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拙筆淡靜
-
2 # 陳芝麻吧
古語現成:“道不同不相為謀。”
但是,問題顯然超出了這個層次,因為需要加上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判斷,換句話說,其實就有質疑這個古語和重新定位“道不同”的意圖。
從“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到“小國寡民”;由“閉關鎖國”到“改革開放”;從“冷戰”到“全球一體化”;從“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到“一帶一路”。
從“大炮射程所及就是國界”到“登月航天,火星之旅”。
從“天似蒼穹,籠蓋四野”到“黃道十二宮”;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傳統物理學”到“相對論”;從“元素學”到“量子理論”。
眼界越來越寬,地球越來越小。
所以“道不同”,就該“融合”。在此之前,首先要兼收幷蓄。
以你的生活經驗來看,“道不同”應接什麼?(“道不同一刀兩斷”“道不同曲意逢迎”)?
回答如下:您提的這個問題表面上看很“淺”,但實質內涵卻非常“深”(某種程度看有點兒“刁鑽”)。實實在在地說,您提出的所謂“應接什麼”(亦即“應該採取怎樣的應對態度”),實質也就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的基本的“人品反映”!
首先需要宣告一點,單就“生活經驗來看” 這個問題而言,鄙人是“無此經驗”可談的。不是客套謙讓,而是真話。
原因很簡單,雖然歷經多地多崗閱人無數,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向對所接觸之人的“道”之差異,是既非常看重又非常淡漠的——總體是抱順其自然的態度。
矛盾吧?“既…又…”原本就是一對矛盾。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迴圈往復又螺旋提升發展的。生活中的人與人關係,不外乎也是如此。
為什麼說“非常看重”所接觸之人的“道”之差異呢?因為就“人”而言,“道”,即德行、性情、人品、良知、度量、乃至修養智慧等。用現在的人動輒都比較喜歡戴的“大帽子”來進行比喻,“三觀不同”。
事(無論好事壞事)在人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道同”之人一道共事生活,“協調”通常都很容易,“做事”也常常事半功倍,一心共同努力獲取“成功”的機率也很高;反之,如若湊在一起做事兒的人實屬“道異”,做起事兒來障礙重重、磕磕碰碰、七拱八翹、內耗不斷就會是“家常便飯”——“敗局”難免。
於是,“非常看重”所接觸之人的“道”之差異,理所當然。
可為什麼又說“非常淡漠”所接觸之人的“道”之差異呢?就因為那句耳熟能詳的至理:“道不同不相為謀”!
何謂“不相為謀”?既然彼此“道”異(亦即在德行、性情、人品、良知、度量、乃至修養智慧甚至“三觀”等方面完全就不是“一路人”),那麼彼此不論“商量”啥事兒都等於是在“對牛彈琴”,根本就說不到一塊兒想不到一塊兒勁兒使不到一塊兒去,何苦來呢?
因此,但凡心裡已有定數“彼此‘道異’”,那麼肯定就會不必再去多考慮“共謀、共做、共商量事兒”了,於是一概不再會在“共謀”上用心費時,一概“淡漠”……
只不過,人在世上生活(特別是社會生活),不可能僅僅只跟“道同”的人接觸交往啊?“不相為謀”不能等於“不相為活”啊!實質上這人在世上生活(特別是社會生活),更多的時候都會是在跟程度各異的“道異”之人接觸交往,僅需心裡有數、把握好度和分寸就是。
所以秉持“淡漠”態度,就是心裡有數“不(能、該)相為謀”,把握好一個最“一般性”的生活接觸交往的度和分寸就是——基本原則僅有兩個:一是不予“類聚”,二是“不相為謀”。
這其實也就是在說,努力去做到做好上述便是,用不著活得那麼較真那麼累,非得要去跟“道異”之人或“一刀兩斷”或“曲意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