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為夢拼上命

    在明末以前漏刻是百刻制時,一刻有14.4分鐘,則午時三刻是11點43.2分~57.6分。清代的漏刻是九十六刻制時,一刻有15分鐘,因此午時三刻是11點45分-12點整。

    午時三刻是12點45分。古代計時,一天分12時辰,在日晷上是十二個大區,指標的影子處於哪個區,就表明當時是那個時辰。但一個時辰有如今兩小時之久,不夠精確,於是在時辰內繼續細分,每個時辰分【時初】【時正】兩部分,各分四個部分,分別叫做【初刻】【正刻】,所以一個時辰工分八刻,相對較為精確。午時三刻是指午時的正時正刻,也就是【時正】段裡的第三個【正刻】,即12點45分。有人說11點45分才是午時三刻,不對的,那個鐘點叫【午初三刻】。從明代起,朝廷基本確定午時三刻是斬殺囚犯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陽氣最盛,被殺的囚犯陰魂收到的壓制最大,不至於作亂。在北京這個地區,12點45分,太陽高度角已經偏西,不是最大了,為什麼說陽氣最盛呢?因為北京和西安有經度差異,北京是東經116度43分,西安是東經108度54分,兩地相差將近45分鐘,北京12點45分的時候,西安是整12點,日晷起源於西周,都城鎬京就在西安市附近,黃帝陵也在陝西境內,所以算時間可以按各朝代都城為中心(如北京)方位測量,而講到正午陽氣最大的時候,要以西安市為準。因此明代以後各朝代都定都北京,殺囚犯的時辰就定為午時三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2020年了,求推薦一款不錯的二手單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