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水空流
-
2 # 非的國
的確,在美國曆年總統中,福特是一個沒有多大知名度,很少被提及的名字。
原因主要在於幾方面:
1.因為他是美國曆史上唯一的非民選總統
福特是一位有福氣的總統,他的上位史很傳奇。先是1973年10月,當時的副總統阿格紐受賄醜聞爆發,不得不提前離任。當時為眾議院議員的福特,撿漏被推舉為副總統,成為第一位未經選舉上任的副總統。緊接著,1974年8月又爆發了震驚世界的“水門事件”,總統尼克松被迫下臺。這樣,身為副總統的福特又撿了個漏,成為美國第一個未經民選上任的總統。這樣不可思議的幸運,只能說是命運的安排了。但也因此註定,福特在公眾威信、號召力、國民度等方面受到影響,不及其他民選出來的總統受民眾歡迎。
2.在任時間短
福特在總統任上的時間為2年多,準確地說是895天。在這樣短的時間裡,他是無從充分施展能力,做出什麼突出的政績的。
3.受“大赦尼克松”影響
4.性格原因
福特從個人性格上來說,屬於忠厚老實型,沒有多少敵人,這恐怕也是他當年能夠在眾多候選者中,被推舉為副總統的原因。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種性格也註定了他後來對待尼克松的態度,以及此事對他個人仕途的影響。他從總統任上退休後,也沒有像有的退任總統那麼高調,忙於出書、演講,而是蟄居在家,過平靜的生活。
如果要整體性評價這位美國總統,他的存在是一位中庸型的過渡人物。作為總統並未能光芒萬丈,但卻不失為一個好人。
-
3 # 廣928
第一點,福特是在尼克松被迫辭職後,接任總統位置的,任期只有兩年多時間,時間太短,國際影響力不夠,不易讓人記住。不過福特的經歷讓我們知道什麼叫運氣,先是副總統離職,他被任命為副總統,8個月以後總統離職,他直接成為了總統。
第二點,他競選第二任總統失敗後,沒有像其他總統那樣在國際上比較活躍,例如,到處演講,出書,訪問等。相對在美國國內還是比較活躍的,出席各種活動慶典等,但畢竟是個外華人,參加的都是美國國內的活動居多,很多都被媒體一筆帶過,所以大家也沒有那麼多的關注了。
第三點,所謂人走茶涼,下臺的總統大家相對的也不怎麼關注了,更何況他去世都12年了,下臺就更久了,每天都有那麼多新聞,美國總統都換了那麼多任,每天都有不同的話題,大家不記得他也正常。還是那句話,人走茶涼,不說福特,哪怕其它的總統下臺了,關注的人也少了,克林頓這幾年火起來,是因為希拉里多次競選總統;前10來年,老布什也是常常因為小布什被人提起,他們要麼是夫妻要麼是父子,粘性強,總是捆綁式的被提起,而福特的妻兒就沒有那麼出名了,不過福特的妻子作為第一夫人時積極投身抗乳癌的活動中。
第四點,在任期內,沒有發生什麼重要的事情或者說沒有話題性,更沒有什麼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舉措。看看他後面幾任總統,例如老布什,發動海灣戰爭,制裁了伊拉克;克林頓,著名的拉鍊門事件,差點被國會彈劾;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出911事件;奧巴馬,第一位黑人總統這本身就具話題性,以後歷史也會記上一筆。相對而言,話題性實在不多。
美國總統越來越多,以後會被大家記住的恐怕除了那幾個特別出名的聞名全世界的,沒其他有多少會被人記住,這是很正常的。既然想起他的不多,那就簡單的介紹一下他的一生吧,福特(1913——2006)美國第38任總統,2歲父母離婚,後隨母親再嫁,畢業於密歇根大學和耶魯大學,二戰時期,在美國海軍服役,擔任了25年的國會眾議院員,1965年當選眾議院共和黨領袖,1968年擔任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常任主席,1973年前副總統因貪汙醜聞下臺,他接任,1974年,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臺,他接任總統1975年訪華,同年9月被人刺殺2次,均沒成功,1976年,競選連任失敗,2006年去世。在任期間最招人非議的事件是,上臺後沒多久就赦免了尼克松。
回覆列表
的確。美國曆任總統當中。最沒有影響力的就是福特。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美國第37任副總統和第38任總統。1973年的時候,由於尼克松的副總統阿鈕格有受賄和偷逃稅款的嫌疑被迫辭去副總統職務,根據美國憲法,尼克松提名眾議員福特為副總統。這是美國憲法關於副總統相關修正案首次獲得應用。因此福特成為第一位未經選舉而成為副總統的人。意料不到的是,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從而成為第一位辭職的在職總統,根據美國憲法,福特繼任美國總統,再次成為第一位未經選舉而成為美國總統的人。被美國媒體成為最幸運的人。也是不被美國承認的總統。同年9月8日,福特宣佈特赦尼克松一切罪責,這也是福特在1976年競選敗給卡特的重要原因,1975年福特訪華,會見毛澤東與鄧小平,並且說,如果自己連任成功,就中美建交,但遺憾的是,福特在1976的大選中敗選,由於任期太短,跟本無法展開自己的政策,而且,落選以後的福特很低調,很少在媒體出現。所以成為最沒有影響力的總統。
美國海軍為了紀念這位功勳卓著的前總統, 將最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福特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