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文利學
-
2 # 奮鬥吧小青年5673
在現代社會當中,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孩子身上大家可謂是越來越用心了。在家庭當中尤為明顯的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老一輩,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只要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世的家庭當中,小孩或多或少都會在同學之間閒聊當中,提到爺爺奶奶或者老一輩的人給他們買的各種禮物。
無可厚非,得到老一輩人的寵愛是多麼的幸福,尤其對於一些沒有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人來說,這些可謂是永遠也體會不到的一種親情。也不僅僅是禮物這麼簡單,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往往老一輩人都會更加寬容地去原諒和教導他們,甚至是沒有考慮就選擇了庇護。
對於“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哪個對孩子更好?”,這一問題也經常會作為大家的飯後閒談。當然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此也有進行一些問卷調查,讓最有發言權的孩子來對這一問題發表觀點,最終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爺爺奶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選擇外公外婆。
資料最終得出孩子選擇奶奶的三大原因,別不服氣,這些原因很現實,幾乎很多家長都沒有注意到:
一、孩子認為奶奶是自己的家人,而外婆不是
許多孩子都表示雖然外婆也對自己很好,去外婆家的時候,外婆也會給自己零花錢買很多好吃的。但自己不會一直待在外婆家,並且在外婆家的時候,外婆有時會說:“你媽媽是嫁出去的,所以你算是別人家的孩子。”而和奶奶待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樣一來就會給孩子一種,自己和爸媽還有爺爺奶奶組成了一家人,而外婆並不是一家人的感覺。
二、孩子認為外婆的印象沒有奶奶的深刻
由於中國的傳統,孩子一般都是和爺爺奶待在一起,並長大成人。而去外婆家就像走親戚,每到特殊的日子才會去外婆家。在上學期間也都是爺爺奶奶接送,在相處的時間上,爺爺奶奶遠遠的超過了外公外婆。
這也給孩子一種爺爺奶奶會和自己更親的感覺。
三、孩子認為奶奶可以拌嘴,但從不和外婆拌嘴。
很多人可能都會意識到,生活當中總會和親人遇到一些小矛盾,甚至是感情危機,遇到矛盾之後,很可能大家就會有口角之爭。大部分孩子都說到:“當生氣的時候經常會和奶奶吵架。”但問到外婆的時候,他們都表示很少和外婆吵架,有些甚至從來沒有和外婆吵過架。
但大家並不覺得和奶奶吵架過後,就覺得奶奶不好不親,當奶奶和外婆一起讓他選擇時,他依然會選擇和奶奶一起生活。
當然以上的觀點並不是完全都正確的,對於個別的家庭可能情況往往相反,也有許多孩子從小跟著外婆一起長大,所以當說到和外婆更親的時候也是情有可原,這也就是少部分人選擇外婆外公的原因。
現在社會壓力依然很大,爸媽都不能時時刻刻陪伴著孩子,經常也都是爺爺奶奶老一輩的人更多的去照顧和陪伴孩子。
不管是怎麼樣,在孩子心目當中,奶奶也好,外婆也好,也都是自己的親人。你對她的好,她也一直會銘記於心。古話說“血濃於水,親情大於天”也是體現在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
有一句話送給大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大家都珍惜身邊人。
回覆列表
這個怎麼說呢?
我是姥姥養大的,沒見過奶奶和爺爺長啥樣,只有照片。我媽是民辦教師,除了上課教出學生,大多時間都是姥姥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