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聖
-
2 # 九鬥學生心理
很多人說家長送孩子去學樂器是出於某種虛榮、跟風、盲目、緊張感、升學需求。其實對於大部分給孩子報樂器的家長來說內心的世界絕對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樣:
1.先說大家議論最多的特長生加分,要做到特長生加分這一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碼已經進入某種樂器的專業級領域,才可能獲得加分,而很多的孩子學習樂器都處於業務的段位,家長也沒有指望或者期待孩子在某個樂器領域成為專家。
2.虛榮這一點更是無稽之談,在教育的投入上,家長不是為了虛榮,而更多的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學習樂器就要學習樂理、音樂史,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孩子開啟觀察和了解世界的另外一扇視窗,雖然家長也會在朋友圈“顯擺”自己孩子學習樂器所取得的成績,但是更多的是一種自我欣賞式的獨白,和虛榮無關。
3.盲目。沒有家長是盲目的,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樂器時,都會經過各種諮詢,很多孩子如果無法堅持,家長也不會強迫和勉強,而更多的家長是和孩子一起在堅持。
4.緊張感更是無稽之談,如果家長在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有緊張感,家長就會把時間更多的投入到語文、奧數、英語或者各學科的學習上,因為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考慮,這些科目學的好,考試才能出更好的成績,比學樂器來的更實用。
用金錢和時間,幫孩子打開了解和認識世界的一扇窗,給孩子更快樂的靈魂(雖然練習的過程真的很痛苦,任何一門樂器都是這樣子),無論孩子是否能夠把某種樂器作為自己的謀生和求學的手段,家長都不會太在意,而更多的家長內心期待孩子的只是把某種樂器當成興趣而已。
-
3 # 喵子
但是就像有人”冬天去夏威夷,夏天去瑞士滑雪”一樣,可能會讓另外一些人不舒服,從而心生“矯情的鄙視”情緒,他們會認為冬天守著家裡的爐子,夏天吹著空調一樣,生活會過得好好的。
因此,學習音樂是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想法不同,選擇不同。這與古語”吾之蜜糖,彼之毒藥”有異曲同工的意思。
當然,如果父母受自身的侷限,認為”音樂不能當飯吃”,”考試不能加分”,“我那個年代沒學過音樂不也好好的工作到現在”,那就不對了。最近兩年,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諾基亞都倒閉了,很多知名企業都關門了,你還抱著舊的、不開放的思想教育孩子,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
4 # 淼1124545443
我從小學了五六種樂器,開始是老媽讓學的後來是自己喜歡主動學的,記得我媽和我說,不是讓你搞專業,只是讓你業餘時間有個愛好。多年一直有彈琴的習慣,也十分享受這種生活樂趣。現在讓兒子在學鋼琴,我覺得起碼的音樂素養是基本的修養,也希望他能享受音樂帶給他的體驗。
-
5 # 肩上陽光
音樂是開啟心靈的窗戶,一種表達,透過音樂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如果能透過學習一門樂器達到開啟音樂這扇門的鑰匙,豈不是錦上添花的美事嗎。不管學什麼一定要有熱愛它的內驅力,並且認真堅持下去,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否則不要跟風。
-
6 # 每一天都那麼美好
只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能走多遠是她自己的事。 但是一個好老師會使孩子忍不住多走一段,一個差勁的老師也可以讓孩子早早停下腳步。
不單指專業技術。 給孩子找老師不但要技術好,更需要找性格好的老師。 特別是門外漢家長就更需要有耐性,能理解自身所處狀況的老師的幫助。 當孩子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瑞換老師。
-
7 # 手機使用者筆行天下
學習音樂有多種多樣,學習樂器亦然,鋼琴、吉他、尤克里裡、小提琴、管絃樂等等。家長送孩子學樂器的目的因樂器的不同而目的各異。
一、因樂器的種類不一樣而學習目的各異
(1)高雅樂器、
學習鋼琴的家長的想法:鋼琴屬於最高雅的樂器,那晶瑩剔透的音色是大家夢寐以求的藝術。中國鋼琴藝術除了專業的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專業訓練外,更多的學生是逐浪追風“群羊效應”。普通家長送孩子去學習此樂器受兩種音素影響,其一,鋼琴音樂本身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其二,社會上流行樂改編的鋼琴如法國音樂家克萊德曼的通俗鋼琴曲《夢中的婚禮》、《水邊的阿蒂麗娜》、《秋日私語》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影響了大眾的審美趣味,於是,家長首先是送孩子學習鋼琴,以圓自己對這種樂器的夢。小提琴如此,是屬於家長對這一樂器本身具有難於割捨的魅力和情懷,促使家長送孩子去學習,去實現家長一輩子都在追求的夢幻。
(2)大眾化樂器
吉他、尤克里裡十分流行,這種樂器主要學習方便,彈奏簡單,花銷不大。因此,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學習的起跑線上,家長送孩子去學習此類樂器既實惠又便捷,何樂不為。
二、學校美育教育是推動社會尚美的動力
為了從全方位施教於學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學校要求學生從事藝術學習,交響樂隊、民樂小組等如雨後春筍出現,一個交響樂隊中各種樂器均有,小號、長笛、黑管、雙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各種號等,家中送孩子學習樂器是社會環境的要求,是學校藝術教育的深化結果。
三、管住孩子的時間就等於管住孩子的行為
學習每一種樂器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最普及的電子琴也需要用時間去練習樂曲才能夠成為優秀的樂手。兒童時代,孩子處於頑皮和搗蛋期,沒有一種正確的興趣誘導,這些家長在溺愛心理的驅使下,很難想出一個法子來管住孩子的放任與生事行為。於是,讓音樂學習來制約孩子的行為,讓他們在美的旋律聲中,逐漸變得可愛起來,培養出守規矩、懂得進取的優良品質來,使之匯入社會。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解答了您對這個問題的疑惑?
學一門樂器似乎成了一個標配,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樂器的,有的喜歡滑板,籃球,足球的,直接報這些班不就好了,幹嘛都報個樂器班啊,學音樂很重要嗎?讓孩子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呢?
回覆列表
首先你的問題一共有三個,簡單來說就是1,為什麼要學樂器? 2,學習樂器重要嗎? 3,學習樂器有什麼用?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要陳述的是,孩子不管學習什麼一定要他自己喜歡,感興趣。其二學習一定要堅持不可半途而廢,其三學習能夠讓孩子去展示自己!那麼完成這三樣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一樣事物算是不錯的了!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學習樂器?
當下社會學習樂器成了一種盲目跟風,家長都覺得要給孩子學一樣藝術,這可能跟我們平時接觸的一些電視節目,各種晚會和活動有關係,大家都能看到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其二呢,就是孩子接觸後確實喜歡,感興趣。比如說有很多小朋友接觸樂高機器人學習後就愛不釋手。
第二個問題,學習樂器重要嗎?
對於這個問題,不能說重不重要,畢竟學不學樂器並不能影響到我們的生存生活,如果你問進食重要嗎?答案肯定重要,不進食就不能生存。樂器肯定達不到這樣的重要性,對於以樂器表演為生的人來說肯定重要!那麼學習樂器就在於個人怎麼想的了,但是尊重第一條,為什麼要學習樂器!
第三個問題,學習樂器有什麼用?
答案是肯定的,第一對於個人學習多一項技能,也許這項技能能夠給你帶來驚喜,比如升學,比如財富,再比如孩子的人生選擇,氣質,性格方面的改變。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當然如果想的更遠也許會有財富上收穫!