺存的古城垣,部分城牆猶高約10米,頂寬約130米,基厚約150米,城垣東西寬4裡,南北長6裡,城周20裡,總面積24平方里。朝歌城垣,巍然壯觀,體現了詩經記載"邦畿千里,維民所止"。武王伐紂,牧野一戰,紂亡國滅,600年社稷毀於一旦。但戰爭並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戰爭結束後,周武王以紂京師封紂子武庚為諸侯,以續殷祀,武庚就居住在他父王的宮室裡。後武庚叛周,周兵攻下朝歌,武庚身死,宮殿被焚,百姓被擄,頑民被遷,從此朝歌成為廢墟。
社稷壇一
朝歌鹿臺的遺址只有這麼幾個字了。
朝歌zhāogē還是朝歌cháogē"朝歌"讀zhāogē,淇縣關永江先生認為"意為高歌黎明,喜迎朝陽,蒸蒸日上,興旺發達。《水經注》九卷曰:"山海經有朝歌之山,當是以此得名,非樂也。"也有紂坐朝歌,朝歌暮舞,新聲靡樂,號邑朝歌之說。"後還有"朝歌夕舞"、"朝歌夜弦"等詞語。因《封神榜》電影誤讀為"cháogē",使其謬誤流傳,很多外地遊客也誤讀為"cháogē"。
-
3 # 隔壁村支書
朝歌,為中國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時期衛國國都、楚漢戰爭時項羽所封十八諸侯中殷王首都,三朝古都。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在作為商紂王的國都時期朝歌達到鼎盛,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朝歌”是一個古地名,是中國殷商王朝四代國都和春秋時期衛國國都,兩朝古都。
周武王滅紂後,以其地封康叔,是為衛國。秦末項羽立司馬邛為殷王,建都朝歌,即是此地。漢朝時設立了朝歌縣,三國魏時置朝歌郡。自隋朝時撤銷朝歌縣,故城在今天河南淇縣東北部。
春秋時期朝歌就開始作為地名出現,周武王滅紂後,以其地封康叔,是為衛國。秦末項羽立司馬邛為殷王,建都朝歌。西漢在朝歌置縣,漢以後,朝歌有時設郡、有時置縣、有時併入鄰近的郡縣。1949年後設立淇縣,在淇縣設立了朝歌鎮。上面這張圖片就是位於朝歌鎮復原建築。
朝歌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諸子中。《左傳》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聯絡起來。《史記》衛康叔封衛和牧野之戰的記載,確證了朝歌作為商朝都城的具體位置,此外,《史記》一書中有18處把朝歌作為地名。楚漢戰爭時項羽封“司馬卬為殷王,都朝歌”。這些史料記載的大都是公元前660年前後的事件。《史記》首開解釋朝歌含義的先河。
史料記載,商紂王時代,都城朝歌非常繁華,歷史記載“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武王代紂,紂王於牧野兵敗後,兵撤鹿臺而亡。武王克商後,兵抵朝歌,遷九鼎於朝歌。
需要指出的是,電視劇《封神榜》中,把“朝歌”讀成“朝歌(chāo gē)”是不正確的。
《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載:
“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利汙義,底厲名號者不以利傷行。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
《史記集釋》引晉灼注:“朝歌者,不時也”,意謂一早起來,不從事勞動生產而忙於歌舞享樂。這與墨子所倡導的尚儉節用學說是極不相合的,因此他聞邑號“朝歌”“回車”避之。
從“墨子”回車的典故中,我們可以得知“朝歌”的“朝”字應作“早晨”之意,因此,“朝歌”應讀“zhāo gē”,許多新版字典、詞典“朝歌”條止上都已註明正確的讀音,遺憾的是,還是有很多人受上述電視劇的影響,誤讀作“朝歌(zhāo g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